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解析|不主動發掘帝陵,是看到60年前發掘明定陵的悲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的時候。

為什麼每年獲選「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中極少出現帝王陵, 或者說幾乎沒有呢?對此,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對澎湃新聞表示:按照我國現行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針,對於帝王陵墓的考古規定通俗來講就是「能不動土就不動土,能推後挖掘就推後挖掘」。

哪怕秦始皇陵的內部情況在勾起了人們巨大的好奇心,但現在的考古學家在他有生之年應當都是看不到對其的主動發掘了。

而這也是在看到60年前發掘
明定陵的巨大悲劇,甚至,明代萬曆帝與帝後的遺骨都在後來的運動中燒棄。

秦始皇陵地面景觀

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是考古這一行業的基本常識,凡是學過考古專業或受過培訓者,幾乎人人都知道這裡面的行規。

然而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護理念也並非從來就有,而是經歷過1950年代明定陵挖掘的慘痛教訓之後才逐步形成的。

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國的古代墓葬遺產,尤其是承載著豐厚歷史信息的帝王陵墓,1997年,國務院於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由於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等條件尚不具備,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

據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介紹,按照我國現行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針,對於帝王陵墓的考古規定通俗來講就是「能不動土就不動土,能推後挖掘就推後挖掘」,所以儘管秦始皇陵在國人心中存在巨大的好奇,但高教授說在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主動發掘的。

海昏侯墓的盜洞。

那麼考古上挖掘過的帝王陵墓有多少呢?高蒙河說,基本上是屈指可數,考古工作者帶著學術目的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迄今為止就兩處,一處是殷墟商王陵墓,一處是明定陵。

而像海昏侯墓、隋煬帝墓的發掘主要因為陵墓被盜了或者在基建中偶然被發現了,國家文物局出於保護的目的不得不批准發掘,考古上把這種做法叫做「搶救性考古發掘」,應該另當別論。

房地產建築工地上的隋煬帝陵,墓室上部券頂已被破壞。

發掘明定陵的得失之別和前車之鑑

不主動發掘古代帝王陵墓,是考古這一行業的基本常識,凡是學過考古專業或受過培訓者,幾乎人人都曉得這裡面的行規。

然而這一規定也並不是從來就有,究竟是從何時開始沿用至今?為何考古行業會有這樣一項規定呢?

定陵地宮中殿。

「考古行業之所以不挖帝王陵,是有前車之鑑的。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介紹說,「1950年代對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的主動發掘,造成大量文物難以保護,正是汲取了這次慘痛教訓,我國才有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護理念。

發掘過程中的定陵地宮中殿。

定陵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經國務院授權,有計劃、有組織、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

其背景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包括郭沫若、沈雁冰、吳晗在內的一批文化官員提出關於明長陵的發掘計劃,但是因為其規模太大,難度太高,就選定規模較小的定陵先進行試掘。

定陵發掘現場。

從科學考古的角度而言,世界上很少有這樣大規模開啟帝王陵墓的先例,既缺乏發掘經驗,也存在很多技術難題。

雖然發掘帝王陵墓的計劃遭到包括鄭振鐸、夏鼐在內的考古學界人士的反對,但是並未奏效。

萬曆皇帝的骨架呈現身體側臥的屈肢葬法,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斗七星」葬式。

「定陵發掘收穫很多,比如發現了明代皇帝在棺材裡並不是仰臥平躺的,而是身體側臥的屈肢葬法,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斗七星』葬式,這是此前所未見的。

」高蒙河說,但是發掘帶來的負面後果卻也不少:「地宮打開後,不少有機質的珍貴隨葬品如絲織品等,在接觸到空氣之後出現了霉變、板結、損壞嚴重等問題,裝殮皇帝和兩位皇后用的三口用金絲楠木做成的紅漆棺槨,被人遺棄而毀壞,就連好不容易清理出來的皇帝和皇后的遺骨,也在後來的運動中被燒了。

考古人員在清理孝靖皇后棺槨,右起為:趙其昌、冼自強、李樹興、劉精義。

「明定陵的發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場悲劇,某種程度上它也是個正劇,因為它的前車之鑑,我們再也不主動挖掘帝王陵了。

」高蒙河說,例如之後被喊停的武則天墓乾陵,便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武則天墓的無字碑。

眾所周知,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然而從唐朝末年一直到民國初年,不斷有人在打乾陵的主意,但因其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在山上開鑿洞穴,然後封死墓道進出口,所以始終未能得逞。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

隨後陝西省隨即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計劃發掘乾陵。

此事發生時距離定陵挖掘後暴露出很多負面結果不久,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乾陵的發掘方才作罷。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

「需要指出的是,定陵挖掘的時候,我國連文物法都還沒有,只有一些關於文物保護的條例,但是沒有細化到像如今文物大法這樣的程度,更沒有具體到帝王陵墓不能主動挖掘的規定。

定陵的挖掘如同一個拐點,之後逐漸形成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護理念。

乾陵遠景。

國務院於1997年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由於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等條件尚不具備,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

我國現行文物工作基本方針可概括為十六個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而保護是放在首位的。

「我們理解的保護,就是能不動土就不動土,能推後挖掘就推後挖掘。

我記得定陵發掘30多年後,當年主持定陵發掘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說過一句既帶遺憾,又不無警示的話:『如果現在挖,後果會好些,再推遲三十年也許更好。

』」

乾陵全景。

從主動挖掘到搶救性保護的文物觀變化

據高蒙河介紹,如果往前追溯的話,其實應該把在定陵之前,殷墟商王陵墓的挖掘也視為中國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一次案例。

「過去大家一直說歷史上中國只有一次是主動挖掘帝王陵墓的,就是挖掘明定陵。

但實際上,安陽殷墟商代王陵的考古發掘才是我國最早的挖掘帝王陵墓。

從1928年開始,持續了15年,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才中止。

殷墟遺址發掘現場。

高蒙河說,安陽殷墟的挖掘是一次帶著學術目的的主動挖掘,主要為了尋找甲骨文以及商代都城。

還有一個學術背景是想借用當時從國外傳進來的最新考古學方法,通過現代科學意義上的考古學的手段,去尋找一些地下的新資料,以改變中國傳統的治史理念和方法。

從法律背景上而言,民國時期曾經出台過《古物保存法》,按照現代國家關於古物保護的方式和理念制定的一部國家文物大法,但是它也沒有非常明確地規定帝王陵墓在學術研究過程中不能主動挖掘。

作為當時的法律,我們不能說不健全,當時還沒有形成像現在這樣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以保護和搶救為主的理念。

殷墟遺址墓葬展廳。

「實際上兩次主動挖掘帝王陵起到了什麼作用?在某種角度說,它起到了破壞文物的作用。

我們確實尋找到了文獻上記載不足的歷史,但是你說它改變了文獻上多少歷史的記載呢?我看既沒有顛覆太大,也沒有增補更多。

它也的確豐富了我們對古代喪葬禮儀、生活習俗的認識,使歷史變得有血有肉鮮活起來,可它所帶來的遺產破壞又是巨大的,不可逆的。

」高蒙河說。

高蒙河介紹,按照現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針,我們要強調的是「不主動」挖掘帝陵,但是遇到極端特殊情況之時,比如陵墓被盜了,或者在基建中偶然出土了,那該清理的還是要清理的,考古上把這種做法叫做「搶救性考古發掘」。

殷墟遠眺。

我國的帝王陵墓很多都曾盜墓,是一個基本事實。

據不確切統計,我國古代帝王和一些王侯將相的陵墓90%都被盜掘過。

從先秦起盜墓就非常普遍。

《呂氏春秋》里記載的戰國七雄王室墓幾乎個個被盜。

秦始皇陵一帶也多次被盜。

而安陽殷墟10餘座王陵也全都被盜過了,有的墓葬上還不乏古往今來的盜洞,甚至多達百八十個盜洞不止。

殷墟博物院內的甲骨文碑林。

從我國引入西方的考古學至今,歷史上挖過的帝陵屈指可數。

除了上述主動挖掘的殷墟王陵和明定陵,包括後來曹操墓、西漢廢帝海昏侯劉賀墓、隋煬帝楊廣和蕭皇后的陵墓等都屬於搶救性的考古發掘,比如海昏侯墓是古墓遭盜掘接報後,考古部門前去清理後發現的;隋煬帝墓的考古則是起因於揚州的一處房地產建設項目在施工中無意發現的被迫清理之舉。

殷墟遺址鳥瞰。

考古不主動發掘帝王陵並不等於一概不挖

高蒙河說,考古不挖帝王陵還涉凡技術能力、保護水平、執行法規、社會倫理等多方面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律都不允許發掘。

以秦始皇陵為例,秦始皇陵由地下深約30多米的墓穴和地面以上高高的墳冢構成。

若做考古發掘,不可能只挖一個洞下去,首先得把墳冢「大揭蓋兒」式地全面揭開,這就勢必會破壞秦始皇陵地面以上的巍峨墳冢景觀,秦始皇陵的完整性就不存在了,這是世界文化遺產規則的大忌。

退一步說,縱使不怕破壞地表景觀,硬要下挖,進入墓穴,卻又難以解決地宮太深,日後遊客如何上下交通的問題,總不能安裝電梯上上下下吧?!古老的墓葬里出現幾部現代化的電梯,這就完全違背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原則。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批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通過的世界文化遺產,完整性和真實性如果都遭到了破壞,那後果已經不言而喻了。

海昏侯墓。

所以,在類似於秦始皇陵的文化遺產保護上,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已經越來越成為國內外不約而同的通則。

況且包括秦始皇陵在內的我國的很多帝王陵墓,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早已不是哪級政府部門或考古行業隨便想挖就能挖的。

高蒙河說,其實,不挖帝王陵還存在著社會倫理和國家倫理上的其他因素,「很多帝王的後人還在,如果挖人家的祖墳,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同時,很多帝王都是各個朝代治國理政的代表性人物,不少都是歷史上或多或少做出貢獻的歷史聖賢,他們的遺存也要切實做到保護第一才是。

如此以來,是否意味著儘管秦始皇陵在國人心中存在諸多神秘的好奇心,即便保護技術達到了,發掘條件具備了,也不可能去主動發掘呢?高蒙河表示確實如此,「我有生之年肯定是看不到主動發掘的了」。

高蒙河還說,考古不挖帝王陵,原則上是指不動墳和不挖墓,也就是不挖陵墓的主體或本體結構部分,而帝王陵本體以外的周邊祭奠設施、陪葬設施,國家現在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能挖它。

所以包括秦始皇兵馬俑、漢景帝的陽陵,都挖了一些陪葬坑,並且還建成了遺址博物館。

「對於這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挖掘,現在沒有產生很大的爭議,第一,法律規定得沒有那麼細、那麼死;第二,這些陪葬遺存的體量和規模一般都不及主墓,破壞因子不大。

」高蒙河說。

「隨著對考古資源保護力量、技術創新的能力的加強,我們對陪葬坑等非本體的局部遺存做一些解剖,這有助於我們了解與帝王陵墓相關的歷史信息。

這其中的辯證關係告訴我們,能不挖就不挖帝王陵墓是首選,能不挖但不得不挖帝王陵墓是次選,只要不挖本體只挖陪葬遺存是隨機之選,可以做一定的主動發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考古為何不挖帝王陵?丨深讀

為什麼考古不挖帝王陵?為何盜墓小說流行而專業研究墓葬的著作難以暢銷?考古人為什麼不看盜墓文學?復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蒙河接受了大河報記者的採訪。高教授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