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2項目先後上榜中國考古奧斯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彭山江口沉銀二期考古現場航拍圖。

今夏,國家博物館舉行江口沉銀展。

金沙遺址出土金面具。

宇宙之絕觀,優遊之天府。

」從北緯26度橫跨至34度,四川,坐落於這個星球上最為神秘而美麗的坐標點上。

從成都平原古城址群到岷江上游眾多石棺墓葬,從古蜀三星堆青銅立人像的發現到金沙遺址太陽神鳥金箔的出土;從繁華鬧市的唐宋街坊遺址到彭山江口明末戰場萬餘件寶貝在公眾面前展出,多年來,四川考古工作成績斐然。

2018年10月,四川將首次迎來全國考古盛會。

10月22日至24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成都舉行,400餘名國內外考古學界、業界專家將匯集成都。

這座曾被譽為「天下藩鎮之冠」的城市,再受矚目。

金川劉家寨遺址出土的泥質侈口深腹罐。

考古發現歷史,還原歷史。

由國家文物局牽頭主辦、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每年度舉行的考古界「奧斯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下簡稱「十大發現」)評選自1990年啟動以來,四川考古成績卓著,迄今已有12項入選「十大發現」。

12項「十大發現」的殊榮,折射著蓬勃發展的四川考古事業。

其中既有對歷史空白的填補,也有對城市價值的重新定位,甚至在醫學方面也有所貢獻。

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四川歷年入選項目

1四川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

(1996年)我國西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

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是指分布於成都市的新津寶墩遺址、溫江魚鳧村遺址、郫都區古城遺址、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以及紫竹等6處古城,面積11萬至60 萬平方米不等。

古城群屬寶墩文化,是三星堆文明的前身,是迄今所知我國西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

2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1996年)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最具藝術價值的宋代家族墓地

安丙墓位於四川華鎣市雙河鎮東2公里處,是南宋魯國公安丙夫婦及族屬墓群,共清理出墓葬5座及地面附屬建築遺址4000餘平方米。

墓內結構反映了宋代古建築的獨特風格。

工藝十分考究,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和參觀價值,是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最具藝術價值的宋代家族墓地。

3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1999年)我國第一個經科學考古發掘的最全面、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民族獨創性的古代釀酒作坊遺址

川酒,歷史源遠流長。

1998年,成都市錦江區水井街全興酒廠改建時,發現了我國第一個經科學考古發掘的最全面、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民族獨創性的古代釀酒作坊遺址。

這處遺址是古代釀酒和酒店的唯一實例,堪稱中國白酒第一坊。

4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

(2000年)

跟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前朝後寢」建築形式相吻合,在此前國內考古發掘中從未見過

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位於成都市商業街58號建築工地,初步推測應是極其罕見的古蜀國開明王朝王族或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

墓坑面積達600平方米,現存船棺、獨木棺等葬具17具,其中一具最大的葬具堪稱中國的「船棺王」。

在該墓葬南邊發現有帶榫頭的條形方木,推測應是建築的基礎,說明當時在該墓葬之上還應有地面建築,這跟古代文獻中記載當時的宗廟及陵寢制度中的「前朝後寢」的建築形式相吻合,在以前國內考古發掘中從未見過。

5四川成都金沙商周遺址

(2001年)

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

金沙遺址,於2001年2月開始進場組織發掘,分布面積在3平方公里以上,是一處大型的商周時期蜀文化中心遺址,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亡後在成都地區興起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為古蜀國的又一都邑所在。

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主圖案。

6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坊遺址

(2004年)

不同窖池生產不同品種的酒類,這在過去的酒坊遺址發掘中從未見過

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坊遺址又叫作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

從2002年到2004年,共發掘面積800平方米。

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展現了傳統釀酒工藝的完整流程,遺址整條街「前店後廠」的格局完整清晰。

不同窖池生產不同品種的酒類,這在過去的酒坊遺址發掘中從未見過。

7四川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

(2008年)

縱橫交錯長達數十米的鋪磚街道,在中國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見

位於成都春熙路附近的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目前在鬧市商業建築旁的地下被玻璃罩住,向世人展示。

2007年,為配合基礎設施建設,此地被發掘,發掘面積4800平方米。

遺址發現縱橫交錯長達數十米的鋪磚街道在中國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見,在現代化都市中心發現如此大規模的唐宋時期重要遺存,堪稱獨一無二。

8四川宜賓石柱地遺址

(2011)

石柱地遺址分布面積之大、文化堆積豐富、時代跨度時間較長,在川西南乃至金沙江流域是首次發現

石柱地遺址分布面積約10萬平米。

2010年至2011年進行的4次考古發掘中,共清理新石器、商周、戰國秦漢、明清各時期遺蹟800多個,採集了大量標本,出土大量文物。

石柱地遺址分布面積之大、文化堆積豐富、時代跨度時間較長,在川西南乃至金沙江流域是首次發現。

9四川金川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2012)

是首次在川西北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一線發現距今5000年前後的馬家窯文化

劉家寨遺址是四川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大約5000年,位於阿壩州金川縣二嘎里鄉二級階地劉家寨。

有專家認為,這或許是一個以陶制業為主的聚落。

在這裡出土的帶柄石斧、鶴嘴石鋤等利用天然形狀略作加工的大型石器,是四川的首次發現。

這處面積僅有3500平方米的史前遺址,雖然不大,卻是首次在川西北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一線發現距今5000年前後的馬家窯文化,被認為填補了大渡河上游新石器考古的空白。

10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

(2013)

是首次在雅礱江沿岸發現吐蕃石刻,為唐蕃古道走向、路線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環節的資料空白

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遺存保存良好。

這是首次在雅礱江沿岸發現吐蕃石刻,為唐蕃古道走向、路線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環節的資料空白。

11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2013)

第一次發掘出土舉世聞名的蜀錦織機模型,第一次發現早已失傳的扁鵲醫學體系的多部竹簡醫書,第一次發現西漢時期完整經穴髹漆醫學人像,第一次大批出土西漢成都漆器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聯合考古隊對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老官山」地點一處西漢時期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共發掘了西漢時期土坑木槨墓4座,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墓葬年代初步推測為西漢景帝、武帝時期。

當時出土的大量西漢時期簡牘為四川地區首次發現;出土九部醫書為中醫發展史研究的重大發現;出土的完整人體經穴髹漆人像,應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經穴人體醫學模型;出土的四部織機模型,初步判斷應是織機發展階段出現的綜躡織機中具有標誌性的多綜多躡織機,對於研究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2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

(2018)

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內水考古項目,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會歷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遺址考古發掘共出水各類文物三萬餘件,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其中,發掘出水珍貴文物眾多,包括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金封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大西」國號和年號的銀錠等。

此次考古發掘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內水考古項目。

發掘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術。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戴竺芯見習記者姚箬君綜合新華社、《中國文物報》等宜賓石柱地遺址出土的兩枚青銅巴蜀印章。

原標題:四川12項目先後上榜中國考古奧斯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發布

2017年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舉行。這項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的「中國考古新發現」已連續舉辦15年,通常公布本年度最...

成都「老官山」漢墓葬俗特殊:木槨鋪滿棕墊

昨日下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報了今年成都最為重大的一個考古發現:在金牛區天回鎮、成都地鐵三號線建設工地的「老官山」漢墓,經過一年多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一批重要文物:其中,920餘支(編號數...

楊官寨遺址或為當時社會大型都邑

本報西安1月24日電 (記者陸航)1月23日,記者來到西安市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的楊官寨遺址。這裡分布著兩座保存完整的史前墓葬和許多大大小小的探方。2015—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楊官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