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的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2015年底一天,十三陵新建地下文物庫房啟用,3000餘件定陵文物重返地下。

這些隨葬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的珍貴文物,在地下找到了妥善的存放之處。

明代皇帝比較忙碌,多數不太為後世所熟知。

其中,在位48年倒有「28年不上朝」的萬曆帝朱翊鈞,是比較知名的一位。

他在後世的「名氣」,一半來自著名的《萬曆十五年》,一半就出自這座成為著名旅遊景點的開放陵寢。

到現在整整60年前的事,明十三陵定陵地下玄宮開啟。

定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採用科學考古方法主動發掘的皇陵。

其它今人能夠進入參觀的皇陵地宮,或曾被盜墓,或是在外力作用下偶然發現,都是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

只有定陵,是在保存完整的狀態下,由一群專業的考古工作者打開的地宮。

定陵地宮被考古工作者打開,有機緣巧合的因素,而這次帶有實驗性質的考古發掘,在出土大量稀世珍寶的同時,也留下了遺憾和教訓。

它促成了此後中國文物考古「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寢」的基本方針。

在1955年12月30日,新年將至,寒風呼號。

剛剛邁出北大校門兩三年的趙其昌和一位工友來到十三陵,頂風冒雪爬上一座大陵的寶城、寶頂,在堅硬如鐵的凍土上開始艱難地打探鏟。

寶城、寶頂是明清時期帝王陵寢的建築形式。

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填土,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

城牆稱為「寶城」,高出的圓頂稱為「寶頂」。

這種寶城、寶頂與前方的明樓構成一個整體,顯示著皇家陵寢的宏大氣勢。

趙其昌和那位工友選擇的這座陵寢是明永樂帝朱棣的長陵,也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皇陵。

明陵考古最初的發掘對象,是長陵。

最早提出發掘明陵計劃的是時任北京市副市長、明史專家吳晗。

1955年10月,吳晗邀請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長范文瀾等人,聯名上書國務院,請求發掘長陵。

這份多位文史大家聯名的提議,卻引起了考古界的反對。

發掘明陵的反對者中,最知名的兩位是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和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長夏鼐。

據史書中《夏鼐文集》記載:「鄭振鐸同志反對這件事,以為當時考古工作很忙,這些不急之務可以暫緩。

我還替鄭同志作說客,知道吳晗同志是此一舉的發起人,親自勸說他不要急於搞這項發掘工作。

文史專家們想找到文物中的歷史信息,提議發掘明陵;考古專家卻認為皇陵不可輕動,顧慮當時考古技術、能力乃至專業人員之不足。

雙方爭論到了國務院。

最終,周恩來總理批示,「原則同意」。

發掘長陵成為國務院批准、有計劃、有組織的一次國家考古行動。

長陵發掘委員會成立,下設工作隊,進行具體工作。

夏鼐雖然反對發掘長陵,但他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當時中國考古最權威的專家,因此也被納入長陵發掘委員會,實際上直接領導和主持了這次發掘工作。

中國的考古是從1921年發掘周口店遺址開始算,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歷史。

而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考古事業只能算是剛剛起步。

中科院考古所的技術骨幹,多數是剛走出大學校園不久的年輕人。

考古工作隊的隊長原本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王仲殊擔任。

這位中國當代著名考古學家,1955年時年僅30歲。

可是沒等長陵發掘開始,王仲殊被調到西安主持漢長安城遺址的發掘工作,夏鼐只能找到了更年輕的趙其昌。

趙其昌時年28歲,被任命為考古工作隊隊長,主持發掘長陵,是很多同齡人可望而不可即之事,他最初卻「老大不樂意」。

趙其昌的遺孀楊仕告訴記者,「他大學考古學的是舊石器、新石器、甲骨鐘鼎、秦磚漢瓦、魏晉碑刻……發掘明陵,他覺得太近了。

」後來,還是吳晗親自說服了趙其昌。

挖掘長陵是中國考古科學發掘皇陵的頭一遭,誰也不能馬上給出著手點,甚至連可供參考的經驗都沒有。

此前最著名的打開皇陵地宮的事例,是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

那是連炸藥都用上的野蠻亂挖。

「考古是探索,也不是探險,原則從古人入葬從什麼地方進去,今人考古也要沿著當年的入口和舊路進去。

所以說,找到入口和舊路非常關鍵。

」楊仕說,這是趙其昌掛在嘴邊的考古原則。

偌大個皇陵,地宮入口恰恰是最大的隱秘所在。

趙其昌只能先用「笨辦法」試一試,帶著探鏟在長陵周圍勘察。

那時,十三陵尚不歸北京市,屬於河北省昌平縣。

山區沒有電,荒蕪的陵園無法住人。

趙其昌這個剛剛上任的長陵發掘委員會工作隊隊長,白天「轉山」,晚上下山找個小飯館,兩條長板凳一拼,他和工友對付著睡了兩宿,艱苦環境。

連著探了三天,毫無收穫。

寒冷的嚴冬,凍土堅硬,勘察異常艱難。

趙其昌和工友只好回京先查文獻,等天氣稍暖再去調查。

夏鼐得知了勘察沒有收穫之後,對發掘長陵的計劃及時進行了修改。

他提出,長陵是主陵,規模較大,發掘工作必定艱難複雜,應該先選點試掘後,積累些經驗,再掘長陵,避免失誤。

「試掘」,是夏鼐提出的詞語,定義上似乎帶有很大的「練手」意味,但實際上,試掘的發掘方式、原則與正式發掘並無二致,只是要找一個相對容易的陵墓作為發掘對象。

1956年春天,積雪剛剛消融,趙其昌帶著兩個工友再次來到十三陵。

這一次,他們的腳步踏遍了13座陵墓。

詳細調查之後,工作隊把試掘目標定為獻陵。

獻陵埋葬著朱棣的長子、明代洪熙帝朱高熾。

朱高熾在位時間僅十個月,陵墓相對較小,便於發掘。

而且獻陵營建年月和入葬時間都與長陵最近,參考意義最大。

工作隊圍著獻陵,像掃雷般一塊地皮一塊地皮地搜索、探測。

然而近半個月的勘察仍沒有找到地宮入口的蛛絲馬跡。

正在趙其昌等人為「入地無門」越來越焦躁時,定陵卻給他們送來了一份意外之喜。

定陵的主人萬曆帝朱翊鈞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親政之初,有勤勉明君之風,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國力達到明朝巔峰。

但是執政後期,朱翊鈞荒怠政務,窮奢極欲,據說曾「28年不上朝」。

他的陵寢也營造成了僅次於長陵的十三陵第二大陵。

這天,工作隊無意中發現,定陵寶城外側有幾塊城磚塌陷,形成一個直徑約半米的小缺口。

這個洞口像一個門券的上端,亮處可辨別磚砌的痕跡。

「這是地宮入口!」有人當即喊了出來。

夏鼐得知這一情況,立即到現場複查。

寶城缺口距地面很高,野外又沒有梯子,工作隊乾脆以人作梯,夏鼐直接蹬著隊員的肩膀就爬上去了。

仔細察看,果然缺口內的磚不像是原來築成的,有再砌的痕跡,而且砌成的像是一個門券的上沿。

如果缺口內真有券門,那很可能就是帝後入葬時的通道。

不知不覺,找到了定陵地宮入口,讓長陵發掘委員會最終把它確定為試掘對象。

定陵的發掘從1956年5月正式開始,委員會要求全部試掘工作在1956年雨季來臨以前完成。

也就是說,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要挖掘到地宮大門。

然而,信心滿滿的考古隊員根本沒料到,直到整整一年後,他們才得以見到地宮大門前的金剛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