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滕州市博物館藏出土玉器(高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玉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就目前考古發現而言,早在8 0 0 0多年前的後李文化時期,我們的先民們就開始雕琢使用玉器。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玉部》中說:「玉,石之美。
」伴隨歷史的演進和不同時代的審美情趣,玉器被賦予了新的詮釋。
它的發展既體現了古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審美意識的演變,也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特色和時代風格。
滕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七千多年的歷史積澱,使得這一地區文物豐富。
在這個古老的地方,玉的雕琢使用,由來已久。
現選取部分滕州市莊裡西遺址出土玉器精品,以饗讀者。
一、新石器時代玉器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崇拜用玉的發生階段,按其主要用途可分為:有實用和非實用的生產工具和武器;有仿工具或武器的儀仗器物;有美化生活的佩玩和祭祀神鬼的禮器(祭器),大多是光素無紋者,但也出現了一些有飾紋的。
其紋飾,除一些起輔助作用的直線或弧線弦紋及雲雷紋等幾何形圖案外,亦有一些由上述紋飾組成的人面紋、鳥紋和神人紋等。
人面紋玉飾(圖1),玉質深褐色,高3.2厘米,寬3.9厘米。
體扁平,呈四邊略外凸的方形,背部中央有一垂直的凸脊,脊上有一橫穿,可供穿系。
正面陰線刻出人的頭型和五官,面部作正視狀,以陰線刻橄欖形眼眶,眶內刻一橫線作目,雙目橫連,以一陰線刻等腰三角形作鼻。
口為一陰線刻短橫線,面部表情祥和。
雖五官比例不甚協調,但輪廓俱現,為大汶口文化較早的人面形玉飾。
1976年山東省滕縣東沙河鎮陳崗遺址出土,現藏滕州市博物館。
人面紋玉飾是迄今為止發現時代最早的人面紋飾玉,是一件難得的古代藝術品。
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也分別出土了與人面或人身有關的玉器,這些都反映原始人群對神氏及氏族首領的崇拜,是原始崇拜用玉的濫觴。
玉璇璣(圖2),直徑15.5厘米,孔徑6.7厘米。
玉質泛白色,器體扁平,中央有圓孔,形似變形的環。
外緣有三個形狀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轉的鋸齒狀凸脊,凸脊之間各有每三齒為一組的鋸齒四組,全器計有相似大凸齒三個、小凸齒十二組三十六個,等距分布。
1978年山東省滕縣姜屯鎮莊裡西遺址出土,現藏滕州市博物館。
玉璇璣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典型的玉器。
此類玉器有何用途,目前為止尚無定論。
清代吳氏著《古玉圖考》一書始稱「玉璇璣」以來,文物鑑賞界襲名至今,其依據自「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之說。
對於「玉璇璣」的用途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此類器型為遠古時期觀測天文星象的儀器;有的學者認為是一種特殊用途的禮儀用器;也有學者認為是東夷先民用於祭祀太陽的太陽神形象;還有學者認為是一種裝飾品。
二、商周時期玉器
商周時期是我國古代玉器藝術的成長期,表現出強烈的時代性。
首先是神權和禮儀特徵,玉器在品種、數量、使用範圍上更加豐富,在祭祀、喪葬和禮儀的運用上更加規範;其次是商周時期生活實用玉器大量湧現,開拓了實用玉器的先河;再次裝飾器是商、周玉器的大宗,這些裝飾品不但有美觀作用,有些還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玉琮(圖3),禮器,高3.7厘米。
玉質淺青色,沁有黑斑,琮體為四角倭角的長方柱體,四角飾有陰線刻弦紋8道,四面的中部上下各排列2個圓圈紋,弦紋和圓圈紋組成的紋飾是獸面紋的簡化形式。
玉琮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更為常見,漢初基本消失。
王琮的用途是什麼?古今學者歧議不一,莫衷一是。
《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公羊傳·定公八年》稱:「琮,以發兵。
」《周禮·典瑞》則說:「疏璧琮,以斂屍。
」東漢許慎《說文》釋「琮」為「瑞玉」。
清高宗弘曆謂:「蓋古時舁輅輦或以此飾竿頭。
」
玉璋(圖4),商代禮器,長18.9厘米,最寬處2.6厘米。
玉質青灰色,通體磨光,一端有直徑0.8厘米的圓孔,兩邊各有一條陰線刻直線,加工規整,琢磨光潔。
玉戈(圖5),商代禮器,長12.5厘米,寬4.6厘米。
玉質青灰色,戈脊近內部有一對鑽圓孔,內上部有一稍大圓孔,戈頭呈等腰三角形,通體素麵,光潔,有明顯的刃、脊加工痕跡,做工精細規整。
玉刻刀(圖6),商代工具,長11.6厘米,最寬處1.2厘米。
玉質青色,尾部有圓孔,上部平直,下部齒狀,素麵,琢磨光潔。
玉龍(圖7),商代裝飾品,高3.2厘米。
玉質青色,半透明,龍首尾相連,以雙鉤陰線雕紋飾,兩面紋飾略有不同。
玉龍頂部後方鑽一小孔,可供佩系。
玉雁(圖8),商代裝飾品,高8厘米,厚0.3厘米。
玉質青色,通體素麵,雁呈伏臥狀,尾羽下垂,頸前伸,尖啄,頸跟處有一圓孔,可供穿系之用。
夔龍紋玉璜(圖9),西周璜形佩飾,長13厘米,寬2厘米,厚0.5厘米。
青綠色,略呈雞骨白,兩面紋飾相同,由雙鉤單陰線琢成,龍紋「臣」字目,張口獨角,飄、首在兩端,尾交於中,端側有對稱脊牙。
所雕龍形為陰線,菱形眼眶,眶角有彎鉤紋,張口,上唇翹卷,下唇平垂。
身飾雲紋、重環紋,刀法挺勁剛直,線條粗放有力,均具有西周早期玉雕龍紋的特徵,是難得的玉雕標本。
玉夔龍(圖10),西周早期裝飾品,長8.9厘米,厚0.3厘米。
玉質青白,玉體扁而彎曲,兩側脊牙凸出,一側脊牙尖部向上,另一側脊牙尖部向下,作遊動狀。
兩面以雙鉤雕出兩尾交接的夔龍紋,兩端的凸脊各有一圓孔,可供穿系。
通體溫潤光澤,線條流暢,做工精細,是西周早期玉器中的上乘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藝術珍品。
玉鷹(圖11),西周早期裝飾品,玉器高5.4厘米,寬7.6厘米,厚0.4厘米,重21克。
玉質為青色,因輕度侵蝕,略呈雞骨白色。
玉鷹體扁平,作佇立狀。
長頸前伸,圓目,鉤喙,曲背垂翅,羽尾下收。
兩面紋飾相同,皆以陰線刻出。
曲背及頜處各有一
圓孔,可供穿系佩戴。
滕州市出土商周玉器的工藝特點和藝術風格是在前代的基礎上演繹發展而來,不論是在選材用料上,還是雕刻手法上;不論是形象刻划上,還是審美情趣上都各具時代特色。
商周兩代玉器是中國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個高峰,對後世影響很大。
這些價值連城的酒器 你認識多少呢?
現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酒器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品類上(以爵、觚、斝、尊等為代表)都可以說占到絕對多數,而且器型精美(以饕餮紋、獸面紋、勾連雷紋為代表),有的更堪稱文化和藝術的精品;而到西周以後,...
國寶重器——良渚文化之「玉琮王」
名稱:玉琮王;用途:玉制禮器;質地:玉;時代:新石器時代;地點:浙江省餘杭縣;現存: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級別:國家一級文物;國務院規定的六十四件禁止出國文物之一。1986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12號墓...
想為葫蘆做配飾,那就聊一聊漢代玉琮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
天地之靈——北京藝術博物館商與西周玉器精品展
2013年8月的一天,在參觀世紀壇的時候恰好碰上可愛的人,我們就又一起去了@藝術博物館。觀看了《天地之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商與西周玉器精品展》。婦好。國人應該盡人皆知的人物,就...
商周動物形玉佩飾賞析
玉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探其源頭,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遼河流域興隆窪文化,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經久不衰,綿延至今。隨著文明發展的進程,玉文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扮演著中華文化獨有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