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青銅器的真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銅文化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其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要遠遠高於字畫和瓷器。

因此,如今青銅器仍然處低估值階段,也為青銅器保值升值提供了充足的空間。

青銅器的鑑定,主要是斷代和真偽鑑別。

除了採用現代科技手段之外,傳統的青銅器鑑定法主要是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和銘文以及銅質等方面進行,即"抓其造型,視其花紋,識其銘文,查其地銹,找其范痕"。

青銅器鑑定方法

商周時代青銅器的鑄造,採用的是陶范法。

這種方法無論是鑄小件或大件銅器,都有良好的效果,對一些器形和雕鏤複雜的器物,可先分鑄,再合鑄。

春秋戰國時,發明了失蠟鑄造法,使青銅器鑄造工藝上了一個台階。

後人作假的青銅器,多不採用陶范法。

不同的鑄造方法,有不同的特徵,這是鑑定青銅器的主要依據。

陶范法

陶范法是陶質塊范鑄造法的簡稱,其鑄造過程主要包括作模、翻范、作內范、合范、澆注和打磨修整等工序。

1、作模鑄器物之前,先用陶泥做個樣子作為初胎,它是制范的基礎,這種陶模又稱為母型。

如要在器物上飾花紋,先在模上畫好花紋,花紋的四入部分用刀雕刻出來,凸起部分用泥琛好後再加貼上去。

2、翻范將經過細篩過的泥土調製和勻,拍打成片,按捺在陶模外部,用力壓緊,使陶模上的紋飾反映在泥片上。

等泥片半干後,再按照要鑄造的器物特點,將其劃成若干塊。

划下的每一泥片陰乾或用微火烘乾,再合成一個外腔,即成為所要鑄造器物的外范。

3、合范一般鑄造簡單的銅器(如工具和兵器),是用兩個單合范合成的鑄造空體器(如鼎、爵之類),需有內范和外范。

內范又稱范藍、,小於外范,做內范的方法一般是將原來的泥模外表颳去一層,即可成為內范。

外范與內范中間的空隙,為熔注液處,兩者的距離(空間、也就是所要製作器物的器壁厚度。

在澆注之前,先要將外范拼好合起來。

4、澆注為防止在灌注銅液時產生的漲力將拼好的范沖開,便用泥土圍填外范,起到加固作用,並留有灌澆孔和通氣孔。

銅液向范內澆注後,待其冷卻凝固,便將圍填外范的泥土和內范打碎,將造好的器物取出。

5、打磨修整器物脫范後,表面往往是粗糙的,花紋也不夠清晰,經過打磨修整加工,才成為一件表面光滑,花紋清晰,色彩錚亮的青銅器。

用陶范法鑄造器物是"一范一器",破范取器,故沒有兩件銅器會是一模一樣的。

小編聯繫方式13413620199微信號

1,鑄造辨偽法:從鑄造技術進行辨偽的前提是十分了解青銅器各時代的冶鑄工藝。

商周時期,極大部分青銅器是用陶范法鑄成。

也就是說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都有數塊陶范拼合澆鑄後留下的范痕,即范線。

隨著時代進步,合范的方法有所變化,范痕會隨著變化,但要想在合范地方不露痕跡,這即使是最熟練的工匠也難免做到。

有的鑄器表層紋飾不多,合鑄面較大,合范痕跡容易忽飾,但在隱蔽處,如鼎的耳內和腹下部,還會遺留痕跡的。

後代偽者不知道占人鑄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講究器物的外形,仍用蠟模(失蠟)的方法鑄造。

表面較精細,無需多作加工,但是用這種方法,卻往往與原器物的時代特徵相去甚遠。

另外,陶范所鑄銅器為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會在內外范之間墊一墊片,因材質跟銅液有異,銹跡也就不同,而失臘法鑄器卻無需墊片,銹跡自然一致。

2,紋飾辨偽:紋飾是器型華麗的外衣,合體、適時的外衣是紋飾辨偽的重要依據。

不同年齡的人著裝自然不同,青銅器亦是如此。

拿到器物,首先看看器型和紋飾的時代風格是否一致,紋飾的作偽大致有如下幾種:加花法。

即在真器原有的簡單紋飾上或光素無紋的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紋。

一般來說加刻的花紋與原器花紋是一致,但應注意走刀和崩茬的痕跡。

掏花法。

即在原本無花紋或有破損穿孔的器物鏤刻、改刻花紋,使原器變成一件鏤空之器。

這種偽掏花的作法,如此做法刀痕非常明顯,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徵。

3,銘文辨偽:通過銘文辨偽,是檢測對占代歷史知識廣袤、書法研究深淺和鑄工藝水準高低與否的標尺。

青銅器的銘文是對歷史的記錄,是金石書法發展演變的例證,是鑄工工藝高超的體現,宋、清兩代是青銅器銘文作偽的主要時期。

宋代以來,金石義字成為金石家的研究重點,作為有記載歷史文獻銘文的青銅器,往往受到廣泛的重視,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故而收藏家們對青銅器的搜集,則側重在銘文方面。

青銅器銘文的作偽多有如下幾種:添銘法。

即在無銘文的真器卜鏨刻偽銘,後鏨的銘文大多字體呆板、鬆散、不自然,字口面寬底窄,同時有鏨痕,偽工用銅絲刷刷去鏨痕,卻又留下刷痕,也影響了字的筆鋒。

增銘法。

就是原有簡單銘文的真器上增刻偽銘;或真器上本應對銘,因器缺失使銘文也缺,在進行修配時將銘文也一起補刻。

增刻偽銘後,其字口、銹色、地子與真銘不同,再者,一器之上銘文非一人所出,其筆體、韻味自然不符,特別是鑄銘與刻銘就截然不同。

腐蝕法。

將青銅器需要刻銘的部位塗上蠟,並在蠟上刻好字,再用三氯化鐵在刻好字的蠟上進行腐蝕器身,將蠟去掉後,凹陷的銘文自然顯現。

這樣腐蝕的銘文字不成體,字口深淺不一,筆畫邊緣十分粗糙。

4,器形辨偽:通過器物的型制進行辨偽,是對青銅器在各時代的型制特徵熟悉程度的考驗。

每一種青銅器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制、大小、高矮都會產生變化而形成規律。

如青銅器中的大類鼎,自商代二里岡期到漢代,流行的時間最長,但每個時代鼎的形狀都有不同的特點。

全面掌時代各類器的形制特點,是青銅器鑑別知識的基礎。

通常偽器可以分為直接鑄造和拼湊改造兩類。

直接鑄造的又可分為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依照真器或者依照相關資料鑄造偽器,其器形、銘文、紋飾等都有來歷和參照,有的是器型或銘文只有部分做r參照,部分有意改樣。

如參照鑄造了器型,但卻鑄刻了杜撰的銘文,或將參照的錦義鑄刻住毫不相十的銅器上。

此類偽器儘管模仿得並不精準,但也有一一定水平。

第二種則是毫無根據的拼湊,意在作奇,達到以稀為貴的目的。

此類偽器對青銅器形制特徵不甚熟悉的人很有挑戰性,如果不仔細觀察,就有上當的可能。

5,材質辨偽:辨別不同時期青銅的材質是對青銅器身份的考證。

戰國以前的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的青器。

錫的成份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

商至戰國的銅器銅質純凈,極少有沙粒。

宋仿銅器,合金成分為銅、錫、鉛和少量的鋅,銅色為黃中泛紅。

明清偽器含錫成分很少,而鉛鋅成分增多,銅色皆發黃,但明代偽器色為黃中泛白,清代偽器色卻是黃中透黃。

因此,鑑定銅質的真偽,還要看、足、日沿、底部露銅的質色。

6,聲味辨偽:聲音和氣味是青銅器辨偽的必要輔助手段。

青銅器由於在土中埋了幾千年,有一股土氣味,新出土的銅器土氣味更濃烈。

而經過地下腐蝕較深的青銅器,銅質已屬礦化,所以發音以渾濁者居多。

當然埋藏在極其乾燥而又純粹的土層中的青銅器,敲擊音也有甚佳的。

而宋以後的偽器多為黃銅,未曾氧化或氧化時間較短,以手敲擊,聲音細長、清脆,也無土香,卻有汗腥味,這是由於作偽者多用化學藥品,如酸鹽硇砂等作假地子或假銹,雖經多年埋藏,仍有一股酸氣味。

有的用石膏製作或修補的偽器,質地輕,顏色白,用手敲擊,其聲嘶啞。

這些只是一般規律,因銅器的合金成分、埋藏時間長短、地區、土質等不同,輕重聲音有所區別。

青銅器鑑賞

1、名稱:蓮鶴方壺

年代:春秋時期

尺寸:高122cm,寬54cm,重64kg。

鑑賞:方壺形體巨大。

雙層鏤雕蓮瓣蓋上立有一隻展翅欲飛、引頸高吭的仙鶴。

鏤空的雙龍耳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

壺體四面以蟠龍紋為主體紋飾,並在腹部四角各鑄一飛龍。

圈足下以兩隻伏虎承器。

春秋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工藝有了飛速發展,如「失蠟法」的發明等。

但這一階段青銅器的鑄造工藝的成就並不僅僅體現在創新上,對於一些優秀的傳統工藝,也予以繼承並發揚光大,如「分鑄法」。

本器的仙鶴、雙龍耳與器身主體即採用分鑄法,既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技術,也反映了當時青銅器上動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

2、名稱:環帶紋甗

年代:商代時期

尺寸:高122cm,寬54cm,重64kg。

鑑賞:甑為長方深箱形,侈口,立耳,口內有隔,大腹,腹壁斜收,平底有箅孔,下部有插入鬲口的榫圈。

鬲為侈口斜肩,肩上有一對圓角方耳,平襠蹄形足。

甑體飾環帶紋。

甗出現於商早期,至西周早期形成方形甗,至此甗均為連體式(即甑、鬲連鑄)。

春秋早期出現分體式甗。

3、名稱:魯侯爵

年代:西周早期

尺寸:高20cm,寬16.2cm,重0.76kg。

鑑賞:爵體略長而優美,流尾上翹,爵壁較直,無柱(唐蘭先生認為:附柱,柱折後被磨平者。

),鋬較小,飾有獸頭,圓底,刀形足外撇。

腹上下飾二層雲雷紋帶,中間隔以凸起的弦紋。

尾部口壁內鑄有銘文2行10字,是爵中銘文較長者。

魯侯作觝,甹,用尊臬盟。

銘文大意:魯侯做了這個爵,用來放置祭祀父親的廟裡的酒和聘禮、盟禮。

隋唐時期的銅鏡,以其豐富多彩的形式和高超的工藝而著稱於世,它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的一個側面,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財富。

方法/步驟

1、 隋唐中央政府都設有管理各種手工業的機構,國家設少府監,「由少府監統左尚、右尚、內尚、司織、司染、鎧甲、弓弩、掌冶等署」。

其中礦冶業均由少府監下的掌冶署管理,掌冶署「掌熔鑄銅鐵器物之事」。

從文獻記載看,唐朝採礦冶鑄業非常常發達,冶銅的處所多達96處。

2、隋唐時期瓷器製造業非常興盛,不但青瓷在南北朝時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而且又有了白瓷和三彩瓷器,但青銅生活用器種類仍很多,包括食器、酒器、水器等還有宗廟與軍事用器,主要有:礁斗、碗、缽、盂、壺、勺、盆、洗、匜、杯、罐、盒、燈、凈瓶、手爐、刀、鎖、鑷、勾、筆架、鍾、符以及高度發展的青銅鏡等等。

3、近年考古發現也有一些唐代銅鐘,如l977年12月浙江諸暨出土的一件,通高45厘米、口徑25厘米,上小下大,雙龍鈕,鐘身上下飾對稱的空白方框,從鐘上刻銘得知,該鐘造於廣德元年(763年)。

四川黔江縣文化館收藏的一口唐鍾為雙龍鈕,平口,鐘身飾線紋圖案,高143厘米、口徑78厘米。

該鐘用於軍事報警。

4、隋以前兵符多作虎形,至唐代形式有所改變。

據文獻記載,唐初使用魚形符(只武后行龜形符)。

近年在唐長安城清思殿遺址發現一件有「同均府左領軍衛」的銅魚形符,是進出官門使用的。

198O年新疆焉耆漢唐古城出土一件唐代龜符,頭部一圓孔,用於串繩系掛,龜腹部有一陰刻「同」字。

此「同」字銘符,系用於軍旅,或進出關卡宮門,還待研究。

銅器鑑定術語

銘文

銘文也稱金文,吉金文字的簡稱。

是指鑄造或鑿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以禮器上的文字最為常見。

其少者僅見單字,多者達數百字。

內容豐富,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紋飾

紋飾是中國古代青銅器表面的各種動物、植物和其他幾何形的圖像。

主要有獸面紋、龍紋、鳳鳥紋等各種動物和神靈紋樣,還有火紋、幾何紋和人物紋樣等。

鑄造工藝

青銅器的鑄造工藝主要分為陶范法和失臘法兩種。

商和西周的青銅器多為陶范法鑄造,而春秋中期出現了失臘鑄件。

春秋中晚期至戰國創作出的許多難度極高的青銅器,都是用失臘法鑄造的。

眼學

是利用系統知識的綜合判斷,也是科學的組成部分。

「眼學」是指運用大量系統知識並積累經驗,掌握青銅器的一般性特徵和內在規律性來判斷和鑑別文物的一種方法,是收藏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科學鑑定方法之一。

出土文物

從古代遺址、墓葬、窖藏、塔基、石窟寺,包括水底和沉船等的被發掘、打撈、發現及被盜掘出的古代文物,是相對於流傳於世的瓷器、字畫、家具、文玩等「傳世文物」而言的。

所以,不論什麼時間出土的,皆可稱為出土文物。

法律中對於「倒買倒賣出土文物」的界定,是對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新出土」的文物而言,民國以前的」出土文物」即視同「傳世文物」了。

也稱「生坑」,是指銅器表面由於種種化學反應引起質變而產生的鏽蝕,形成子器表或綠、或紅、或藍、或紫的銹色。

這種銹色堅實,有一種自然的多變感。

生坑青銅保持出土時的本來面貌,沒有經過出土後的進一步處理,沒有受到生活中油垢等污染,沒有長期直接用手把玩形成的表層變化,銹色和土沁色燦然。

也稱「熟坑」,指的是為了青銅器更加美觀和防止被腐蝕的器物再生鏽變質,將」生坑」銅器洗凈,用合理的化學方法除去銅銹物,並塗以蠟,使其表層光亮耀眼,底層依然可以保持豐富的色澤,表現出自然的「熟」「老」。

包漿

是鑑別青銅器的重要依據。

指沒有浮銹,器物表面卻通體呈現一層均勻、柔亮的氧化層的特殊現象,有時也用於泛指器物表面「生」、「熟」情況與呈色情況。

平坑

北方出土的銅器,底子多呈灰白色或黑灰色。

水坑

南方特別是湖南、湖北出土的銅器,色彩鮮亮、表面大多光潤如鏡。

或綠得湛然,或黑得油亮,就像剛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般。

黑漆古

黑漆古主要取決於當地水質和土壤的酸鹼度等,有器物長期傳世形成的自然」包漿」,也有青銅器本身合金成分差異造成的原因。

器物出土時即黑亮如墨,表面幾乎沒有綠銹,多為春秋、戰國、兩漢時期製品,而戰國、西漢的情況更加普遍,其中約90%屬於戰國時期鑄造的青銅器。

綠漆古

銅器綠銹生成之後,由於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銹自然脫落。

但因年代久遠,綠色仍牢牢地浸染在器物表層,好像罩了層薄薄的綠漆。

棗皮紅

是指有些青銅器綠銹下呈現的暗紅色,琉璃廠習語稱之」棗皮紅」。

河南安陽一帶出土的器物多帶棗皮紅的特徵。

水銀浸

亦稱」水銀古」,也是一種青銅器的自然「包漿」現象,有局部的,也有通體銀的,多見於銅鏡。

主要為戰國到漢代時期製品,其中又以戰國為多見,大多出土於中原地區。

泛金

並非器物鑄造之時鍍了水銀或者黃金,而是青銅器在特定的土壤環境中形成的特殊氧化層,其表面呈現出金黃色,仿佛鎏了一層金,舊時也稱「返金」或者「返銅」。

這種現象通常只出現在剛剛鑄造完成尚沒有使用過就入土的青銅器上,而且幾乎全部出土於河南安陽附近的商代地層中,陝西只存在個例。

髒坑

出土地點在北方一些地區,表現為銅器表面銹色斑駁而雜亂,並伴有大量不易除去的惡銹,有些甚至使得器物嚴重受損。

發坑

指出土物不僅表面,而且質地本身都受到嚴重侵蝕,呈現出一種類似發酵、發泡狀的疏鬆、脹裂。

銅器大部出現這種鼓泡、脹裂現象的俗稱」發坑」,部分或局部出現的,古玩行里習稱「半發坑」。

品相

文物的自身品質與收藏價值重要的外在判斷標準之一。

是文物行內對於文物自身質地與完殘情況的綜合評價的習語,是對文物自身品質、保存狀況的優劣的評判標準。

也就是說,例如鑄造精美的普通流通幣保存如新,「品相」自然是絕好的;」雕母」若損傷嚴重,也會被斥為「品相」不好。

貼骨銹

結實地貼在器物表面的銹,這種銹即使用小錘敲都不易掉,故稱貼骨銹。

商周青銅器的貼骨銹若被敲掉,露出的多是各種色彩的地子。

若露出的是銅質,那麼此器晚於商周。

洗過澡

有些傳世青銅器,表面被油污侵襲過甚,一些老藝匠用醋酸等液體洗浸,將油污洗凈。

這樣的器物表面光亮一色,雖然美觀,但失去了原來的自然風貌,行家稱「洗過澡」。

背光

佛像背後加鑄的一層蓮辦形成舟形襯托物,亦稱「舉身光」。

有的與佛身合鑄,有的分鑄可脫卸。

其形式有蓮辦形和舟形兩種,前者底部圓潤,後者底部成直角狀。

背光的紋飾以火焰紋為主,間有忍冬紋或連珠紋帶。

早期的紋飾多作浮雕或線刻。

隋代金銅佛多用透雕形式,唐及其以後的金銅佛則少見有背光的作例。

光頭

佛像頭後表現出的圓形光環。

有合鑄和分鑄兩種。

合鑄者即在背光上表達出來,用浮雕或線刻形式;分鑄者一般多在不用背光的前提下產生,形式以透雕為主。

早期佛像以合鑄頭光為主,隋後則出現分鑄透雕形式。

其紋飾有兩類一是同心圓的多層光環式;二是蓮花形式。

青銅器的辨偽離不開以下兩個方面:諳熟掌握它的造型、紋飾、鏽蝕、銘文、鑄造等特點,了解贗品仿製作的一般方法。

實際運用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結合實物,拿青銅器的銹跡來說,因埋藏地方的環境、土質、乾濕度不同而呈現5種情況:(1)單層銹,地子上只有一層薄銹;(2)復層銹,地子上有兩層或多層銹;(3)僅有黑漆古、綠漆古這樣的地子,卻無銹斑;(4)既有極堅硬銹,也有用手能摳掉的銹;(5)既有呈塊狀銹,也有呈疙瘩狀銹。

同時隨著作偽技術提高,用酸液氨水等造成的銅銹並不都那麼厚松易摳,不成晶體狀。

再說地子(氧化層),真器一般均有,但並非所有地子都很錚亮,假器也並不是都無地子,真器的地子既有單色,也有雜色,不僅有綠、黑、紅、水銀色幾種,有時還有棕、黃色。

這樣說,不等真偽銹色、地子不可辨。

一般情況下,假器的銹色、地子較乾澀、單調、不自然、鬆弛,有酸味,不如真器的堅實、層次多、複雜、自然,但特殊情況也不少,需與其他方面結合起來加以考察。

再如聽聲,也不能絕對認為青銅真器發聲一定清脆悅耳。

(二)把握器物的神韻。

一談到神韻好像就覺得虛無飄渺,不可捉摸,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其實青銅器的所謂神韻就是指它的造型紋飾的時代風格、工藝水平和老化面貌三個方面,具體可稱為五感:時代感,精美感,熟舊感,諧調感,自然感。

應該說,從神韻上最易判別真假,可是把握神韻的難度也最大。

這不僅涉及文化素養、審美能力,還需要較多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經常注意對實物進行觀察比較就能鑑別真品。

(三)在偽器的造型、紋飾、銹色、地子等方面仿得頗為逼真,一時顧不上作全面分辨的情況下,要細察器物的工藝和銅質,作為切入口。

偽器一般均用黃銅製作,而且不論如何雕琢、模仿,總達不到真器的工藝水平。

小編聯繫方式13413620199微信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器的分類、鑑定方法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

通過青銅器9大特徵辨別青銅器真偽

古代青銅器作為我國藝術史上的一個閃光點,其具有器物的類型多樣,造型莊重,紋飾更是華麗而優美,青銅器上所鑄的銘文多樣,是現代考古學家們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資料,青銅器的應用十分廣泛,其可以作為祭祀...

青銅器的時代

對古代青銅器中的傳世品進行研究,從而確定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工作。鑑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偽。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確定某件真品的價值,給予恰當的評價。為了確定每件青銅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