大新聞!快看看你家有沒有這個東西,一字千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假龍骨——小屯村人的意外發現
1899午,那時還是滿清未年,當時的北京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因為患病而吃藥。
他隨便翻看一包剛買來的中藥,以檢驗藥的成色,發現一塊「龍骨」上有些奇異的刻劃符號。
他沒有輕易放過這個發現,而是立刻去藥店查探,得到更多的有字龍骨,綜合這些材料他得出這些符號肯定是商代的文字。
此後他就不斷以高價收購這些甲骨,一些商人也投其所好。
此事逐漸為人所知,很多人便紛紛加入收購的行列,從此甲骨身價倍增。
因為有巨大的利益,知道甲骨文來源的商人便長期隱瞞真正的出土地點。
10年後,著名甲骨文學家羅振玉終於得到出土位置——河南安陽小屯。
甲骨出上數量不斷增多,古文字學者羅振玉在1910年釋出了十幾位商王的名號和死後的諡號,這更加證實了小電村就是湮沒的殷墟。
公元前16世紀前後,商湯滅夏,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商。
在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條件下,商王盤庚曾5次遷都,最後定都於殷。
直到商紂亡國,273年間殷一直是商代晚期的統治中心。
周取代商以後,殷民遷走,殷都也住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淪為一片廢墟。
對甲骨的發掘
甲骨的發掘工作也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大體分為:早期的濫采濫挖、中期的低水平集眾發掘、前中央研究院的科學發掘,新中國成立後科學系統發掘。
1899年,甲骨文為世人所知後,其身價陡增,當地地主、農民、古董商等為牟取暴利集眾挖掘。
1904年冬,小電村地主朱坤率先集眾在小電村北地、洹河南岸的農田中建起了挖掘工地,大肆挖掘甲骨達數車。
同村人霍文元、劉金聲等人見有利可圖,也集眾挖掘,雙方為了爭奪甲骨還發生了群體械鬥。
最後,安陽知縣下令禁止私掘,但禁令並未維持多久,私掘現象依然嚴重。
後來,前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成立之後,派董作賓於1928年8月到安陽小屯村調查甲骨出土及保存情況。
董作賓在小電村一帶多處調查走訪,了解到近幾年在小屯村仍有甲骨出土,便從村民手中收購了部分甲骨。
經過這次調查,前中央研究院認為小屯村的地下還有甲骨出土的可能,遂從1928年10月至1937年先後進行了15次考古發掘。
參加發掘的主要工作人員有李濟、梁思永、董作賓、郭寶鈞、石璋如等。
這15次發掘中,第1至第9次以小屯村為重點,得甲骨6500餘片;第10至第12次以距小屯付3千米遠的洹河北岸的侯家莊為重點,挖掘了王陵墓葬,但沒有甲骨出土;第13至第15次仍以小屯村為重點,得甲骨多達1.84萬餘片。
其中收穫最大的一次為1936年春開始的第13次發掘,出土甲骨1.7萬片,並有完整和較完整的龜腹甲200多個。
通過這15次科學系統的發掘,他們不但發現了很多商代晚期的遺址、墓葬,同時還獲得有字甲骨2.4918萬片。
後來,前中央研究院從中選出近1.3萬片輯成《股墟文字甲編》和《殷墟文字乙編》。
這10年的殷墟發掘是以考古專業工作者作指導的,出土的甲骨等文物也收歸國有,因此這是甲骨學史上的極大收穫。
特別是後5次發掘,對殷墟建築基礎的遺留及墓葬的排列情況都做了詳細研討,為中國考古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之後,文化部設立文物局。
從1950年春到1977年,文物局對殷墟進行了十幾次有組織、有計劃的科學發掘工作,共獲得有字甲骨5000多片及商代青銅器等珍貴文物,並使商代殷都的面貌整體呈獻在世人面前,獲得了甲骨學電上的空前收穫。
由甲骨文引出的殷墟遺址
繼發現甲骨後,大規模的發掘工作隨之而來,於是,一座標誌古代文明的都市遺址一一殷墟遺址被發現了。
殷墟是商代後期的王都所在地。
河南安陽市西北2.5千米的小屯村是遺址的中心,洹水兩岸的後崗、武官村、高樓莊、花園莊、孝民莊、侯家莊、四盤磨、大小司空村等十多個村莊都在遺址的範圍內,總面積約24平方千米。
殷墟遺址從1928年開始共經歷了15次發掘。
抗日戰爭爆發後,發掘工作被迫停止。
1949年,殷墟的發掘繼續進行,直到今天尚未間斷。
從遺址上看,小屯村是當時的王宮所在地。
到目前為止,已發掘出70多處版築房基,其中有大型宮殿和宗廟基址,也有小型居住址,都排列有序。
在房基附近還發現有700多個大小深淺不同的窖穴,這些窖穴大都用來貯藏糧食、器具、甲骨,少數則作為居穴。
在小屯村也發現有墓葬,它們集中分布在宗廟基址周圍,多為人祭坑。
另外,在遺址的東邊曾發現包括有名的婦好墓在內的屬於王室貴族的中型墓。
王陵區分布在洹水北岸的侯家莊和武官村一帶。
在這裡共發現13座大墓和千餘座小墓、排葬坑,其中赫赫有名的商王大墓就在武官村。
據推測,大墓多半是王陵,小墓和排葬坑應該是附屬於大墓的陪葬墓和人祭坑。
古代居民遺址和墓地在其他各村也有發現,但規模較之都略小,在小屯村東南的苗圃北地和小屯村西北的北辛莊分別發現了規模較大的鑄銅和制骨作坊遺址。
殷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早的、歷時最長的、規模最大的考古發掘之地,所獲實物資料也極為豐富,其中經科學發掘所得刻字甲骨將近3萬片,青銅器多達幾千件,以及不計其數的玉、石、骨、角、矛、蚌、陶等各類遺物。
所有這些都是研究商代歷史最珍貴的實物資料。
甲骨文與殷都遺址是一個難得的文物寶庫。
甲骨文中還有許多內容沒有破譯,它們和許多歷史問題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個謎案。
研究甲骨文字,將有利於揭開許多歷史謎團。
甲骨文與安陽殷墟發現和發掘,中國考古學誕生——安陽殷墟遺址
安陽殷墟位於安陽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及其周圍,是聞名中外的商代後期王都所在地。從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殷到紂亡國,歷時270餘年,商被周滅後,這裡變成了廢墟,故名殷墟。3000多年來,它一直藏於地下人...
殷墟博物苑 基本簡介
殷墟博物苑坐北朝南,建於洹水之濱,仿商代的古建大門以紅、黑兩色為主色調,三門並峙,設計簡約,洋溢著3000年前王室的氣息。大門內的廣場中央佇立著一尊大鼎,這就是出土於安陽、堪稱商代青銅器登峰造極...
殷墟:中國考古史上的里程碑
編者按: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祖國的悠久歷史與壯麗山河,為今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這既是今天我們建構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也是我們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題材。對...
一萬七千多片甲骨文曾在南京考古出土
文/王本興南京曾考古出土甲骨文一萬七千另九十六片。這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即是今天位於南京北極閣南麓、雞鳴寺前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上世紀三十年代,這兒原為民國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