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這件在湖北發現的青銅重器,幾千年後居然還能敲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曾侯乙編鐘(來源:湖北省博物館官網)

曾侯乙編鐘,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

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重達5噸。

同出土的還有32件編磬,鍾、磬合奏「金石之聲」,並共同鑄有音樂銘文3755字,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興盛於戰漢時期,中國也是世界上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曾侯乙編鐘用青銅鑄成,按大小和音調為次序,排列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

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為甬鍾,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鍾共65件,均鑄有銘文。

▲楚王酓章鎛鍾(《中國青銅器全集》第10卷159頁)

它們共同被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編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曾國與史書中的姬姓隨國一國兩名,始祖就是赫赫有名的周朝開國功臣南宮适(kùo),小說《封神演義》中也有這一角色。

曾國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守南方的重要邦國。

曾國與楚國關係密切,曾侯乙墓出土的楚惠王鎛鍾,被稱為「楚王酓(yǎn)章鎛鍾」,上面記載了在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楚惠王在西陽接到了曾侯乙去世的消息後,在西陽遙祭他,並為他鑄造了這件鎛鍾,以供其在陰間永遠享用。

為什麼楚國會向去世的曾侯贈送禮物?這要從一段歷史故事說起。

▲鎛鍾銘文拓片(《文物》1979年第7期13頁)

「隹(惟)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享」。

楚昭王十年(前506),吳王闔閭任用齊人孫武為將,楚人伍子胥為相,率其胞弟夫概攻打楚國,一路勢如破竹,最後攻破楚國的都城郢。

破城之際,楚昭王在慌亂中逃走,並被吳軍射傷。

楚昭王逃到鄖國,鄖國國君的弟弟認為楚王不仁不義,準備要殺他。

於是,楚昭王轉而逃到曾(隨)國,吳王闔閭率兵緊隨而至。

曾侯緊閉城門,調兵遣將嚴陣以待。

吳王闔閭在城下對曾侯說:「周天子分封在江漢流域的宗國都被楚國滅掉了,你們遲早也會被楚國滅掉的,你還是早點把楚王交出來,讓我殺掉他。

曾侯斷然拒絕並說道:「曾楚二國世代友好,你不要再說了,楚王不在我這,他已經逃走了。

吳王闔閭迫於無奈只好領兵離開。

楚昭王由此逃過一劫,心中充滿了對曾侯的無盡感激。

與此同時,楚國大夫申包胥在秦國求來援軍,秦軍大敗吳軍,闔閭的弟弟夫概見大勢已去,畏罪逃回吳國,自立為王。

吳王闔閭得知這一消息後,慌忙之下帶兵離開楚國。

楚昭王回國復位,下令楚曾二國世代友好,不相攻伐。

楚惠王熊章正是楚昭王的兒子,為了報答曾侯乙先人的救父之恩,特意鑄造這件精美的鎛鍾祭奠曾侯乙,以示友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10月6日,參觀完武漢植物園已經是中午了。 在植物園大門口乘坐402路公交車前往湖北省博物館。402路公交車沿著東湖轉一圈,坐在公交車上東湖景色一覽無餘。沿湖走,也沒有...

沒想到曾侯乙編鐘上的書法如此絕美!

楚王酓章鎛鍾,即曾侯乙編鐘最大之鎛鍾,戰國早期,通高92.5厘米,鈕高26厘米,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藏。鎛鐘體扁近於橢圓,口平,鈕飾為兩對蟠龍對峙,其下一對回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