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的盜墓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送葬與掃墓的規模,也是盜墓賊判斷墓葬橫財的一種方法
嶺南百姓傳統的墓葬形式
出土的玉蟬
出土的玉舞人
出土的玉虎
■黃淼章
人們對古墓總是充滿了神秘和恐怖的色彩。
古人事死如事生,葬禮是一件隆重的事情,許多官僚貴族或有錢人都把大量的陪葬品埋進了墓中,以為陰間還有另一個世界,凡飲食器具、偶人車馬、珍寶玉玩乃至住屋、倉井灶等都做成明器放入墓中,供自己恣意享用。
中國古代帝王為了死後在陰間能安寢不受盜擾,更是耗費巨大財富修築自己的陵墓,還在墓中設置陷阱、套繩、毒箭、飛刀等各種防禦設施,《史記》記載,秦始皇修陵墓時,就「令匠作機弩箭矢」放在陵中,墓中還設有機關暗道,有盜墓者進入,箭矢就會自動射出殺死盜墓人。
1 地處嶺南邊陲的廣州,自漢代仿效中原,厚葬成風
近年來,《鬼吹燈》等盜墓類的「懸疑小說」頗受學生和年輕讀者的喜愛。
其實,「盜墓小說」一直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保留品種之一。
《搜神記》、《太平廣記》、《聊齋志異》,這些家喻戶曉的古代作品裡都有「盜墓者」的身影。
古墓埋藏了大量寶藏,自然引起了無數盜墓者貪婪的目光,盜墓自古有之,但究竟從何時興起?先秦文獻就有相關記載。
古代盜墓分兩種,官盜和民盜。
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許多草頭王拉起隊伍,但不少新軍閥都缺少軍費,於是,董卓、曹操這些亂世奸雄,就打起了古墓的主意,干起了盜墓勾當,通過盜墓籌軍餉,在當時竟成為一種時尚。
據《三國志·魏書·董卓傳》,董卓「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曾大規模地公開在洛陽盜掘陵墓。
而曹操在起兵時,由於軍餉不足,特別組織一支隊伍盜掘古墓,將挖到的珍寶財物充當軍餉,
曹操還創造性地在軍中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兩個官職。
「丘」是古墓上的封土堆,地面上遠遠望去有巍峨壯觀的封土其下就安葬有達官貴人,「金」泛指墓中陪葬的珠寶。
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則表明曹操曾將盜墓視為籌集軍餉一項重要的工作,他們就以「發丘」為手段,以「摸金」為中心,大規模、有組織、高效率地盜挖古墓。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地處嶺南邊陲的廣州,特別是在漢代,也仿效中原,厚葬成風,溯其源頭,這和南越王趙佗有關。
趙佗是河北真定人,早年隨秦軍出征,英勇善戰,在平定嶺南的戰鬥中屢立戰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統一了嶺南,在此設立了南海、桂林和象三個郡,今廣東大部分地方屬南海郡。
秦始皇任秦軍將領任囂為首任南海郡尉,趙佗被封為新設立的南海郡龍川令。
在秦末動亂的關鍵時刻,南海尉任囂臨終將趙佗召到廣州,讓他代行南海尉事。
秦亡,趙佗更放開手腳,出兵擊桂林、象郡並誅殺了秦時任命的不聽話的官員,讓自己的黨羽接替,將整個嶺南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當時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諸侯誰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過問嶺南邊陲的事。
公元前
204年,趙佗便進一步自立為南越武王,在嶺南建立了南越國,建都番禺(今廣州)。
南越國共傳五世九十三年,元鼎六年(前111年)被漢武帝所滅。
2 南越王趙佗首用「障眼法」修墓,引來官盜「摸金校尉」
趙佗生前獨霸嶺南,擁有無限的權力,但是南越國畢竟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國內的土地面積及人口和漢朝的一個大郡差不多。
劉邦建立漢朝後,由於政權甫定,國庫空虛,國力有限,北疆又匈奴為患,因此,鞭長莫及,暫時無力南征,劉邦只能違心地承認南越這個小朝廷,派人到嶺南封趙佗為南越王。
但是,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南越國始終是漢朝統一嶺南的心腹大患。
閱歷豐富的南越王趙佗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漢越共處只是互相利用,總有一天會兵刃相見。
漢建元四年(前137年),壽逾百歲的南越王趙佗去世。
嶺南地區瀕臨南海,都城番禺又是海內外土特產的集產地,珍寶充積。
南越王在世,搜颳了許多奇珍異寶供自己享用,死後又帶入陵墓。
南越王深恐將來陵墓會被人盜掘甚至拋屍荒野。
於是絞盡腦汁的趙佗將自己的後事安排得非常縝密,墳墓深藏於山腹之中,表面不留封土堆等痕跡,葬得極為神秘。
據史載,其出殯時,「多為疑塚」,靈車分別從番禺城四門出,當時就沒有人知道真正裝有南越王遺體的棺材葬在什麼地方。
趙佗是嶺南第一個利用「障眼法」來修築自己陵墓的人,到了三百多年後的魏晉南北朝,許多王公貴族才仿效趙佗的做法,利用「障眼法」來營造自己的墳墓。
三國時期,廣州屬吳國的範圍。
吳王孫權也曾仿照過曹操的做法,令人盜掘過長沙地區王侯貴族的墓葬,獲取不少金銀珠寶。
後來,孫權聽古老傳聞說南越王陵墓藏了許多奇珍異寶,怦然心動,竟然不顧當時曹魏集團虎視眈眈想吞掉東吳的險峻形勢,派出將軍呂瑜帶上幾千兵卒,千里迢迢來到廣州盜挖南越王墓。
這個「發丘中郎將」帶領一批「摸金校尉」,稟承孫權旨意,大張旗鼓地到嶺南掠奪珍寶,他們挖地三尺,幾乎把廣州附近的大小岡嶺都刨去一塊地皮。
據說,只盜挖到了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陵墓,獲不少珍寶。
當時有一些「摸金校尉」,因不服嶺南水土患瘧疾而死亡,但當地人卻傳說,他們是中了南越王地下幽靈的邪術,冥冥的幽靈使盜墓者不得安生。
或許正是如此,墓葬規模更大隨葬更豐富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南越王陵,也就免遭浩劫了。
3 「山狗」翻遍方圓百里岡嶺,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墓發現盜洞
星移斗轉,隨著歲月的流失,神秘的南越王寶藏愈來愈吸引人。
歷代都有不少「山狗」(廣州土話稱盜墓賊)在發著尋找南越王珍寶的美夢。
他們步孫權的後塵,根據一些蛛絲馬跡,踏遍了南自雞籠崗,北至天井崗以及廣州方圓百里的大小岡嶺,企圖找到這筆令人眼紅的寶藏,一些傳說較多的山岡,成了「山狗」相繼盜掘的重點,結果只是水中撈月。
也許是對趙佗的奇珍異寶充滿期待,也許是驚險的盜墓傳奇籠罩在人們腦海,南越王墓不單沒有找到,反而留下不少軼聞和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成為嶺南地區一個撲朔迷離的千古之謎。
近六十多年來,隨著現代考古學的發展,廣州考古工作者也將南越王陵墓列為重點文物調查的對象。
他們歷盡艱辛,配合基建部門工作等在廣州地區發掘了數百座南越國時期的墓葬,出土不少珍貴文物,對研究南越國史提供了重要第一手資料。
可惜,它們都是南越國官員或平民墓。
考古隊曾根據漢朝陵墓遠離都城長安百餘里的狀況,認為趙佗因襲漢制,其陵墓亦會離都城廣州稍遠。
因此,把調查重點放在廣州遠郊的峰巒崗嶺中。
由於趙佗陵墓確實極為隱秘,考古人員尋找的地點又不符,令人矚目的南越王陵墓仍然無影無蹤。
1983年5月,廣州市考古人員在西村一個名叫鳳凰崗的山崗,發現了一座大型南越國時期木槨墓,此墓墓道殘長7.9米,墓室長13.8米,寬5.7米。
考古人員回憶此墓剛發現鑽探時,發現墓室規模巨大,是著名的象崗南越王墓發掘前廣州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木槨墓,而探鏟探到的木槨聲音非常清脆,證明地下的槨室保存較好。
考古人員立即到中山大學請來商承祚教授到鳳凰崗指導,商教授到現場考察後非常高興,認為從鑽探的結果看,此墓槨室巨大,是一個南越國的貴族大墓,極為難得,指示要好好發掘。
考古人員奮戰一個多月終於打開墓室時,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幅慘不忍睹的畫面呈現在眼前,在巨大的木槨墓室中僅發現了幾塊破爛的陶器殘片,古墓被嚴重盜擾,墓室被洗劫一空!細心的考古人員在墓室中部發現了一個盜洞,令人驚異的是,盜洞中竟發現了20餘件精美玉器,有壁、璜、舞人、龍形佩飾、虎形佩飾、劍格等,這批玉器製作極為細膩考究,應是南越國王室工匠之傑作。
考古人員分析,可能當年的盜墓賊盜墓時心存恐慌,忙亂中把已盜到手的一包玉器遺留了下來。
後來,有專家考證,西村鳳凰崗木槨墓很可能就是當年孫權派人來廣州盜挖的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陵墓。
從古墓的規模、墓中殘存的精美玉器和玉器數量僅次於後來發現的象崗南越王墓來看,這個觀點有一定的根據。
4 盜墓南派廣東幫大佬「焦四」,令大型墓葬十室九空
就在鳳凰崗木槨墓發掘剛完畢時,廣州考古隊在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奇蹟般的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石室墓。
此墓劈山為陵,從象崗頂劈開石山20米,鑿出一個平面「凸」字形的豎穴 ,再從前端東、西側開橫洞成耳室,南面開闢斜坡墓道。
墓室以紅砂岩石仿照前堂後寢的形制砌成地宮,墓頂用24塊大石覆蓋,再分層夯實而成。
墓室寬
12.5米,長10.85米。
墓中出土文物1000餘件(套),其中有「文帝行璽」金印,還有螭虎鈕「帝印」,「趙眜」玉印等,墓主被確定為第二代南越王趙眜。
這是繼滿城漢墓、馬王堆漢墓後中國漢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被譽為嶺南最牛的古墓。
墓址已原地保存,並建立了南越王博物館。
2003年,考古人員在廣州農林東路又發現了一座大型人字頂木槨墓,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三座、廣東發現的首座人字頂大墓,其餘兩座分別在浙江紹興和福建。
此墓墓坑平面呈「凸」字形,分前、中、後三室,各室間以門檻、門梁和門板相隔,中室放木棺。
整個墓室選用巨大杉木構建而成,其中墓室南北兩側牆用兩排緊密排列的豎立杉木向頂端支撐而成,從而構成橫斷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人字坡頂。
墓室用粗大的方木構築,東西殘長15.86米、最寬處8.9米,面積130多平方米,超過1983年發現的面積100多平方米的象崗南越王墓。
這座人字頂木槨大墓從墓室外表來看,保存還算完整,其規模、氣勢和形制為嶺南首次發現。
此墓建墓所用杉木巨大,底木長六七米,側牆斜撐木有五六米長,杉木加工平整光滑,菱角方正。
主結構槨室的地層鋪設了數塊寬度、厚度均為60厘米、長五六米的杉木板,保存較好。
奇異的人字頂槨室,特殊的墓葬,無不昭示著墓主人顯赫的身分。
考古人員認為墓室會有不少隨葬品,經過較長時間的準備和細心的考古發掘,終於打開了墓室,遺憾的是,他們發現墓室內一片狼藉,空蕩蕩的主室內僅發現有黑漆木棺,墓主為男性,遺骸殘存頭髮、牙齒、人骨碎片。
該墓殘存隨葬器物19件,包括陶、漆、木、皮、石、骨六類。
有黑髹漆皮甲1件,甲片穿繩已朽,由416片完整甲片及多件碎甲片構成。
令人極為失望的是,此墓早期被「摸金校尉」光顧過,而且這批「摸金校尉」非常專業,古墓被盜得比較乾淨。
據清末民初的徐珂《清稗類鈔》記載,廣州地區曾出過一個叫「焦四」的盜墓賊,是清代盜墓南派中的「廣東幫」帶頭大哥。
他能靠觀雨、聽風、觀草色、察泥痕等方式判斷古墓的位置,盜墓技巧神乎其神。
而有豐厚隨葬品的廣州古墓就成為「焦四」們大顯身手的場所。
廣州已發掘的漢代及其以後的大型墓葬,十室九空。
有不少墓葬是在墳墓造好後不久就被人下了手,許多盜洞都正好選在墓頂的中部,可見廣州地區古代「摸金校尉」和「焦四」數量不少,經驗也異常豐富。
黃淼章
國家寶藏:逾千件文物印證廣州作為嶺南多元文化中心地事實
提起南越王墓的發掘,不能不提到一位「本職在北京,卻心系嶺南,京廣兩地奔忙,兩地牽掛」的中國考古學家,他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副隊長黃展岳。7月20日,廣州日報全媒...
廣東山洞發現千年古墓,專家聞訊趕來,打開墓室後金光四射!
南越國是我國西漢時期嶺南地區的一個封建政權,它的開國君主趙佗為了開創南越國,孜孜不倦的奮鬥了70多年。最終在他有生之年帶領南越國走上巔峰,威震嶺南。趙佗在世的後幾十年里,一直在安排他的身後事。為...
曹操連年征戰,哪裡來的這麼多軍餉?原來他盜挖這個國君陵墓
前幾年,盜墓小說與盜墓電影曾經風靡一時,其中難免提到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什麼?就是盜墓賊,但摸金校尉是有官府頭銜的盜墓「官」。在摸金校尉上面,還有一級,那就是發丘中郎將。
工地挖出千年前古墓,墓主身份出人意料,出土碎玻璃片令專家狂喜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眾所周知,中國一些古墓的發現十分偶然。比如子淵昨天為大家介紹的秦公一號大墓,就是村民挖土時發現的,而聞名中外的秦陵兵馬俑,也是農民為抗旱打井而意外發現的。今天...
遍地商機的這個南方城市,發掘一巨大國王墓葬,寶物雕刻十分精美
今天的廣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大省之一,遍地商機、經濟發達,這樣一個發達繁榮的地方,很難想像在古代,竟被貼上「南蠻之地」的標籤。2000多年前,趙佗在廣州建都,建立了南越國,不但大規模地開發...
古代的盜墓真像小說里那樣嗎?現在這些奇人都消失了
說到盜墓,這在中國古代是一件為世人所唾罵的行業,中國歷來都是死者為大,而盜墓不僅是對死者的褻瀆,更是對其後世家族的侮辱,所以,盜墓一直重罰,明朝:不分首眾,皆凌遲處死,清朝:已開棺槨見屍者,絞!...
專家刨遍了廣州附近大一點山崗,也沒有找到南越王趙佗的墓
趙佗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號稱「南越武王」,在執政期間,由於他一直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中原人與嶺南人的融合...
現實版摸金校尉多次到緬甸小勐拉維加斯踩點盜墓30年精通風水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盜墓賊貪婪得連平民衣服也扒掉換錢,為何有樣奢侈葬品卻不敢盜?
劉寶瑞先生有段長篇單口相聲,叫《官場斗》,裡面最精彩的一段就是「參皇上」,說的劉羅鍋把乾隆給彈劾了,罪名就是「盜皇陵」——乾隆為了修建乾清宮,把明皇陵的上好木料給盜回京城,修了自兒的宮殿,按《大...
廣東神秘黑洞中發現千年墓門,專家打開墓門後,墓室中金光四射!
我們今天所講的這座藏寶巨墓,不僅是兩千多年間歷代盜墓賊眼中的「肥肉」,還是讓他們瘋狂尋找了兩千多年的眼中「肥肉」。它就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國王趙眜的陵墓。
揭密古代軍人的副業:當摸金校尉,去盜墓
在中國,盜墓的歷史源遠深長,史不絕書,但並非所有盜墓者都能被冠以「摸金校尉」之名。狹義上的「摸金校尉」特指東漢末年時期曹操所設的一個專司盜墓取財的軍職,而廣義上的則可指歷史上的一切具有軍方背景的...
被盜掘十餘次古墓,竟現罕見明代紫砂壺?專家:該物價值千萬
對於中原大地的墓葬,由於盜墓之風的盛行,避免不了會出現十室九空的現象。可幾十年前,卻出現過一個奇特的古墓,它雖然幾度被盜掘,但還是留下了不少寶藏。究竟是盜墓者未能發現,還是背後掩蓋著怎樣神秘的原...
此皇帝活了103歲,陵墓內暗藏神秘寶物,數千年都沒找到!
陵墓建築,作為古代建築中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建築群體,在考古發掘中一向居於十分關鍵的地位。由於戰爭和盜墓者因素或者自然災害的影響,陸地上的古建築往往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遭到破壞,從而阻礙了人們對...
施工隊意外發現一洞穴,本以為是林彪的防空洞,誰知卻是千年古墓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意思大家都懂,而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就和這句話有著密切的關係。有這麼一座千年古墓,被大批的盜墓賊惦記著,也找尋了許多年了,但就是沒被找著,...
最長壽的開國皇帝想不到是他!而且他極盡奢華的墓穴至今未找到!
古代人因為食物營養、自然災害等各方面原因,壽命都不是太長,能火到60歲都算長壽的了。不過對於各代帝王,因為每天都是錦衣玉食地伺候著,所以我們所熟識的乾隆皇帝活了89歲,算是很幸運的了。但其實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