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定陵發掘教訓慘痛,但為何郭沫若還向國家提議發掘乾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眾所周知,1956年4月在郭沫若、吳晗等人的建議下,考古人員開始了對明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墓開始了發掘。
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對研究明朝提供實在的器物,但是卻有大量的珍貴文物毀於一旦。
發掘定陵慘痛的教訓,讓國家有關部門意識到帝王陵不能輕易考古發掘,也是因為定陵的教訓國家從此定下了不可能輕易發掘帝王陵的規定,此後這個規定逐漸成為中國考古界的鐵律。
(圖:定陵地宮考古發掘現場)
然而1958年一座帝王墓的發現,讓郭沫若等人再次向國家提出了發掘的計劃,不過最後被周總理拒絕了。
這個陵墓就是武則天和唐高祖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山陵穿復必資徒役,率癯弊之眾,興數萬之軍,調發近畿,督扶稚老,鏟山背石,驅以就功」這是關於乾陵的史料記載,乾陵是我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一座「一陵葬兩帝」的陵墓。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陵中,可以說乾陵的名氣絕對名列前茅。
一千多年以來,無數人想去挖掘這座陵墓里的寶物,古代有黃巢的四十萬士兵瘋狂挖掘,近代有軍閥孫連仲的師團的炮轟亂炸,最後都沒能找到地宮墓道入口。
1958年12月的一天,因經過乾陵附近的一條公路毀壞需要維修,於是附近的村民就到梁山上放炮炸石頭,結果意外發現了乾陵地宮的墓道入口。
乾陵地宮入口被發現後,隨即這條爆炸性的消息被層層上報,很快這條消息也被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知道。
郭沫若很快率領考古專家來到現場調查,最後確定幾位農民發現的墓道是乾隆地宮入口。
隨後在郭沫若等人的提議下,文化部向國務院提交了《乾陵發掘計劃》。
至於要發掘的原因如下,「毫無疑問,裡面肯定保存了不少珍貴書籍字畫,說不定有武則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蘭亭序》。
石破天驚,這一定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註:據史籍記載《蘭亭序》是跟唐太宗李世民一起下葬的,但是唐末節度使溫韜在盜掘唐太宗的昭陵時並沒有發現《蘭亭序》,結果很多人認為《蘭亭序》在乾陵地宮的可能性最大。
)
很快這份報告被送到了周總理的案頭,當時明定陵正在發掘,現場問題不斷。
於是周總理批示:此事留給後人來完成吧。
雖然乾陵沒有被發掘,但是乾陵的幾個陪葬墓都被考古發掘了。
從1960年8月到1972年5月,乾陵附近的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陪葬墓被發掘。
1960年3月20日,郭沫若一行再次來到乾陵參觀。
他被乾陵的氣勢所感染,於是賦詩一首,內容如下:
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
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
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
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到底什麼原因使國家從此定下了不可能輕易發掘帝王陵的規定
眾所周知,1965年4月在郭沫若和吳晗等人的建議下,考古人員開始了對明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墓開始了挖掘,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明朝提供了實在的器物,但是卻...
陝西人想挖武則天乾陵,周恩來總理批示了兩句話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位於陝西咸陽乾縣。乾陵是我國極少數歷經千年,仍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歷史上,乾陵經歷過多次有組織盜墓,但依然幸免於難。乾陵由著名星象學家袁天罡與風水大師李淳...
1958年,陝西農民炸開武則天乾陵,考古隊挖到17米深時慌忙退出
導讀:地宮,作為棺槨的放置地點,是整座陵墓最核心的地方,也是防盜最為嚴密的地方。根據歷代史書記載,皇帝陵墓的地宮修建十分複雜,在皇帝下葬之後,會有專人負責封閉地宮大門,在門關閉的一剎那,門後的「...
武則天的陵墓里到底有什麼,為何近千年沒人敢進去?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墓,裡面埋葬了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在一千多年間,有記載的大規模盜墓事件就有17次,規模特別巨大的有3次,但是這些盜...
郭沫若為何冒天下之大不韙想挖始皇帝、武則天的陵墓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樂山人。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
這座皇陵可能藏有《蘭亭序》,就連郭沫若死前,都還念念不忘中央批准發掘
陝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之稱,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在這一千...
郭沫若請求挖秦始皇、武則天的陵墓,周總理一句話否決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歷史學家。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創了中國唯物史觀學派,證明了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除了進行理論性的歷史學研究外,郭老還對考古非常有興趣,他一直想把...
開挖帝王陵:周恩來只說了一句:「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
神龍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宗護送武則天的靈駕返回長安,等待下葬。開陵的工程果然是繁難,四個月後,乾陵的石門才緩慢打開,於是,布置好玄宮,武則天正是安葬於此,和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此次乾陵再次關閉...
1958年,陝西農民炸開乾陵地宮,挖到17米慌忙退出,至今無人敢挖
導讀:地宮,作為棺槨的放置地點,是整座陵墓最核心的地方,也是防盜最為嚴密的地方。根據歷代史書記載,皇帝陵墓的地宮修建十分複雜,在皇帝下葬之後,會有專人負責封閉地宮大門,在門關閉的一剎那,門後的「...
20世紀令人痛心的考古發掘,郭沫若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郭沫若挖完定陵還想挖秦始皇陵,幸虧一個人阻止才沒釀成悲劇!
中國歷經幾千年的歷史,最神秘的部分除了歷史資料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宏大的墓葬群。在所有的墓葬群中,最神秘的不過秦始皇陵和乾陵,巧合的是現在這兩座中國最神秘的墓葬都位於陝西省,更巧合的是郭...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周總理送給他九個字,精闢之極!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歷史學家。他早年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創了中國的唯物史觀學派。但是後人對他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偉人,有人卻覺得他很平庸。有人認為他是敢於創造的天才,有人認為他...
一代文豪郭沫若曾申請炸開乾陵做考古研究,被周總理巧妙拒絕
1956年5月,明定陵地下玄宮考古發掘工程正式啟動,負責這次考古的是知名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由於地表堅硬且無法找到入口,郭沫若原計劃最多兩個月不到即可完成考古挖掘,但最後整個挖掘工作耗時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