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千年的膠東貝丘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水母網2月22日訊(YMG記者 慕溯)2016年煙臺「兩會」結束,除了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文化」這個詞也被代表、委員們熱議。
其中,政協委員陳燕琴就呼籲,煙臺要深入挖掘服裝等領域的文化元素,用文化包裝城市,打造港城特有的文化「氣質」。
說起「煙臺文化」,「海洋文化」、「開埠文化」、「仙境文化」、「葡酒文化」、「金都文化」等,以及一直在煙臺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紅色文化」,這些都令煙臺充滿了文化魅力。
儘管我們坐擁內涵豐富的城市文化,在城市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依然不能忽視距今千年的城市「文脈」傳承。
中國的「東半坡」
在渤海海峽長島縣大黑山島,有個距今6500年的母系原始社會村落遺址——北莊遺址。
自1976年被發現以來,經6次大規模探察發掘,已發掘出100餘座古房屋基址和60餘座墓葬。
古村落遺址的發掘,不論是數量還是提供的史實資料,從考古學角度來說,完全可以與西安半坡遺址齊名,被譽為中國的「東半坡」。
北莊古村落遺址的發現,曾在國內外考古界引起強烈反響。
國家有關部門多次派出工作隊對北莊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正式發掘,從1981年至1987年的5次發掘中,發掘面積近4000平方米,是我市規模最大的一次考古發掘,取得了豐碩成果。
共開探方與探溝105個,發現清理出古房基址104座(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墓葬60餘座,各種灰坑和窯穴等200餘座,出土器物3000餘件,各種動植物遺化石2000餘件,其他肢離文物數千件,在根本上揭開了古村落遺址神秘的面紗。
與眾人皆知的西安半坡遺址相比,北莊遺址是山東沿海發現最完整的聚落遺址,據介紹長島北莊古遺址距今已有6500年的歷史,相當於古代的半坡氏族時期。
在北莊遺址的發掘中,有一樣東西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關注,它就是一副人面陶塑。
北莊遺址出土的人面泥塑樣子很古怪,是一位老人的形象,鼻骨高聳,雙眼深陷,兩鬢還有幾縷捲髮,在場的考古隊員非常震驚:這是一個典型的西方人面具。
經檢測,這個西方人面具跟北莊遺址一樣,存在時間已經超過了6500年,古人只有見過這種形象,才有可能創造出來。
它是如何而來?根據史料記載,山東地區小麥的出現要早於中原地區。
有專家分析,很可能是一支擅長種植小麥的白人部落,把小麥帶到了山東。
膠東半島上的萊國,中心在即墨和黃縣(龍口)一帶,國名「萊」,意思就是小麥。
在古代漢語裡,「萊」和「麥」是通假字。
古書中記載,萊國人是中國最早種植小麥的部族。
或許在他們萬里東遷的過程中,小麥這種穩定的作物曾經多次在關鍵時刻挽救他們整個部落的命運。
其實,北莊遺址出土的遺物甚豐,陶器為主。
陶器多為日常生活器皿,有鼎、鬲、鬹 、罐、
盆、盤、碗、壺、杯等。
可以說,我們現在用的各種器皿,古人差不多都能生產和使用。
」郭賢坤介紹,除了陶器,還有大量骨器和石器。
骨器有鏢、箭頭、錐、針、魚叉等;石器有斧、錛、刀、磨棒、紡輪等。
另外,貝殼、束髮器等裝飾品也很常見。
石鐮、石網墜、石紡輪等說明在母系氏族社會,種植、捕漁、紡線等技術已相當進步。
鹿角鎬、骨耜則是挖土或種田的工具,可以斷言,當時人們的種植業亦有相當規模。
此外,北莊遺址的發掘和發現的多彩文物,進一步印證了膠、遼自古就有較頻繁的文化交流,而廟島群島便是這種交流的中繼站和海上路橋。
北莊遺址作為膠東地區最典型的史前聚落遺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原址上建起了北莊遺址博物館,成為中外學者進行文化學術交流和遊客了解膠東古老文化的重要場所。
歷經千年的膠東貝丘文化
在市博物館,「貝丘遺址地層堆積」講述了膠東貝丘文化。
膠東貝丘文化大約從距今6000年開始,經歷了千年左右。
所謂「貝丘」,指的是人們食用的蛤、蚌、蜆、牡蠣等暗灘海洋生物,在生活地長期積累形成的堆積。
生活中,煙臺當地人管它們叫「蛤皮堆」「蛤蜊堆」等。
因貝丘人靠海吃海,這也使得他們成為最早進行海洋探索的先行者之一,膠東地區的貝丘人在海洋資源不斷匱乏的情況下,在歷史發展中開始了新的進程。
貝丘遺址在膠東半島的分布是比較廣泛的,有80多處,它們南北呼應,形成了膠東半島早期的聚落群。
在煙臺芝罘白石村、牟平蛤堆頂、蓬萊南王緒和大仲家、海陽翁家埠、萊陽泉水頭等地均發現有貝丘遺址。
其中,邱家莊村子北部,有一處典型的貝丘遺址。
這裡不僅有完整的貝丘堆積地層,還出土了石鏟、石刀、石鐮、骨刀、骨鐮等生產工具。
貝丘人居住地附近一般都有丘陵山地和茂密森林,依靠著大自然的賜予,他們採集野生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獵取動物,作為食物。
應該說,在早期,貝丘人的生產力水平還是低下的。
再加上當地豐富的食物資源,所以在當時採集和狩獵在貝丘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如,貝丘遺址的地層中發現了不少碳化的榛、橡等植物的果實,還有多樣的石器,其中以石斧、小魔石、磨盤、磨棒、石球等頗有特色,這些都在考古發掘中被證實。
此外,在貝丘遺址中出土的石器不僅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其質地、打制方法和用途也不盡相同。
可見,在當時貝丘人已經學會利用不同石質和不同的加工方法,製作不同用途的各類石器,做到因「石」制宜。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生活在這裡的貝丘人漸漸不滿足於在灘涂中拾撿貝殼食用,開始學會了捕撈。
考古人員曾在貝丘遺址裡面挖掘出了捕撈用的網墜、石球和魚標,網墜的長度大約是6—11厘米,質地有長石英岩、雲母變粒岩、雲母片岩等,多系天然石塊略加加工而成。
「從考古發掘出土的魚類骨骼分析,不僅有鱸魚、黑鯛等近岸海生魚類,還有真鯛等棲息海域較深的魚類。
」《考古煙臺》一書對貝丘人的捕撈業介紹說:「從出土魚骨的大小看,形體較現代生活魚類的個體為大,說明當時捕撈工具較原始、捕撈量小,因此魚類可得到充分生長的時間,因為個體比較大。
」
邱家莊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件罕見的陶制古老吹奏樂器,它是由一種用於狩獵的「口哨」發展而來的。
最初,只是用哨發出鹿鳴一類的聲音來吸引野獸,便於人們狩獵。
後來逐漸改進,發展成為一種吹奏樂器。
尤其是出土的松綠石墜飾,形似梯形,光澤晶瑩,製作精美,上有一個孔,這是遠古人在生活溫飽後,追求美的一個重要標誌。
這些發現,說明當時貝丘人從生存狀態中解放出來後,萌發出越來越多的愛美之心,注重其使用器具的美觀和自己的穿著打扮。
貝丘人除了關注自身的基本生存外,開始將視野投向精神領域,開始了對美好生活的藝術追求。
本土特色的珍珠門文化
商周時期,中原強勢文明憑藉青銅器的威力開疆拓土,撼動四方。
當時尚處於東夷文化階段的膠東半島偏居一隅,雖然身處中原文明的高壓之下,但是卻倔強地保持著本土文化的相對獨立性,由此看到了中華歷史多元而又多彩的另一面。
翻看商周時期的中國歷史版圖,中原文明盤踞黃河與長江中下游流域,尚未伸延至膠東半島,然而中原政權從沒有停止覬覦這片富庶之地。
山東地區的考古發現證明,商周王朝對膠東的經營經歷了一個頗為漫長的過程。
中原文明向東擴張至山東古地,大約開始於商早期,商晚期也只是推進到濰坊西部的彌河流域。
膠東地區目前僅在龍口市等西部地區見到些許繩紋陶片和零星的繩紋鬲等中原風格的器物,許多地方發現更多的仍然是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歷史遺存。
由於這類遺存以1980年發掘的長島縣珍珠門遺址發現最早,後經專家分析和討論定名為珍珠門文化,確定所處時代為商末周初。
據史料記載,周初天子封姜子牙於齊營丘,「萊夷來伐,與之爭營丘」,可見當時「萊夷」勢力相當強大。
從珍珠門文化分布的最西界來看,恰好緊靠齊國的「營丘」附近。
所謂的「萊夷」就是以珍珠門文化為標誌的地方政治集團,它包括膠東半島與濰坊的大部分地區。
由於受到「萊夷」的強烈抵抗,姜齊的統治者為了穩固自身的統治地位,採取了「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沒有完全推行周朝的禮制,這也是膠東地區的地方文化特色比較突出、延續時間較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珍珠門文化主要分布在青州以東的東部地區,並以膠東半島的發現最為豐富。
煙臺地區比較典型的遺址有長島縣的珍珠門遺址和龍口市的樓子莊遺址等,並以樓子莊遺址的考古發現最具代表性。
在其遺物中陶器發現較多,主要是以紅褐色的素陶器,器物主要有鬲、甗、簋、罐、碗等。
這一時期總體上流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平底器也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卷沿和圈足的風格特別突出。
另外,樓子莊遺址還採集到製作比較精細的青銅鏃的殘片,馬骨的頭部也有零碎的銅件出土,從這些青銅製品的質量來看,膠東的青銅鑄造業此時已進入較成熟的發展階段,也是珍珠門文化已進入青銅時代的主要標誌。
仰韶文化才是中華文化的母體,中華文化西來說不攻自破!
1921年10月中秋的一天,黃河岸邊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迎來了一位大個子洋人,從此這座小村莊和這位洋人同時揚名天下,這座小村莊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仰韶村,這位洋人就是瑞典人安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