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10月6日,參觀完武漢植物園已經是中午了。

在植物園大門口乘坐402路公交車前往湖北省博物館。

402路公交車沿著東湖轉一圈,坐在公交車上東湖景色一覽無餘。

沿湖走,也沒有幾個紅綠燈,不到一個小時就到博物館了門口了。

據介紹: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

董必武為湖北省博物館題寫館名。

湖北省博物館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群」的高台建築布局格式。

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

《曾侯乙墓》是眾多展覽中最值得看的一個展廳。

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城郊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諸侯國君的墓葬,墓主人為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

此墓葬出土多種文物萬餘件,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保存之好,轟動海內外。

曾侯乙墓展覽陳列了該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現了2400年以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第一單元曾國之謎。

文獻表明,周王姬姓,西周早期周王封同姓諸侯在漢水以東地區,隨國是最大的姬姓諸侯國,地望在今湖北隨州一帶。

考古發現,這一帶出土有西周到戰國時期的「曾」字銘文青銅器,表明這裡是一個名為曾的諸侯國的勢力範圍。

名不見經傳的曾國,一直是個謎。

曾侯乙墓的發現,證明曾國與隨國的國力相當、地望相同。

1979年「曾大功(工)尹季怡戈」和「周王孫季怡戈」的發現,更證明曾國為姬姓。

因此,曾國很有可能就是周人封在漢東之地的姬姓大國隨國。

周王孫季怡戈。

1979年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出土。

戈內的兩面均有「周王孫季怡孔藏元武元用戈」十二字銘文。

同墓出土的另一件銅戈上有銘文為:「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工尹季怡之用」。

可知這位曾國的大工尹「季怡」是曾穆侯之子,西宮之孫,又為「周王孫」。

此戈證明曾為姬姓,是周的同姓國,是解決曾、隨關係的重要證據。

另外,該墓出土的義地崗季氏梁,歷史上就被認為是隨國季氏家族的家族墓地所在地。

歷史文獻中記載隨國有名臣季梁,《左傳》記載其活動年代,最晚在魯桓公八年,即公元前704年,其時正是春秋早期。

這也是暗示曾隨為同一國家的一條間接證據。

第二單元 墓主與年代。

墓內出土的器物許多帶有銘文。

其中標明器物為曾侯乙製作與使用的銘文有208處,這些表明墓主人應為曾侯乙。

在中室出土的鎛鐘上的銘文,記載了楚惠王熊章在位五十六年時贈送鎛鍾給曾侯乙作為宗廟祭器一事。

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也就是曾侯乙墓下葬年代的上限。

根據對墓主人骨架的鑑定,墓主人為男性,年齡約為42-43歲。

此外,從墓葬的形制、出土文物特徵和放射性碳素測定的數據綜合分析,該墓的下葬年代為距今2400年左右的戰國早期。

墓主人是曾國一位名叫「乙」的國君,即曾侯乙。

主棺。

大而精美。

陪葬棺材。

曾侯乙墓出土的陪葬棺22具(其中一具為狗棺),人骨經鑑定殉葬者均為女性,年齡在13-25歲之間,身份為墓主的侍者或樂工。

曾侯乙頭骨復原青銅雕像。

第三單元 青銅器。

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鑄造極精的青銅器珍品,是歷年來我國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

曾侯乙墓青銅禮器的組合大體上沿襲春秋時期的傳統: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相配。

曾侯乙墓青銅器具有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特嗲,採用了渾鑄、分鑄、熔模鑄造(失蠟法)等冶鑄技術和平雕、浮雕、圓雕、、透雕、錯金、鑲嵌等多種工藝,集先秦青銅製造技術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國當時先進的冶鑄科學水平。

銅鹿角立鶴。

通高143.5厘米、鶴高110厘米,是想像中的吉祥動物,全器造型別致,由鶴神、鶴腿、鹿角、底板四部分榫接組成,鶴的頭、頸與鹿角均錯金裝飾,背脊與雙翅周邊鑲嵌綠松石(已矢),吻部右側有「曾侯乙作持用終」七字銘文。

中國古代視鶴、鹿為神鳥、瑞獸,此為鶴鹿合體,出土時置於主棺之東,是一種溝通人、鬼、神的靈媒,可能反映了死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鳥喙形器和三足銅匜。

銅盤和銅匜。

大銅匜鼎。

水器,為匜、鼎的合體

銅蓋豆。

食器。

在祭祀與宴饗中,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有「曾侯乙作持用終」七字銘文。

銅尊盤。

這件鏤空青銅尊盤是曾侯乙墓青銅器中的頂級精品之一。

它是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經科學鑑定表明,這套器物主體為渾鑄,附件為分鑄,其中尊和盤口沿的鏤空附飾為失蠟法鑄造而成,再根據不同部位分別用鑄接、焊接、鉚接等多種接合方法,將附件與主體結合。

尊有34個部件,通過56處鑄、焊連成一體,盤有38個部件,通過44處鑄、焊連成一體。

部件之多,焊接之繁,十分罕見。

銅聯禁大壺。

是一套禮器,出土時雙壺放在銅禁上。

禁,是用來放置酒器的器皿。

周人為了吸取商代亡國的教訓而取名「禁」,有禁止酗酒的意思。

銅禁以四隻昂首張口的小獸為足,其玲瓏的形象與體積碩大的禁面和銅壺形成強烈的對比。

銅鑒缶。

酒器,缶內盛酒,鑒與缶之間的空隙盛冰,冰凍可保持酒的清醇。

牛形鈕銅鼎(附鼎鉤)。

中型鼎。

鼎蓋上飾三姿態各異的牛形鈕。

鼎蓋、鼎身上部原飾有綠松石,現已不存。

獸蹄形足的造型比較簡單。

銅簠。

共出土4件。

簠的功用與簋相似,也用於盛放稻,黍,梁等主食。

禮制上常常以簋簠並用,與簋不同之處在於,簋(不含器底)常作半球形或球形的一部分,而簠則為方形;另外,簠的蓋和底大小相同,扣合起來為一件,分開為相同的兩件,二者可以互調,這一特徵與敦相似。

第四單元 樂器。

曾侯乙墓出土了編鐘、編磬、鼓、琴、瑟、笙、篪、排簫8種共125件樂器,以及相配的演奏工具和各種附件千餘件。

其中有115件出自中室,用於演奏宗廟禮樂;另外10件出自東室,用於演奏寢宮音樂。

依據演奏方法可分為三類:打擊樂、彈撥樂和吹奏樂。

曾侯乙墓出土的樂器種類全、數量多,製作精,保存完好,在我國考古史上是一次空前的發現,其中不少樂器是新發現,為世界考古史上所僅見,為我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的鐘架,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

六個青銅佩劍武士和八個圓柱承托著七根彩繪木樑,構成曲尺形鍾架。

架及鍾鉤共246個構件。

鍾架分三層八組懸掛著65件青銅鐘。

上層為三組鈕鍾,19件;中層為三層鍾,33件;下層為兩組鍾,12件。

下層正中懸掛的一口鎛鍾是楚惠王送給曾侯乙的。

最大的鐘通高153.4厘米,重253.6公斤;最小的鐘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

曾侯乙編鐘。

鍾架、鍾鉤、鐘體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和樂律理論。

銘文多數錯金。

鎛鍾銘文記述了楚惠王在政56年時送與曾侯乙宗廟祭器的事件。

編鐘均有「曾侯乙作持」五字,標明鐘的主人是曾侯乙。

標音銘文標示了鐘的懸掛位子、配件掛鈎、敲擊部位及其所發樂音的名稱。

第五單元 漆木用具。

我國使用漆器的年代很早,考古發現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已有漆器。

因其不易保存,戰國以前的漆器僅有零星發現。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竹器(不計漆木樂器、兵器的杆、盾、漆甲冑等)共有230多件,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

器類有食具(杯、盤、勺、豆)、用器(盒、箱、梳、架、桶)、儀式用器(俎[zǔ,音組]、案、禁)以及葬具漆棺等。

製作特點較為厚重,多是剜鑿而成。

以食具為例,沒有楚、秦、漢墓中常用的卷制、鏇制。

紋樣風格是既有簡練的線條勾勒又有精工彩繪的神話故事,如在漆棺和鴛鴦盒上繪製的漆畫,它們表現出了融合中原和南方文化的藝術特點

彩漆木雕鴛鴦形盒。

出自西室陪葬棺,是曾侯乙墓中第一件提取出來的陪葬品。

彩繪木雕鴛鴦盒腹部被鑿空,背部有蓋,頭可以轉動,全身繪有美麗的羽毛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兩側腹部有彩繪的撞鐘擊磬、擊鼓跳舞的圖案,為我們研究此墓樂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資料。

透雕漆禁。

通高52、面長寬均55、底座長寬均41.8厘米。

禁面由整塊厚木板雕鑿而成。

禁面陰刻雲紋並加朱繪,四角各浮雕兩龍,四腿圓雕成獸形。

禁座繪雲紋、草葉紋,獸形禁足繪鱗紋和渦紋。

全身以黑漆為地,朱繪花紋。

彩漆木雕龍鳳紋蓋豆。

通長34.5,高31.5,寬21.5cm。

食器。

全器分蓋、身兩部分,橢圓形,短柄。

豆兩側有附加的方形浮雕大耳。

蓋頂及雙耳均採用仿銅的浮雕工藝。

蓋頂浮雕三條蟠龍;方耳的內外側、兩旁及頂部正面,均浮雕出龍紋裝飾,龍或大或小或蟠或繞,或首尾相接,或一首雙身,頭、目、嘴、角、鱗均刻畫入微,各具形,若隱若現,猶如浮動於雲彩之中,極為生動。

全器造型典雅,色彩鮮艷,紋飾繁榮,圖案絢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這座墓出土四件這樣的漆豆。

第六單元 衣箱。

該墓出土衣箱共5件。

有一件箱蓋上刻有銘文「匫」。

「匫」就是箱子的意思。

另外還有一件刻有「紫錦之衣」四個字,由此可見它們是裝衣服用的箱子。

在這些衣箱上,大都繪有與天文曆法相關的圖象,它們直觀地反映了墓主人所處時代的天象,是中國天文學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在這些衣箱漆繪中,房宿是它們共同的主題。

房宿是農祥星,一共四顆,它們一字排開,像四匹駕車的馬,也稱「天駟」。

它們在立春日拂曉出現在正南,是黃河流域春耕生產開始的標誌。

《后羿弋射圖》衣箱。

中國古代傳說唐堯時代「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乃命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從而拯救了人類。

《后羿弋射圖》木衣箱的蓋面所繪兩幅弋射圖表現了后羿射日的情景。

在弋射形象的邊緣還繪有兩條雙首人面蛇(枝頭蛇),反向互相纏繞,這可能是傳說里的伏羲和女媧。

《二十八宿圖》衣箱。

這件箱蓋上用紅漆繪寫了十分珍貴的天文圖象。

蓋頂中部是一個象徵北斗的「斗」字,四周是篆書28宿的名稱(古代人們稱太陽運行的軌道為黃道,把它和天赤道一起分為28個不等的段落,用28個星宿來代表,以便來觀察日、月、星辰的情況)。

兩端是古代四象中的兩象—蒼龍和白虎,分別代表東方和西方。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記有二十八宿全部名稱,並與北斗、四象相配的最早的天文實物資料,說明我國至少在戰國早期就已形成二十八宿體系。

它也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創立二十八宿體系的國家之一。

第七單元 金玉器。

在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過去很少發現金器。

此墓東室內出土了金盞、漏匕、金杯、金鎮、金帶鉤共9件,還出土了大量用於裝飾的金箔。

玉器在我國古代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戰國時期,生前佩玉,死後斂玉已成為傳統。

墓中出土的玉、石、水晶、紫晶、料器等535件,其中玉器320件,主要置於棺內墓主人的身上,都保存完好,可分為佩飾、實用玉器、和葬玉三類。

玉器製作精美,採用了平雕、透雕、陰刻等多種雕刻技法。

種類有璧、琮、璜、玦、佩、玉劍、玉人和玉雕小動物、串飾等。

金盞。

這件金盞是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容器,重2156克。

其製作十分講究,蓋上飾幾圈蟠蛇紋、陶紋和雲雷紋,器口沿下飾一圈蟠螭紋,三足作倒置的鳳首,紋飾和器形都很美觀,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出土時金盞內放置鏤空漏匕一件,重56.45克。

金杯。

雙耳金杯出於曾侯乙墓主棺下,有蓋,出土時蓋已打開,置於杯旁。

杯腹上部有兩個略不對稱的環形耳。

蓋呈圓拱形,蓋邊有三個等距的銜扣,可卡在杯內。

此杯應是曾侯乙生前豪華的飲食用器或招待賓客宴飲的酒器。

它以造型見長,通體無任何紋飾,打磨光潤,給人敦厚莊重之感。

雖已深埋2400餘年,出土時仍光可鑑人,金質燦爛,可見冶煉工藝之高超。

其造型與楚國青銅酒杯相同,但裝飾卻與當時占主流的雕刻繁縟之風迥異,或許預示一種新的審美趣味的出現。

然其造型的素樸簡約與材質的美感相得益彰。

獸面紋玉琮。

琮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外方內圓,上下貫通,方代表地,內圓代表天,是用於溝通天地的法器。

此件玉琮為和田青白玉製成,器表四面各刻一個猙獰的獸面紋,雕工精緻,出土時平置於墓主頭頂左側。

第八單元 兵器、車馬器、竹簡。

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車馬器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軍備製造術。

墓中出土兵器戈、矛、戟、殳、弓、箭、盾、甲冑等4777件,大部分出自北室,少量出自東室。

墓中出土車馬器包括車輿、車軎、馬銜、馬鑣、馬飾等1127件。

竹簡出自北室,共240枚,總計6696字,主要記載了用於葬儀的車馬兵甲。

這批竹簡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竹簡實物。

銅車軎一組。

車軎是套在車軸兩頭的外擋,用於防止車輪滑出車軸。

在先秦墓葬中常以一對車軎代表一輛馬車陪葬,這座墓出土了76個車軎,象徵有38輛戰車陪葬。

馬銜、馬鑣(biao)。

馭馬用器。

全部出自東室。

馬銜為青銅鑄制,馬鑣由骨角製作,馬鑣形器與馬鑣出在一起,形狀近似馬鑣而略短。

銅戈一組。

戈是先秦時期特有的一種木柄曲頭,主要用於勾、啄的格鬥兵器。

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

戈由「援」和「內」兩部分組成。

「援」上下兩刃,前有尖鋒,「內」戈上有用以穿繩的孔用來裝柄。

為了防止勾啄時勾和柄脫落,又常在援內之間設「闌」,援下近闌處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我的更多文章: 隨拍:武漢植物園雨中景色 隨拍:武漢植物園景觀溫室 隨拍:武漢植物園獼猴桃展 隨拍:武漢長江大橋 隨拍:武漢黃鶴樓 隨拍:武漢卓刀泉寺 隨拍: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曾侯乙墓

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由譚維四主持進行發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隨葬品。從出土的縛鍾銘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或稍後。該墓的...

戰國墓葬出土10噸樂器!豪門墓主究竟是誰?

1978年,在湖北隨州西郊發現了一座戰國早期墓葬。出土了重達10噸的上百件青銅樂器及其他大量隨葬品,尤其是全套編鐘、編磐等樂器還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懸掛狀態,有如今天的大型樂團正在演奏交響樂的壯觀場...

沒想到曾侯乙編鐘上的書法如此絕美!

楚王酓章鎛鍾,即曾侯乙編鐘最大之鎛鍾,戰國早期,通高92.5厘米,鈕高26厘米,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藏。鎛鐘體扁近於橢圓,口平,鈕飾為兩對蟠龍對峙,其下一對回首卷...

解密千年古墓

1978年考古專家在湖北隨州擂鼓墩發掘了一座古墓,它被視為除了兵馬俑之外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考古發現,這座古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出土的青銅器中有9件被列為了國家寶物,還出土了一批黃金製品,其中的雲紋金...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