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遺失海外,歸國途徑幾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訂閱哦!

20日,由中國國家文物局與甘肅省政府聯合舉辦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在甘肅省博物館啟幕。

此舉意在迎接流失境外20餘年的32件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回歸祖國,同時為流失境外大量珍貴文物早日回歸營造有利的國內、國際環境。

這是中國首次主動追索文物並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而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考慮到戰爭掠奪以及盜墓交易,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餘萬件,精品達幾十萬件。

除了追索之外,流失海外的大量中國文物還可以通過什麼途徑回國?小編為大家梳理。

途徑一:依法追索

典型案例:法國無償歸還32件秦國金飾片

中國國家文物局7月14日宣布,32件從甘肅秦國早期墓葬流失的金飾片文物已從法國回歸。

這些金飾片出自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遺址,是研究秦國早期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金飾片於上世紀90年代初被非法盜掘、走私出境,後由法國相關人士購買並捐給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京華時報》報導,2005年,國家文物局啟動大堡子山流失文物調查項目,會同公安機關建立文物被盜流失的完整證據鏈,開展國際公約和相關國家適用法律及返還案例研究,向有關國家和機構明確我國對被盜文物的主權立場,制定追索流失文物的工作方案,開啟了十年的文物返還路。

據悉,在得知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有大堡子山流失金器文物後,國家文物局隨即組織專題調研,積極與法方協商文物返還事宜。

然而,如何歸還這些文物亦有曲折。

根據法國的法律,國有財產不能轉讓,因此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無法直接將這些文物返還給中國。

最終法國政府作出決定,將其退還給捐贈人,法國著名收藏家、奢侈品大亨皮諾將4件金飾片通過中國駐法大使館無償歸還給中國;另一位藏家則將另外28件金飾片直接送到國家文物局。

國家文物局決定將其全部劃撥甘肅省博物館永久收藏和展示。

7月20日,法方歸還的32片春秋時期秦人金飾片,在甘肅省博物館完成了交接,同時,「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拉開序幕,免費展覽將持續到10月31日。

《京華時報》的報導亦稱,目前已知大堡子山流失文物中有線索的有81件件(套),在英國、比利時、日本、美國及港台地區的一些私人博物館或個人處。

典型案例:流失歐洲福建肉身佛像將回歸

今年3月17日,《東南快報》報導了在歐洲巡展的千年「肉身菩薩」疑為福建被盜文物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持有肉身坐佛的荷蘭收藏家奧斯卡·范奧維利姆,在修復這尊佛像時對它進行了一次CT掃描,進而發現了裡面的乾屍。

而福建大田縣陽春村村民認為,這正是該村在20年前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像」。

隨後,國家文物局表示,已在通過適當渠道與章公祖師像收藏者建立聯繫,並表示已與當地政府和公安部門合作,收集整理相關證據材料,並與荷蘭駐華使館協商,希望兩國政府在國際公約原則下積極合作,促成章公祖師像的返還。

《新民晚報》的報導中指出,今年5月,奧斯卡·范奧維利姆首次公開承認自己是爭議中的這尊肉身佛像的所有者,並稱願把這尊肉身佛像捐給陽春村附近的「一座大型佛教寺院」。

他透露,他1996年從阿姆斯特丹的一位收藏家那裡買到了這尊佛像,而這位收藏家是從香港把它買來的。

他堅持認為,他的這尊塑像裡面不是章公祖師。

他還表示,放棄這尊肉身佛像,是因為自己感到它應該回到故鄉,「融入真正的佛教環境中」,「受到熱愛和欣賞它的人」的崇拜。

典型案例:美國「長城行動」歸還14件珍貴文物

中美兩國於2009年1月簽署了合作打擊文物走私的諒解備忘錄,並加強了信息共享與執法合作。

美國還發起「長城行動」,專門打擊走私中國文物來美的不法行為。

《新京報》報導,2011年3月11日,在美國國土安全部與中國駐美大使館的見證下,14件珍貴的中國文物,結束一年多的「顛沛流離」,正式被返還給中國。

這14件文物中不乏珍品:距今約1600年的北魏赤陶馬、距今近1500年的北齊石灰佛像、距今1400年的隋代騎士陶馬,還有唐代馬雕像、宋代菩薩頭像等。

其實,早在2010年,我國曾成功將陝西出土的「武惠妃石槨」從海外追回。

這也是我國首次經法律途徑追回的一級文物,沒有花錢購買。

當時負責偵破這個文物盜竊案件的是西安市公安局文物緝查大隊大隊長韓清龍,他曾向媒體表示,當時美國文物商人花大價錢購得「武惠妃石槨」,最後無條件送回中國,使其經濟損失慘重。

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像「身首合璧」

途徑二:民間捐贈

典型案例: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像「身首合璧」

據《央廣網》報導,5月24日,台灣佛光山大雄寶殿前,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像前的紅色布幔升起,被盜流失海外的千年佛首,20年來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並與專門從大陸運抵的佛身正式完成「合璧」。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北齊皇族趙郡王高叡敬造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阿閦佛三尊彩繪漢白玉石佛像,供奉於河北省靈壽縣幽居寺內。

上世紀90年代,三尊佛像的佛頭先後被盜,佛像隨後被移至河北省博物院保存。

2014年,星雲大師收到一位台灣企業家信眾捐贈的一尊佛首,經兩岸佛教文物專家鑑定確認後,與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院的釋迦牟尼像佛身相吻合。

星雲大師痛心於佛像的「身首分離」,表示願意無償捐贈。

據悉,這尊釋迦牟尼佛像將在佛光山大雄寶殿供奉至明年3月,隨後將返回北京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回歸儀式並短期展出後,入藏河北省博物院,最終完成佛首與佛身合體及裂縫修補等技術上的相關修復工作。

圓明新園獲流失文物

典型案例:橫店圓明新園獲贈3件圓明園流失文物

《北京晚報》報導,5月10日,占地6200畝,300億投資,備受關注同時充滿爭議的浙江橫店圓明新園在經過3年多的建設後,舉行了隆重的啟幕盛典。

在啟動慶典上,來自台灣的收藏家,向橫店圓明新園捐贈了三件珍貴的圓明園流失文物。

這三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分別是,清乾隆銅鎏金嵌寶英雄香薰、清乾隆掐絲琺瑯八吉祥抱月瓶和清乾隆銅鎏金龍紋出戟方觚。

這三件擺設是台灣藏家林嘉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歐洲古董商手中買到的,根據大量史料推測,藏家認為它源自圓明園。

特別是方觚,在北京雍和宮幾乎有一對一模一樣的,雍和宮那對是沒有鎏金的。

遊人觀賞獸首。

典型案例:法國皮諾家族捐贈圓明園鼠首、兔首

圓明園鼠首、兔首是由法國企業家皮諾家族購得後捐贈給中國的。

2013年6月28日,皮諾先生將圓明園鼠首、兔首捐贈給中國。

兩尊獸首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銅鼠首和兔首原為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獸首噴泉構件中的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流失。

2009年2月,境外某機構舉行兩件獸首拍賣,引起社會強烈反應。

此後中外各方都努力爭取使獸首以合適方式回歸中國。

最終,兩件獸首被法國皮諾家族購得,並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

中國商人從日本購回唐代漢白玉佛首

途徑三:商業回購

典型案例:收藏家從日本回購唐代漢白玉佛首

據新華網報導,今年5月17日,河北省博物館接受了收藏家郭鵬的捐贈,完成了一尊唐代漢白玉佛首與館藏佛身的合璧。

這尊唐代殘佛像是2006年在南宮縣後底閣村出土的,當時只發現佛身缺失了佛首。

而2013年,中國收藏家郭鵬赴日本考察時在一名日本藏家家中發現了這尊佛首,經鑑定後他認為佛首與河北省博物館中一座唐代無頭坐佛像的造型材質十分相似。

當時他就動了購買的念頭,後來通過香港藝術品商會的幫助,從日本藏家手裡購回。

據悉,佛像遭到破壞分離源於唐武宗滅佛運動,佛首何時流失於日本已不可考。

這是河北省博物館首次接受館藏文物遺失殘體歸國的捐贈。

典型案例:青銅重器「皿方罍」器蓋合體

以同樣方式回歸併完成合璧的文物,還有青銅重器「皿方罍」。

2014年11月14日,國寶「皿方罍」在湖南長沙展出。

這是歷經百年分離終回故土的中國青銅重器「皿方罍」首次面向公眾完整展出。

皿方罍全稱「皿天全方罍」,商周時期鑄造,屬酒器中的盛酒器一類,因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

器身高63.6厘米,器蓋高28.9厘米,是迄今為止發現體型最大、製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被譽為「方罍之王」。

皿方罍1919年在湖南桃源出土後不久,就因種種原因身蓋分離。

器蓋於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器身幾經輾轉,流落海外,直到2014年6月才由湖南省政府部門、相關單位、文博機構和民間收藏人士通力合作,成功洽購回湘,與器蓋完璧「合體」。

《新京報》的報導曾稱,目前國際海外文物的回流,有90%是靠回購,即個人或者機構參與國際市場上的商業拍賣,將文物買回來;我國也成立過流失文物的回購基金會。

1957年我國花巨款回購了著名畫家韓湟的《五牛圖》。

2002年國家啟動了珍貴文物徵集轉向資金,並花了2999萬元買回了國寶級文物——宋代米芾的《研山銘》手卷,此後又先後花費2億多元買回了包括戰國虎形佩等在內的多件文物。

國內機構和企業、個人也回購過不少文物:上海圖書館1998年花450萬元從佳士得拍賣行買回了《翁氏藏書》;保利集團也曾斥巨資買回了圓明園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銅像。

以2.8億元港幣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錄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典型案例:中國商人捐款欲促7根圓明園石構件回歸

《北京日報》消息,2013年,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在KODE博物館意外地發現流落於此的7根圓明園石柱,後得知博物館急缺捐款,主動提出捐款給該博物館,同時要求歸還7根石柱。

這些石柱原本位於圓明園內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分屬於養雀籠、諧奇趣、海晏堂和方外觀等西洋建築外側鏤空扶手之間的石構件。

在建築當中並不起到決定性作用,比如承重等,而只是一些裝飾性構件。

據推斷,這些雕刻精美的石柱應該是在圓明園被焚毀後,被人用馬車運出圓明園的,但具體年代無從考證,後被挪威騎兵軍官蒙特購買。

這些石柱是伯爾根KODE博物館收藏的2500多件中國藝術品的一部分。

該博物館的中國藝術藏品正是蒙特在1907年至1935年間捐獻的。

隨後,黃怒波與該博物館達成協議。

7根圓明園石柱定於當年秋季重回中國,並放在黃怒波的母校北京大學展出,黃怒波將向這家博物館捐資160萬美元。

然而,7根圓明園大理石柱並未順利回歸。

《法制晚報》今年1月的報導稱,中坤集團相關負責人稱,圓明園石柱還在挪威,尚未啟程,公司確實非常想促進圓明園石柱回到中國,集團已經向該博物館捐款,但是遺憾的是,目前沒有最新進展。

此外,個人通過拍賣購得文物近年來也成為文物回流的途徑之一。

藏家劉益謙就曾以2.8億元港幣,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下明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

有研究者稱,全世界已知雞缸杯在15隻左右,市場上流通的僅3隻,其他均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途徑四:跨國訴訟

典型案例:五代武士石刻經一年多跨國訴訟回歸

當然,流失文物回歸併不總是一帆風順。

《新京報》消息,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五代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就是經歷了一年多驚心動魄的跨國訴訟,才最終回歸。

1994年,一夥盜墓人用炸藥和挖豎井的方法盜開了王處直墓,洗劫了隨葬品,並將鑲嵌在甬道和前室四壁的十塊浮雕盜走,其後販賣到香港。

六年間,這批文物不知輾轉至何方,直到2000年,出現在紐約的中國文物拍賣會上。

國家文物局與公安部立刻與美國方面聯繫,希望其阻止拍賣活動,並將文物返還中國。

收到中國方面提供的證據後,紐約州南區美國地方法院於2000年3月21日通知克里斯蒂拍賣行停止對這件拍品的拍賣,同時下達了民事沒收令,授權美海關總署紐約中心局沒收武士像。

一周後,美國海關官員查扣了這件中國文物。

不過,拍品委託人辯稱此武士浮雕為其祖傳文物,已擁有10年以上的歷史。

對此,河北省出示了包括浮雕與被盜現場遺留痕跡尺寸相同的證據,並出具了考古專家的證明。

美國司法部門決定依法起訴這個香港貨主,國家文物局代表中國政府參與訴訟。

在大量的證據面前,美國司法部門最終做出裁決,將浮雕武士像無償歸還中國政府。

2001年5月26日,王處直墓的彩繪石雕武士像返回中國。

途徑五:直接談判

典型案例:山東博興被盜北朝菩薩立像通過談判回歸

除以上四種途徑外,直接談判也是一種回歸途徑。

《新京報》曾有報導,山東博興縣1994年被盜的精美北朝菩薩立像,就是這麼回歸的。

2000年,國家文物局了解到這尊被盜菩薩像出現在日本美秀博物館的展覽中。

日本當時沒有加入這方面的國際公約,而且美秀博物館提供的證據也表明,當初是善意購得,所以從法律上追回來很難。

國家文物局通過各種渠道和美秀博物館展開了談判,而後者也非常希望今後能和中國有更多的文化交流。

經過一年左右談判,美秀博物館同意把文物無償地返還給中國。

中方也做了互惠安排,當時美秀博物館迎來建館70周年的活動,中方同意其延展紀念,等活動結束後再給中國。

2008年1月,這尊菩薩立像在完成日本7年借展後,終於從日本回歸祖國,併入藏山東省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在收藏中國》:國寶是怎樣流失到海外的

【財新網】(記者 劉爽爽)法國作家雨果曾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寫: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中法合作甘肅大堡子山流失秦人文物回歸記

新華網蘭州7月20日電(記者 張玉潔 姜瀟 戴盈)鹿鳴悠悠,古琴陣陣。流失海外20餘年的甘肅大堡子山文物移交儀式20日在甘肅省博物館舉行。一隻2000多年前秦人使用的金鷙鳥從法國塞納河畔飛到了中...

法國歸還我國32件春秋時期文物

中國青年報 蔣肖斌 2015-07-15 07:31本報北京7月14日電(記者蔣肖斌)國家文物局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確認經過中法兩國友好磋商,法國已將原藏於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全部3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