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考古隊挖掘朱棣的陵墓,挖了三天之後,匆忙撤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1955年,考古隊經過國家批准,對明十三陵中的長陵進行考古挖掘。

工作人員在長陵進行了三天的挖掘之後,卻匆忙撤離了現場,直到今天朱棣的陵墓依舊完好無損!

在北京昌平縣北10公里,有一座山名叫天壽山,這裡埋葬著明朝從朱棣到朱由檢一共十三位皇帝。

從開始建造至今已經有將近600年歷史,在無數動盪歲月中,十三陵的地面建築多次被毀,但地宮卻從來沒有被破壞。

可讓人追悔莫及的是,在建國之後,十三陵卻難逃厄運!

吳晗、郭沫若上書,惹出一段歷史公案

時間回到五十年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郭沫若聯名向國家申請,請求發掘明十三陵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報告中提出,挖掘長陵可以出土很多文物、資料,對於研究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歷史,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為什麼是朱棣的長陵?

朱棣的長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修建的陵墓,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座。

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太多的歷史需要明史專家研究,所以吳晗、郭沫若第一個就盯上了朱棣的長陵。

而且根據傳說,失傳幾百年的《永樂大典》很有可能就陪葬在朱棣的陵墓中。

發掘朱棣陵墓的消息一傳開,文物局長鄭振鐸、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鼐立刻站出來反對,兩人的情緒十分激動,親自去見吳晗與郭沫若,希望他們收回申請。

夏所長語重心長的勸導:「現在全國都在進行生產建設,皇陵好端端的為什麼要發掘,況且我們現在的技術並不成熟。

可吳晗、郭沫若根本聽不進去,大家只能寄託於上級部門的意見。

幾天以後,上級做了批示,只有四個字「原則同意」,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揭開了主動發掘帝陵的序幕。

1955年冬,「長陵發掘委員會」在北京成立,鄭振鐸、夏鼐雖然不同意發掘,但身為文物局、考古所的領導也只能參與其中。

在委員會下成立了一支考古隊,隊長由年僅28歲的趙其昌擔任。

風雪長陵,勘探挖掘萬分艱難

1955年北京的冬天寒冷異常,山區的氣溫經常低至零下20度。

在郭沫若的一再催促下,趙其昌只能帶上探工趙同海頂風冒雪,來到長陵做先期的勘探挖掘。

當時的長陵完全是荒山野地,條件十分艱苦。

而且又是天寒地凍,挖掘進展的非常緩慢。

白天兩人在長陵寶頂上鑽探,到了晚上只能到附近村中借宿,一連三天下來,也沒有發現有用的線索,二人的身體反倒有些吃不消,最後不得已,只能匆匆忙忙的撤離長陵。

而朱棣的長陵就此躲過一劫。

趙其昌回去之後,將情況向委員會說明,經過開會研究討論,委員會決定先發掘一個較小的陵墓,積累經驗,然後在挖掘朱棣的長陵。

開始考古隊選擇的是朱棣兒子明仁宗的獻陵,在挖掘半個月後也是沒有找到地宮。

正好這時萬曆皇帝的定陵傳來了線索,有人發現了入口,就這樣萬曆皇帝的定陵成為了被打開的皇帝陵。

定陵發掘之後,很多文物由於技術原因損毀嚴重,鑒於這種情況,上級部門出台政策,今後再也不能主動挖掘皇陵,此後郭沫若又曾經多次申請挖掘武則天的乾陵,都被駁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