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你知道有哪些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喪葬禮儀,既是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也是最後一項「脫離儀式」,它表示一個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長期以來,民間普遍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人死後,靈魂不僅仍然和人保持著密切聯繫,而且還可以投胎轉世。

基於這種認識,喪葬禮儀在一系列人生禮儀中,既顯得莊嚴、隆重,又帶有相當程度的神秘色彩。

一件事似乎就是「最終都要走向死亡」,地球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有人往生,每個國家和地區因為文化、風俗、歷史、宗教,價值觀的不同,對待死亡的觀念和方式不同,進而形成獨有的喪葬文化。

河南地處中原地區,歷史上有二十二個政權在此建立,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河南自古以來就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其中有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先賢名人。

鄭州為夏商故都,商朝第十位商王仲丁在此建立都城;西周時期,周王將其弟管叔封於此,稱管國;春秋時期,這裡又為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

馬王堆墳、商代殷墟遺址在此出土,讓我們能夠了解兩千年前華夏人民的生活情景。

伴隨這些墳的發掘,與墳形影相隨的禮,即墳前祭奠的儀式、規程等等也得以傳承。

而墨家的喪葬觀念也對人們的具體的喪葬行為方式產生了深「生、老、病、死」是人類和一切生物界的自然現象。

人的一生最為確定的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不僅是一位思想家,還是一位殯葬改革家,墨子的殯葬改革觀核心為節用利民,其要旨是以哀為本、薄葬短喪,「不失死生之利」,反對用大量財富陪葬與長期服喪而影響社會生活,耽誤生產勞動。

所以本地喪葬習俗也大多與墨子所倡導的薄葬觀念相符。

早在春秋時期,喪禮已經形成一整套禮儀。

從初終到大殮、殯葬、葬後,約有40餘項。

以後歷代傳承,雖有簡化衍變,但主要程序卻一直相沿未改。

喪儀流程大致如下:

一、初終

在亡人氣絕後,趁其身體未僵硬時,以最快的速度為死者換上預先特製的「壽衣」,即「送老衣」。

「壽衣」包括單衣、袷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數用單數不用偶數,忌用獸皮、毛料及灰色布料。

替換下的衣服待安葬時燒掉或任其日曬雨淋,不再處理,以祛除不祥。

在給亡者穿好壽衣後,還要理髮、洗滌,進行整容。

在死者左手放一串與死者歲數相等的小麵餅,名為「咬牙餅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條鞭子或拂塵;把死者咽氣後燒化的錫箔用紙包好,放入死者懷中;最後再給死者摟上一條麻披擰成的帶子。

人們認為人死後魂歸地府,紙錢、錫箔是用作盤纏的;去地府要經過惡狗村,有面球、麵餅和鞭子就能夠抵禦惡狗的撲咬。

死者絕氣後,口中還要放入一枚古銅錢,叫做「口含錢」。

這一習俗由古代「含玉」的喪禮衍變而來。

死者的親屬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類物品和穀物。

後來也有一些直接把飯放在死者口中,則名為「 含飯」。

都是認為死者口中含錢 、含飯入殮,這樣到陰間才不會挨餓。

給死者裝束好以後,家人即將其從床榻上移置到一塊木板上,「男正女側」,即男性死者仰臥 ,女性死者側臥 。

這叫做「停喪」 或「 停屍」。

安置之後,要有一張麻紙蓋在死者臉上,古代之稱為「面衣」。

對於為何要蒙面,有的說,是家人不忍見死者之面;有的說,是由於死者咽氣後面容不太好看。

解釋不同,其實都是表示對死者的尊重,讓死者安息。

在為死者穿壽衣時,親屬不能哭。

認為死者正在絕氣之際,哭迷了路,死者的靈魂就無所歸宿。

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安放停當後,全家男女老少這才大放悲聲,嚎啕痛哭。

二、易服

凡是與喪事相關之人均要著喪服,即素凈之衣(素衣﹑素裳﹑素冠等),均為白色。

這一習俗隨時代的變化已經發生改變,只有在鄭州周邊極少數農村地區仍沿襲舊俗。

現代喪服只要求衣著整潔樸素,以顯肅穆;臂戴黑紗或胸前別以白花,以示悼念。

三、小斂、大殮

死者入棺而未加蓋為小殮。

靈堂停屍三至五天,擇吉時大殮,又稱「入木」、「入殮」。

孝子孝孫及嫡系子侄均跪在棺木四周。

棺內底部鋪一層石灰,上蓋一棉被,兩頭分置「元寶枕」,供屍體擱腳。

兩側放死者生前喜愛之物,然後依次蓋「重被」。

最先蓋的為孝子孝孫所送,俗稱「子孫被」,然後大聲報葬物清單,叫做「報衣單」。

報畢,將衣單焚燒,裝入紙袋,放進死者口袋。

孝子孝孫及至親跪拜,放聲慟哭,告別遺體。

四、守靈

停屍期間,死者頭前或腳後要點油燈或蠟燭,俗稱「引魂燈」,又叫「 指路燈」、「 路燈」、「長明燈」。

民間迷信認為,陰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靈要藉助於燈光才能看清道路。

同時,還要不時燒化紙錢,並把紙錢灰裝在瓦罐內,留待入葬時與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陰間使用。

這叫做「燒倒頭紙」。

死者身邊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時都要往裡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時埋入地下,認為這樣死者在陰間就不會成為餓鬼。

這叫做「倒頭飯」。

五、弔喪、奔喪

死者小殮之後,家人請來同族長輩和鄰里鄉親,共同商定喪葬事宜,然後親自去或請人去親友家報喪。

長輩去世,兒孫要身穿孝衣,奔赴親友家叩頭報喪。

現今叩頭報喪這一習俗已逐漸消失。

當得知親朋好友去世的消息時,理應前往弔喪,弔喪的方式是可以去逝者的靈堂弔唁,也可以去參加追悼會。

祭拜時要焚紙、燃香、鳴金、奏哀樂,祭拜者必須頭蓋白布,向亡者叩首或鞠躬致哀。

此時孝子要跪伏於靈柩旁,面向祭者復拜以致謝。

一般輩分比亡者高的只需鞠躬致哀就行晚輩必須要跪伏以答謝。

跪拜一般都是三跪九拜,是雙手抱拳,躬身拜三次,然後跪地雙手掌心伏地,叩首三下。

如果孝子的輩分比祭拜者高,祭拜者一般都會讓孝子在旁邊坐著就行了。

祭拜者去祭拜事業一般都是帶一掛鞭炮和一沓黃紙,視與亡者的親疏關係決定鞭炮的大小。

現在一般都是用大盤的鞭炮,一來顯出祭拜者的誠意,二來亡者的家屬也有面子。

祭拜完畢後的白布是不用還給親屬的,由於經濟條件改善,白布換成了毛巾了,當然,祭拜的時候是必須蓋白布的。

親友祭拜期間,鞭炮放得越多越響,那麼說明亡者和其家族在當地的影響也就越大。

第三到第六天都是停靈祭拜的日子。

在此期間,同族和鄰里除了祭拜,也會抽空去幫忙的。

停靈期間的幫忙完全是出於道德上的,並沒有非去不可的風俗。

一般來說,死者家屬總是歡迎儘量多的人參加追悼會。

尤其是交情較好的親友、師長、長輩、朋友去世,不去弔喪是十分失禮的。

弔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論是去靈堂還是去參加追悼會,都應懷著沉痛的心情,帶著嚴肅的表情,認真履行每一項儀式。

著裝打扮以清淡、素雅為宜;言談舉止以端莊沉靜為宜,應與場合的氣氛相協調。

切忌三五成群、談笑風生、漫不經心或中途退場。

有些人濃裝艷抹、披紅戴綠也是不應該的。

凡此種種,都是對死者的大不敬,對喪家的不禮貌,是弔喪的大忌。

六、出殯

出殯的前一天,必須要請幾個人為亡者抬棺,當地叫作「八仙」,而實際上是十個人抬棺的,所謂「八仙」實際上是十個人。

一般情況下,只要親屬知會一聲,八仙都是會去幫忙的,當地叫作「出力」。

「出力」的八仙一般都是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一般的年輕小伙子是沒有這樣的能力的。

在宴會上,八仙坐的桌子是兩張方桌拼起的,沒份菜都是上兩份,以示重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喪葬習俗不斷簡化,有些甚至被人們漸漸遺忘。

而仍舊傳承這一習俗的大多為上年紀的老人,他們往往對生死、鬼神等避之不談。

這使我們對這一習俗的了解學習更加困難。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部分喪葬習俗因不適應現代生活而逐漸消失,但就傳承傳統文化而言我們了解學習這一內容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豐縣地區傳統喪葬禮儀

喪葬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雖然喪葬品準備及喪葬程序不斷減化,但是主要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並且流傳至今,家家躲不開,離不了。喪葬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

平遙葬禮習俗

古城平遙地處山西中部,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傳為堯之封地,周宣王姬靜時(公元前827-前782年)築城,發展至明清時期,進入鼎盛。平遙保存了較為完整的明清城市布局,民間風俗也延續了明清習俗。平遙的...

運河沿岸的殯葬習俗

舊時德州實行土葬,禮俗相當繁雜,重於婚嫁之禮。倒頭。俗稱咽氣。病人垂危之際,為他梳頭、洗臉、穿好壽衣,抬到靈床上,靈床搭在正房堂屋的明間。壽衣一般里外單棉三至五套,有的多達十三套,女的戴鳳冠或首...

裝老入殮,安床報喪——漢族舊時的喪葬禮俗

漢族的喪葬禮俗,是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漢族在全國範圍內所實行的葬禮習俗。當然,如今社會也只有和我老家一樣的山村裡邊還在實行,今日我將其講述給大家,是希望將其記述下來。目的是讓後人知曉,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