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銅器是怎麼造出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野人

▲吳王夫差盉 春秋晚期 上海博物館藏(文博圈 攝)

製作一件青銅器共分幾步?

這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也是專家學者們努力探索的方向。

先周居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陝西省扶風、岐山縣一帶,有著「青銅之鄉」的美譽,其中在扶風縣法門鎮,有一個周原博物館「青銅範鑄工藝研究所」。

在這裡,學者們通過模擬實驗的方式試圖探索和復原古代青銅器的生產鑄造工藝。

筆者有幸來此參觀學習,下面就來看看一件殷商時期的柱足圓鼎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一步生產出來的。

第一步:備料

古代青銅器製作通常採用范鑄法,也叫模範法,所以要想鑄造青銅器,得先製作模範。

從考古出土資料來看有陶范、石范、金屬范等等,其中以陶范最為常見。

洗泥:給泥洗洗澡

泥土要精選當地無雜質黃土,粗細相間,色澤均勻,然後經研磨、過篩、浸泡取懸浮液、沉澱、晾乾等步驟,這樣洗出來的泥細滑軟道,手感極佳,便於雕刻細膩紋飾。

將精選的泥、沙、水等材料經適當比例混合以備使用。

▲鑄銅陶范,商代早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河南鄭州南關外出土,長23厘米,寬24厘米|

第二步:制模

模範模範,需先有模後有范,模與范是陽與陰的關係,一凸一凹。

首先,從制模開始。

用製作好的刮板在泥料上刮削出一個鼎的泥胎,陰乾後取其三分之一放置在120°夾角的木板中,安置半圓形的兩足,將兩足之間三角形區域用泥填平以便於順利脫范,這樣模便組合拼對完成,陰乾後即可使用。

▲刮制泥胎

▲模

PS:如果需要批量生產,可以將此模翻制兩次燒成陶模定型,那樣夯制外范時更加經久耐用,提高效率。

第三步:做范

制模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外范,制范是整個工藝當中相當重要的一步,因為它直接決定了器物的外表面長成啥樣,好不好看。

夯范:將模固定好,表面撒上一層黑菸灰做脫模劑,填入泥料層層夯實,脫模後修整,陰乾即可。

三塊范對合就是完整的一個空腔,就可以進行一個鼎的澆鑄,這就是青銅器製作的三合范鑄造。

(除此之外依據製作器物的不同還有單合范、雙合范、多合范等)

▲夯范

▲夯制好的外范

紋飾的製作

青銅器上往往有精美的紋飾。

紋飾是如何製作的呢?這通常是在范面上進行的,首先起稿,然後畫線、挖主紋、壓底紋、貼泥條等,都是細作活。

需要注意的是,刻出來的紋飾與澆鑄出來、體現在器物上的紋飾是反的,凸起處在器物上就相應的是凹面。

▲紋飾雕刻

▲范面上雕刻的各類紋飾

▲青銅獸面紋(銅罍,商中期,陝西城固出土)

銘文的製作

青銅器往往有一字千金之稱,由此可見青銅銘文的珍貴,它有著極其重要的史料及研究價值。

銘文的製作常採取貼泥條的方式,器物外壁銘文,需在范面粘貼反字泥條,鑄後得到陰紋正字。

如何將細軟的泥條緊緊貼在范面上不至斷裂脫落,方寸之間考驗的是手工匠人的細心、耐心和匠心,所以這一字千金的美譽對青銅器來說當之無愧。

銘文製作好後,放置陰乾數日,待表面有了一定的強度後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製作外壁銘文

▲逨鍾,西周中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鼓部兩側與鉦部中央鑄銘文15行128字|

第四步:制芯

光有外范不行,那樣澆鑄出來是一個實心鼎,因此我們還需要製作泥芯。

芯盒的製作

取三塊陰乾好的泥范進行合范,因為泥范在陰乾的過程中會有變形,通常無法很好的對合,這時就需要對其進行修整。

隨後將擀好的泥片均勻貼在范面上,泥片的厚度即為將來青銅器的壁厚,這時將三塊范面對合,一個芯盒即製作完畢。

泥芯的製作

這種鼎的芯分腹內芯和腹外芯兩個,所以要用一個芯盒製作出兩個芯,也就是一盒兩芯。

首先將芯盒固定好,往裡加泥料並不斷夯實。

當芯料夯至鼎腹部位時,需要在表面撒上一層草木灰以起到隔離兩芯的作用,也可墊一層器底厚度的泥片,這樣可直接得到兩芯之間的壁厚,也就是器底厚度。

接著夯泥料至口沿處,這時需將事先準備好的耳模安置在口沿處,接著夯制,直至夯滿芯盒。

貼泥制芯既得到壁厚,也產生了泥芯,可謂一舉兩得。

▲泥芯的製作

打開外范,去掉耳模,即得兩個完整的泥芯,將范面的泥片去除,這時范和芯之間就會形成型腔。

▲腹外芯和腹內芯

泥芯的表面需進行修整,如想在器物內壁留下銘文,這時候就可以在腹內芯上貼泥條了。

▲製作內壁銘文

▲西周•大盂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鼎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

第五步:澆鑄焙燒:

陰乾後的泥范和泥芯需要進行焙燒形成陶質的范與芯方可使用。

▲窯溫:1100℃以上;時間:約40小時

合范:

將冷卻後的陶范與芯對合,如有變形再次修整。

▲合范(范芯對合成套,空隙處即為銅水流經的地方)

澆鑄:

將對合好後的范與芯埋在濕沙土中固定,用坩堝將融化的合金液體(銅錫合金或銅錫鉛合金)倒入型腔內。

PS:為啥青銅容器往往是倒著澆鑄呢?

倒立澆鑄有很多好處,既方便合范,由於壓力的關係也會使氣孔與銅液中的雜質集中於器底,使器物中上部充型飽滿,紋飾清晰,同時底部澆冒口形成的披縫也更容易清理。

▲銅鼎,西周,滕州博物館館藏

|底部的澆冒口痕跡|

第六步:打磨修整

銅液凝固後打碎外范,去掉內芯,得毛坯鑄件。

對毛坯件進行打磨修整,消去多餘的銅塊、毛刺、披縫,這樣一件精美的青銅器即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裡我們看到,一套范、芯只能鑄造一件器物,所以每件青銅器都是獨一無二的。

▲青銅鑄件打磨前後(含錫量15%)

PS:咋一看這青銅器的顏色和我們博物館裡見的咋不一樣呢?

青銅器剛鑄造完就是這個顏色,因為表面的銅在高溫下氧化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種青灰色。

經打磨拋光後也不是我們常見的青銅器的顏色,而是非常漂亮的金黃色。

博物館裡展出的青銅器是經過漫長的歲月沉澱,表面已發生氧化鏽蝕,才呈現藍斑綠銹。

所以「青銅」只是我們現代人的叫法,商周時代青銅被稱為「金」或者「吉金」。

▲青銅器製作流程圖

看到這裡可以想見一件青銅器的製作需要付出多少汗水。

在古代青銅的製作堪稱國家工程,舉全國的能工巧匠傾心打造,金木水火土的完美融合,造就了享譽世界的中國青銅藝術珍品。

當然在等級觀念甚嚴的商周時期,青銅器作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徵,也只有上層貴族有資格享用,尋常百姓家日常使用更多的可能還是陶器等用品。

需要指出的是,青銅器的製作方法不一而足,這裡揭示的只是冰山一角,時代不同,器物不同,器型不同,古人的製作工藝會有所變化,甚至很多的工藝目前還沒有完全被參透。

▲蓮鶴方壺,春秋,河南博物院館藏

|採用分鑄、焊接等諸多先進的製作工藝|

青銅器到底是不是按照此種方法鑄造的?由於年代久遠,其中的很多細節學界還在探討和爭鳴之中,但手動模擬實驗為我們提供一條探索古人青銅器鑄造工藝的有效途徑。

本文為筆者在周原博物館參觀學習時所見,整理出來與讀者分享,文中部分照片及數據為周原博物館青銅範鑄工藝研究所提供,在此深表感謝!

青銅器鑑賞

▲方鼎,商早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三聯甗,商晚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匽候」青銅盂 , 西周早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文博圈 攝)

|1955年遼寧喀左出土|

▲班簋,西周中期,首都博物館館藏

▲豆,戰國,故宮博物院館藏(松石鑲嵌)

-END-

本文作者系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部青年學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器的時代

對古代青銅器中的傳世品進行研究,從而確定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工作。鑑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偽。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確定某件真品的價值,給予恰當的評價。為了確定每件青銅器的價值,...

國之器——青銅器

青銅器;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

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