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不遠遊,帶你到距離鄭州最近的城市探秘國寶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滎陽位於鄭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會最近的縣級市,歷史上,滎陽曾湧現出許多著名人物、社會賢達和仁人志士,戰國時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文人鄭虔、晚唐詩人李商隱,宋代的王博文父子等都出生於滎陽。

元旦不遠遊,那就去滎陽轉轉吧!

尺 塔

千尺塔,又稱曹皇后塔,位於河南省滎陽市賈峪鎮大陰溝西南大周山頂之聖壽寺內,修建於北宋。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稱千尺塔或曹皇后塔,均源自一段傳說故事。

相傳北宋仁宗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大周山下朱家峪選納曹家女子做了皇后。

日子久了,皇后思念家鄉,仁宗便命在京城建「看家樓」,在其故鄉建千尺塔,使她能在汴京城看到故鄉之塔,以解思鄉之愁。

因塔需高千尺,方能使皇后看到,故久未建成。

為此許多官員、工匠被貶殺。

後有能人獻計,以羊群馱磚,把塔建於大周山頂。

塔成,從山下至塔頂千尺有餘,曹皇后得以遂願。

因此後人便稱此塔為千尺塔或曹皇后塔。

千尺塔建於聖壽寺內,應為寺院所修之宗教建築物。

寺內現存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碑,在言及大周山形勝後說「此定光所以至也。

是雖去矣,靈氣猶存;身雖逝矣,骸骨尚在。

此塔記之所以立也」。

此段記述說明,定光和尚(五代至北宋早期人,為北宋高僧。

主要活動於南方江閩浙一帶,淳化年間〈990—994〉坐化)曾來此山並圓寂在這裡,千尺塔即是為紀念他而建。

該塔坐北朝南,為九級(1989年維修時第八級尚存局部,第八級以上無存,按一般規律,應有第九級。

)六角形樓閣式磚塔,1989年維修時存高12.981米,維修後高度為15米。

塔體用長0.315米、寬0.15米、厚0.055米規格的青磚,以白灰、黃土混合漿作粘合劑砌築而成。

每級塔身帶疊澀檐,除上部兩級外,各級疊澀檐上部又砌出象徵性平座。

在1—7級塔身南面中部,辟真假門洞,塔內上下布置兩個相互分隔的六角形塔心室。

千尺塔原來之磚鋪散水已不存在,散水下即為素土夯層,即整座千尺塔實際坐落於地表之上,塔基高0.57米。

塔基之上為第一級塔身,高2.357米,底邊長2.715—2.75米不等。

南辟一門洞,通向塔內塔心室。

門洞寬0.825米,深1.26米,外部原高約1.575米,內部高約1.746米。

第一層塔心室平面呈六角形,底邊長1.25—1.5米不等。

室內六壁距地表1.46米高的部位砌出普柏枋形。

第二級塔身高0.875米,邊長2.525—2.655米不等。

疊澀通高0.72米,疊出寬度0.232米。

南面塔身中部砌一門,通向該塔上部塔心室。

該室呈六棱筒狀,通高5.72米,貫通第二至第五級塔身。

第三級至第七級塔身形制大體相同,各級塔身向塔心逐漸收進,此五級塔身南部各砌一假門。

門上部均雕作蓮瓣形。

第八級塔身高0.12米,邊長0.89—0.95米不等。

南部無門飾。

此塔在塔身的砌作、疊澀檐的砌作和反疊澀排水處理構造及翼角起翹的做法等方面使用了不同的砌法,磚結構技術具有自身的特點。

尤其是排水處理構造及翼角起翹的做法,系採用類似中國古代木構建築屋面曲線處理的手法,使在側面觀之形成一優美的弧線,重要的是可使塔檐的流水在下泄時產生向外的衝擊力,使水流得更遠,對減小水害,增加塔的壽命有重要作用。

塔檐的技術處理和藝術造型達到了和諧的統一,堪稱匠心獨運。

萇村漢墓

萇村漢墓位於河南省滎陽市王村鎮西韓村和薛村。

萇村漢墓包括狐毛冢、狐偃墓、狐突墓。

經調查得知,狐毛冢,墓冢高約10米,直徑約57米;狐偃墓,高約20米,直徑60米;狐突墓,高約9米,直徑13米。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狐毛冢未經正式發掘,1994年10月因被盜而得以進入墓室對墓葬進行了調查。

墓室為磚石結構,坐南向北,分別由甬道、前室 、東側室和三個後室組成,全為拱形頂。

南北總長約17米,東西總長約20米,最高約5米。

墓壁厚約1米,其中外層砌石塊,厚0.7米;內層砌青磚,厚0.3米。

甬道前後各有一道石門,石門正、背兩面均刻高浮雕鋪首銜環,正面還有淺地線刻圖案和朱繪木紋。

甬道兩側和前室四壁及頂部滿繪彩色壁畫,色彩鮮艷,總面積達300平方米,保存較好的尚有100平方米。

其內容包括樓闕庭院、車馬出行、神話故事、珍禽異獸、樂舞百戲等。

甬道內壁畫保存較差。

側壁繪皂衣和赤衣人物,並多有隸體墨書題榜,可以大致辨認的有:「□君解藝」、「門下賊曹」、「門下□、「功曹」、「騎吏」、「郡官□」、「主薄」等。

拱頂下部繪樓闕庭院,紅柱綠頂,色彩鮮艷;拱頂中部繪菱形藻井圖案。

前室側壁的壁畫畫面分上下四層,用赤線分界,多為車騎出行圖。

車騎隊伍排列整齊,氣勢宏大,一些車輛有隸體墨書題榜,如「郎中時車」、「供北陵令時車」、「長水校尉時車」、「齊相時車」等。

不少車騎、人物保存較好,構圖多樣,色彩鮮艷。

車輛的類別有:斧車、白蓋軺車、皂蓋車、皂蓋朱左番軺車、皂蓋朱兩番軺車、赤蓋軒車等多種。

南壁後室門外側繪有伎樂人物。

西壁為珍禽瑞獸,車馬出行。

上部用紅色雲帶組成一方框,內繪兩個半身人物像,南側繪一珍禽,面向北,身體左上方有墨書題榜「鳳凰」二字。

半身人物像似為墓主人。

墓頂側壁繪界格,內繪珍禽異獸,神話故事。

構圖巧妙生動,色彩艷麗。

正頂由繪菱形、長方形和蓮花等圖案的藻井組成。

此墓葬早年多次被盜,但墓葬形制、隸書題榜以及壁畫的內容、技法、人物服飾,特別是大量的表現墓主仕宦經歷和身份的車騎出行題材,具東漢晚期特徵。

該墓規模大,壁畫內容豐富,壁畫藝術水平高,是鄭州地區繼新密打虎亭漢代壁畫墓之後漢代大型壁畫墓的又一次重要發現,對研究漢代社會、繪畫藝術、墓葬葬制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

大師姑遺址

大師姑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大師姑行政村周圍,除東南角一部分出滎陽市外,絕大部分布在大師姑、楊拐與楊寨三自然村南部,東西平均復原長度為965米,南北復原長度為620米,面積約51萬平方米,為夏代城址,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滎陽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楊拐和楊寨遺址,當時命名為楊拐遺址,確定為商代,面積約1萬平方米。

2002年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因發現遺址延伸到大師姑,面積比原來的要大得多,遂改稱該遺址為大師姑遺址。

2002年10月至2003年11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對遺址進行了大範圍的勘探調查和考古發掘工作。

發掘面積1300平方米以上。

發掘工作的最主要收穫是,確認了大師姑遺址實際上是一座規模較大的二里頭文化時期的城址,城址由城垣和周圍的城壕組成,並延續使用到二里崗文化時期。

在城址內還發現清理了大批重要的夏、商時期的其它遺蹟。

城址內部的二里頭文化堆積以二里頭文化二、三期和四期偏為主體,主要有灰坑、灰溝、房基、墓葬和大量的陶器遺物。

此外,在該城址之城垣和護城壕溝之間,還發現一處和護城壕溝平行分布的大型早商環壕。

城垣和城壕:城垣,據局部解剖情況,現存城垣頂部寬為7米,底部寬約16米,殘存高度為3.75米。

夯土城垣的結構較為複雜,經過了多次的續建和修補,堆積層次可達7層。

城壕分布於城垣外圍四周。

根據發掘資料,此壕不甚規則,現存溝口上距地表1.4—2.6米,溝深2—2.8米,溝口寬5—9米。

斷面呈倒梯形,上寬下窄,平底或圜底,總周長已發現2450米,復原長度為2900米。

大師姑城址二里頭文化遺存在文化面貌上與以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類型基本相同。

根據現有資料,其性質推測有兩種可能:其一,它是夏王朝設置在東境的重鎮;其二,它是二里頭文化時期某個方國的都城。

關於後者,文獻資料和甲骨文材料都記載夏代有大量方國存在。

如在夏朝的東境就存在著葛、韋、顧、昆吾以及有緡、有仍、戈、商等國。

經學者考證,在上述這些國中,地望與大師姑城址比較接近的可能為韋、顧兩國。

但最終的結論,還有待今後繼續工作來解決。

大師姑城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四至和城垣分布清楚的二里頭文化大型城址,填補了我國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為進一步研究夏代方國和夏代社會結構乃至中國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同時,對於探討夏代晚期夏商文化的關係、夏商交替年代等重大學術問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漢、霸二王城址

漢王城、霸王城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的霸王城、漢王城兩村北部,現存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兩城址地處廣武山頂北側的淺山丘陵地帶,北瀕黃河,周圍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其中漢王城址,西臨東張溝,居於鴻溝之西。

霸王城址位於霸王城村北,東臨薛溝,居於鴻溝(廣武澗)之東;它們隔溝(澗)相對峙,聳立於兩山頭上,形勢相當險要。

漢王城以漢王劉邦修築並作為軍壘故名。

由東西並列二城組成,兩城間有一城牆相隔。

西側為一座小城,因有傳系劉邦軍師張良所居,故又稱張良城或子房城。

東側為大城。

從城牆結構和布局上看,兩城應為一座城,也就是說,張良城是漢王城的一部分。

霸王城,則以楚霸王項羽修築,並作為軍壘得名。

城牆現存總長約1000米,其中漢王城南牆515米,霸王城南牆319米,最高10米,最寬約30米。

城牆採用分段板築夯成,由外側護坡及牆芯兩部分組成。

前者土質黃褐疏鬆,夯層較厚,一般0.08—0.18米,夯窩直徑較大,一般在0.08米以上;後者土質紅褐,夯層較薄,一般厚0.07—0.09米,夯窩直徑0.05—0.08米,十分堅硬,時代早於外側,專家鑑定為戰國時所築。

戰國時,此地為韓國所轄,城或為韓築。

近年在霸王城西半山腰發現的霸王城西城牆順山嶺而下,說明霸王城不全在廣武山頂上,而是依山就勢,向前突出抵近漢王城。

《史記》記劉、項在此對語雙方能夠聽見,項羽伏弩射中劉邦胸,說明二城相距較近。

霸王城半山腰這一段城牆的發現,印證了《史記》所載不誣。

兩城址沒有進行過考古發掘,從城內外及城牆內可採集到較多的遺物殘片,主要為陶器、陶建築構件和銅兵器。

陶器有飾繩紋的陶盆、陶圜底罐等,建築構件為繩紋板瓦和筒瓦等。

銅兵器有銅鏃、銅矛和銅戈等,其中2件有銘文銅矛、銅戈,為戰國晚期韓國兵器。

漢霸二王城址,自古就是一處軍事要地,它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鬥爭史特別是楚漢戰爭史具有重要價值,至今研究軍事地理的人仍常來考察。

古代不少著名文人如李白、韓愈等曾前來憑弔,留下了不少著名詩篇,對後世具有較大影響。

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象棋,包括棋盤的結構(如楚河漢界)、棋子的顏色、博弈格局的設定等,在傳承的過程中,也都從漢霸二王城劉、項雙方對壘爭戰的故事和戰場的空間布局上,得到了啟示,催生了靈感。

京城古城址

京城古城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豫龍鎮、賈峪鎮、喬樓鎮交界處的京襄城村周圍。

時代東周,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司徒鄭桓公東遷寄孥之所,東周初年鄭武公初都之城,後為鄭之京邑。

鄭莊公封其弟太叔段於此。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周有「叔帶之亂」,鄭文公迎襄王居此,故亦曰襄城。

漢置京縣,並截取北部築東西橫城為京縣治所。

北齊天保六年(555)省入滎陽縣。

後合稱京襄城至今。

京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810米,東西寬1499米,周長6620米,因數千年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今地面所存城牆明顯者尚有9段,總長千餘米。

其中東南城角、西南城角、西城牆中段和東北角一帶等處保存較好,西牆中段、東南城角高出地面近10米。

城牆基寬約40米。

城牆基礎與城牆均為板築,西牆木棍孔及夯層十分清晰,夯層厚0.05—0.12米不等,夯窩圓形,直徑0.05—0.08米。

京城南、東兩面為京水故道,也是京城的南、東護城河,今為深溝峻壑。

東部城內陰司澗有龍山文化遺址,西南城角城牆之下有商代遺址,由此可知此處經營在武公東遷之很早以前就已開始。

城內留有「御路崗」、「老王」等地片名稱。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平整土地,在城內發現有大面積夯築基址,說明在京城內曾有大型房屋建築。

在京城內外地面及斷崖上,隨處可見商、東周至漢代的陶片,在京城外諸村莊及京城內橫城(漢京縣城)之南,發現大批戰國、漢代空心磚墓葬。

磚上畫像式樣繁多,是研究漢代歷史與社會生活及科學藝術的珍貴資料。

漢《韓仁銘》碑即出土於此。

1979年,在城內東北部曾出土兩枚重約500克的馬蹄金。

2013年8月20日對西城牆中段長約214米的牆體採取防治植被再生﹑從城牆兩側培土﹑對城牆裂縫部位注漿填實﹑對城牆個別坍塌部位進行加高夯築的維修方法,城牆加固工程於2013年12月20日竣工。

滎陽京襄城

京城城址位於滎陽市豫龍鎮、賈峪鎮、喬樓鎮交界處的京襄城村周圍。

城址平面形狀近呈長方形,南北平均長1810米,東西平均寬1499.5米,城垣周長6620.5米,面積272萬平方米。

京城城址處於嵩山山區向東部黃土平原過度的緩衝地帶邊緣區,這裡溝壑分布較多,北部約3公里即為壇山,城址周邊地勢較為平坦。

2012年6-7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為配合京城城址建立保護規劃,組織技術人員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通過調查勘探發現京城城址布局較為清晰,城址內文化層堆積較厚,一般在1-3米之間,最厚處可達4米以上,而且遺蹟及其遺物也十分豐富。

京城城址現地面尚殘存城牆有2800餘米,其中東南城角、西南城角、西城牆中段和東北角一帶等處保存較好,最高處高出地面8.8-13.8米,城牆牆基最寬處10.58-31.77米。

牆體均為版築,西牆木棍孔及夯層十分清晰,夯層厚0.05-0.12米不等,夯窩圓形,直徑0.05-0.08米。

京城的南、東有護城河,現為深溝峻壑。

京城內外的地面及斷崖上,隨處可見商、周至漢代的殘陶片,周邊及內部也多埋葬有大批戰國、漢代以來的墓葬。

京城城址此次的調查勘探區域,主要是圍繞著城內現狀道路、部分農田地、城垣兩側及城外圍來進行的,共調查勘探面積約145萬平方米,確認城垣和護城壕各1周,卡探城門7處,城內發現網狀道路5條,溝5條,墓葬和灰坑分布區5處,漢墓2座,灰坑5處,窯1座,房址1座以及城外外環壕1周等。

城外外環壕的發現是京城城址整體布局中的新發現,外環壕分布於城址的北部與東部,其南外壕與西外壕基本於城址的南護城壕和西護城壕相貫通連接,形狀呈長方形,南北長2582米,東西寬2003米,環壕口寬18米,深5-6米。

填土為黃褐色淤土,包含有春秋戰國時期陶器殘片。

外環壕內側暫未發現有夯土城垣。

網狀道路南北向東西排列兩條,東西向南北排列三條,亦是新發現,路寬2米左右,道路兩端均直通城門口,呈網狀布局,說明城址早期已有規劃功能分區。

這些新的發現為研究京城城址的整體布局結構以及社會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貴資料。

娘娘寨遺址

娘娘寨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豫龍鎮寨楊村,包括寨楊村大部及其西部的大片農田,西南為龍泉寺沖溝,北臨索河,東依一條寬近40米的近代沖溝,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對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沿線文物初步調查時發現該城址,2004年核查時通過試掘得以進一步確認,並被稱為娘娘寨遺址,因其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重要,被列入南水北調中線乾渠先期發掘的文物點之一。

2005年5月以來,為配合南水北調中線乾渠建設,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續開展了大規模的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

至今已發掘1.5萬平方米。

發現和勘探工作前期主要集中在被稱為娘娘寨(實際上是內城)的內外,發現大量的遺蹟和遺物,自2008年6月以後,隨著對娘娘寨外圍進行大範圍的文物調查和勘探,又在地表下發現了外城牆、外城壕以及埋葬有眾多墓葬的墓地。

從而證明娘娘寨城址是座具有內外城郭的大型古代城址,並因此被評為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截至目前,共清理城牆、城門、房基、夯土基址、墓葬、灰坑、水井、陶窯等各類遺蹟1600多個(座),出土陶器(最多)、石器、骨器、蚌器、小型銅器、玉器等大量遺物。

城址內的文化遺存分為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西周、春秋和戰國幾個時期。

其中,遺址之西周文化地層被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存破壞殆盡,多以坑狀和墓葬等單位遺蹟為主,從所出遺物特徵來看,傳統的西周文化早、中、晚期陶器均有,器物組合為鬲、罐、豆、盆、簋、瓮等。

西周早期遺存較少,遺物特徵為早期偏晚。

西周中晚期遺存相對較多。

內城牆始築於西周晚期,現存城牆上部為東周時期擴建;外城牆始築於春秋,戰國時進行了擴建。

娘娘寨城址的發掘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一,城址是新發現的西周時期城址;第二,城址的發掘,對鄭州地區乃至全國西周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第三,城址是鄭州地區考古發現的第一座西周城址,是鄭州地區西周考古的重大突

秦王寨遺址

秦王寨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高村鄉棗樹溝行政村秦王寨自然村西北部的山頂台地上,仰韶文化。

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地處廣武山頂,屬淺山丘陵地貌,整體為一弧立的台地,周圍除東部外多與自然沖溝為鄰,北部、南部分別為棗樹溝和寨溝,西部臨崖並與黃河相望。

在台地南、北斷崖下,有廢棄的近現代農民窯院。

台地平面形狀極不規則,地表較平坦(經過平整),總面積3萬餘平方米。

1921—1922年,瑞典人安特生首先發現,是中國最早發現的少數幾處典型仰韶文化遺址之一。

1951年4月,夏鼐率中央考古研究所河南調查團一行4人曾來此調查。

秦王寨遺址至今沒有進行過考古發掘。

幾十年來不少學者曾慕名前往進行考古調查,積累和發表了一些資料。

有關資料表明:秦王寨遺址文化層厚3—4米,地表散存不少紅燒土塊、陶片和殘石器等,採集的標本有陶缽、陶罐形鼎、陶碗、陶豆、陶小口尖底瓶、陶環及石斧、石棒、石環和蚌鏟等。

這些文化遺物延續時間較長,至少可分為三期,分別與鄭州大河村的二、三、四期相同。

而所稱之秦王寨文化類型主要是指其第二期。

這三期陶器的主要特徵是:仍以紅陶為主,約占60%,灰陶約占40%,和早期仰韶文化的陶器相比,它的紅陶所占比例下降,灰陶比例上升。

器型盛行三足器及平沿折腹盆、弦紋折腹罐、小喇叭口圓腹瓮、鏤孔折腹豆、淺腹平底甑等。

陶胎厚薄均勻,陶色鮮明,火候較高,造型美觀,比例勻稱。

還出現了厚僅1—2毫米的薄胎器。

紋飾以彩陶最多,約占泥質紅陶的40%。

彩陶中代表性的圖案有∽紋、X紋、網紋、圓點同心圓紋、六角星紋、睫毛紋和太陽紋等。

色彩多為棕、紅或黑、紅兩彩兼用,也有少數紅陶抹光後上黑彩和灰陶抹光後上紅彩的。

彩陶中最突出的是白衣彩陶,其內容豐富,色彩鮮艷,圖案繁縟絢麗,筆道流暢,為彩陶文物中的上品,體現了當時秦王寨人很高的制陶藝術水平。

在遺址周圍的斷崖上,還暴露有房基、灰坑、墓葬等遺蹟。

其中房基1座,牆壁存高0.4米、寬0.36—0.40米,其建築技術水平較高,牆內留有清晰的立柱、橫木和蘆葦束構成的「木骨」痕跡,牆壁被燒烤成堅硬的磚紅色。

這種用木骨整塑和大火燒烤牆壁技術的運用,使得造成的房屋,近似於陶房,具有防潮保溫、堅固耐用等優點。

秦王寨遺址發現後,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過較為廣泛的影響。

當時不少學者的文章中都有提及或論述。

20世紀60年代,國內提出了秦王寨遺址為豫中地區仰韶文化的一種主要類型的觀點,並逐漸被學術界大多數人所接受。

青台遺址

青台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青台村東、枯河北岸的崗地上,面積約10萬平方米。

仰韶文化,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最初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由瑞典考古學家T·J·阿爾納派人調查發現。

青台遺址的重要考古發掘時期是在20世紀80年代,鄭州市博物館和鄭州市文物工作隊(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6次連續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使青台遺址的文化面貌得以更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青台遺址是中原地區一處著名的仰韶文化秦王寨類型(即大河村類型)的遺址,因其發現早、規模較大、遺存豐富、地理位置重要和多次進行考古發掘而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與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

青台遺址出土的房基、人骨、鈣化紡織品(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綢實物)、粟粒、動物骨骼、生活和生產用具,對當時人類生活狀況、生活環境、紡織技術、制陶技術、原始農業狀況和早期美術史的研究等都具有較高的價值。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構想。

目前,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目標,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申報專項課題,再次對青台遺址進行科研發掘,探索絲綢的起源。

2015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共同申報「青台遺址絲綢起源」發掘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青台遺址按區域、計劃展開發掘。

由於揭露面積有限,遺址中房子和灰坑(窖穴)的分布,是否經過精心的規劃和設計;墓葬上部覆蓋的一層紅燒土層是否與祭祀或葬俗相關;灰溝是否與圍溝或排水設施相聯繫;環壕及出入口的時代布局結構等,需進一步揭露發掘,分析研究。

與絲綢起源相關、埋葬包裹兒童屍體的絲織品瓮棺發現2處,將採取整體提取的辦法,進入實驗室更好的提取和保護,是否有絲織物有待下步工作驗證。

織機洞遺址

織機洞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崔廟鎮王宗店村北一座淺石山西側的半山腰上,面積約600平方米。

舊石器時代,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織機洞地處嵩山北側的低山丘陵區邊緣,其周圍丘陵綿延,溝壑縱橫,以石灰岩構成的喀斯特地貌較為發育。

洞為自然形成,呈開放性石廈狀,口寬13—16米,原洞深40米,現存進深約22米,面積300平方米。

洞前有寬30—60米的季節性河床,洞口高出河床底部30米,洞下為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的半月形河谷台地。

織機洞遺址最初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初,確認於1985年的第二次全國文物大普查。

1990年—2004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先後多次對其進行科學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00餘平方米。

遺址地層堆積深厚,發現了極其豐富的遺蹟、遺物和動物化石,獲得了重要收穫,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重視。

遺址最深厚處地層深達24米以上,從底部向上劃分為23層,其中第23至第19層為全新世土狀堆積,第18至第1層為更新世遺存。

在23個地層中,全新世地層之第22層為秦漢文化層,第19—第21層為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文化層。

而第1—第18層均為舊石器時代文化層,又可分為早、晚兩大段:第1—第12層為早段;第13—第18層為晚段。

織機洞遺址的舊石器文化受到北方中國猿人技術的影響,並且有新的發展,具有鮮明的地域性。

織機洞遺址是繼北京猿人洞穴遺址之後,北方地區發現的位置最偏南、時代較早、石製品最豐富、最重要的一處洞穴遺址,故被譽為「河南第一洞」、「中國第二洞」。

由於織機洞遺址地處中國的中部,因此,在研究舊石器時代中國南北方文化交流中,處於有利和重要的地位。

從對研究目前古人類熱點問題之一的現代人起源問題來看,織機洞遺址也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價值。

近年世界人類學界應用DNA技術,通過線粒體測試,認為世界人類因7萬年前菲律賓的火山大爆發,引起地球進入冰川期,導致世界人類除南非人外均已滅絕,而中國人則為南非人的後裔。

織機洞遺址具有典型中國北方舊石器文化特徵,沒有發現外來文化因素,所以對此種觀點提出了重大挑戰。

這裡進而成為世界人類起源的重要研究聖地。

2005年10月,「織機洞遺址與東亞舊石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滎陽召開,參加織機洞遺址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有中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韓國等。

蒞會的專家與學者對織機洞遺址的重大價值一致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實物史推前一千年 北京副中心發現漢代古城

實物史推前一千年 古遺址有望建公園 北京副中心發現漢代古城 1092座古墓、1座漢代古城遺址、萬餘件出土文物……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揭開神秘面紗。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和北京市文物...

寶墩:長江上游的文明初曙

2015年11月中旬,在寶墩遺址發現20周年之際,記者探訪了這個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上游地區的王者之城。寶墩遺址處於成都市新津縣城西北龍馬鄉寶墩村一帶,初冬的成都平原,天氣陰冷,陽光偶爾穿過雲層,...

考古專家揭開大堡子山遺址神秘面紗

光明網07-23 01:12顯示圖片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物質遺存璀璨豐富。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共生互補的發展歷程中,秦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統一了文字、...

穿越5000年,新石器時代墓葬終見天日

閱讀提示:在沙洋縣「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考古發掘現場,各路考古專家、學者雲集。6月11日,經國內知名考古專家充分論證之後,充分肯定了「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考古發掘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