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定陵發掘教訓慘痛,但為何郭沫若還向國家提議發掘乾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1956年4月在郭沫若、吳晗等人的建議下,考古人員開始了對明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墓開始了發掘。

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對研究明朝提供實在的器物,但是卻有大量的珍貴文物毀於一旦。

發掘定陵慘痛的教訓,讓國家有關部門意識到帝王陵不能輕易考古發掘,也是因為定陵的教訓國家從此定下了不可能輕易發掘帝王陵的規定,此後這個規定逐漸成為中國考古界的鐵律。

(圖:定陵地宮考古發掘現場)

然而1958年一座帝王墓的發現,讓郭沫若等人再次向國家提出了發掘的計劃,不過最後被周總理拒絕了。

這個陵墓就是武則天和唐高祖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山陵穿復必資徒役,率癯弊之眾,興數萬之軍,調發近畿,督扶稚老,鏟山背石,驅以就功」這是關於乾陵的史料記載,乾陵是我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一座「一陵葬兩帝」的陵墓。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陵中,可以說乾陵的名氣絕對名列前茅。

一千多年以來,無數人想去挖掘這座陵墓里的寶物,古代有黃巢的四十萬士兵瘋狂挖掘,近代有軍閥孫連仲的師團的炮轟亂炸,最後都沒能找到地宮墓道入口。

1958年12月的一天,因經過乾陵附近的一條公路毀壞需要維修,於是附近的村民就到梁山上放炮炸石頭,結果意外發現了乾陵地宮的墓道入口。

乾陵地宮入口被發現後,隨即這條爆炸性的消息被層層上報,很快這條消息也被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知道。

郭沫若很快率領考古專家來到現場調查,最後確定幾位農民發現的墓道是乾隆地宮入口。

隨後在郭沫若等人的提議下,文化部向國務院提交了《乾陵發掘計劃》。

至於要發掘的原因如下,「毫無疑問,裡面肯定保存了不少珍貴書籍字畫,說不定有武則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蘭亭序》。

石破天驚,這一定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註:據史籍記載《蘭亭序》是跟唐太宗李世民一起下葬的,但是唐末節度使溫韜在盜掘唐太宗的昭陵時並沒有發現《蘭亭序》,結果很多人認為《蘭亭序》在乾陵地宮的可能性最大。

很快這份報告被送到了周總理的案頭,當時明定陵正在發掘,現場問題不斷。

於是周總理批示:此事留給後人來完成吧。

雖然乾陵沒有被發掘,但是乾陵的幾個陪葬墓都被考古發掘了。

從1960年8月到1972年5月,乾陵附近的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陪葬墓被發掘。

1960年3月20日,郭沫若一行再次來到乾陵參觀。

他被乾陵的氣勢所感染,於是賦詩一首,內容如下:

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

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

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

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