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七千多片甲骨文曾在南京考古出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王本興
南京曾考古出土甲骨文一萬七千另九十六片。
這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即是今天位於南京北極閣南麓、雞鳴寺前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
上世紀三十年代,這兒原為民國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們常稱之為「史語所」。
一、震驚的發現
1936年6月12日下午四時左右,民國時期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的第13次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發掘工程已接近尾聲。
這次發掘是從1936年3月18日開工,計劃在6月12日結束。
組織這次發掘工作的負責人系郭寶鈞、石璋如先生,其組成人員還有李濟、高去尋、李景聃、王湘、尹煥章、祁延霈、孫文青、潘愨、魏善臣等人。
此時,有人發現坑壁東北面有一小塊帶字甲骨,大家喜出望外,繼續接著往下挖,竟接連挖出了760片甲骨!此刻天色已晚,在沒有什麼照明設備的情況下,不得不停止發掘。
並把坑位遮蓋好,夜裡派了民工專人看守。
誰也沒有料到這是一個驚世的發現!誰也沒有料到這裡是一個殷商王朝的甲骨「檔案庫」!這個日後編號為YH127坑的甲骨坑位,將名揚四海,永載史冊。
127坑發現後的第二天,即1936年6月13日,人們又緊張地繼續投入了發掘工作,127坑的直徑只有兩米左右,其間只能容納二個人在坑內操作,王湘、石璋如兩個人既能獨當一面,又能很好地分工合作,小心有序地向縱深挖掘。
只見完整的大龜甲版一片挨著一片,滿坑皆是,連放腳的地方幾乎無法找到。
挖掘工作是由前向後退著干
的,當不能容納兩個人時,石璋如先退出,由王湘一人繼續干,最後連他也無立足之地時,只好把坑壁再打開一個口子,讓王湘出來。
工作告一段落後,再由攝影者照相。
人們發現上層的甲骨起來後,其下層仍有許多,當時不知道還有多深,這樣一層一層的清理挖掘下去,不僅時間上不允許而且無法保證質量。
6月14日,大家決定改變方法,原先是從中心向兩邊挖掘清理,現在像剝皮似的從四面向里挖掘,形成了一個連泥帶骨的「甲骨柱」,並決定把這個「甲骨柱」裝入一個大木箱,運回南京中央研究院,然後再在室內仔細發掘。
與城裡的木匠接洽後,木匠察看了現場覺得沒有這麼大的板材可以製成箱體。
他們組織起來,積極想辦法,四處去找大樹,連夜鋸成板材,把木料運到工地。
製成後的箱子實在太大,有兩米見方,高達一米多,根本無法在坑底轉移與移動,只能將木箱在空中吊起,從上往下套。
經過
四五天的努力,把「甲骨柱」整體裝入了大木箱。
開始向上運,坑深約有五米多,又經過二天工夫才運上來。
期間《彰德日報》進行了渲染與報導,說中央研究院發掘了一個「大龜殼」,裝進了一個大木箱,惹得周圍的群眾紛紛蜂擁而來,搶著看新聞,搶著看熱鬧。
二、運往南京
把「甲骨箱」這個龐然大物運往火車站,可是個大難題。
當時安陽最有運輸能力的叫李紹虞,系研究所考古隊辦事處西鄰,也是董作賓先生的好友。
曾為安葬袁世凱「大總統」時的槓房靈車總指揮,很有實力與名氣,他願意加盟全力以赴,幫忙解決運輸問題。
他們用雙
槓式把箱子綑紮起來,就像抬轎子一樣,用六十四人抬槓,並有6人在旁邊輔助,一共有70人。
為了步調一致,事先在當地訓練。
李紹虞提了一面銅鼓,他說:「第一聲,各就各位;第二聲,槓子上房;第三聲,扶槓挺胸;第四聲,開步走。
」當正式依序執行時,第一聲、第二聲皆能順利進行,到第三聲扶槓挺胸時,只聽得「咔嚓」一聲,兩根大槓被折斷了,箱子紋絲未動,抬槓的人也都星散。
怎麼辦?大家只好把箱子打開,除去一部分土塊,再把箱子鋸去一段,減輕了重量,把工人們重新組織起來,並借來了兩根榆木大梁。
據說榆木槓只會彎不會斷,並由原來的雙槓式改為十字式綑紮,用48人抬槓,另用22人在旁邊輔助起槓。
十字形綑紮的榆木槓橫面太寬,路面無法容納,只能走麥田。
況且箱子在榆木槓之下,箱底距地面太近,碰到
地面的麥根等雜物阻力很大,故運行的速度十分緩慢,走了三十步、四十步就得休息。
距火車站不過三里路,卻整整走了兩天才運上站台。
適逢天降大雨,五天未能放晴。
車站管理運輸的見木箱如此笨重龐大,他們請示南京下關火車站,等答覆的電報回來,臨上車時又發生了問題,車門太窄,箱子無法弄進去!經仔細策劃,去掉了兩側的箱帶、箱幫,方勉強塞了進去。
由李景聃、魏善臣二位先生押車運行。
1936年7月12日運抵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歷時剛好一個月。
三、轟動南京城
民國時期的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1928年秋成立於廣州,曾遷址北平、上海。
1934年定位在南京北極閣今古生物研究所。
1928年
至1937年先後組織了十五次殷墟甲骨科學發掘,包括第十三次發掘的127坑在內,共得甲骨24918片。
驚世「國寶」127坑甲骨箱運抵南京研究所後,引起了南京極大的轟動,各界人士爭相傳遞這個特大新聞,當時不少達官貴人、政府要員亦附庸風雅,前去觀瞻。
在寧的汪精衛親臨現場「指導」工作,指著這麼一個龐大的灰土柱說:「哇!好一個大龜呀」。
引得在場學者啞然失笑,汪看了半晌、聽了介紹,臨走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好多龜啊!」(朱彥明《殷墟甲骨發現記》)據傳當時為了永久保存127坑「原汁原味」的面貌,史研所曾專門請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工藝匠師,選用上等的漢白玉材料,雕琢了一個YH127坑甲骨標本模型,上面還刻有中央研究院、研究所、考古組、
安陽發掘工作人員、南京室內發掘等相關領導及人員的名單。
遺憾的是這個珍貴的標本模型在日寇侵占南京時失蹤了。
「失蹤」不等於完全消失,這麼珍貴的東西不可能說沒就沒了,或許他沉睡在某一個角落裡;或許他被某一個人收藏;當然,也有可能他被流落海外。
70年過去了,這亇漢白玉標本一直查無音信,從末露面,筆者在此呼籲:望有識之士知情報情,提供、奉獻給國家,讓他重現天日,永載史冊。
現在北京博物館、安陽殷墟博物苑內的127坑模型乃是後人用石膏仿製而成。
四、南京室內發掘
127坑甲骨南京室內發掘序幕由董作賓、梁思永、胡厚宣諸位先生揭開,他們仔細察看甲骨堆積的情形,每發掘一層總是先照像留影,再上一層玻璃紙,把每一塊甲骨的樣子都詳細描繪出來,並在紙上編上號,每版每片裝一個紙盒,每一層放置在一個架子上,發掘工作非常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發掘清理完畢,再進行逐片清洗,把號碼再直接寫在甲骨上。
從石璋如先生口述錄音得知,127坑南京室內發掘工作持續三個月時間才完畢。
在安陽發掘現場只發掘清理了一層,甲骨片不超過五千片。
在南京室內發掘清理了五層,甲骨片達一萬兩千餘片。
127坑的甲骨片共計為一萬七千另九十六片。
127坑的發掘所以稱為科學發掘,除了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目標的去進行考古發掘外,他們還用—種全新的手段、全新的方法,從理念上打破條
條框框,對考古發掘工作進行了徹底的改革,才大膽的由野外轉入室內發掘,這是人類考古史上驚天動地的第一次,也是十分成功的一次,他是科學加創新的結晶。
我們說,室內的工作比室外更有條理、更有把握、更有層次。
因而是高規格、高質量的發掘。
他是考古史上中國的學者、專家齊心協力,用心血寫下的一個嶄新篇章。
五、不可忘卻的紀念
石璋如先生生前曾認為有三個地方值得特別紀念:第一個地方當然是河南安陽,那是甲骨文出土的聖地;第二個地方是北京,那是甲骨文之父王懿榮認識發現甲骨文的地方;第三個地方是南京,那是殷墟科學發掘的策源地乃殷墟所得甲骨文集中研究的地方。
石璋如先生生前在口述錄音中風趣地說:「大家閉目想一想,除了安陽發掘出土大批甲骨文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出土過大批甲骨文,恐怕只有南京了。
所以在南京這個地方更應該擴大規模來舉行慶祝紀念。
」迄今為止,江蘇、山東、台灣以及河南安陽、湖南長沙、江蘇南京、江蘇無錫等省市成立了甲骨文學會。
2006年10月,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雲集南京博物院,隆重舉辦規格高、規模大的YH127坑學術研討會與甲骨文書法篆刻展覽會,入選的專題論文、入展的甲骨文書法篆刻作品皆結集出版並正式發行,同時,與會期間在原「史研所」即今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大院內,複製127坑模型、設立127坑紀念碑,並舉行揭碑儀式,這是南京廣大甲骨文學者、藝術家為紀念127坑室內發掘奉獻的一份最好的珍貴禮物。
大新聞!快看看你家有沒有這個東西,一字千金
假龍骨——小屯村人的意外發現 1899午,那時還是滿清未年,當時的北京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因為患病而吃藥。他隨便翻看一包剛買來的中藥,以檢驗藥的成色,發現一塊「龍骨」上有些奇異的刻劃符號。他沒有輕...
董作賓:一個為國家增壽為民族續命的考古學家
在中國近現代甲骨文考古研究領域,曾有「甲骨四堂」之說,所謂四堂者,則指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四人,這一說法,出自著名史學家陳子展評價近代甲骨學家之...
司母戊鼎研究歷程初覽(上)1949年以前
內容摘要:出土1928年至193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安陽殷墟開展了十五次考古發掘(包括西北崗商王陵區),獲得豐富的古代遺物(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白陶等),使殷墟揚名海內外。這篇文...
司母戊鼎研究歷程初覽(下)
這一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提倡事實求是,解放思想。恢復高考招生後培養出來的一批學者漸居學術主導地位。大鼎為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和展覽陳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繼續在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