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無人問津的石板,因為一個外來族群,考古學家承認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中國重視考古之後,在一些古墓中出土了很多珍貴文物,也因為這些文物,我們才了解到更多的歷史,更準確的認識了歷史真相。

在考古過程中,出土的文物,大多數都是被考古工作人員清理乾淨,然後對損害的文物進行修復,極其珍貴的要放進行技術處理,不能讓文物毀於一旦,但有一件事,考古學家自己承認犯了大錯,還說是自己的專業水平沒達到,忽略了珍貴文物。

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就來給各位講一講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在甘肅省天水市的一座山丘頂上,當年在修建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很多的青磚,在場人員覺得山丘上挖到青磚,一定不是小事,地下肯定有什麼東西,於是抓緊上報給當地政府。

專家聽聞後,也就趕緊來勘察。

經過勘測,考古學家確定是一座古墓,方向是坐北朝南,之後便開始挖掘工作,隨後墓中出土了金釵、雞首瓶、銅鏡等珍貴文物。

其中在墓室的中央,有17塊帶有壁畫的石屏風。

但一開始專家也沒在意,以為就是很平常的石板,雖然石板上的壁畫在經過千年的埋藏之後,依舊是十分漂亮,還是沒能引起專家的注意。

因為這座古墓之前就被盜了,所以墓中出土的文物也沒有令專家多欣喜,而這17塊石板之後就被放在倉庫裡面。

30安來都無人問津,但現在劇情反轉,「廢石」變成了國家一級文物,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一個外來族群的存在。

這個外來族群就是粟特人,有很多學者覺得他們應該是以前中亞地區康居國的後代。

當時這個族群非常弱小,常常受到周圍強權的欺壓,這個族群在逆境中堅不可摧。

到了漢朝的時候,粟特人就來到了甘肅和新疆等地,之後還發現了這個族群的墓葬。

在很長一段時間後,在很多民族墓葬中,都發現類似的壁畫,比如隋朝虞弘墓、北齊徐顯秀墓。

這一情況的出現,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也想起了30年來放在倉庫的那17塊石板。

考古學家經過修復之後,才發現壁畫是粟特人貴族的墓葬,對研究文化和宗教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當年參與挖掘考古學家對此事非常懊悔,並且承認犯了大錯。

其實考古學家也不是萬能的,也不能怪他們,他們也不是什麼歷史都能夠清楚,所以這些考古學家承認錯誤就好,我們作為群眾也不能說什麼,你們覺得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