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大學城竟隱藏兩座漢皇陵,廣州人很快能一睹為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今天獨家獲悉,華南地區唯一一座皇陵博物館南漢二陵博物館建設工程即將全面完工。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強祿向記者透露,今年12月,將全面進駐布展並預計在明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實現對觀眾開放。

記者看到,位於廣州大學城國醫西路這座皇陵博物館,選址康陵遺址以西,順延周邊地勢依山而建,整個博物館建筑北高南低,形成三進層次格局,整個博物館兩邊被大片密林覆蓋,氣勢宏偉。

俯瞰南漢二陵博物館全景圖。

南漢二陵位於廣州大學城,包括德陵和康陵,於2003年-2004年正式發掘,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南漢二陵博物館是經已故考古學家麥英豪倡議,廣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立項的專題博物館,於2015年3月1日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約3.28億元,占地面積約9公頃,總建築面積為21800平方米。

建成後的南漢二陵博物館將集遺址保護展示、專題陳列展覽、公眾考古教育、文物保管修復、學術科研交流於一體,主功能區包括《南漢歷史陳列》《考古廣州》專題展覽和公眾考古活動中心共三個基本陳列。

建築直擊:唐風古建 嶺南園林

南漢二陵博物館以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作意念,以「南韻·和庭」為主題,打造嶺南地域氣息濃厚的紀念性建築。

建築設計可謂匠心獨運,為了順應康陵遺址的布局走向,整座博物館坐北朝南保持與康陵遺址平行,形成有秩序的統一整體。

內部以「中國如意結」作布局結構,以庭院為核心作為建築體量單元,通過五個單元的相互疊合、交織,形成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的有機結合,營造實為建築、虛即庭院;圍而不合、虛實互換的建築理念。

建築格局上,參照唐代宮廷布局及利用南低北高的地勢,形成三進層次格局,充滿唐風古建的韻味。

南漢二陵博物館一角。

先睹為快:七種陶嶺南佳果栩栩如生

「儘管經過歷次盜挖,仍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其中,康陵玄宮出土的一塊巨大的哀冊文碑,是國內考古發掘中首次出土的完整哀冊全文。

發掘現場發現「康陵玄宮哀冊碑文」當門而立。

康陵哀冊文文字(局部)。

康陵拓片(局部)。

同時,康陵玄宮出土的外國玻璃瓶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物證,還有玄宮陶制的七種嶺南佳果象生,包括香蕉、菠蘿、茨菇等,造型栩栩如生,是迄今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一批蔬果壽象生陶瓷製品。

康陵玄宮出土玻璃瓶。

康陵玄宮出土陶水果象生。

文物展示還包括陶脊獸、康陵哀冊文全文、德陵墓道器物箱出土青瓷蓋罐、德陵墓道器物箱出土的青瓷蓋罐等重要物件一批。

」張強祿透露,布展陳列的主功能區包括「南漢歷史陳列」、「考古發現的廣州」專題展覽和「公眾考古活動中心」等內容。

康陵東北角闕出土陶脊獸。

德陵墓道器物箱出土的青瓷罐和釉陶罐。

康陵出土的鬼面瓦。

專家:55年南漢國留下多個古蹟遺址

南漢雖然只存在短短55年,卻算是五代十國中存在時間較長一個王朝,在廣州也留下多個古蹟遺址。

南漢國疆域廣闊,版圖最大時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三省,湖南、貴州、雲南以及越南北部的一部分。

歷年關於南漢國的重要考古發現層出不窮,使得南漢國都興王府的城市面貌和南漢帝陵的神秘面紗慢慢清晰,為後人展現出一個生動的南漢國全景。

據介紹,「文獻記載的南漢陵墓共有三處:南漢國奠基者劉隱葬於海曲,劉岩即位當年,追尊其兄為襄皇帝,廟號烈宗,陵曰德陵。

南漢開國皇帝劉岩陵曰康陵,墓在北亭洲旁。

「海曲」和「北亭洲」指的都是廣州市番禺區的小谷圍島,2003年—2004年經考古發掘獲原址保護,稱為『南漢二陵』。

南漢中宗劉晟葬於昭陵,1954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原番禺縣屬大嶺田鄉石馬村發掘出土。

上述南漢三陵最後都經過廣州考古發現證實。

」張強祿說。

1954年在今廣州市蘿崗區黃陂村,清理一座南漢大型磚室墓,該墓多次被盜,現場出土180件陶瓷器,已逝考古學家麥英豪先生考證其為中宗劉晟的昭陵;2003年—2004年,位於廣州大學城的德陵和康陵正式發掘;2012年,小谷圍北亭村昌華宮(「昌華苑」遺址的一部分)被發現。

「史書記載,南漢皇帝在廣州修築的宮殿,『凡數百,不可悉數』;而《南漢書》的記載更誇張,光離宮就有千餘間了;屈大均的《廣東新語》甚至說,『三城之地半為離宮範圍』。

從光孝寺內的千佛鐵塔、教育路的藥洲遺址和仙湖、兒童公園一組南漢大型磉墩、靠近廣州中山四路人行道有一個雕刻16隻獅子的大型石礎和與之相連成片的殿堂鋪石地板;2003年廣州大學城發現的康陵、德陵,乃至小谷圍島的昌華宮遺址,都是南漢國留下來的『大手筆』,從中說明了南漢皇帝信崇佛道及其離宮苑囿之盛。

」張強祿指出。

文物發掘:廣州留下的南漢國遺存最多

清末民初時期,廣州小北一帶發現南漢國的磚室墓,出土的買地券;1954年,南漢中宗劉晟昭陵的發掘,成為南漢考古第一個重要發現;近年來發現的王宮御苑、城牆、王陵、臣民墓葬和其他建築遺存等多個遺址可見,廣州作為南漢國都城,留下的遺存比較豐富。

20世紀90年代,廣州發掘了南漢水關遺址。

2000年以來,陸續發掘了南漢王宮一、二、三號宮殿和池苑遺址。

2002年,廣州北京路發現南漢道路遺址;2007年,發現南漢城牆遺址;2012年和2015年,分別在廣州東風中路和中山四路發現了南漢時期大型建築基址。

此外,在廣州芳村發現了南漢寶光寺遺址,在環市路以北發現了五代南漢時期的建築基址。

「南漢王陵的考古工作始於廣州石馬村的昭陵,1954年發掘,出土了10多件青釉瓷罐和100多件灰陶罐,更為重要的是,發掘出『乾和十六年四囗興寧軍囗』字樣的磚。

已故考古學家麥英豪斷定該陵墓就是南漢中宗劉晟的昭陵。

」張強祿說,2003-2004年,從南漢德、康二陵中,出土了康陵哀冊文碑,成為南漢考古的最重要發現之一,還被評為200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此外,在廣州古城周邊還先後發掘了一批南漢臣民的墓葬,特別發現了三件買地券,加上原來留存於博物館的兩件買地券,成為對南漢時期民間信仰及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物件。

「此外,在廣東陽春,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南漢時期的鑄幣遺址;在廣西桂林、賀州、梧州等地,還留存有南漢時期的石刻造像、銅鐘等史跡。

為研究南漢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知多D

南漢開國皇帝:

「好奢侈,悉聚南海珍寶,以為玉堂珠殿」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載:高祖(劉龑)「好奢侈,悉聚南海珍寶,以為玉堂珠殿。

」「性好誇大,嶺北商賈至南海者,多召之使升宮殿,示以珠玉之富。

」康陵地宮內的隨葬品原本應該是比較豐富的,《廣東新語》等史料中崇禎九年康陵被發現時「有金人十二,舉之各重十五六斤;中二金像冕而坐,若王者與後,重各五六十斤;旁有學士十八,以白銀為之;地皆金蠶珠貝所築,旁有便房,當窗寶鏡大徑三尺,光燭如白日;寶硯一,硯池中有玉魚,能遊動;碧玉盤一,以水滿注其中,有二金魚影浮出;他珍異甚眾。

」此類描述雖屬明顯的誇大其辭,但也並非都是空穴來風,即便是傳說,也會有一定的基礎。

南漢偏居華南一隅,首都興王府又設在中西文化交流甚為發達的廣州,文獻載劉岩好佛事,在位期間在廣州城興建了大量佛教寺院, 「南漢『崇重西教』,把供養僧鷺、增修佛剎作為取得瑞感的途徑。

據不完全統計,南漢時期廣東修建寺院45所,其中興王府最多,著名的『東七寺』、『西七寺』、『南七寺』、『北七寺』就是這時修建。

」 劉岩崩於大有十五年(942年)四月,光天元年(942年)九月遷葬於康陵,按照唐代營建壽陵的制度,康陵應該在劉岩生前就開始營建了,其陵園制度和陵台形式應當經由劉岩本人欽定過的。

南漢國(917-971年)

南漢國是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南方的一個封建地方割據政權。

南漢國疆域東至今廣東福建之交,北抵湖南郴州,西控廣西大部,南逾海南島,周邊與閩、南唐、楚國和少數民族政權大理等地方政權相鄰。

自劉岩以降,南漢歷三世四主,凡五十五年。

宋開寶四年(971)被北宋所滅。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黃丹彤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王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與廣州文博事業

麥英豪先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批傑出的考古學家,是中國現代考古事業的開拓者。他主持或指導了廣州幾乎所有的重要考古項目,六十餘年考古生涯,「三大發現」留與後人的是寶貴的歷史遺存;他全力以赴地獻身廣...

南漢二陵博物館6日起首次向公眾開放

「南漢二陵博物館向公眾局部開放參觀揭幕儀式」和「南漢二陵博物館建設和陳列專題展覽」今天(6日)上午冒雨在廣州大學城國醫西路舉行,這也是自2015年奠基以來南漢二陵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活動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