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考到越南去?中國考古隊這次真玩兒大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年7月,一部凝聚十年心血的考古報告《越南義立馮原文化遺存發掘報告》正式出版。
始於2006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在越南進行的田野考古發掘,可謂國內考古機構第一次在國外獨立完成的田野考古,具有中國考古走出去的破冰意義。
從上到下依次為出土的陶釜、玉器、陶豆、玉器。
20世紀80年代,一批關注東南亞考古的中國學者就已經注意到——越南北部青銅至鐵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與四川地區同時期或稍早時期的考古文 化面貌存在著某些相似性或一致性,越南北部的永福省和富壽省還陸續出土了幾件形式與三星堆文化同類器極其相似的玉器(牙璋)。
有關古蜀國與位於現越南北部
的古文郎國的交流和來往,在中越兩國的史籍中均有或多或少的記載和暗喻。
因此,了解四川盆地與越南北部青銅時期考古學文化的關係,特別是三星堆文化對東南 亞文化的影響對中國考古工作者極具吸引力。
作為越南義立馮原文化遺存發掘的發起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說,本次發掘是中越兩國之間的首次聯合考古發掘。
它對於研究越南北部青銅時代早期文化以及其與中國華南、西南地區青銅時代文化的關係和交流、了解三星堆文化的輻射範圍、去向等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此次考古證實,在張騫鑿空西域、開通北方絲綢之路以前,南方絲綢之路一直是通往東南亞、西亞的唯一通道,該通道所發揮的作用,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也就是越南的馮原文化時期。
赴越考古 跨國合作
1992年,高大倫參加一次在香港舉行的東亞古玉研討會時,越南學者表示可和中國學者共同研究並且歡迎中國考古機構到越南調查發掘,高大倫 怦然心動。
2004年,高大倫參加了中越邊境學術考察,第一次在越南博物館見到與三星堆文物相似的玉牙璋實物,當即與越方商討合作考古的可能。
為壯大野外 考古實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還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一同參與。
2006年,由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組成的考古隊前往越南永福省義立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中方考古隊到越南後,越方積極配 合,在圈定大範圍後,考古隊可自己選點。
經過前期的選點和勘探,最後考古隊選定在越南永福省義立遺址作為發掘地點,先後共布了4個探方。
在越南發掘期間,中國考古隊的工作得到了越南國家博物館的首肯。
時任考古隊領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長雷雨回憶,洛陽 鏟在越南考古工地發揮了很大作用,令越南同行大感興趣,這也是首次在越使用洛陽鏟進行考古勘探工作。
我們的考古從調查、發掘,到修復、整理自成體系的理論 方法也在越南的考古工地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展示。
高大倫說,在越南前後工作近三個月,發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是親手發掘出了與三星堆同時期的,與三星堆文化有一定聯繫的一批遺物遺蹟, 收穫遠超預期。
至此,川陝兩家考古院在越南的考古發掘為中國考古走出國門開了個好頭。
此次考古猶如蝴蝶扇動的翅膀,其後,國內機構陸續開啟去俄羅斯、肯尼 亞、寮國等地的考古工作,中國考古逐步走向世界。
「作為一個大國,經濟要出去,文化也要出去,甚至在有些地方,文化還應該先行。
與別的國家打交道,首先要了解別人的文化,考古是途徑之 一。
」高大倫建議,考古走出去國家應該通盤考慮,上升到國家戰略和國家行為方面來,這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擔當。
他希望高校培養更多的對外考古人才。
為重構南方絲綢之路提供新線索
越南義立馮原文化遺存發掘考古涉及的馮原文化在越南可謂知名度極高,大致為銅石並用時代至鐵器時代。
馮原文化因1959年馮原遺址的發掘而命名,迄今為止,已調查發現100餘處馮原文化時期的遺址,其中70餘處經過正式發掘。
中國學者對越南文化的研究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西南與越南的關係等。
當年中國考古隊對義立遺址中的義立寺南部的區域進行發掘,發現各類遺蹟78處,其中馮原文化時期的文化遺存77處,並出土大量的石器、玉器、角器及陶器殘片。
川陝聯合考古隊的研究表明,義立遺址遺存的年代在馮原文化的中期偏早階段,其絕對年代當在距今3500至3700年之間。
瀾滄江流域、廣西的部分遺址與義立遺址有接近的地方。
川陝聯合考古隊認為,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對周邊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越南馮原文化亦受到其深刻影響。
馮原文化發現的玉戈、玉璋、T字形玉環、玉璧等與長江上游地區的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同時期的同類器物,無論是器形、製造工藝、紋飾等均極為相似。
此次考古也論證了從四川至越南的文化通道,較為快捷的是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以成都為起點,向南分為東、西兩路。
西路沿氂牛道南下至 大理,東路從成都平原經五尺道至大理。
兩道在大理匯為一道繼續西行,經保山、騰衝,抵達緬甸密支那;或從保山出瑞麗進抵緬甸八莫,跨入外域。
南方絲綢之路
國外段東線包括從四川經雲南元江下紅河的紅河道,和從蜀經夜郎至番禺(今廣州)的牂牁道,經由此道發展了西南與東南沿海地區的關係。
報告認為,如果將視野放得更廣一些,就會發現在從四川成都至東南亞地區,特別是越南,沿線的遺址中有很多的相似文化因素,這些文化因素中尤 以刻畫紋陶器最有代表性。
從四川的涼山州安寧河流域,到雲南的新光,再到雲南的保山市,最後到廣西的感馱岩和越南的馮原文化這一個廣大的地區,在中國的商
周時期,從長江上游至東南亞地區,出現了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文化交流活動,這些交流活動增進了各個區域之間的互動。
此次考古發掘為重構「南方絲綢之路」提供了新線索。
高大倫說,隨著考古工作的持續開展,將能夠清晰呈現從三星堆到越南的宏大歷史背景,為新時期「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寶貴依據。
兩城鎮遺址:細數「考古聖地」歷時千年的變演
據考古調查與發掘,兩城鎮遺址是距今4600—4000年前龍山文化時期的一個核心聚落遺址,也是龍山文化時期的一處古國都城城址。種種考古研究表明,大量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的出土預示著兩城在當時是適...
淄博黃土崖遺址再添文物佐證 盡覽5000年歷史
摘要: 「截至目前,考古隊通過發掘發現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時期的遺存,還發現了明清時期的墓葬、彩繪壁畫等一些有價值的遺址、文物」——14日,記者赴淄博黃土崖遺址考古工地採訪。
四川考古首次大規模發現半地穴式房址
中新社成都10月11日電 (岳依桐)記者11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日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安寧河流域首次大規模發現、辨識出半地穴式房址。這在四川地區尚屬首次。2016年8月以來,四川...
哈薩克斯坦國寶「金人」出土地 曾有多個族群先後生活過
記者昨日從省考古研究院獲悉,中國和哈薩克斯坦聯合考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聯合考古隊發現,曾有多個族群先後在哈薩克斯坦的拉哈特遺址區域生活。據介紹,拉哈特遺址處於哈薩克斯坦阿拉套山北麓,屬於阿拉木圖...
甘谷毛家坪遺址發掘獲重大突破
甘肅日報2014-09-05 05:30:22實物佐證「華夏第一縣」設立的歷史沿革甘谷毛家坪遺址發掘獲重大突破實物佐證「華夏第一縣」設立的歷史沿革本報甘谷訊(記者牛彥君)今年5月以來,最早的秦文...
四川新發現4座漢晉城址 渠縣宕渠城首次發現「賨人」蹤跡
扼守交通要道、深入巴蜀核心區域,在漢晉時期,一場大規模的城鎮化運動在蜀地展開。隨著王朝更迭,不少城址都消失在歷史煙雲之中。為進一步釐清四川漢晉古城的保存狀況,2014年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文物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5日電(記者許正)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的小南山遺址於今年7月正式考古發掘以來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期文物。考古專家說,出土的大量珍貴玉器表明鄰近我國東端國境線的小南山早在8...
臨汾陶寺探幽:帶給你的心靈震撼,他日開放定讓世界當驚
一直以為陶寺遺址只有一些夯土基礎顯示出來堯時期大概的房屋住址。近日有幸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隊的帶領介紹下,重新拜謁了陶寺遺址,心靈震撼,感觸頗深。
去攀枝花體驗下壩子遺址文物考古探秘
原標題:去攀枝花體驗下壩子遺址文物考古探秘6月8日,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文物局、市文化館主辦,鹽邊縣文物管理所、攀枝花開發建設紀念館和大田會議紀念館承辦的考古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