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柱:「中和」基因生成中華國家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劉慶柱

「歷史文化基因」乃借用遺傳學的學術用語「基因」而來。

基因支配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

如同生物世界的「基因」,人類、國家、族群、氏族、家族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延續著自身文化的核心因素成為各自的「歷史文化基因」,它具有長時段的生命力。

「中華歷史文化基因」是「中國」、「中華民族」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的,是屬於「中國」、「中華民族」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中國、中華民族「五千年不斷裂文明」,就是因為我們的「歷史文化基因」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國家認同是中華文化核心

「中華歷史文化」不屬於中國的「區域文化」,也不同於特定時代、王朝及其他政體的文化,更不屬於某個具體的「族屬文化」。

它是上述諸文化的集合體,也就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一體」文化,這一文化的本質是「國家文化」。

國家通過「國家文化」的認同,保證了國家統一與國家歷史文化延續。

國家文化認同是所有文化認同中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的。

中華歷史文化基因應該從中華歷史文化的「五千年不斷裂文明」中去尋找。

「五千年不斷裂文明」是相對「文明」之前的「野蠻」與「蒙昧」而言的,後二者也就是還沒有進入國家的原始社會。

恩格斯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

據此,可以說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就是中華五千年延續不斷的國家歷史,中華歷史文化基因就是五千年來中國歷史文化基因,而國家歷史文化基因應該主要體現在國家歷史文化上。

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經歷了傳說的「五帝時代」、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王朝,這些不同時代、不同族屬的國家統治者、管理者堅守同一國家文化理念,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家認同」,這種基於「國家認同」之下的「國家文化」就是中華歷史文化基因。

這種基因不因國家之內的人群、族群與時間不同而改變,故中華歷史文化才能形成「五千年不斷裂文明」。

都城文化遺存呈現「中和」理念

考古學視域下的中華歷史文化基因研究,主要是以國家形成的要素作為切入點,國家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國家的平台——都城及其相關政治文化遺存所反映的國家政治文化的「中和」理念。

古代都城是國家政治統治中心、軍事指揮中心、文化禮儀活動中心、經濟管理中心,是古代中國的縮影,其考古學物化載體主要有中央政府平台的宮殿、官署、武庫、宗廟、社稷及其出土遺物等。

據此,我們通過古代都城及其遺存摺射理念的考古研究,究明中華歷史文化基因的「中和」基因與國家認同的傳承。

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現與研究揭示出的「中」與「中和」理念,也見於中華歷史文化的早期文獻記載,如《左傳》記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

」《老子》認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荀子》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呂氏春秋》總結歷史則提出:「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

」「中」與「和」密切相關,二者並稱合用,最早出現在《禮記·中庸》,即「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司馬光認為:「中和者,大則天地、中則帝王、細則昆蟲草木,皆不可須臾離者也。

中華歷史文化的「中和」基因,在中國古代都城有集中體現,它們主要表現在都城選址與都城布局形制兩方面。

古代都城選址與建設是國家大事,而都城選址與建設原則必須遵循中華歷史文化的「中和」,這就是中國古代都城「擇中建都」。

《清華簡·保訓篇》記「五帝時代」虞舜「擇中建都」於「歷山」,繼之商湯六世祖上甲微「求中」於「嵩山」,從此形成中華文化以此為「天地之中」,這裡為平原,故稱「中原」,夏商至唐宋諸王朝建都於此,「得中原者得天下」成語由此而來。

考古發現的夏、商、周代都城均在洛陽,東漢、魏晉、北魏與隋唐亦建都於此,中原的最後一個王朝——宋朝之後,金元明清徙都北京之始,海陵王就認為「燕京乃天地之中」,這就是說「天地之中」具體地點可以不同,但是其理念不能改變。

歷代王朝營建都城選址之所以必須「擇中建都」,就是「中和」理念的體現。

都城營建於「天下之中」是相對於東西南北「四方」而言的,「四方」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擇中建都」之「中」體現國家相對「東西南北」的至高至尊,同時「中」相對「四方」又反映了國家對「四方」的不偏不倚之「公允」、「公正」,從而達到國家之「和」,這種「和」是國家「一統」的基礎。

「中和」理念的進一步深化表現在都城「四面辟門」、都城之「宮城居中」與宮城「四面辟門」。

考古發現漢唐長安城、漢魏隋唐洛陽城、宋開封城、金中都、元大都與明清北京城,其都城及宮城四面均辟門,是「中和」之「和」理念的佐證。

在以上諸都城遺址考古發現中,宮城之大朝正殿「居中」、「居高」、「居前」,突出了作為國家代表的中央政府的「至高」與「至尊」理念,這又是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與國家「大一統」的根本保障。

「中和」基因深化國家認同

「中國」的國家名稱,源於「中和」之「中」。

1963年,在陝西寶雞發現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銘文記載,「宅茲中或」之「中」即「天地之中」的「中」,「或」即「國」。

《周禮·考工記》記載「國中九經九緯」之「國」即「都城」。

《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毛傳:「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

」《史記·五帝本紀》:「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

」《集解》:「劉熙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

以上古代都城及宮城布局形制所呈現的「中和」觀念,之所以被稱為「中華歷史文化基因」,就因為它在中華五千年歷史發展中得到中華大地各個民族的認同,考古發現與古代文獻記載均佐證這一歷史。

鮮卑人從大興安嶺南下,經內蒙古盛樂、晉北大同(平城)建立北魏王朝,其進一步發展,徙都「天地之中」洛陽,繼承漢長安城、漢魏洛陽城布局形制,營建北魏洛陽城,使都城的「中和」觀念更為深化,開創了中國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軸線」,弘揚了先秦、漢魏都城的宮門門闕形制,考古發現的北魏洛陽城宮城正門——閶闔門遺址布局形制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

中古時代以後北方族群女真、蒙古、滿族族群入主內地,建立了金、元、清王朝,他們承襲了幾千年形成的「中和」傳統中華歷史文化基因,深化了國家認同理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魏洛陽城建有異域人員通商市場 胡商活躍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作為公元1~6世紀中華文明發展史上重要王朝的都城,位於中原地區的洛陽盆地。它不僅是東漢、曹魏、西晉和北魏時期的都城和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統治中心,也是這一時期絲綢之路東...

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

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是該城曹魏至北魏宮城的中心正殿,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太極殿」,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2012年起,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在國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洛陽市文...

保護性展示昔日都城建築群

歷史的篇章翻到7世紀,洛陽,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頻繁戰亂留給城市的巨大創傷後,洗去凋敝,重施粉黛。隋煬帝大業元年(605),一座新城跨洛河兩岸拔地而起,這就是隋唐東都洛陽城,與西京長安城並駕齊驅。...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根文化」

在群星璀璨的區域文化中,河洛文化無疑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明星。與三晉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河洛文化有何特點?又如何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成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對本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