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的各個時期知識認知了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學者特彆強調農業起源的意義,認為它才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或者說是新石器時代革命的主要內容。
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
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
所以並不是3個特徵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英語:neolithic),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
新石器時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發明了陶器,出現了原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1、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
新石器時代彩陶罐2、發明了陶器;、出現了原始農業、養畜業和手工業。
由於各地新石器時代的情況很不一致,所以沒有統一的分期標準。
有的地方分早晚兩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
有的在晚期出現少量銅器但還不會有意識地製造青銅合金時,單獨列出一個銅石並用時代,作為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的過渡期;有的則把這個階段歸入新石器時代晚期。
3
新石器時代
西亞、北非和歐洲的新石器時代發展較早,考古研究也較深入。
這裡是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以後又最早出現金屬器,最早進入文明時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亞
西亞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安那托利亞(今土耳其)和扎格羅斯山山前地區,即所謂農業起源的新月形地帶。
這一地區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潮濕,夏季炎熱乾燥,有適於栽培的野生穀物和易於馴養的動物,從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已有相當的基礎,因而成為最早出現農業和養畜業的地區。
大約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進入原始新石器時期,有了農業和養畜業的萌芽。
公元前8000~前7000年,先後進入前陶新石器或無陶新石器時期,已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豌豆等,開始飼養綿羊和山羊,有的遺址還有豬骨。
這個時期的典型遺址耶利哥遺址,已出現用土坯砌築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圍牆和濠溝,牆內有石砌的鎡望塔。
這在世界上同類建築中是最早的。
大約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亞各地先後進入有陶新石器或發達的新石器時期。
最早的陶器可稱為土器,火候極低;稍後有厚胎的素麵灰褐陶,最後出現彩陶。
這時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農業。
房子一般為多間式、平頂,有的房內有牛頭形塑像。
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這裡的一些遺址有了銅器(個別遺址中用冷鍛法製造的銅扣針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西亞的新石器文化在發展中對周圍地區產生過明顯的影響,一是向北非尼羅河流域傳播,一是向歐洲東南部擴展。
尼羅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為3期,從早期開始即為有陶新石器階段。
北非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分為三大系統: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
在歐洲的希臘本土、克里特島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等地存在過前陶新石器文化。
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後出現了彩陶文化
(見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
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
中亞、南亞和東南亞
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
該文化分布於土庫曼斯坦境內。
石器大多繼承當地的中石器時代傳統而多細石器,同時也新出現磨製石斧和磨谷器。
已種植小麥和大麥,飼養山羊。
陶器均為手制,胎中多摻草末,除素麵外還有一些彩陶。
從總體文化面貌來看明顯受到西亞新石器文化的影響。
中亞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較晚,其代表為克爾捷米納爾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經濟以漁獵和採集為主,陶器多飾刻劃或戳印紋,彩陶極少。
南亞次大陸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約開始於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帶。
居民種植小麥、大麥,飼養綿羊、山羊和牛。
大約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現陶器,並且很快出現彩陶。
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有種植薯芋為主的新石器文化,沒有發展起真正的農業經濟。
北亞東北亞
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現最早的地區,蒙古和西伯利亞也有個別遺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萬年。
但這個地區的磨製石器一直不很發達,農業出現的年代也很晚,與西亞情況正好相反。
這個地區的陶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筒形罐特別流行,一般為灰褐色,飾刻劃紋或壓印紋。
在日本,陶器多繩紋,故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又稱繩紋時代。
朝鮮和西伯利亞的陶器則多施篦紋。
朝鮮
朝鮮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國東北新石器文化的影響,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發展起旱地農業,種植粟和黍。
蒙古東部地區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種黍,並飼養牛羊等家畜。
日本的農業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因受大陸的影響,才急速發展起來的。
西伯利亞則一直以漁獵和採集經濟為主。
美洲
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時代這一概念。
但若用舊大陸考古學的標準去衡量,那裡也還存在新石器時代文化。
美洲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以前基本上處於新石器時代,即使已創立高度文明社會的瑪雅王國(見瑪雅文明),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屬器。
美洲是農業起源的重要地區,那裡最先培植玉米,還有豆類和南瓜,印第安人稱之為三姊妹。
家畜僅有駱馬一種。
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
大洋洲在殖民者進入以前基本上仍處於狩獵、採集經濟階段,不會製造陶器,所以那裡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界線不大明顯。
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時代仍多打制石器,種植薯芋,同東南亞的情況有些類似。
4
中國新石器時代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
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
1.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裡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
有大地灣遺址、上山遺址,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等。
2.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
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占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
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
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
有河姆渡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等。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物中發現水稻遺存,證明了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中國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1]
3.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
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細石器特別發達而很少磨製石器,陶器也不甚發達。
時期劃分
上述除第③區因考古工作不夠深入難以分期外,前兩區大致可分為3期:
早期
以甘肅
大地灣遺址最為久遠(60000-4800年),早期距今13000~7000年前,可分為前後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莊頭、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為代表。
加工石器出現簡單的磨製,能夠製作簡單燒成溫度較低的陶器。
在南方,主要表現為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主要以打制石器和細石器為主,開始使用磨製石器。
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發現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為經過人工培育的水稻,學術界仍然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區。
後段是距今約9000~7000年,主要以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等磨製石器有了很大發展,陶器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種類較多,以紅陶為主,陶色多不純正,陶質較粗疏。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獲得初步發展。
中期
中期距今約7500~5000年,可分為前後兩期。
河姆渡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為代表,後期以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為代表。
磨製石器種類豐富,製作精美,制陶技術顯著進步,出現慢輪修整口沿的技術,農業和畜牧業獲得高度發展,長江流域已進入到灌溉農業階段,而且豬已經成為一種主要家畜。
人口聚落不斷增多擴大,開始出現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規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會組織向心凝聚平等的特點。
晚期
晚期距今約5000~4000年,也叫銅石並用時期,以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山東日照兩城鎮、河南洛陽王灣、山西襄汾陶寺、甘肅臨兆馬家窯、湖北京山屈家嶺湖北天門石家河、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為代表。
制陶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
陶器以灰、黑陶為主,輪製法得到普及。
石器磨製精緻,器型變小。
農業和畜牧業高度發展,人口急劇增加,社會複雜度成都不斷提高,出現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築,有了階級、貧富分化,人類社會向國家文明時代邁進。
5
新石器的陶器
編輯
時代早期
(距今約12000-9000年)發現的陶器數量較少,絕大多數為陶片,陶器中普遍參雜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製技術和泥片貼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藝原始、器類簡單,無刻意的裝飾。
根據湖南道縣玉蟾岩、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的考古發現,中國至遲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現了原始陶器,在中國北方,河北徐水南莊頭也發現了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據此,可以大體看出,中國南方最早的陶器多圜底,中國北方早期的陶器多平底,陶器的製作方法、器表的裝飾手法也有明顯的差異,說明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
時代中期
(距今9000-7000年)
陶器工藝有很大改進,普遍採用泥片貼塑法、捏塑法和泥條盤築法,以紅色、褐色陶為主,燒成溫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澤不一的現象,裝飾普遍比較簡單,在黃河流域彩陶開始萌芽。
時代晚期前段
新石器時代晚期前段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鬹(距今7000-4500年)
制陶技術快速發展,流行泥條盤築法,滿輪修整技術普及,部分地區開始出現輪制技術,陶器顏色仍以紅色為主,但色澤純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黑灰陶比例逐漸增多,裝飾手法多樣,黃河流域彩陶流行。
時代晚期後段
新石器時代晚期後段龍山文化玉牙璧(距今4500-4000年)
制陶技術突飛猛進,快輪制陶技術迅速普及,產量增加,黑色、黑灰色磨光陶流行,風格素雅凝重,在黃河流域隨著袋足炊器的普遍出現,范模製陶工藝發展很快。
6
新石器時代出品的玉刻圖長方形板
編輯
玉刻圖長方形板是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的產物,長11.4厘米,寬8.3厘米,厚0.7厘米。
玉板片狀,中部微隆起,邊緣呈階狀凹下。
玉板表面飾有陰線琢出的環形圖案及放射形的箭頭狀圖案。
此玉板於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出土時夾於玉制的龜背甲及腹甲之間,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
對於圖案所表現的內容,學者們有多種解釋,或認為是上古之時的河圖、洛書,或認為是文字產生前的八卦圖像,或認為另有含義。
總之,其文化內涵極其深刻,尚需作深入的探討[2]
。
7
中國各地區陶器
東南地區
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文化範圍,包括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諸省,基本上可分為早、晚兩個階段。
早期文化的遺址有江西萬年仙人洞,廣東英德青塘,冠山滑岩洞和廣西桂林甑皮岩、馬蘭嘴山,杯較山、石尾山、海角山等處。
以繩紋粗紅陶為主要代表,質地較粗松,具有明顯的原始特徵。
紋飾除了繩紋,還有劃紋,篦點紋,見齒紋,指甲紋和籃紋等。
晚期文化較早期為豐富,質料種類增加了泥質紅陶,灰陶和黑陶;紋飾種類增加了頗具特色的幾何印紋,繩紋迅速衰落,但大量素麵陶依然為主要品種。
工藝上仍為手制,器表留有慢輪修整的痕跡,器形也開始變化多樣起來。
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自治區,四川的陶器文化較為發達,雲南、西藏頗有類似,具一定水平,貴州比較零星。
雲南的白羊村文化多產夾砂褐陶,陶質疏鬆,胎壁較厚。
均為手制,採用泥條盤築法,制陶工具有陶墊,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
器形獨特,有罐、缽、缸、帶流器等,肩、腹部常飾以變化豐富的劃紋、繩紋、點線紋、剔刺紋、乳釘紋、附加堆紋、印紋(篦齒紋、圓圈紋、斜方格紋)、線紋等。
西藏在建國以後才發現新石器時代陶器文化的遺址,主要是粗、細夾砂陶,陶色有紅、黑、灰三種,均為手制,採用泥條盤築法,手捏法或模製法,製作較粗糙。
器形簡樸,只有罐、盆、碗、盤等。
紋飾種類極少,多為繩紋或幾何形劃紋。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的陶器文化,統稱為「細石器文化」,它的遺址遍布中國的東北、內蒙古自治區、寧夏、甘肅等地,由於陶器的發展受當時經濟生活的影響和限制,因此,在農業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陶器數量和品種都較為豐富多樣,在漁獵畜牧經濟為主的地區較為稀少寥落。
其早期文化包括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小珠山文化、趙寶溝文化、左家山文化,以興隆窪文化為典型。
興隆窪文化以1982年發現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此時期的陶器均為手制,只有夾砂陶,陶色主要為灰褐,黃褐,陶質疏鬆,胎質較厚,火候較低。
典型器形為筒形罐,也有缽、罐等。
多飾以數種紋飾組成的複合紋,戳印坑點紋等,有交叉紋、網格紋。
豎壓橫排之字形線紋。
中期文化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發現於內蒙古赤峰紅山,其陶器種類較多,有夾砂陶和泥質陶,製作較粗糙。
泥質陶為紅色,多作容器,夾砂陶為深褐色,多作炊煮器。
裝飾極具特色,有壓紋、劃紋。
附加堆紋和彩繪,以「之」字形線紋尤為突出。
器形多樣,有盆、缽、罐、瓮等。
晚期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還有北溝文化、阿善文化、紋器文化。
小河沿文化以夾砂陶為主,少量泥質陶,陶色種類分褐、紅、灰三種,器形有瓮、罐、尊、器座、缽、豆、盤、豬、狗等頭飾、紡輪等。
製作粗糙,很不規整。
器表多施拍印的菱形細繩紋和斜方格紋,器底有編織紋,其彩陶花紋與大汶口文化頗有相似。
[3]
仰韶文化
簡介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 澠池縣
仰韶村發現而得名。
仰韶文化遺址在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肅東部一帶都有發現。
遺址的分布範圍大、數量多,已經科學發掘的仰韶文化遺址約有100多處,其中發掘面積較大的有陝西西安半坡、華縣老官台、臨潼姜寨、河南陝縣廟底溝、鄭州大河村、山西芮城東莊村,河北磁山下潘汪等。
據碳-14測定的年代各地仰韶文化遺址的時間約為公園前4000-前2000多年,屬於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
陶器特點
仰韶文化陶器是承襲各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陶器發展而來,但器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其特徵是:胎質比較純凈、細膩,陶泥經過淘洗,表面磨製光滑,雖以手制為主,但已出現慢輪修正跡象。
火候一般較高,陶色以紅色者居多,並有一些棕陶、橙黃陶、灰陶和少量白陶。
器表以素麵與磨光較多,並有一些劃紋、弦紋、附加堆紋、拍印的繩紋和藍紋等裝飾。
部分細泥質陶器表面實有陶衣,並有用黑、白、紅等顏色彩繪的圖案花紋的彩陶器。
常見陶器
(1)炊器:有大口或口微斂的深圓腹、平底砂質罐,小口、深圓腹、圜底、三足砂質罐形鼎,大口、淺腹或折腹圜底、三足盆形鼎,小口、扁圓形腹或扁折腹、圜底、三足釜,敞口、深圓腹、平底、鏤空甑和帶有火門的平底、盆形陶灶。
(2)飲食器:有泥質大口、圜底或平底缽,大口、鼓腹或斜壁平底碗,大口、淺盤高柄豆,大口或直口、深腹陶盂和直口或敞口陶杯。
(3)盛儲器:有大口、深腹或淺腹、略鼓或折腹、平底盆,大口或斂口、深腹、平底罐,小口、深圓腹、平底瓮,小口、深腹或加雙耳尖底瓶和大口或小口微斂、深腹、平底或尖底缸等。
部分陶缽、陶盆和陶罐的上部飾有彩繪,另有帶握手的陶器蓋、筒形細腰陶器座、白陶器與硬陶器。
8
陝西省古遺址
編輯
老官台遺址
位於華縣縣城西南,渭河支流西沙河東岸。
1955年發現,1959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陝西分隊在華縣進行了試掘。
發掘及出土情況
文化層堆積較薄,僅發掘兩個圓形灰坑。
出土物以陶器為主,陶質多夾砂粗紅陶和細泥紅陶,還有少量細泥黑陶,偶見細泥白陶。
陶色不純正,多是桔紅和磚紅色,有相當數量內黑外紅陶和褐色陶,火候不高,陶質鬆脆。
皆為手制,器壁薄厚不均勻,紋飾有劃紋、繩紋、線紋、附加堆紋、錐刺紋。
彩陶僅見三足缽口沿外的朱紅色寬頻紋。
器形有三足罐、三足缽、杯、小口平底鼓腹瓮等。
生產工具發現有石鑿、骨鏟和角錐。
學術研究
關於老官台遺址的文化命名,學術界尚有幾種不同意見:有的認為它所出遺物特徵與仰韶文化不同,而且同年代相近的磁山和裴李崗特徵有別,主張命名為老官台文化;也有的認為老官台遺址同大地灣下層文化屬同類,後者遺物豐富,具有代表性,可稱為大地灣文化;有的人則將它歸於仰韶文化最早的北首嶺類型。
李家村遺址
位於西鄉縣城西1.5公里的李家村附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存,面積2.6萬平方米。
1960—196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兩次發掘,揭露面積1135平方米。
發掘及出土情況
發現房址一座,有三個柱洞,面積為36.81平方米。
其內有一灶坑,呈圓瓢形,東西直徑1.1米,南北直徑1.15米,深0.12—0.28米。
居住面是比較平整的生土面,未見加工痕跡。
發現陶窯一座,為豎穴式,由火膛、火道、窯壁、窯室組成。
窯室呈圓形,直徑約1.6米,兩條火道寬0.11—0.28、深0.2米。
窯壁圓形。
發現四座墓葬,其中成人墓一座,為長方形淺豎穴土坑墓,葬式仰身直肢,頭向正西,隨葬品豐富,有陶器13件,石器2件。
兒童墓3座,皆為瓮棺葬,隨葬品極少。
另外,還發現有袋形、圓形、橢圓形、鍋底形和不規則形灰坑,其中一個口小底大,帶兩個旋轉台的袋形窯穴,深0.84米,是為了貯藏不同的東西而專門挖掘的。
陶器特點
陶器手制,陶質疏鬆,火候較低,陶色不純,以泥質外紅里黑和夾砂灰白陶為主,泥質深灰色陶次之,還有少量的泥質紅陶、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不見彩陶。
常見的紋飾有繩紋、線紋、也有少量的附加堆紋、剔剌紋和布紋。
代表的器物有圈足碗、三足器、平底缽、圜底缽、凹底罐等。
石器中打制占56%,磨製占36%。
典型器為磨光扁平舌狀石鏟,利用河卵石打制而成的尖狀器、刮削器也很有特點。
其它還有斧、錛、鑿、敲砸器、磨盤等。
學術研究
李家村遺址具有新石器時代文化早期特徵,C測定年代為距今7000年左右。
被認為是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一個比較可靠的新線索。
白家遺址
位於今臨潼縣油槐鄉白家村的渭河北岸。
1956年發現,1974年半坡博物館試掘,1982年和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六隊進行了兩次正式發掘。
發掘及出土情況
遺址面積120000平方米,發掘面積1000多平方米,發掘出灰坑35個,房址2座,墓葬17座,出土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和蚌器。
房址特點
房址均為不規則圓形半地穴式,平面長徑2.6、短徑1.9米,現存深度0.25—0.3米,居住面光滑平整,內有一灶坑。
墓葬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坑,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還發現2座屈肢葬墓,頭向西或西北,隨葬品較少,半數墓無隨葬品。
陶器特點
出土的全部陶器均為夾砂陶,陶色以紅褐色和灰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灰色和灰黑色陶。
陶器皆為手制,大多數陶胎較厚。
容器主要有圓底缽、圈足缽、三足罐、小口鼓腹罐等。
學術研究
白家遺址是一處內涵比較單純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與渭南北劉、甘肅秦安大地灣下層文化特徵基本相同。
北劉遺址
在渭南市南約16公里的河西鄉北劉村西南清水河和稠水河交匯處的二級台地上,屬新石器時代。
1958年發現,1979—1987年由半坡博物館組織發掘。
文化層分早、晚兩期。
早期遺址
早期文化層厚0.14—1.2米,屬新石器時代早期老官台文化,有窖穴7座、墓葬9座。
窖穴有圓形袋狀、方形袋狀和圓筒狀三種形狀。
墓葬均為單人仰身直肢葬式,隨葬品有生產、生活用具和鹿角、鹿下顎骨。
陶器有圓底缽、圈足缽、三足缽、深腹罐、小口鼓腹瓮、圓底碗等。
陶器皆為細砂陶。
陶色為不純正的紅褐陶,多見交錯繩紋、斜繩紋、篦齒紋。
石器有斧、刀、錛、矛、球、切割器、鏃等,多為打制。
骨器有魚叉、鏟、錐等。
還有蚌鋸、蚌刀等少量蚌器。
晚期遺址
晚期文化層厚0.3—2.6米,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遺蹟包括:窖穴5座,分圓形袋狀、方形袋狀、筒形、鍋底形、圓形台階式、圓角方形等幾種形狀。
半地穴式房屋1座。
方形圓角等灶坑3座。
墓葬14座,其中9座土坑葬,5座瓮棺葬,土坑墓多為單人仰身直肢葬,隨葬品多為生產、生活用具。
發現大圍溝一條,上寬4.8、下寬2、深2.44米。
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有斂口缽、雙唇口尖底瓶、喇叭口瓶、曲腹盆缸、瓮、灶、斧、盂、甑、紡輪、圓環、圓球、刀等;陶質有紅陶、灰黑陶及黑陶;紋飾有繩紋、線紋、弦紋、麻布紋以及條狀、圓餅狀、雞冠耳狀的附加堆紋。
彩陶有黑彩、褐彩,其母題圖案為圓點、勾葉、曲線、弧形三角、寬條帶等。
石器有斧、錛、刀、碾盤和碾棒。
骨器有梭、鏃、魚叉、匕、矛、錐等。
半坡遺址
位於今西安東滻河右岸的半坡村北,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聚落遺址,年代約在公元前4860年—4300年,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
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進行了5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1萬多平方米。
1971年半坡博物館又作過補充發掘。
發掘及出土情況
文化層最厚處為2米左右,大體分為兩期:下層,厚1米左右,文化內涵豐富,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約6700年;上層,厚1米,屬仰韶文化半坡晚期類型或稱西王村類型,距今約5600年。
還有人認為遺址中包含有很少的廟底溝類型遺存,可分作半坡——廟底溝——西王村三期。
遺址內發現有村落、房屋建築、墓葬以及家畜、農作物、陶器等遺存。
聚落特徵
半坡類型聚落範圍,大體為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則圓形。
發掘出房屋遺蹟46座,窖穴200座,長方形圈欄兩座,大溝一條,陶窯6座,小孩瓮棺葬墓73座,成人墓葬174座。
居住區分兩片,可能分屬氏族內的兩個群團或經濟共同體。
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領住所兼氏族成員的聚會場所,周圍是小居室。
兩片之間以一條深1.5、寬2米的小溝道為界。
居住區外,圍繞有一條深5—6、寬6—8米的大防衛溝。
溝外北邊是氏族墓地,東邊是燒陶的窯址。
房屋特徵
半坡類型的房屋,除少數為方形、長方形外,絕大多數為圓形,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兩種形式。
基本特徵是:房子的門道與屋室之間,有一個兩側圍起小牆的方形門坎,房子中心有一個灶坑,有1—6根柱子,居住面和牆壁都是用草泥土抹成。
居住面為細的黃色草泥土。
方形和長方形房子有15座,面積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60平方米,最大的復原面積約100平方米。
半地穴式方形房屋在原來地面上下掘深約0.8米,以坑壁作為牆壁,壁上塗抹厚約2.5—3.5厘米黃色草泥土。
屋內中心有柱,用以支撐屋頂。
地面建造的方形屋牆壁用粘土夾木柱和木板而築起,全屋有10餘個柱子,成排排列。
居住面下部接近灰土部分鋪一層木板,然後再塗一層草泥土,每層經火燒,成為堅硬的紅燒土面。
圓形房子31座,直徑一般為4—6米,大多數圓形房屋牆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編籬塗泥作成,有的還經火烤,很為堅固。
窖穴
窖穴夾雜分布在房子之間,有圓形袋狀、圓角長方形等。
有些窖穴內發現有相當厚的穀物灰殼,說明這些窖穴是貯藏食物或用品的地方。
發現的家畜圈欄作長條形。
陶窯
陶窯分橫穴和豎穴兩種,窯室直徑1米左右。
豎穴窯下面為一下大上小的火爐,高約1.3、底徑1.9米,周壁是青綠色的硬殼。
爐口開在南邊,有火道。
橫穴窯的火爐是筒狀,火眼有10餘個。
窯壁厚度5—18厘米不等。
火爐向北。
生產遺存
遺物有石、骨、角、陶器。
有開墾耕地、砍劈用的石斧、石錛、石鏟,收割禾穗的石刀、陶刀,加工穀物的石磨盤、石磨棒。
生產以農業為主。
多處發現粟的遺存。
在出土的1件小陶罐里儲存有炭化菜籽,經鑑定為芥菜或白菜一類的種子。
主要家畜是豬、狗和黃牛。
漁獵經濟仍占重要地位,出土有許多石骨鏃和石網墜,還有些帶倒鉤的魚叉、魚鉤以及石矛。
有一種製成顆粒狀麻面的陶銼,可能是鞣製皮革的工具。
陶器
陶器以粗砂和細泥的紅色、紅褐色陶為主。
最常見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缽所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
器表多飾繩紋、線紋、錐刺紋、指甲紋和弦紋。
彩陶紋飾有人面、魚、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組成的幾何圖案花紋。
在圓底缽口沿的寬頻紋上,發現有多種不同的刻劃符號,有人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字的淵源之一。
裝飾品有用石、骨、陶、蚌磨製成的環、璜、珠、墜、耳飾、髮飾以及鑲嵌飾等。
學術研究
半坡晚期或稱西村類型的遺存發現較少。
陶器主要是平底瓶、平底缽、平唇淺腹盆和飾弧紋的彩陶。
北首嶺遺址
位於今寶雞市東北部金凌河右岸台地上,以寶雞市第四中學校園為中心,南北長約300、東西寬約200米,總面積達60000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的村落遺址。
發掘及出土情況
寶雞市文化局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曾於1958—1960年,1977—1987年先後做過7次發掘,發掘面積共4727平方米,遺址中文化層堆積厚4米,分三期:
早期為公元前5150—5020年,文化層厚0.8—1.20米;
中期為公元前4840—前4170年,文化層厚2.40米,文化面貌為半坡類型;
晚期為公元前4080—前3790年,文化層厚0.70米。
三期共發現房址50座,灰坑75個,窯4座,排水溝2條,灶坑2個,墓葬451座,陶器皿900件,其它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品等遺物共5000餘件。
早期遺存
早期遺存中有少量灰坑、1座陶窯和7座墓葬。
陶窯為筒形,分火塘、火道、窯室三部分。
窯室較火塘略高,火塘接近窯室的一端有兩個大的火道,緊接窯室內的小火道。
灰坑主要有圓形圓底袋狀、長方圓角、橢圓形等幾種形狀。
陶器以紅陶、紅褐陶為主,陶色不純。
陶胎較薄。
主要器形有鼎、三足罐、圈足罐、蛋形三矮足罐、圓底缽、圈足碗、小平底碗等。
紋飾多細繩紋,還有戳刺紋、小型堆紋、帶狀紅彩等。
素麵紋也占較大比例。
極個別的器物有內彩。
此期一般認為它可能屬於上承老官台文化之末,下開仰韶文化之端的過渡時期。
中期遺存
中期遺存屬半坡類型,主要發現兩處墓地。
此期陶器種類顯著增多,制陶技術提高,以紅陶為主,灰陶較前更少見。
陶色一致,火候較高。
主要器形以小直口尖底瓶、直腹小平底罐、圜底缽、蒜頭壺等為代表。
彩陶中的船形壺、水鳥啄魚紋蒜頭壺等工藝水平很肓。
晚期遺存
晚期遺存為一處保存較好的聚落遺址。
中心是南北100、東西約60米的廣場。
其北面和東南有3個房屋群落,房屋49座,門向多數朝中心廣場。
房屋為圓角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地穴居址幾種。
房屋門凸出屋外。
門道的大小與屋內地面面積成正比,一般長0.8—2.75、寬0.4—1.1米。
多數門道底部作斜坡狀,個別的門道設有台階。
門道地面經長期踩踏,均有一層堅硬的路土。
屋內進門處都有一桃形或瓢形或橢圓形的火塘,其上一端嵌置一陶罐以存火種。
此期代表性陶器有斂口缽、寬唇盆、敞口寬肩罐、碗形器蓋以及繪三角形圖案的彩陶等。
陶質仍以紅陶為主。
一些器物的上腹部往往有雞冠狀或圓餅狀附加堆紋。
彩陶數量減少。
出現了很少的樹葉紋或鉤葉紋。
晚期遺存一般認為屬半坡晚期類型。
學術研究
北首嶺遺址的發掘揭示了仰韶文化起始和早期階段的面貌及變化脈絡,為研究仰韶文化的聚落布局和文化內涵,增添了新資料。
下孟村遺址
位於長武縣下孟村,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1958年發現,1959—1963年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學聯合發掘,文化層堆積2—4米,從下到上可分為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
發掘及出土情況
共清理出房址7座,均為方形圓角半地穴式,以坑壁為牆,居往面和牆壁均抹草泥土,居面中部有圓形或瓢形灶坑,後部有保存火種的陶罐,門開在房屋的東壁上。
窖穴107座,有圓底形、長方形、鍋底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其中一些袋狀坑底部有二層台或三層台階旋轉而下,有些窖穴抹有草泥土並經火烤過,堅硬平整。
陶窯5座,有豎穴和橫穴兩種。
豎穴三座,由火口、火道、窯室等幾部分組成。
橫穴兩座,由火口、火膛、火道、火孔、窯室等組成。
陶器特點
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沙粗陶占多數,器形有紅陶缽、紅陶碗、杯口尖底瓶、二層台口尖底瓶、粗砂陶罐和瓮、曲腹缽、罐,另外還有灰陶大口小底缸和灰陶瓶。
紋飾多見弦紋、繩紋,彩陶紋飾有勾葉、圓點、黑寬頻紋,有些彩陶帶有白衣。
石器有斧、刀、錛、鑿、網墜、紡輪、球等。
骨器有鏟、錐、針、箭頭等。
還發現有陶銼、陶紡輪、陶刀、蚌刀和蚌飾。
在陶器中有一件三足罐,屬老官台文化遺物,出自最早的地層。
學術研究
下孟村遺址的發掘主要收穫是從地層上證實了老官台文化早於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早於廟底溝類型。
橫陣遺址
位於華陰縣敷水鎮西南約1.5公里的橫陣村西面台地上,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1955年由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發現,1958—1959年由陝西分隊進行了發掘。
仰韶文化層厚度約1米左右,龍山文化層厚度為2米左右。
仰韶文化層
仰韶文化層中發現陶窯1座,窯室呈圓形,口小底大,火膛口向西,有四條火道通向窯室。
發現的窖穴多為圓形袋狀坑,口徑1、底2、深約1米。
還有一種坑在其底部往往掏一深30—50厘米的小圓坑,內有火燒痕跡。
遺址的東南部發現土坑墓24座。
其中有幾個墓葬的小坑集體出現在一個大坑內,人骨多寡不一,有些是一次葬,有些是二次葬,不分性別年齡,骨架一般都是二、三層壓迭,非常凌亂。
隨葬陶器多見缽、尖底瓶、罐等,個別的隨葬石斧。
瓮棺葬位於遺址的西北部,發現5座,葬具是粗砂陶瓮上蓋細泥陶缽或陶盆,內葬小孩。
生產工具類石器有斧、錛、刀、鑿、杵、紡輪、盤狀器以及石球、磨石等;骨器有錐、針、鏃等;陶器有刀、銼、鑿、紡輪等、裝飾品有石環、骨笄、蚌飾和穿孔牙飾。
生活用具主要發現有許多陶器,以泥質紅陶最多,夾砂粗陶次之,泥質灰陶少見。
除素麵外,紋飾有繩紋、弦紋、附加堆紋、指甲紋及彩繪。
彩繪紋樣有魚紋。
器形有缽、盆、罐、瓮、甑、碗、尖底瓶、器蓋等,有些器蓋把鈕塑成獸頭或鳥頭。
龍山文化層
龍山文化層中發現居住遺蹟5座,其中1座保存較好,圓角方形豎穴,長寬各約4、牆高1米,居住面為白灰面,中央有圓形灶面,灶面下有鍋底形圓坑。
房門可能面南,未發現柱洞的痕跡。
早期窖穴為圓形袋狀,口小底大,口徑約1.5、底徑達3米,一般深在1米以上。
晚期為圓筒形坑,大而深,直徑4—5、深3米。
墓葬發現1座,長方形豎穴,內埋人骨2具,仰身直肢,頭向西。
隨葬陶器6件,為男女合葬墓。
龍山期遺物以石器最多,骨器次之,蚌器較少。
石器有斧、刀、錛、鏃、杵、鐮、盤狀器和磨石。
石斧為扁長條形,有的鑽孔。
石刀分兩側帶缺口、單孔和雙孔三種。
骨器有針、錐、鏟、鏃等。
蚌器有刀和鐮。
蚌刀長方形,兩側帶缺口,也有的中間穿孔。
裝飾品有石環、骨笄、蚌環和蚌飾。
另外還有石球、角器、牙飾、獸骨、魚骨和蚌殼等遺物。
龍山期的陶器分早晚兩期。
早期陶器是夾砂粗灰陶和紅陶占很大的比例,泥質灰陶很少,絕大多數陶器為手制,紋飾有籃紋、繩紋、附加堆紋和方格紋等。
器有罐、鼎、盆、尖底瓶、甑、碗、杯等,不見鬲。
晚期夾砂紅陶少見,泥質灰陶和磨光陶器大量出現,紋飾有繩紋、籃紋和方格紋等,輪制痕跡比較清楚。
器有鬲、罐、甑、豆、杯、缽、盆等,不見鼎。
姜寨遺址
位於臨潼縣驪山北麓的姜寨村南,1972—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與臨潼縣文化館先後對遺址進行了11次發掘,歷時8年,發掘面積16580平方米。
這是迄今發掘的我國新石器時代面積最大的一個遺址。
發掘及出土情況
文化層厚達3—4米,文化堆積層由下向上,依次為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半坡晚期類型(西王村類型)和陝龍山文化。
經放射性C斷代並經校正,半坡類型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600—前4000年左右,史家類型為前3690年。
聚落遺址
姜寨新石器聚落遺址分為居住區、窯場和墓地三個部分。
居住區略呈圓形,西南臨河,東、南、北三面都有人工挖成的防禦性壕溝作為屏障。
居住區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中央有面積較大的廣場,似應為公共活動的場所。
在廣場周圍分布著100多座房子,分為5個群體。
各個群體中都有一座較大的房子。
其它較小的房子繞著大房建築,房門向著中心廣場。
用於儲藏食物和其它東西的窖穴分布在房子附近。
此外,在居住區內還有許多兒童瓮棺葬和家畜的圈欄。
房屋遺址
發掘的房屋基址大小不一,有地面建築、半地穴和地穴式3種,平面呈方形或圓形。
4座大型房子均為方形,每座面積達80平方米左右。
各個文化層房屋基址的特徵比較明顯,由地穴式到半地穴式,再到地面建築,然後出現大房中有隔間,體現出當時建築技術和房屋形制的演變。
房屋的牆壁用草泥塗平,略晚的則施以白灰。
墓葬
姜寨遺址發掘的墓葬較多,總數有600餘座,其中的400座屬於半坡類型。
成人墓葬一般為單人仰身直肢葬,分布在遺址壕溝外的墓地上。
兒童的瓮棺葬只有少數與成人葬在一起,大部分布在居住區的房屋附近,是以瓮與陶盆、陶缽或陶罐與陶缽相扣合。
少數墓內的隨葬品極為豐富,如7號墓中有外徑0.4厘米、內徑0.2厘米的微型骨珠8577枚,分布在死者的頸部、胸部、腰部。
屬於史家類型的墓葬有200餘座,一般為土坑墓,為多人二次合葬。
一個坑內常埋葬20多具人骨,多的達七八十具。
一般都分排分層頭朝西整齊埋葬。
9
龍山文化為代表
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址
產生原因
龍山文化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經濟的發展使各個部落有了更多的剩餘產品,從而擴大了以物易物的交換領域。
氏族首領攫取到越來越多的財富,也不斷追求從交換中獲得的精美陶器、銅器和玉石裝飾品。
交換使人口集中、地點比較固定的一些集市成為周圍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技術交流的中心,城市就在集市的基礎上發展產生了。
為了維護本氏族的利益,保護新興貴族的財富,許多氏族聚落周圍過去的壕塹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而改之以修築堅固的高大圍牆,這就是中國大陸最早出現的城堡。
主要用於防衛的城堡和附近的物資交易集市相結合,形成了分布在各地的城市。
地理分布
龍山文化的城址,在黃河流域不斷被發現,其中河南境內的有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台、郾城郝家台、安陽後岡、輝縣孟莊等處。
這批城堡遺址的發現,說明 4000
多年前中原地區的城市經濟、物資交換和交通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山東境內,龍山文化時期的城址有章丘龍山鎮、鄒平丁公村、壽光邊線王村、臨淄田旺村幾座規模較大,遺存豐富,反映齊魯大地的古代文明是與中原並駕齊驅的。
此外,在內蒙古河套地區、遼西地區和長江流域,也有一些龍山文化時期的城址發現。
河南境內城址遺存
早在 20 世紀 30 年代初,安陽後岡發掘出的龍山文化城牆就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
當時清理出圍繞遺址的西面和南面兩部分牆址,長約 70 余米,牆寬 2—4 米。
由於歷代毀壞嚴重,很難窺測這個古城的全貌。
告城鎮遺址
登封縣位於黃河中遊河南省的西部,著名的中嶽嵩山橫亘在縣境北部。
告城鎮位於登封縣東南,西北距縣城 15 公里,穎河與五渡河在鎮西南交匯。
這裡地勢依山傍水,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適宜發展農業生產。
著名的王城崗龍山古城就坐落在五渡河西岸。
這座城堡有東西兩城,城呈方形。
西城的西牆長 94.8 米,南牆長 97.6 米,城內面積不足 1
萬平方米,規模較小。
根據這座城堡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時代,有些考古學家認為該城即為古史傳說中夏禹最早建都的陽城。
淮陽平糧台城址
淮陽平糧台的城址也是方形的,長寬各為 185 米,整個城堡所占面積約5 萬平方米,城內面積 34000 平方米。
發掘時清理城牆殘高約 3 米,牆頂寬達 10 米,為小板板築法砌成,夯層清楚。
城角為弧形,南城牆有城門,門兩側有土坯建築的門衛房。
南門的路面下埋設著兩條陶水管道以向城外排水,殘存 5
米多長。
陶水管用榫口套接法安裝鋪設,管上拍印著籃紋、繩紋和方格紋。
在這座城址內,發現十多座房屋遺蹟、三座陶窯和一批灰坑,還有 16座兒童的墓葬,成年人的墓則埋在城外。
輝縣孟莊鎮城址
輝縣孟莊鎮的龍山文化城址規模較大,面積達 16 萬平方米。
這座城堡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故道,修築在一處坡崗上。
城址亦呈正方形,城牆長寬均約 400 米。
主城牆頂寬 5.5 米,底寬 8.5 米,殘存高度為 0.2—1.2 米左右,部分地段保存著高達 2 米的牆體。
除西牆大部分遭到破壞外,其餘三面保存較好。
城牆為黃花土夯築而成,土質堅硬,內含較多料礓石及少量龍山文化時期的陶片,夯層厚約
8—15 厘米。
夯窩呈圓形,圜底狀,直徑約 1.5 厘米,是用集束木棍夯成的。
主城牆內外兩側都有寬約 10 米的附加部分來鞏固牆體。
根據勘察,這座古城曾經修復過。
城牆外有一周護城河,河底距地表深5.7 米,可見這座城堡的防衛是相當森嚴的。
城址特點
中原地區的這些城堡,與同時期的大型村落顯然是不同的。
除了高大的城牆外,有的城門還設有守衛,城外有護城河,城內住房也比一般村落的半地穴式房屋更為先進優越,屬於以軍事防禦性質為主的城堡。
總的看來,這批古城的規模雖然都不很大,但確實已具備了城市的雛形。
山東境內城址遺存
黃河下游地區發現的幾座龍山文化城址,規模和形制都與中原地區的大致相同。
最早發現的山東章丘縣龍山鎮的城子崖遺址,是中國遠古社會極其重要的遺址,龍山文化即以此定名。
該遺址在 1928 年和 1930 年經過兩次發掘,首次揭示出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龍山文化,是中國考古學家發現和發掘的第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在中國考古學史上有開創性的意義。
1990
年進一步勘察和試掘表明,這處遺址的「城子」是由龍山文化城址、夏代的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的城址三城重疊的,是中國早期文明在東方的一個中心。
城子崖遺址
城子崖的龍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東、南、西三面的城牆比較規整平直,北面城牆彎曲並向外凸出,城牆的拐角處呈弧形。
城內東西寬約 430多米,南北最長處達 530 米,面積約 20 萬平方米。
深埋地下的城牆寬為 8—13 米,這座古城 4500 年前矗立在齊魯大地時,氣魄是很雄偉的。
修築這座古城時,城牆大部分挖有基槽,少量部位則利用溝壕填實夯築起牆身。
城牆的夯土結構有兩種,一種用石塊夯砸,一種採用木棍夯築,表明城牆的修築時間有早晚之分,也顯示出龍山文化不同階段夯築技術的發展。
早期的夯土未能分層;中期重修的城牆夯層已較清晰,但層面尚不平整,夯窩也不十分清楚;晚期城牆夯層清晰,有較平整的層面。
不過,當時仍未出現比較先進的板築技術。
這座龍山文化的城址,面積之大在各地同時期的城市中居於首位。
城內有豐富的文化堆積,各個發展階段的堆積相互疊壓、彼此打破的關係十分複雜,出土了不少精緻的陶器和石器。
這些跡象表明,這座重要的東方古城主要的性質已不是軍事防禦的城堡,而是一個具有一定水平的手工業經濟和市場貿易的中心。
鄒平縣丁公村遺址
鄒平縣苑城鄉的丁公村,1991 年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好、面積較大的龍山文化城址。
這座古城平面呈圓角方形,面積約 11 萬平方米。
城內的文化堆積厚 3 米左右,出土文物的年代包括了龍山文化發展的全過程。
在這座城堡的下面,積壓著新石器時代中期大汶口文化的遺存,而龍山文化遺存的上面則是夏代東夷族的岳石文化及商代、周代的遺存,可見這裡是從遠古到三代人煙稠密、經濟發達的地方。
壽光市邊線王村城址
壽光市孫家集鄉邊線王村北的龍山文化時期城址,是 1986 年發現的。
城牆和城內的堆積都已受到歷代的破壞,但兩圈城牆的基槽尚存,內圈基槽平面呈不規則方形,面積約 1 萬平方米,東、西、北三面各有一門,南面因挖土破壞,城門已不復存在。
城牆的基槽口大底小,口寬 6—8 米,深 4 米多,在不平整的夯層面上有大小形狀不一的夯窩。
外圈基槽也呈不規則方形,面積 57000
平方米,四面有門與內城城門相對應。
據考古學家研究,這座龍山文化的古城是分兩個階段修築的,內圈城修築較早,外圈城較晚,反映出城市的規模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而逐步擴大。
田旺龍山古城
田旺龍山古城,1992 年在臨淄田旺村東北的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平面為圓角豎長方形,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
城內龍山文化堆積厚約 2 米左右,其下也埋藏著大汶口文化的遺存,其上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城址。
由此可知,這座城市與丁公村古城一樣,自龍山文化至周代,綿延上千年,幾經榮衰,成為山東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
城址特點
山東地區龍山文化晚期出現的早期城市,已不完全是單純用於防禦的軍事城堡,而是具有一定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地位的城市了,只是市場經濟還處於以物易物的交換階段,城市經濟的主要標誌貨幣還沒有形成。
比起中原地區,這些城市都有較大的規模,城內都有極為豐富的龍山文化堆積,反映出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口已相當可觀。
在這些古城周圍,都分布著一批不同規模的龍山文化遺址,城子崖古城周圍的龍山文化遺址多達
40處以上,說明這些古城是在一定地域中起重要核心作用的。
發掘表明,城市中的手工業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周圍的聚落,主要表現在陶器製作十分精美。
另外,這些古城的文化遺存都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城市的出現是當地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但是應該指出,龍山文化的這些古城,還不是夏代以後那種以商品交易為基礎的城市,商業城市的產生是奴隸制王朝建立以後才實現的。
其他地區城址
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中國北方和長江流域的一些部落也出現了以軍事防禦為主的城堡,如內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區的伊克昭盟准格爾旗、遼寧西部西拉木倫河、大小凌河流域等地都在龍山文化末期出現了憑山據險、用石塊疊起的城堡,有些城堡的影子已投射在夏代了。
浙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發掘位於嵊州市甘霖鎮的小黃山遺址時,意外地發現了一條溝。
經有關考古專家確定,這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早的聚落防護設施,距今已達9000餘年。
據現場考古人員介紹,該溝呈圓形,寬度達到10餘米,沿遺址而建。
在專家們清理過的剖層斷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層一層不同年代痕跡。
專家們初步認為,這是我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最早的壕溝。
廣西
考古人員日前在廣西百色市發現一處距今約六七千年的大規模早期人類遺址,並從遺址中發掘出一處揭露面積約500平方米的石器加工場。
專家認為,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石製品較豐富、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
此處古人類遺址位於百色盆地邊緣的百色鎮東筍村百林屯南面,被稱為革新橋遺址,其分布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
至今,共發掘出土古人類文化遺物數萬件,其中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切割器、石斧、石錛等石器,一些陶器和橄欖核之類的果核,以及大象、猴、鹿等動物骨骼遺存。
文物工作者在遺址中意外地發現一處大規模的古人類石器加工場,加工場內分布著大量古人類製作石器的工具、原料以及留下的斷塊、碎片等。
在遺址的東部,還發現了同一時期的古墓葬,已出土了至少兩副人體骨骼,這表明當時這裡可能是一個墓葬區。
廣西文物工作隊研究室主任、考古專家謝光茂說,革新橋遺址出土的古人類文化遺物說明當時這裡的打制石器特別發達,這些打制石器既有百色盆地舊石器的遺風,又有雲貴高原新石器文化的因素。
從目前所發現的材料判斷,革新橋遺址的年代可能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最早距今六七千年左右。
百色盆地長約90公里、寬15公里,考古學家在至今29年間共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或地點70多處。
地質學家推測,大約80萬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亞洲的東南部,碰撞引起燃燒。
大火焚燒了廣西百色盆地茂盛的森林,使其下面的礫石層暴露出來。
於是,當時的早期人類開始用礫石加工手斧、砍砸器、手鎬、刮削器等石器。
其中手斧是雙面打制、對稱設計的,而且都有一定的尺寸標準。
這說明當時的亞洲古人類智力水平與同一時期的非洲、歐洲和西亞舊石器時代初期的古人類沒有什麼差別。
貝加爾湖地區民族分化
新石器時代末期貝加爾湖地區民族分化
通古斯--滿語族的祖先在數萬年以前居住在貝加爾湖南部的地區,他們在那裡循序漸進地完成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最初的所有的發展階段。
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原始通古斯人的一部分離開了原地來到了東部地區(即黑龍江上中游和牡丹江、烏蘇里江流域),後發展成為女真和滿族。
留在當地的原始通古斯人繼續發展,後來被操突厥語族的外來人所融和。
通古斯--滿語族緣於同一族群(祖先),故其在人類體質學上有極為相似的特徵。
後因一些外界的因素的影響而分化為南北兩支,即北通古斯族群和南通古斯族群。
通古斯人中的滿族(錫伯人)被劃分為南通古斯人,赫哲族是後來從女真人中分化出來的一支,其的體質特徵介於南北通古斯人之間,之外的通古斯人皆屬於北通古斯人。
南北通古斯人雖然出自同一原始族群,但在外表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如南通古斯人(滿-錫伯)的外表具有長面、直鼻、眼距較近、眼裂較小和上眼瞼無褶皺或不明顯褶皺等特點,北通古斯人具有臉型較寬和皮膚的顏色發藍等特徵。
當然這些特徵都不是絕對的,因為南北通古斯人畢竟都屬於一個原始的族群並且他們之間一直都存在通婚的現象,所以各方的特徵都存在於雙方的族群中。
分享收藏樂趣幫助更多人了解古代文化
分享快樂小編微信:gw88jy
中國酒起源的考古資料
接上一篇文章。。。釀酒原料和釀酒容器是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在公元前10000至前5000年左右,人類逐漸完成了從舊石器文化時期過渡到種植農作物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轉變,公元前5000至前300...
河南龍山文化中時代最早的重要城址——郝家台遺址
郝家台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項目和研究課題之一,對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的歷史和考古研究價值。郝家台遺址位於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城東石槽趙村東北的台地上,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河南龍山文化中...
寧陽的歷史文化有多悠久,你知道嗎?
泰山巍巍,汶上湯湯。寧陽境內山巒起伏,丘陵連綿,河流縱橫,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片地方成為人類起源較早、較先進入文明、創造悠久歷史的地區之一。根據李登高(曾任寧陽縣博物館館長,副...
把我國同時期文化年代提前了幾百年的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位於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東側,距縣城四十五公里。遺址分布在清水河與閻家溝水交匯處的第一、二、三台地上,北臨清水河,河水平緩西流,南依長蟲梁,山丘綿延起伏,總面積約達三十二萬多平方米。...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馬廟鎮孫家城遺址
史前古城——孫家城遺址前 言孫家城遺址位於縣境西北部的馬廟鎮,處於桐、懷、潛三縣(市)結合部。地處薛家崗文化分布區域的北緣。遺址東、南、西部均被土城所圍,北臨大沙河,大沙河自西向東穿過,並沖毀了...
最早的文化之一——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於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
【中國考古學通論】第四章 新石器時代文化 名詞解釋 2
★★★紅陶: 紅陶在中國出現最早,紅陶燒成溫度在 900 度左右,根據考古發掘資料 ,黃河流域距今 8000 千年的裴李崗文化和距今 5000 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時期 ,都以泥質紅陶和夾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