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8千年前豹子頭貝丘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寧是廣西的一座古城,從東晉建制至2017年已有1699年的歷史了。

但說到南寧是史前文明的搖籃,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遍布南寧邕江兩岸,著實讓人有點小激動。

南寧發現最早的豹子頭貝丘遺址,就是南寧市首次發現人類活動的古遺址。

1964年4月,在柳沙園藝場內勞作的人們無意中發現地面暴露出很多蚌殼,令人驚詫不已,因為當時園藝場內根本無人食蚌。

後經考古人員初步證實,這是一個分布範圍約500平方米的貝丘遺址。

1973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文物隊在遺址中心部位進行試掘,後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出土蚌殼標本進行碳14測定,確定該遺址的年代距今約為8000多年,這意味著8000多年前這裡已有古人類生活,人們忍不住驚呼:原來我們與古人類的生活如此「接近」!1981年,豹子頭貝丘遺址被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豹子頭貝丘遺址

豹子頭貝丘遺址位於南寧市東郊柳沙園藝場那貝村西南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河流拐彎處的一級台地上,高出水面約15米,其東北面為背刀嶺、崩塘嶺等低矮的小山丘,東南面為一塊較開闊的小平地。

遺址以螺殼為主要堆積,分布範圍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

地表雜草叢生,暴露於地表的灰白螺殼隨處可見。

由於遺址瀕臨邕江,靠近江邊的部分堆積因長年受江水沖涮,斷面上可看到厚l~3米的文化堆積層。



1973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對遺址進行了試掘,共布4×4米探方4個,發掘面積64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

1997年11—12月,為了進一步了解該遺址的堆積狀況和文化內涵,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工作隊和南寧市博物館聯合進行科學發掘,共布5×5 米探方7個,5×2米探溝1條,發掘清理面積近200平方米。

在整個發掘過程中,均採用小鎬淺層發掘,逐層往下清理。



為了避免因細微遺物的遺漏而造成某些重要考古學信息的丟失,還採用2毫米和5毫米兩種不同孔隙的鋼絲網篩對清理出的泥土進行過篩。

在發掘工作的最後階段,還選擇原生地層層位清楚、層次較為豐富的堆積,做出50×50厘米的採樣柱,以5厘米的厚度為單位進行採樣,以便作植物矽酸體分析等。

經過兩次發掘,不僅較全面地了解了該遺址的堆積狀況,而且還取得了豐碩的發掘成果。

1997年的發掘,雖然揭露的面積不大,但出土了大量的陶片、蚌器、石器、骨器等古人類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大量的陸、水生動物骨骼,僅磨製的蚌刀、石斧、骨錐等文化遺物就有600多件,其中有多達130餘件頗具特色的魚頭形蚌刀尤為引人注目,表現出獨特的文化內涵。

而部分可修復的陶器則更為珍貴。

在該遺址文化堆積的底部還發現了分布密集的陶片、蚌殼、蚌刀、龜甲等遺物,特別是發現了紅色的陶土和已經調和好的制陶原料以及用火的痕跡,可確認為當時居民燒制原始陶器的遺蹟。

這一發現目前在廣西地區尚屬首次,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

鑒於這一遺蹟的重要性,從保護的角度出發,在收集相關的資料以後,未對這一層面作進一步的清理。

遺物與遺蹟

1、陶器:雖然很小,但出土的陶片數量大,陶色駁雜,器類多樣。

陶片均為夾砂粗陶,火候不高,質地疏鬆,胎體厚薄不一,薄者僅有3毫米,最厚者達2~3厘米。

陶土的羼和料有石英碎粒、河砂和蚌殼碎末,底層出土陶器的羼和料多為顆粒較大且不規整的石英,而上層堆積出土的陶器則多夾細砂和蚌末。

均為手制,器形較規整。

陶色以紅褐、灰褐色為主,也有少量灰黑、橙黃色的陶片。

紋飾以中繩紋為主,籃紋次之,此外還有少量的細繩紋和粗繩紋,不見素麵紋。

(註:繩紋寬度在1.5毫米以下為細繩紋,1.5-2.5毫米為中繩紋,3毫米以上為粗繩紋。

)少量陶器在頸部穿一孔或二孔。

從採集到的陶器口沿片、腹片及底部觀察,其器形多為平唇,直口、敞口或斂口,直腹或鼓腹,圜底,可辨認的器形有圜底的罐、釜、缽等。

出土的陶器雖不完整,但部分可以復原,如1997年發掘的T127第8層出土的一件陶器,經修復,為斂口、溜肩、鼓腹的圜底釜,紅褐色,夾粗石英顆粒,口徑25厘米,腹徑35厘米,通高34厘米。



2.石器:打制石器與磨製石器共存,後者占絕大多數,數量較多。

器類多樣,以石斧、石錛為主,另有少量礪石和一些石矛、石刀、石鑿、石網墜、石磨盤、石研、石環、石杵等。

石斧、石錛均通體磨製,但大部分僅刃部磨製較為精緻,器體則稍加磨製,器表及兩側保留有較多深淺不一、或大或小的打擊疤痕,器形多不規整,有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部分石器刃部有使用痕跡,多數石器不使用琢制技術。

礪石數量不多,細砂岩質,器形不規整,一般保留有明顯的磨面或因磨製器物形成的凹槽。

石杵數量少,系用天然的礫石加工而成,可分為兩式,I式為四方體形,器身光滑,一端有使用痕跡;二式器身近圓錐形,較扁寬的兩面還有便於握持的窩穴,杵頭保留有因舂搗而形成的崩裂麻點。



3.骨、角器:骨器均系用動物肢骨劈開後磨製而成,數量較多,器類豐富,有骨錐、骨針、骨鏟、骨鏃、骨笄等。

多數殘斷不全。

其中以骨錐和骨針數量最多。

骨錐多數器身仍保留有骨管的凹槽,分兩式,一式僅磨出一端尖鋒,另一端未作進一步加工;二式磨出兩端尖鋒。

骨針器身較為細小,加工較為精細。

骨鏃分兩種型式,一式呈菱形,一端扁尖,另一端為圓尖;二式器身寬扁,橫斷面呈近長方形或半圓形。

角器僅見角錐一種,數量少。

另發現少量已經切割但未加工成器的骨料。



4.蚌器:數量較多,是遺址出土的小件遺物中數量最多的器物。

分蚌刀和網墜兩種。

蚌網墜均系用較小的麗蚌的蚌殼的一邊,從中敲擊出單孔而成,沒有另外加工的痕跡。

蚌刀分穿孔和不穿孔兩種,其中以穿孔居多。

在穿孔蚌刀中,魚頭形蚌刀數量多達130餘件,系用三角帆蚌對穿一小圓孔後,在蚌器的一端敲打磨製成尖突或內凹的弧形魚嘴狀,器形外觀圓滑,酷似魚頭,故名魚頭形蚌刀。

魚頭形蚌刀可分為四式:I式魚嘴內凹向右;Ⅱ式魚嘴內凹向左;Ⅲ式魚嘴尖突向右;Ⅳ式魚嘴尖突向左。



5.動物遺骸:兩次發掘均出土數量較多的陸生和水生動物的骨骼,而且種類也較為豐富

6.制陶遺蹟和用火遺蹟:這是1997年底第二次發掘的重要發現,分布於遺址堆積的底部,距離現今地表約3.2米,主要分布於T127、128、137、117和T106等幾個相鄰的探方中,在分布範圍上連成一片,而且在深度上處於同一個水平面,應為同一時期的人類活動面。

其特點為:在這個活動面上分布著較為密集的蚌殼、蚌刀、陶器、陶片、紅燒土、獸骨等,部分遺物及螺殼有發黑現象,用火痕跡明顯。

在距離這些遺物不遠處還發現一堆已經調和好的陶土,陶土為紅色,其羼和料為顆粒較粗的石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

2012年3月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海南島開展田野考古調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後發掘了陵水縣橋山、蓮子灣以及三亞英墩三處遺址,並對萬寧...

滕州歷史:北辛遺址

北辛遺址位於官橋鎮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區約28公里。遺址地處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臨水,這裡是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相對平坦,土地肥沃。海拔高度127~131米。遺址東西長500多米,...

歷經千年的膠東貝丘文化

水母網2月22日訊(YMG記者 慕溯)2016年煙臺「兩會」結束,除了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文化」這個詞也被代表、委員們熱議。其中,政協委員陳燕琴就呼籲,煙臺要深入挖掘服裝等領域的文化元素,用文...

齊齊哈爾昂昂溪考古發現

我的家鄉齊齊哈爾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昂昂溪區在齊齊哈爾市南郊,最早由俄國人路卡什金髮現,1930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發掘。

中國人冶煉銅合金始於夏朝 冶鐵始於春秋戰國

攀枝花商周冶煉遺址出土礦渣及坩堝,首次實物佐證當地冶煉史「鋼城」攀枝花,上世紀60年代為開發鐵礦資源而組建的城市。這裡的冶煉歷史,遠比我們所知的要更久遠。最近在攀枝花的一項考古發掘中,首次發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