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老人穿壽衣時再傷心也不能哭出聲,原因有兩種說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死後的第一個儀式,是停屍。
死者在斷氣之時,家人要往其口中放入一枚質地堅硬的錢幣,有的會放金、玉等物,叫做「口含錢」。
這個習俗從古代直沿用至今,村民說這樣死者到陰間才不會挨餓、受罪。
口含錢放入後,親人用熱毛巾將其擦拭身體,然後趁其身體未僵硬時,以最快的速度為死者換上預先特製的壽衣。
替換下的衣服待安葬時燒掉。
衣服由里到外,先穿單衣然後依次袷衣、棉衣、棉袍或旗袍(女)、棉大衣。
注意,穿壽衣時親人不能哭。
為什麼?
一種說法是,死者正在絕氣之際,哭迷了路,死者的靈魂就無所歸宿;
一種說法是,淚水落在死者身上,會出現走屍、殭屍等不祥事故。
穿好壽衣後,為其整理頭髮,面容剪下一撮頭髮與面一起揉成圓球放入袖口中,然後用麻繩將袖口和褲腿口扎住。
給死者裝束好以後,家人即將其從床榻上移置到一塊木板上。
這就是停屍,安置之後,要有一塊白布或白紙蓋在死者臉上。
在停屍的木板前用大白布打上帘子,其白布前放置供台,死者遺相放於中間,兩邊點上蠟燭,在守靈期間,親人不能讓蠟燭熄滅,供台上放有貢品,香爐,同樣香爐中的香火也不能滅,要及時的續上。
同時要按時辰燒紙,並把紙灰裝在瓦缸內,留待出殯時用。
老人一死,喪家趕緊用棉花和麻油製作長明燈一蓋,點於死者的供台下。
民間關於長明燈的理解,一方面是由於另外一個世界是黑暗的世界,死去的人必須要有長明燈為其引路才能看清到達另一個世界的道路,熟悉周圍的環境;
另一方面是為了祈禱死者靈魂不死,在陰間能夠長命。
民間大部分地方的喪葬習俗中都有長明燈的做法,一般都是在祭祀供品的供台下點一盞油燈,這盞油燈是不能熄滅的直至喪禮完畢。
這一習俗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不同形式的出現,在浙江一帶,這樣的長明燈形式叫做路引燈籠。
據《浙江民俗大觀》中記載,浙江寧波一帶,在死者逝去之時,死者要為其焚燒一盞早就準備好的燈籠,叫做路引燈籠。
這種燈籠在民間的店鋪就能買到,形狀不一,材質大多是由竹絲編織,外面罩有一層白色的紙,手持燈籠的人還有經文要念,念完經文,要將栓著路引燈籠的竹棒塞入死者手中,這樣死者就可以在路引燈籠的指引下走向另一個世界。
這便是民間風水信仰支配下的長明燈的喪葬習俗。
運營/影子
傳統喪葬民俗:人死後,要立刻將這樣東西放入他口中!
人死後的第一個儀式,是停屍。死者在斷氣之時,家人要往其口中放入一枚質地堅硬的錢幣,有的會放金、玉等物,叫做「口含錢」。這個習俗從古代直沿用至今,村民說這樣死者到陰間才不會挨餓、受罪。
淺談中國生死文化,說說親人剛剛去世後的那些規矩和講究
其實臨終初喪是一個過程,它的儀式包括臨終關懷部分和剛剛去世時的最初習俗。這些儀式一個接著一個,實際上很難將它們分開。只是因為敘述的需要,在此我們以關鍵詞的形式進行展現。
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你知道有哪些嗎?
喪葬禮儀,既是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也是最後一項「脫離儀式」,它表示一個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長期以來,民間普遍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人死後,靈魂不僅仍然和...
傳統的喪葬習俗中,穿壽衣時不僅不能哭出聲,還只能穿奇數件!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習俗,有關婚禮,喪葬方面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而在人去世之後,最講究的就要數這個環節—為去世的人穿壽衣。為何說穿壽衣這個環節最講究呢?要分三個...
揭秘你不知道的喪葬全過程之一:送終、穿衣
喪葬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雖然喪葬品準備及喪葬程序不斷減化,但是主要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並且流傳至今,家家躲不開,離不了。喪葬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儒家...
逐漸走向衰亡,圖解農村土葬全過程(一)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對大多數農村的人來說,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是對逝者最基本的保障。所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土葬是人時候的主要喪葬方式之一。還有其他的喪葬方式,例如火葬(現在國家大力推崇的)、水葬(...
在農村,人們去世後要經過這六個環節,才能「入土為安」
中國講究的是死者為大,雖然現在國家提倡葬禮應從簡,但依然改變不了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一個人過世後的講究很大,而所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下面就和大家談談要經歷的流程。
中國的傳統喪葬文化非常講究壽終正寢,但現在知道的人越少了
中國的傳統喪葬文化非常講究壽終正寢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時,親屬要給他脫穿戴好內外新衣;否則,就是「光著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十分地遺憾和內疚。病人在咽下最後一口氣前,親屬們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