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竊曲紋鼎 窺見群舒文化發展脈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化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珍貴文物。
每一件文物,都向我們展示了璀璨文明的一角;每一件文物,都是管窺歷史的一扇窗戶。
今天,讓我們走近一件具有鮮明時代、地域特徵的珍貴文物——春秋竊曲紋鼎,看看它又為我們帶來了哪些信息。
昔日禮器進廚房
春秋竊曲紋鼎1977年出土於肥西磨墩子,目前收藏於安徽省博物院。
「春秋竊曲紋鼎」只是這次要介紹的寶物的名稱之一。
春秋指其鑄造年代,竊曲紋則是描繪其鼎身上的花紋。
其實,這次要介紹的寶物從鼎紋上來說,還可叫做「捲雲紋鼎」,從其形制上說,則可稱其為「矩形鈕蓋鼎」。
俗話說「三足鼎立」,這隻鼎也是一隻三足鼎。
相關文獻上是這樣描述它的形狀的:「附耳、平蓋,蓋面置扁平環紐,蓋周分立三個短形扁紐,蓋折邊飾重環紋,鼓腹,三蹄足,腹飾捲雲紋。
」
據介紹,這件春秋竊曲紋鼎大約是春秋早期的器物,與大名鼎鼎的喬夫人鼎年代相近。
鼎在古代一度被看做是權力的象徵,一言九鼎、鼎鼎大名、問鼎中原等成語典故便都與鼎有關。
其實,鼎原本只是一種炊具,後來由於用來烹飪祭祀用的食物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的象徵。
不過,在春秋竊曲紋鼎存在的春秋時期,這一情況又有了變化。
春秋戰國時期被孔子稱作「禮崩樂壞」,因為這段時期我國封建社會初步確立,奴隸社會逐步崩潰,而為了適應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各種需要,青銅器開始向著日常生活用具的方向發展。
喬夫人鼎、春秋竊曲紋鼎等都是這一時期作品的典型代表。
而這些文物出土在群舒文化的聚集地合肥地區,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當時合肥地區社會變革的情況。
竊曲紋繪出文化發展脈絡
當年春秋竊曲紋鼎出土後,很快便被確定其鑄造年代為春秋早期。
為何這麼好認?只因其身上的竊曲紋就是它的「出生證明」。
所謂竊曲紋,是從西周中期以後逐漸出現的一種青銅器紋飾,是對前期經常出現的動物紋樣的簡化和抽象化。
一般由兩端回勾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形圖案,中間常填以目形紋,但又未完全擺脫直線的雛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圓、圓中有方的特點。
竊曲紋大都由鳥紋和龍紋衍化而來。
而在群舒文化的聚集地合肥地區,出土的春秋早期青銅器很多都具有竊曲紋飾,比如喬夫人鼎、竊曲鱗紋鼎、竊曲紋匜、銅盤等。
竊曲紋除了能夠作為這些文物的「出生證明」外,還可從中窺見群舒文化的演變,以及其與周邊文化的交流。
眾所周知,春秋時期中原地區才是文化中心,群舒所處地域尚屬較為落後地區。
因此,春秋早期這一地區的青銅器形制多沿襲西周,或是對周邊地區鑄造物品的模仿。
這次說的春秋竊曲紋鼎,在山東沂沭河流域的莒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許多與之紋飾相似的文物。
比如由連續的簡化竊曲紋組成的蟠紋帶,在兩地的不少文物中均有發現。
而春秋竊曲紋鼎腹部的顧首龍紋,也在莒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不少文物上出現過。
目前不少學者都以此為根據,認為群舒文化或與當時山東地區的一些文化區域關係較為緊密。
·本報記者朱震宇·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蓮鶴方壺
故宮文物編號:新五五三八底帳名稱:新鄭大壺(春秋立鶴方壺 對)文物級別:一級甲◎公元前七七〇年~公元前四七六年(春秋時期)◎青銅質◎通高一二二厘米 寬五四厘米 重六四千克◎故宮博物院藏◎一九二三...
中國著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奇珍異寶!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並且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展示著在不同歷史背景中的文化內涵。接下來就讓我...
收藏見證歷史(6-3)晉青銅器印證歷史背景,中原黃國玉器精品
接上文《收藏見證歷史》(6-2)上文我們欣賞了陝西聞喜出土的刖人守囿輓車,很明顯,晉國具有相當高超的青銅器製造能力。但晉國春秋早期大多青銅遺存,較少精品之作,各種禮器相對西周晚期,較為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