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筆記, 安放今人鄉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人是怎樣工作的、現場搶救的出土文物是如何保護的、怎樣看待古代平民墓冢的歷史價值……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鄭嘉勵帶著新書《考古的另一面》在杭州市悅覽樹24小時書房進行了讀者分享會,這是我省首本以雜文科普方式寫作的考古筆記,為讀者全面且通俗地呈現了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日常生活狀態,通過大量文物發掘背後的現場故事抽絲剝繭溯源古代浙江百姓的風土人情及文明傳承。

「全書76篇,與考古報告和論文不同,這本書以田野考古的方式做史學研究。

」鄭嘉勵這樣介紹寫作初衷。

他從事我省考古科研20多年,常年在外田野考古,主要以浙江地區宋元考古、瓷窯址考古與研究為主。

新書題材以我省古代尋常風物人事為主,題材分五類:「觀物」篇,以古物為由頭,科普方式抒情遣懷;「石語」篇,圍繞浙江古代摩崖碑刻的寫作,以出土宋元墓誌為主;「冢書」篇,以文藝筆調寫作浙江宋墓的調查與研究;「行路」篇,是考古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談藪」篇,以雜談調侃為主,是嚴謹考古事業背後的輕鬆小調。

「除了科學、藝術、歷史價值,更重要的是,考古工作有情感價值。

」鄭嘉勵說。

與以往的講座不同,他更像一位語文老師,敦促讀者跟著他現場翻書閱讀。

第一篇,就是14頁的《文峰塔》。

在大多數人的鄉村記憶里,村頭山崗、水口處,常有一座塔,多取名為「文峰塔」,意喻祈福村莊人才輩出。

鄭嘉勵說,這種塔多為明清遺物,由官府鄉紳、民間參與完工,作為一村的最高建築,亦是一村鄉人的返鄉地理標識。

在溫州地方志中,他曾查閱到這樣一則史志:建國初期,一位鄉人少小離家,故鄉在他的記憶中,就是一座漸行漸遠、影影綽綽的古塔,四十年後,當他踏上返鄉路,沿途萬物皆非,唯有見到記憶中歷經風霜的古塔,方知回家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古塔,是與現代人的故鄉記憶聯繫在一起的。

風物見鄉情。

全書中,大量篇幅是作者在搶救發掘中所觀察到的古代百姓尋常風物,比如一個墓,一個戲台,一間廁所,一塊碑,鄭嘉勵說,文物只有講述與今人有聯繫的生活,大家才會發自內心保護我們的文物。

近年來,城市化建設轟轟烈烈,不少民間祖墳瞭然無蹤,在鄭嘉勵看來,這都是在無形中切斷我們的鄉愁記憶。

一段親身經歷在書中得以呈現,5年前,有公路從家族的祖公墳穿過,按照政策,「無主墳」將被一律剷平,常年各自忙碌小家庭的村莊為此團結起來,集體合作遷墳,並在竣工儀式上放起了歡快的爆竹,鄭嘉勵說,「只有這時候,我們的村莊,那麼多的陌生人,看著才像一家人。

於一物中溯源文明,是筆者對新書及講座最大的感受。

作為浙江宋墓研究的學者,鄭嘉勵將文物之外的更多思考留給了中華傳統文明的傳承上,比如浙江大家呂祖謙墓,他將更多筆墨放在歷代官員對其墳墓的保護上,介紹我國文物保護傳統由來已久;比如海鹽盪山方圓五畝的義冢群,是當地知縣專為安葬自海上漂來的無名氏所造,說明古風慈善是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比如先秦兩漢墓葬隨葬品中吃喝拉撒、引導亡魂上天入地的,一應俱全,而南宋理學家墓葬空空如也,只有幾件生前習用的文房用品、隨身衣物,表明南宋人的生死觀更趨理性,文明程度相對較高……通篇以小見大,引人入勝。

對於考古工作者而言,工作並非全然枯燥。

講座中,他總共閱讀了4篇文章,最後一篇《括蒼古道》則是介紹這項事業亦有閒情逸緻的時候。

古道位於原麗水縣與縉雲縣之間,清代詩人袁枚曾在這裡留下「一路走來一路詩」的美譽,因考古需要,鄭嘉勵多次往返其間,於沿途風景中體悟出李叔同先生《送別》中的詞境,他認為這種詞境的萌發需要古道中的路亭、客棧、驛站、關隘等具體物象所生髮而來,如此情境,在今人追求快速的水泥路上已難尋。

全書中,最為外界傳播廣泛的一篇文章是《考古人的獨白》,被不少業內學者點讚為浙江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代言之作」,文章首發於本報2014年6月27日20版「人文世界·錢塘江」頭條,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機:每件文物都用錢來衡量,還有什麼意思

聚焦圖書:《從歷史中醒來》《華夏衣冠》《載馳載驅》活動安排1:「從歷史中醒來:怎樣認識陶俑」主題講座地點:上海書城活動安排2:孫機中國古代服飾文化講座暨《華夏衣冠》首發式地點:上海展覽中心第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