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家塬新現150餘件遺物 添西戎文化研究資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該所對甘肅馬家塬戰國墓地繼續進行考古勘探,出土馬車12輛和以車飾、構件、車器、馬具、馬飾、生活器皿以及人身體裝飾為主的遺物150餘組件,這為西戎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

位於甘肅天水市張家川縣境內的馬家塬戰國墓地從2006年度開始連續發掘至今,發掘成果曾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它是西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成果,為早期秦文化研究、秦漢之間的文化傳承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資料和信息,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2017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別對墓地東西部進行考古勘探,勘探面積6436平方米,發現墓葬7座。

對墓地沖溝西區三、四級台地上分布的墓葬進行發掘,發掘面積1600餘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皆為豎穴土坑洞室墓,按墓室布局可分豎穴順室墓和豎穴偏洞室墓兩類。

出土馬車12輛,遺物150餘組件。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認為,通過去年考古工作,明確了馬家塬墓地墓葬分布情況,進一步豐富了馬家塬墓地的文化內涵,為西戎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

據了解,2010年至今,已完成馬家塬出土的5000餘件不同質地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青銅器、鋄金銀鐵飾件、鐵器、金器、銀器、錫器、鉛器)。

在保護修復過程中,對青銅器的形制、病害程度以及鋄(wàn)金銀鐵飾件的製作工藝等進行了一系列「原真性」研究。

通過保護修復,揭示了這批金屬文物的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方面的信息,為科學研究戰國中晚期隴東南地區文化面貌和秦戎關係提供了更多、更為深入的信息資料,也使這批珍貴的文物得以有效展示利用。

已經保護修復的291餘件嵌金銀鐵飾件和44件青銅器,近年先後在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國絲綢博物館、成都博物院和台灣「故宮博物院」等地展出。

來源:中新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家塬遺址:西戎文化的隱形血脈

馬家塬遺址位於張家川縣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塬,距縣城17公里,面積約80萬平方米,海拔1874米。遺址所處地形較為特殊,它北依馬家塬山樑,東西兩側為地勢較高的杜渠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緩,兩邊...

絲路故事:偏僻山谷中的戰國墓地

上一期「絲路故事」我們說起了李倕墓的秘密,這一期我們繼續西行,去看看甘肅天水市張家川縣一處偏僻山谷中的「戰國墓地」。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的「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科技成果展」堪稱一次「絲綢之...

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M40的發掘

內容摘要:該墓為豎穴土坑木槨墓,兩槨一棺,帶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填土中有人骨以及大量馬、牛、羊、豬、狗等動物頭骨,墓內出土鼎、豆、簋、壺、盤、盨、燈等陶禮器,以及大量的滑石飾件、瑪瑙器、銅器...

成都驚現春秋戰國時期大型船棺墓群

據新華社成都3月5日電經過近一年的考古勘探和發掘,文物工作者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鎮雙元村發現了近200座春秋至戰國時期的船棺墓群。出土上千件文物中,青銅器尤顯異常精美,堪稱一座「地下青銅器寶庫」...

北京城市副中心 考古有了新發現

本報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王昊男)記者從24日上午召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考古資料表明,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你知道邢字的來歷嗎?你知道邢國在哪嗎?

西周時的邢國,當前所見的文獻資料不多,早在民國時期,有劉節寫的《古邢國考》一文,刊錄在顧頡剛先生主辦的《禹貢》半月刊雜誌第四卷第九期中。此文雖短但對邢國史進行了綜合性闡述,這也是最早的有關邢國研...

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2001年發掘簡報

內容摘要:建昌縣文物管理所【摘要】2001年 10~11月,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對東大杖子墓地進行了發掘,共發掘墓葬12座,有8座封土封石墓和4座豎穴土坑墓,隨葬品主要為銅器,其次為陶器和玉石...

准格爾旗陳氏家族墓首次發現唐代泥俑

新報訊(記者 馬麗俠)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繼續對準格爾旗腦包灣唐代陳氏家族墓地進行考古發掘,考古發掘過程中,清理出大量陪葬的泥質人俑、動物俑、鎮墓獸等尚屬首次發現。據了解,為配合陝京四線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