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考古人的堅守 讓我們見到了「中華文明之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良渚古城結構圖

這幾年隨著一些盜墓網絡小說的流行,讓「考古」成了一個文化「熱詞」。

特別是這類小說改編的網絡劇和電影的熱播,再加上近年來良渚遺址「申遺」工作的推進,更讓「考古」成為了熱門話題。

這些網絡小說確實吸引了一些讀者對於考古的好奇,但那畢竟不是真實的考古。

今天,我們有幸走進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認識一支真正的考古團隊,了解他們在良渚古城遺址的工作與生活,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老師去偽存真說考古,由表及里話古今,近距離地認識良渚文明聖地良渚遺址。

從「文明曙光」到「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

良渚古城及外圍水利系統結構圖

C形盆地及其內的良渚文化遺址分布圖

說起良渚文化,很多人首先會聯想到的一定是良渚文化的玉器。

陳列在良渚文化博物館中神秘精緻的玉琮、玉鉞、玉璧,不由讓人生出種種驚嘆和疑問: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時代,良渚先民是如何將一塊塊美石雕琢得如此精巧細膩?良渚文化從何而來,主宰良渚人日常生活的是什麼?

帶著諸多的迷惑,我們來到良渚古城遺址考古挖掘現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主任劉斌為我們揭開了良渚古城遺址的神秘面紗。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區,迄今已發現各類遺址600餘處。

良渚文化具有發達的稻作農業和手工業,器物種類主要有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除農業外還飼養豬、狗等家畜。

從墓葬看,良渚社會等級分化明顯,貴族墓一般隨葬大量的玉器,主要種類有琮、鉞、璧、冠狀飾、三叉形器、璜等,代表了不同的性別和職能分工。

其中玉琮代表神權,玉鉞代表王權,主要以玉器為載體的神徽圖像在良渚文化範圍內高度統一,反映了良渚先民具有統一的宗教信仰。

良渚古城和良渚墓葬的等級反映了良渚文化已進入古王國階段。

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

良渚文化存在的時期,也正是古埃及、蘇美爾、哈帕拉等世界早期文明興盛的年代。

劉斌老師告訴我們,良渚文化考古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早在1936年就拉開了序幕,80多年的發現史,是不斷刷新認識的歷史。

在莫角山遺址發現以後,當時考古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座規模巨大的土台,本身就構成了外高內平的防衛性質,具有城防的概念,那麼良渚遺址是否有城牆?

2006年,隨著莫角山西南部的葡萄畈遺址的發掘,讓考古學家們對這個答案非常地肯定。

從2007年至今,劉斌帶領著他的團隊又發現了良渚古城中心的宮殿區、城牆和外郭依次降低,構成了三重同心結構,是中國歷史時期都城的宮城、王城、外郭三重結構的濫觴。

良渚古城,是整個良渚文化的都城所在,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郭城面積約800萬平方米,城內分布有宮殿區和貴族墓地,其中位於中心位置的宮殿台基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高約10-16米。

這一發現,是中國古代城市研究的重大突破。

2009-2015年,經過調查和發掘,考古專家們還確認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分布著11條水壩組成的治水體系。

整個水利系統形成面積約12.4平方公里的儲水面,蓄水量達到6000萬餘平方米。

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防洪水壩系統。

由於現代以來疑古思潮的衝擊和國外學者的質疑,曾經作為常識的「中華上下五千年」似乎變得底氣不足。

「而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看,如果我們要談中華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遺址能拿得出來,而這一時期是神權和軍權並重的神王之國的國家形態,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

」劉斌說。

2010年,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首批12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據悉,目前申遺計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中,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正在大步推進,良渚申遺區的環境整治工作也已初見成效。

劉斌老師對良渚古城申遺滿懷期待,信心滿滿。

考古是尋根,探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脈絡

採訪過程中,劉斌老師一邊指著一張張地圖,一邊為我們詳細講解著良渚文化,給我們展示了剛挖掘出的碎陶片以及介紹文物修復等考古工作的具體環節,還帶著我們到野外實地了解良渚古城遺址內城與外城的區域範圍。

接著,劉斌老師坐下來和我們暢談了考古的方方面面。

從考古聊到歷史、文化、環境、農村、社會問題與未來,讓我們對考古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獲取沒有產生文字前的歷史狀態,考古是解讀它的最好方式。

通過實實在在的出土文物,詮釋彼時人類的足跡,是考古的一個重要任務。

對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階段,考古依然重要,它是史料的註解、補證,甚至糾誤。

「我們目前已知的人類歷史已有300萬年。

其中,人類走向定居農業生活的歷史只有1萬年。

中國有真正的考古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至今也只有100年的時間。

從半個世紀以前對4000年前的歷史毫無所知,到現在對各個歷史時期的了解,特別是史前時期的考古研究,可以說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考古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考古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科學知識和手段,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通過對古代人類遺留的物質實物的研究,儘可能地去復原人類所經歷過的歷史,最大程度地對文化解讀還原和傳承。

而談到文化,什麼是文化?關於文化是有著複雜的定義,總的是指人類所創造的所有東西,是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現在許多人關於文化的概念可能以為文藝,文學才是文化,實際文化最大的本體應是建築、語言文字、以及生活方式。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共同血脈。

一個民族,只要還保留著他們的建築風格、語言文字以及飲食習慣等生活方式,任憑改朝換代,它的血脈也不會改變。

考古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文物,而是這背後整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脈絡。

考古並不僅僅局限在探究歷史,考古的本質是構建人類的時空框架。

在歷史的長河中去看社會發展,我們可以知道千萬前年人類的生活是怎樣的,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當下,預知未來。

考古人除了關心器物、關心歷史、關心文化、更關心人類、關心環境、關心社會問題、關心未來、關心天地宇宙。

在與劉斌老師面對面的漸進溝通中,我們慢慢領悟到:那些離現代文明異常遙遠的各種歷史遺蹟及其文化現象,正是讓人魂牽夢繞的人類兒時舊夢。

考古,既是尋夢,也是尋根,探尋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脈絡。

考古工作並不驚險刺激,最要耐得住孤獨與寂寞

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我們見到了像劉斌老師這類考古學專家,還有一群年輕的考古人,他們遠離現代城市的繁華,在那荒郊野外,過著風餐露宿的艱苦生活,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獻在考古工作中。

考古工作其實並不像小說里那麼驚險刺激,相反,最要耐得住的就是孤獨與寂寞。

劉斌老師說,考古人要懂得考古,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

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外,更重要的是考古實踐的積累。

在野外發掘現場,要會分地層、辨遺蹟,對複雜遺蹟中的疊壓、打破關係有著清晰的把握,這樣才能在考古工地展開發掘工作。

回到辦公室里,還要有研究的能力,要能對發掘出土的物件進行整理、甄別、比對和研究,要能撰寫發掘報告和發表研究文章,這才是一個稱職的考古工作者。

一個考古工作者從二十多歲開始介入這個領域,有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積累。

在考古工地要「蹲得下」,在冷板凳上要「坐得住」。

最大的考驗,就是事業與家庭不能兼顧。

因為考古工作的特殊性,使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家庭。

考古工作不像其他,它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種情緒中,就像寫小說一樣。

雖然考古工作有辛勞和危險,卻也充滿了樂趣與收穫。

當然了,一個考古人要想取得成績還需要一點點的運氣。

劉斌老師感慨道,「回想我的考古生涯,應該是非常幸運的,我在八十年代學考古,1985年到浙江文物考古所工作,有幸參與了反山、瑤山等重要的考古發掘,主持發掘了浙江餘杭匯觀山、嘉興南河浜等許多重要遺址。

2007年發現了良渚古城,從2007年至今一直主持良渚遺址的考古工作。

是時代給了我這樣的機遇,這就是我的幸運。

本版圖片由劉斌老師提供

(每日商報 記者 應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80餘年良渚考古歷經四代,遺址公園下半年開放

「一千年前的文明看北京,兩千年前的文明看西安,五千年前的文明就要看杭州良渚了。」今年1月28日,來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6名年輕考古隊員登上了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的舞台,在節目中,他們是良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