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逾千件文物印證廣州作為嶺南多元文化中心地事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南越王墓的發掘,不能不提到一位「本職在北京,卻心系嶺南,京廣兩地奔忙,兩地牽掛」的中國考古學家,他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副隊長黃展岳。

7月20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專訪了92歲高齡的黃展岳。

黃展岳向記者回憶了南越王墓的發掘往事。

  • 人物小檔案

    黃展岳(1926-)福建南安人,中國考古學家。

    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曾多次參加黃河水庫、洛陽、西安、昆明、長沙、廣州等地重要考古發掘。

    有「先秦考古第一人」之美譽。

從1983年開始,黃展岳參與南越王墓發掘,統編、編撰挖掘報告《西漢南越王墓》書稿、《廣州南越王墓》大型圖集,2015年出版《南越國考古學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黃展岳以日記為藍本,以實錄方式逐年記述,平鋪直敘記錄了諸多涉及南越王墓挖掘的相關記憶。

1990年9月8日黃展岳在番禺市頭村下招待所統稿。

黃展岳說,「1983年6月廣州南越國第二代王墓發現後,麥英豪到京匯報時私下對我說,請求考古所批准我帶幾名技術人員支援。

後來變為三家合作發掘,我被任命為副隊長。

到達廣州後,我參與發掘記錄、資料整理、編寫報告、定稿出版等一系列工作,歷時九年(1983~1991)。

期間不間斷地往來京廣之間,回想這段歷史,我深感欣慰。

我的日記、年譜,依年序摘錄綴編,形同『實錄』,記錄著當年挖掘的細節。

」記者看到,黃展岳涉及南越王墓的挖掘日記,被廣州學者程存潔全文編進2016年出版的《廣州文博(玖)》,日記記載了從1983年至2015年間,依年序記錄了諸多期間涉及南越王墓的記憶。

244件隨葬玉器雕工細琢堪稱「漢玉大觀」

南越王墓作為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發掘的1000餘件(套)文物,記載著嶺南地區多元文化共存一體的歷史真相,為嶺南地區多元文化找到源頭,印證廣州2000多年來作為嶺南多元文化中心地的事實。

黃展岳說,從35年前發掘南越王墓開始,到2015年出版《南越國考古學研究》,這期間自己與南越王墓結下30多年情緣,「這一輩子將心繫南越王墓,仍將繼續,直到生命的終止。

「文帝行璽」金印

南越王墓主人最重要的實物證據「文帝行璽」金印章,正是由黃展岳1983年9月22日在主棺室絲縷玉衣上約當胸部偏右處發現的。

這是一枚龍鈕的金印,在全國漢墓出土中尚屬首次發現。

正是這枚證實南越文帝的金銀章,大大鼓舞了現場發掘隊員的士氣,將發掘工作帶入高潮。

「文帝行璽」金印正面

黃展岳清晰記得:從1983年8月25日起重機吊起南越王墓墓道填土中的巨石開始,到1983年10月6日南越王墓運出最後一件文物,整個發掘整整用了43天時間。

在趙眜墓發掘出土的逾千件文物中,有多達244件(套)玉器隨葬品,占了全部隨葬品的五分之一。

玉衣、玉璧、組玉佩、玉印、玉劍飾、玉角形杯、玉盒、玉帶鉤、玉舞人等19種玉文物,成為當時轟動全中國的漢代考古的空前大發現。

玉盒

「南越王墓隨葬的玉器中,最閃亮最引人注目和興趣的,是墓主趙眜身上的20多件大玉璧和趙眜夫人們佩帶的組玉佩,如今被用作南越王博物館的館徽造型,正是其中一件龍鳳紋雙重玉佩。

而這件構圖流暢漂亮的玉佩,卻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用原始的手工打造。

」黃展岳說,「國內曾經出土的漢代組玉佩為數也不少,但是組合形式一般比較簡單,像南越王墓組玉佩這樣精緻繁雜的並不多見。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

「另外還有許多發掘物品,包括犀角形玉杯、承盤高足杯等等,直到今天仍然都是考古發現上的奇蹟。

「與同是諸侯王級、同屬漢武帝初年的巨野紅土山西漢墓(前87年)、滿城漢墓一(前113年)、二(前104年)號墓相比,無論數量上和器類上,都以南越王趙眜墓出土的為最多,玉器中寫實的動物紋樣多,其中高浮雕的和鏤空雙面雕的動物紋數量多,做工精絕,代表漢代玉器藝術的高峰,不吝為漢玉之大觀。

銅承盤高足玉杯

印證西漢時廣州已有玉石作坊

「穿在南越王趙眜屍體的『絲縷玉衣』,全長1.73米。

以絲縷編綴、麻布粘貼2291多片玉片而成。

出土時絲縷已朽,導致玉片散落,後經考古學家白榮金歷時3年多精心修復。

除了趙眜的絲縷玉衣,還有那頭枕珍珠枕,口含珍珠團,頭部和胸部蓋有『覆面』和『珠襦』,棺槨內外、屍體上下還出土玉璧47塊。

這是一個完整的珠玉斂葬。

」黃展岳說,玉衣是漢代帝王和高級貴族的葬服,根據他的統計,截至1991年,考古發現的可確定為玉衣或玉衣片已有40多例。

而南越王墓發掘的這具玉衣,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備的絲縷玉衣,為研究玉衣制度提供了新的物證。

「其中,玉衣內外放置的玉璧是為防止屍體腐朽,頭箱及足箱內的玉璧和陶璧則可能是用於引導靈魂升天。

黃展岳最後認為:「南越王這件玉衣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年代最早和最完整的。

可以認為,南越國絲縷玉衣最大的可能性應是南越王廷所特製;玉料產地應在曲江著南越國境內的其他地方探尋。

黃展岳(右)與麥英豪(左)在南越王墓主棺室清理出土玉衣。

記者查到當年負責修復玉衣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白榮金的見證:「絲縷玉衣身上許多地方的玉塊邊角沒有磨平,明顯能看出玉璧、玉璜等玉片改造痕跡。

」儘管至今尚未能發現廣州古代玉作坊舊址,但專家普遍認同「西漢時期廣州就有玉石作坊」一說。

「發掘物也有不少廣州對外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的物證,比如,出土於棺槨內『足箱』中的波斯銀盒,其造型和紋飾與西亞波斯帝國的金、銀器相似,揭示了廣州與西亞的貿易關係。

」黃展岳說。

三個「至為難得」至關重要

「南越王墓的發現,可謂震驚中外。

正如國家文物局顧問謝辰生先生說的,『南越王墓有三個至為難得:一是從建國後的考古發掘所見,凡屬大型的墓幾乎都被盜掘,十室九空,而南越王墓未受盜擾,保存完好,實在難得;其次,發現時墓內未遭任何擾亂破壞,這對科學研究有特別重要的價值;還有,這座石室墓是嶺南發現規模最大、隨葬遺物最豐富、墓主人身份最高的西漢大墓,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均為主人入傳,因而墓主的史事清楚,年代精確,這同樣至為難得。

」黃展岳說。

對話探墓第一人黃淼章:

廣州漢晉古墓十有八九被盜

歷任南越王墓一直為盜墓賊覬覦,中國西漢盛行「事死如事生」,引得一場陰陽生與死之較量。

民間的「鬼吹燈」傳說,南派三叔暢銷小說《盜墓筆記》細節,更給盜墓賊增添幾分神秘,也引發諸多好奇心。

更魔幻的記載是三國吳王孫權曾派5000名重兵南下廣州挖墓,最後只找得南越國第三代國王趙嬰齊的墓葬。

至今,南越國開國元勛趙佗陵園仍不知所蹤。

黃淼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再聊中國的盜墓話題。

南越王墓何以倖免被盜?

記者:中國盜墓向來猖獗,為什麼第二代南越王趙眜墓卻能完美保留?

黃淼章:南越王墓深藏象崗山地表18米深山腹中心,這樣的深度非常難盜。

古時候很多漢墓都有封土堆,這個墓卻沒有。

從第一代南越王開始國王都把自己的墓搞得很深。

也許幾代南越王都知道,漢朝雖然封他為南越王,但是中原王朝始終對其放心不下,他也害怕說不定有一天真有人要找上門算帳。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歷任南越王墓葬的情況。

黃淼章:前後五任南越王歷時93年。

西漢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開國南越王趙佗走完了100多個春秋的生命歷程,國葬之日,當時番禺城四個城門都上演抬棺出葬,隊伍神秘莫測。

真正裝有趙佗靈柩的棺材到哪裡去了,在下葬當時就留下了謎團。

根據《史記》和《漢書》包含的《南粵傳》記載,南越王國共五主。

後二主趙興、趙建德兩兄弟自相殘殺,均死於戰亂之中,只有前面三主趙佗、趙眜、趙嬰齊才可能給自己建造巨大的陵墓。

最典型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垂涎於南越王的珍寶,命將軍呂瑜親率5000名精兵南下廣州挖南越王墓,伐木毀林,鑿山破石,掘地三尺,幾乎將廣州大小山崗丘嶺都刨掉一層皮。

據傳,折騰半年最後總算找到了趙佗曾孫、南越國第三代王趙嬰齊的墓葬,盜掘出「珍襦玉匣三具,金印三十,一皇帝信璽,一皇帝行璽,三鈕銅鏡」等大批珍寶。

從那時候起,有好事之徒,步孫權後塵,或單幹或合夥,廣州一些有蛛絲馬跡傳說的山崗,都成了盜賊相繼盜掘的重點。

第一、二代南越王墓成歷代盜墓賊覬覦的目標,但任憑他們怎樣踏破鐵鞋也無處尋覓。

廣州65年發掘數百南越墓

記者:新中國廣州考古專家尋找南越王墓做過哪些工作?

黃淼章:1950年,廣州市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下設考古隊,尋找南越王墓成為廣州文物重點調查對象。

60年來,在廣州發掘了數百座南越王時期的墓葬,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找到1982年,國家開始進行第二次文物大普查。

回想起來,當時犯了一個方向性錯誤:以為南越王墓會離廣州老市區比較遠,因為漢代帝王陵都是埋得比較遠的,王陵距離長安100多公里。

當時廣州的考古隊將調查、探尋的目標重點放在了廣州城外遠郊縣區的荒山野嶺之中,並於1950年代到1960年代短短的10年間,在廣州市郊34個地點發掘南越國時期的墓葬200餘座,卻沒找到涉及第一、第二代南越王的任何蹤跡。

「鬼吹燈」現象確實存在

記者:民間和電影里常聽到「鬼吹燈」的故事,古墓發掘跟「鬼吹燈」是不是真有其事?

黃淼章:民間傳說盜墓時需要在墓東南角點上一盞燈,如果鬼不讓你盜,燈就會自己滅。

雖然這是小說家的描寫,但是從考古學角度,「鬼吹燈」的現象是存在的。

從科學角度解釋,在缺氧的封閉墓室里,如果下去燈滅了就說明氧氣不夠,十分危險。

中國古代有錢人「事死如事生」,認為陰間還有生活,像地面上一樣,所以會把很多陽間的東西放到墓里去陪葬,供自己繼續享用。

儘管死者在生前為了保護自己的隨葬品不被盜,在設計自己的墓葬時候,就埋得很深,墓里還設置防盜措施,比如史書記載的鬼箭,可以一觸即發。

當然有的搞了陷阱,有的搞了假墓,也有的做了積沙積石墓,就是墓室旁邊放了很多石頭,或者是沙,一旦挖穿墓壁的時候,沙就會飛過來,將盜墓人掩埋。

但任何措施都難以阻擋盜墓人的足跡。

中國的造墓和盜墓都是世界一流的,現在中國盜墓比較厲害的地區,包括了長沙、西安、洛陽和廣州。

很多人不了解廣州,其實,廣州比較大的墓葬中,90%以上都已經被盜了。

我們考古發現,特別是漢代、晉代的墓,在廣州被盜得尤其厲害。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黃丹彤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唐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漢南越國第二任王:文王趙眛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1983年6月9日上午被發現,考古人員趕到現場進行多方勘測。墓主人身穿絲縷玉衣,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一枚青白玉篆刻的「趙眜」玉印,可證墓...

孫權派五千精兵下廣州盜南越王墓

第二代南越王趙眜之墓隨葬的滿棺的玉器,是迄今發現的西漢同時代玉質最美、工藝最精、器形最齊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與同是諸侯王級、同屬漢武帝初年的巨野紅土山西漢墓(前87年)、滿城漢墓一(前...

古墓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大熒幕小螢屏上看多了盜墓故事,其實考古才是走進這片地下世界的正確方式。曾幾何時,考古學家撰寫的發掘報告與今天的盜墓小說一樣火爆。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位走遍華夏田野的考古學家,並與他一起探索那深...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代表漢代玉器藝術高峰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代表漢代玉器藝術高峰 尚留七大疑問待解第二代南越王趙眜之墓隨葬的滿棺的玉器,是迄今發現的西漢同時代玉質最美、工藝最精、器形最齊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需要解決的是,南越王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