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郭沫若曾申請炸開乾陵做考古研究,被周總理巧妙拒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56年5月,明定陵地下玄宮考古發掘工程正式啟動,負責這次考古的是知名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由於地表堅硬且無法找到入口,郭沫若原計劃最多兩個月不到即可完成考古挖掘,但最後整個挖掘工作耗時三個月才勉強完成。
因為明定陵地宮打開後引發了一些讓現場人始料未及的事,地宮物品隨著地宮大門的打開,短時間內大量的珍貴文物接觸空氣後損毀。
隨後,郭沫若發表明了關於定陵發掘工作的報告:「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
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短時間內引發了海內外無數艷羨的目光和讚嘆之聲,殊不知從地宮中獲得的文物已經半數盡毀。
當時文物被損壞後,國家文物局等職責部門負責人都非常痛心,而此時各地也聽聞明定陵挖掘後獲得無數珍寶的消息,一時間全國各地掀起了一陣「挖掘考古」風,紛紛將當地的皇陵作為即將挖掘的對象。
此消息上報周..總*.理後,立即下到通知,嚴禁以任何名義挖掘帝陵。
這才讓各地的帝陵免遭災難。
明定陵的挖掘工作讓當初主張挖掘的郭沫若等人痛思了一段時間,不過在在1958年陝西當地在乾陵附近開山採石,一陣陣的爆破中,山體的石頭紛紛滾落,再一次爆破時,竟然炸出乾陵地宮的墓道口,隨後引起當地相關部門的重視,根據勘察,墓道口與史籍記載的內容相似。
不久後,這個消息上報到了北京,很快郭沫若得到了這個消息,一直心有不甘的郭沫若聽到這個消息後簡直振奮人心,那天晚上郭沫若高興的睡不著覺,於是連夜開始撰寫《乾陵發掘計劃》。
他早有對乾陵進行考古的想法,只是一直苦於沒有找到墓道口。
計劃書寫好後,郭沫若以老朋友的分身親自拜見周.*總.-理,郭沫若把發掘乾陵的好處描述的天花亂墜,周-.總-.理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委婉的說:「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
」就這樣拒絕了郭沫若的申請。
乾陵存在的上千年時間裡,不知有多少人惦記著乾陵裡面的陪葬品,但是卻沒有誰能夠找到墓道口,當年黃巢親自帶領45萬大軍包圍整座山,挖了七天七夜也毫無頭緒。
還有五代十國的溫韜、近代的軍閥孫連仲用大炮轟,最後也未能找到墓道口。
雖然郭沫若提交的《乾陵發掘計劃》沒有獲批,但1960年郭沫若親自到乾陵參觀,並留下了一首耐人尋味的詩: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
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
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
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到底什麼原因使國家從此定下了不可能輕易發掘帝王陵的規定
眾所周知,1965年4月在郭沫若和吳晗等人的建議下,考古人員開始了對明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墓開始了挖掘,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明朝提供了實在的器物,但是卻...
國家禁止挖帝陵了,誰還心存幻想,看看郭沫若做了啥?
自古以來,不論是考古專家還是盜墓賊,他們對於帝陵的垂涎是由來已久的。因為皇帝作為一國之主,他們自然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死後理所當然就會把許多之前的寶貝帶入地宮進行陪葬。當然也有不少的王公貴族,他...
這座皇陵可能藏有《蘭亭序》,就連郭沫若死前,都還念念不忘中央批准發掘
陝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之稱,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在這一千...
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當初挖掘定陵時到底造成了多少損失?之後就嚴禁帝陵發掘
1958年在郭沫若建議發掘一座明代皇陵用來進行歷史研究,最初郭沫若力薦挖掘永樂皇帝的墓,因為他認為發掘永樂地宮極有可能發現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但是長陵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經過多方勘探一直沒有...
開挖帝王陵:周恩來只說了一句:「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
神龍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宗護送武則天的靈駕返回長安,等待下葬。開陵的工程果然是繁難,四個月後,乾陵的石門才緩慢打開,於是,布置好玄宮,武則天正是安葬於此,和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此次乾陵再次關閉...
陝西人想挖武則天乾陵,周恩來總理批示了兩句話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位於陝西咸陽乾縣。乾陵是我國極少數歷經千年,仍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歷史上,乾陵經歷過多次有組織盜墓,但依然幸免於難。乾陵由著名星象學家袁天罡與風水大師李淳...
郭沫若做夢都想打開這座帝王陵,只因裡面有一件絕世珍寶!
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乾縣,是唐代帝王陵中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乾陵跟秦始皇陵一樣,因為其獨特的神秘,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大力關注。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國家禁止開挖帝陵?看看定陵的悲劇你就知道了
▶本期導讀|子月今天要介紹的是明代帝陵中的明定陵,墓主人便是明神宗朱翊鈞。朱翊鈞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的第三子。他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郭沫若提議繼續挖掘秦始皇陵,上級及時遏制,別再動帝王陵!
明定陵建於1584~1590年,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陪葬的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如今,它最出名的一個身份就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郭沫若請求挖秦始皇、武則天的陵墓,周總理一句話否決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歷史學家。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創了中國唯物史觀學派,證明了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除了進行理論性的歷史學研究外,郭老還對考古非常有興趣,他一直想把...
國家為何禁止挖掘古代帝陵?只因郭沫若當年挖掘明定陵的嚴重後果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正因如此,掌握著全天下的財富的皇帝就希望自己死了之後也能擁有和活著的時候同樣的生活。於是,在他們死後,無數金銀細軟、...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對象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