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考古60年 發現文物點4277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內容摘要:在幾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業60年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
作者簡介:
西藏考古60年 發現文物點4277處
光明日報拉薩8月13日電(通訊員李鍵 記者尕瑪多吉)在幾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業60年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
目前,西藏已發現從舊石器時代至近現代時期的各類文物點4277處,以卡若遺址、古格石窟群、瓊結藏王陵等為標誌的一系列石器遺址、墓葬遺址、岩畫、石窟等文物的發現,使西藏的文明史逐漸浮出水面。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開展的考古工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當時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在那曲、定日、林芝、墨脫等地發現一批屬於石器時代的考古遺物、遺存,使西藏考古學正式登上中國考古的大舞台。
1961年,西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拉薩附近發現並清理了8座古墓葬,揭開西藏科學考古發掘工作的序幕。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林輝介紹,西藏境內獲得的舊石器時代考古資料基本上是地面採集的石器標本,舊石器地點也只有8處;而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發現較多,大約有150處,其中大部分是石器採集地點,少量為聚落遺址。
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為卡若文化與曲貢文化的發掘與認定,卡若文化與黃河流域的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在文化內涵上有相似性,可能雙方有著共同的淵源,或者是互相影響的結果。
它的發現將西藏的農耕文化確定在至少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吐蕃時期遺址和墓葬的大量發現,是西藏文物考古的另一重大成果。
李林輝說,自1999年阿里地區札達縣東嘎鄉皮央村的薩松塘墓地被發現後,相繼在阿里、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發現了吐蕃時期的遺址4處、墓地近40處、墓葬約3000座。
這些遺址和墓葬為揭開吐蕃文化之謎提供了科學可靠的途徑和線索。
「廣布於西藏各地且文化內涵各異的早期文化遺址為研究西藏古代原始文化提供了可資探索的珍貴資料,隨著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建立起西藏考古文化譜系將成為可能,這些資料的發現不僅對研究西藏高原的社會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而且對特殊地理環境中形成的人類文明及其人地關係等具有世界性學術研究價值的重大課題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
文山廣南考古發掘舊石器時代遺物 創幾個雲南之最
文山廣南在對一個洞穴進行旅遊開發時,發現洞內有古代文化遺存,後發掘出陶器、石器、骨器等,初步判斷年代為雲南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有的還是舊石器時代的遺物。
陝西龍崗寺遺址發現距今10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蹟
中新網西安11月11日電 (記者 冽瑋 張一辰)記者11日從陝西文物部門獲悉,考古人員研究確認,位於陝西南鄭縣的龍崗寺遺址早在100萬前就有人類活動。此發現對研究中國舊石器文化發展、南北舊石器文...
中國社科院公布2017年六大考古新發現
16日,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論壇揭曉了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分別為新疆吉木乃...
高原探古:合作開展的西藏文物考古工作
西藏考古工作的初創期西藏現代考古開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當時以羅列赫、杜齊、黎吉生等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對西藏高原的早期墓葬、遺址以及吐蕃時期的墓葬、藏文石碑,還有展現佛教藝術的古建築、古壁畫等進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6年度考古工作匯報會(上)
2017年1月12日-13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鄭州組織召開2016年度考古工作匯報會。本次匯報會以「田野考古工作新發現、科技考古與科技保護新成果」為主題,以現場講演PPT和展板展示兩種方式...
四川涼山安寧河谷里發現綿延百餘公里的先秦時期聚落群
取得階段性成果1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涼山州博物館在西昌市舉行了成昆鐵路擴能工程涼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報會,通報了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中進行的10000 余平方米的田野發掘工作,和取...
黑龍江穆稜河流域考古再添新成果
本報訊 (駐黑龍江記者張建友)記者9月17日從黑龍江省文化廳了解到,自今年6月開始,由黑龍江省考古研究所牽頭基層單位成立的考古隊經過3個多月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所轄穆稜市泉眼河南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
民俗文化游:平谷歷史文化悠久輝煌(上)
撰文/尹鈞科平谷區地處北京市東部,北、東、南三面環山,中部為平原谷地,泃河自東而西流過全境。這種山水地形格局構成了平谷區歷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地理基礎。平谷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與其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
西藏發現吐蕃中晚期墓葬
中新社拉薩5月31日電 (江飛波)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簡稱西藏文研所)31日披露,該所在西藏發現加烏塘墓地、雜崗墓地、雜崗岩畫的文物遺存。其中加烏塘墓地樣本經碳素檢測,其年代為吐蕃中晚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