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洪荒走向文明的華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洪荒走向文明

作者:閆廣勤

華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是西周時期,但在考古學家的幫助下,華縣歷史可以上溯到混沌蒙昧的洪荒時代。

考古工作者在華縣的西南部鄰縣藍田,發現了距今約100萬年的「藍田人」頭骨化石;在南部鄰縣洛南,發現了距今約50萬年的「洛南人」牙齒化石;在北部鄰縣大荔,發現了距今約20萬年的「大荔人」頭骨化石。

雖然華縣境內至今並未發現古人類化石,但幾個鄰縣都有古人類化石被發掘,而且華縣境內也發現過與「藍田人」時代相同的舊石器,因此,我們有理由判斷,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今華縣境內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

他們在此勞動、生息、繁衍,開創了這一塊神奇土地上的歷史。

距今約八九千年前,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華縣境內較舊石器時代,有了繁盛、活躍的人類活動,這被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掘所證實。

考古工作者在華縣境內共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50多處,發掘出豐富的人類遺蹟遺物,使我們可以從中探求到遠古先民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這其中,又以老官台遺址和元君廟—泉護村遺址在考古學界最為知名。

老官台遺址位於華縣石堤河(又稱西沙河)東岸台地上的老官台村(在今杏林鎮),1955年調查,1959年發掘,清理出灰坑,出土有陶器、石鑿、骨鏟及骨錐等。

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一個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因這一類文化遺存在老官台村首先被發現,所以中國考古界將渭水流域的同一文化遺存稱為「老官台文化」。

經考古學家研究,老官台文化時期,先民們已建村落,營造簡單房屋,從事農耕、狩獵、家畜飼養及採集等生產活動,過著綜合性經濟生活。

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有鏟、斧、錛、鑿、半月型石刀等,打制石器也有一定比例。

陶器以缽形或罐形為主,多數器表滿布規整的網狀交錯繩紋,彩陶僅見缽或缽形三足器,口沿外繪一道深紅色寬頻紋。

老官台文化大約持續了1000年左右,歷史進入了仰韶文化時期。

這一類文化遺存因首先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而命名。

華縣境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大多數屬於仰韶文化遺存。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元君廟(俗稱元帝廟)與泉護村同位於華縣柳枝鎮。

元君廟在橋河村南,泉護村在橋河村西南,兩處遺址隔構峪河相望。

1958年、1959年、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帶多次進行發掘,發現了許多重要的仰韶文化遺蹟遺物。

考古工作者對這些遺蹟遺物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時先民們的生產生活情景。

那時的華縣地區,南部秦嶺山區森林茂密,山高土瘠,不適於耕作,因此無人類定居。

北部渭河,沒有約束的在平原地區流淌,一到洪水季節,今縣境北部就是一片汪洋,洪水過後,又是一片沼澤,也不適於原始人類定居。

而秦嶺山麓以北,今赤水-柳枝縣級公路以南地區,是高亢平坦、土質肥沃的黃土台地,從秦嶺山地峪道流出的各條渭河支流,切割台地向北流去,而河水清澈,長流不斷(不像現在這樣成季節性河流)。

那時的先民,都定居在這些黃土台地上。

由於當時人類社會是母系氏族階段,先民們都以氏族村落的形式定居和生活。

氏族村落建在河流附近,高於河床的台地上,既有到河中汲水之便,又可避洪水侵襲之害。

而且這裡又適於農業、畜牧、狩獵和捕魚等生產活動。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上的先民們,就在地處構峪河兩岸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植被茂盛的台地之上,建起了原始氏族村落。

村落的遺址約有十幾萬平方米,大體分為居住區、公共墓地和窯場三部分。

泉護村遺址的居住區發現有供普通居民居住的口徑在3-6米,深2-3米的居穴,也發現有供居民進行公共活動的「房子」。

「房子」的面積達225平方米,結構為半地穴式,即先挖一淺豎穴,再在其上搭建屋頂。

村落附近設有公共墓地,元君廟遺址發現的保存基本完整的墓地就在居住區的南面。

墓葬集中在一起,排列比較整齊,人頭的方向一致,反映了先民們幻想著在另一個世界還要和生前一樣地過著氏族生活。

各個墓葬的隨葬品種類和數量大體相同,一般沒有顯著差別,說明私有制還沒有出現,但女性墓隨葬品一般多於男性,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中女性社會地位較高的狀況。

泉護村遺址還發現在遺址周圍有二三座一組的橫穴式陶窯群,出土有許多陶器,反映了當時的制陶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出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其種類有碗、缽、盆、瓶、釜、灶、瓮等。

彩陶也很發達,一般是在紅色陶器的原色底面上飾黑色,個別用黑紅二色。

構成彩陶圖案的基本紋樣有圓點、勾葉、弧三角、直線、曲線數種,但它們的不同組合卻表現為千姿百態的圖案。

彩陶圖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具象的鳥紋,一是抽象的花卉紋。

鳥紋是泉護村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圖案,一個陶缽上的鳥形圖案與太陽圖案複合的「陽鳥」形象,極富裝飾趣味。

花卉紋則以二方連續、間或以三方連續等形式繞器裝飾。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認為這種花紋是玫瑰花圖案,是仰韶文化的標誌;「花」即「華」,也是華夏的象徵。

這一時期的農業生產,採用的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法,主要由婦女擔任。

她們把種子撒在地里後,任憑禾苗自生自長,不懂得田間管理。

人們的主要食糧是粟(小米),也有稻米。

20世紀50年代,在泉護村文化遺存中就發現了粟和稻的外殼。

1997年,在這裡又浮選出炭化稻米,這是渭水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首次發現的稻米實物,也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那個時代最偏西北的稻米實物。

漁獵活動主要是由男子擔任的一種輔助性生產,而採集活動是由婦女兒童擔任的另一種輔助性生產,雖然都不及農業生產重要,但在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也是不可或缺的。

泉護村遺址發掘的生產工具中,石器不發達,磨製石器除斧、錛、鑿及長方形石刀外,還有大型扁石鏟,而收割工具是陶片改制的陶刀。

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骨角器,主要是錐、針等。

元君廟遺址發現有陶制紡輪,泉護村遺址還發現了布痕,每平方厘米經緯線各10根,證明當時已有比較進步的紡織手工業。

紡織的原料主要是野麻纖維,人們從野麻上剝取纖維後用陶制紡輪捻成細線,再編織成麻布。

有了麻布,人們就能夠縫製比較像樣的衣服了。

仰韶文化時期的生產力雖然比以前有了提高,但仍然是低下的,必須匯合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才能維持生活。

勞動產品歸氏族成員所共有,並且只能按平均分配的原則進行分配。

當時的人們生活是很艱苦的,觀察元君廟遺址發掘的150個成人骨架,發現下頜骨都較現代人粗壯,牙齒嚴重磨損,說明他們的食物極為粗糙。

骨架中多出現壓縮性骨刺,是因負重過多所致。

距今四五千年時,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華縣境內發現有這一時期的龍山文化遺址多處。

龍山文化的時間在仰韶文化之後,因首先發現於山東章邱龍山鎮而命名。

從考古發掘的遺蹟遺物我們得知,龍山文化時期的先民們已從母系氏族進入了父系氏族,生產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經濟生活以鋤耕農業為主,有了田間管理。

畜牧業較為發達,瓜坡鎮南沙遺址的龍山文化層就曾發現兩具完整的馬骨。

陶器已開始輪制,以灰陶為主。

這一時期,私有觀念,貧富差距和社會等級都逐步產生,隨之出現父權制和軍事民主酋長制,原始社會開始走向解體,經專家研究,包括華縣在內的陝西龍山文化上限應與傳說中的黃帝、炎帝相對應,下限應與夏文化和西周文化有直接的淵源關係。

原始社會結束後,中國歷史進入了夏、商、周時期,這已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時代了。

但華縣這一小小的區域,沒有發現夏、商兩朝可靠的有關文字記載。

考古工作者在這裡也沒有發現夏文化遺存,僅發現了幾處商代遺址,以瓜坡鎮南沙村發現的南沙遺址最有特點。

20世紀80年代的科學發掘,獲得了許多商代前期的遺蹟遺物。

有房屋、灶坑、窖穴、墓葬、陶窯及石、骨、陶、蚌、銅質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

其中有卜骨、刻劃符號及商代前朝的刻劃陶文。

刻劃陶文屬我國古文字中罕見的珍品。

進入西周以後,華縣就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華縣古代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華縣、渭南古代遺址調查與試掘》(載《考古學報》1980年3期)

《陝西文博考古科研成果匯報會論文選集》(陝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1981年印行)

《中國歷史的童年》(中華書局1982年版)

《華縣新發現商代前期遺蹟》(載1985年4月17日《陝西日報》)

魏亞男《中華文明史的新曙光》(載《新華文摘》1986年10期)

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載《新華文摘》1987年11期)

《陝西歷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

《陝西文物古蹟大觀》(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古中國簡史》(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年版)

來源:作者供稿

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文物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5日電(記者許正)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的小南山遺址於今年7月正式考古發掘以來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期文物。考古專家說,出土的大量珍貴玉器表明鄰近我國東端國境線的小南山早在8...

最早的文化之一——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於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