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廟梁遺址現"灰坑埋人" 坑中少年或被用來祭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靖邊廟梁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收穫。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邵晶認為,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廟梁遺址與石峁遺址應該有一定聯繫。

距今已有4000年的神木縣石峁遺址被稱為「中國文明的前夜」,而廟梁遺址呈現的則是「石峁文化」前的文化遺存。

出土陶、石、骨等標本約200件

廟梁遺址位於靖邊縣楊橋畔鎮楊二村東南,處在蘆河上游東支西岸的黃土台地之上。

去年9月至12月,為配合蒙華鐵路建設,省考古研究院聯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隊、靖邊縣文管辦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工作。

本次發掘位置為鐵路路基挖方區,處在廟梁遺址西南端,清理的重要遺蹟包括房址27座、灰坑47座、窯址2座以及墓葬1座。

房址集中分布於梁峁西側的坡地上,沿山坡等高線弧形排列。

均為掏挖於黃土中的地穴式建築,主體建築應為窯洞。

根據形狀結構可分為兩類:一為單體窯洞,平面均為圓形,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上,鋪設白灰地面,室內多掏挖有儲藏窖穴;二為前後室連接的複合結構,平面呈凸字形,前室為長方形的半地穴建築,後室均為平面呈圓角方形的窯洞,面積不到10平方米。

窯址發現在西北側最低處,應該與臨近水源的功能要求有關。

保存不佳,僅留火塘,體量較小。

本次發掘的唯一一座墓葬為小型豎穴土坑墓,人骨保存很少,具體葬式不明,但仍能觀察到墓主頭向北,且發現隨葬陶器——細柄豆1件。

遺物方面,廟梁遺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標本約200件。

石器較多,主要有砂岩質地的刀、紡輪、磨棒、礪石、抹子、器蓋,青石質地的斧、錛、鑿等;骨角器較少,主要有鏃、錐、笄、鑿、針以及個別牙飾;陶器主要包括刀、紡輪、陶塑等。

「石峁文化」用年輕人做祭祀

廟梁遺址發現灰坑埋人

這次考古發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灰坑。

灰坑多數為圓形袋狀,掏掘規整,深度多在1.5米以上,個別深達3米,分布在房址周邊,可能是相關房址的儲藏坑。

其中,兩座灰坑內發現了「灰坑埋人」現象。

H26中發現3具孩童骨骼,其中兩具俯身直肢,另一具人骨散亂,有明顯的肢解現象。

H37內發現一具成年男性骨骸,側身屈肢,面向坑壁,左臂肱骨有骨摺痕跡。

邵晶表示,這兩座灰坑內的人骨與正常墓葬內的埋葬方式區別明顯,屬非正常埋葬。

「此前石峁遺址考古中發現了用大量人頭祭祀的現象,還出土了大量玉器,這說明當時的社會已經出現嚴重階層分化,已具備了國家的形式。

這麼發達的文明不可能突然產生,在它之前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這次靖邊廟梁遺址的考古發現,剛好彌補了這一文明發展過程中的環節。

『石峁文化』用年輕人做祭祀,而廟梁遺址發現『灰坑埋人』的情況,這兩者之間應該有一定聯繫。

廟梁遺址灰坑中發現的少年,很有可能也是用來祭祀的。

廟梁遺址可能是「石峁文化」的前身

廟梁遺址文化遺存豐富、層位清晰、年代明確,在近年來陝北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非常突出。

發掘出土的陶器標本豐富,僅修復陶器就超過60件,陶器標本器形多樣,組合穩定。

陶器器形變化明顯,考古人員初步整理髮現這些陶器可分為三組:第一組年代最早,為仰韶文化晚期遺存;第二組為龍山時代前期遺存,以大型單把斝(jiǎ古代炊具)、喇叭口圓(折)肩平底瓶、細柄豆、直口圜底瓮等為基本組合;第三組年代最晚,應為龍山時代後期遺存。

考古人員認為,廟梁遺址第二組陶器是2017年發掘的最主要收穫,陶器組合中明確出現了斝類空三足器。

且以第二組陶器為代表的陝北地區龍山時代前期考古學遺存,在陝北地區特別是榆林南部地區有廣泛分布。

根據發掘遺存的豐富程度,特別是陶器器形的典型程度和陶器組合的穩定程度,似可提出「廟梁遺存」甚或「廟梁文化」的命名。

邵晶表示:「我們認為,第三組陶器是『石峁文化』開始壯大的時期,而第二組陶器很有可能就是『石峁文化』的前身。

 >>知道一下

人祭就是用人殉葬及殺人祭祀。

它是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愚昧無知和人格化的神靈崇拜的產物。

從現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國的人祭,大約出現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

人祭成為一種社會制度並廣泛流行,是在殷商奴隸制國家出現之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徽阜南迎水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完成

記者從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約4個月的發掘,位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許堂鄉的迎水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近日順利完成。迎水寺遺址為近圓形的台墩,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因302省道拓寬工程占用遺...

夏代的政治疆域有多大

老牛坡遺址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辦燎原行政村範圍內,地勢東高西低,依灞河流向呈西北-東南分布。遺址西起袁家崖村,東至沙河溝,南及灞河二級階地,北達安家莊村南,是一處以商文化堆積為主的大型古代遺...

江蘇省崑山市綽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周

綽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巴城鎮正儀綽墩村,發現於1961年1月。是太湖地區發現的文化序列最為完整、文化遺存極為豐富的一處重要史前文化遺址。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800米,中心區面積29萬平...

貴州這裡出土文物上萬件,最早的有上萬年

中鐵閱山湖 貴陽榜樣生活領導者提示您關注動靜貴州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歷時4年,習水黃金灣遺址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完成,發掘共發現房址、灶坑、陶窯、灰坑、灰溝、墓葬等各類遺蹟30...

成都平原史前聚落考古的新收穫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從上個世紀90 年代以來,在成都平原先後發現了新津寶墩、大邑高山、鹽店、溫江魚鳧城和郫縣古城等8 處距今4500 年~3700 年左右的寶墩文化階段帶有夯土圍牆的大型聚落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