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就毛骨悚然,原來真的有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

中元節 荷葉燈

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

以紙糊架子盤游出賣。

」。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 。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

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

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元節習俗和小故事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此時暑熱剛褪,金風正在霏微潛...

中元節 民俗節日還是封建迷信?

中元節簡歷中文名:中元節別 稱:鬼節、七月半、盂蘭盆節節日時間:農曆七月十四日、七月十五日節日起源:祭祀節日意義:敬祖節日習俗:放河燈、祭祖、祀亡魂、焚紙錠等

鬼節的來歷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

中元節知識大盤點:來歷、傳說、習俗、禁忌

中元節是什麼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