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與廣州文博事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麥英豪先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批傑出的考古學家,是中國現代考古事業的開拓者。

他主持或指導了廣州幾乎所有的重要考古項目,六十餘年考古生涯,「三大發現」留與後人的是寶貴的歷史遺存;他全力以赴地獻身廣州文物保護事業,為廣州歷史文化的傳承費盡心血;他見證、推動著廣州一座座博物館的興建與發展,讓更多的百姓能有機會走進博物館,了解廣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在廣州,秦代造船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被譽為廣州秦漢考古「三大發現」,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所在,堪稱廣州考古60 年最重要發現,而麥英豪先生正是這「三大發現」考古工作的主持和指導人。

麥英豪先生長期實踐在田野考古第一線,從兩漢墓葬到秦漢船台(圖一),從南越王墓到南越宮苑(圖二),從南漢二陵到千年古道,無不活躍著麥英豪先生的身影,記載著麥英豪先生跋涉的印跡。

在他看來田野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僅僅是考古研究的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對考古資料進行及時整理,編寫考古發掘報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為其他學者提供研究材料。

麥英豪先生勤於著述,治學嚴謹,淡泊名利,他主張考古工作者要甘於清貧,勤於動手、動腦、動耳、動口,這從他撰寫的大量著作、論文中可見一斑。

麥英豪先生將考古資料與文獻史料相結合,深入研究廣州古代史,編著了《廣州漢墓》,為嶺南地區兩漢墓葬的斷代和分期研究樹立了重要標尺;主持編寫了《西漢南越王墓》,1995 年獲夏鼐考古學研究成果一等獎;組織編寫了首部《廣州文物志》和《廣州市文物普查彙編》,指導編寫《廣州三大考古發現》。

六十多年來,在他的親自參加或是關注指導下,廣州的考古發掘取得了豐碩成果,使得名城廣州的歷史積澱與厚重建立在直觀科學的信物之上,為了解廣州過去,規劃廣州未來,提供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為國內城市考古和遺產保護做出了表率,被張忠培先生譽為「中國城市考古的一面旗幟」。

他卓越的工作成就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1991 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8 年獲「全國文物文博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00 年獲得「鄭振鐸王冶秋文物保護獎個人獎」,2003 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3 年,麥英豪先生在總結廣州考古工作60 年時,寫下一副對聯「六十年田野考古盡心盡力,一甲子三大發現留與後人。

」這副對聯,不但是對廣州田野考古開展60 周年的總結,同時也是對他自己鍾愛一生的考古事業最貼切的歸納。

不僅僅是考古事業,麥英豪先生在廣州文物博物事業上,同樣也是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考古發掘後,緊接著必然是遺址與文物的保護工作。

作為一名廣州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保護專家,麥英豪先生為廣州重要考古遺產的保護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在麥英豪先生的積極建議和努力推動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越王宮博物館得以落成,成為廣州城市的文化新地標。

2003 年,廣州南漢二陵,即康陵、德陵(圖三),開始考古發掘,針對南漢二陵遺址的保護,麥英豪先生於2012 年向時任廣州市長陳建華提交了《關於南漢二陵保護的建議與構想》,該建議和構想最終獲陳建華市長批示同意。

如今,興建廣州南漢二陵博物館的宏偉藍圖已經付諸實施,並計劃在2018 年開館。

2003 年至2006 年廣州市進行了建國以來第四次文物普查,已年過七旬的麥英豪先生受邀參與普查工作並為領導小組成員,頂酷暑,冒嚴寒,跋山涉水,不顧年事已高,積極參與普查活動(圖四),此次文物普查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最大限度地摸清和掌握了廣州境內文物現狀,為廣州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詳實的文物資源信息。

同時,麥英豪先生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廣州博物館名譽館長。

作為永不退休的廣州博物館館長,他身體力行、不遺餘力地推動廣州博物館的發展和新館建設。

在新館選址、具體建設方案、常設陳列提綱和專題陳列提綱的編寫上,麥英豪先生都傾注了大量的心力(圖五)。

在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中,麥英豪先生也總是熱忱地幫助行業內外同仁,為大家排難解困,傳道授業,並引以為人生莫大的欣慰和樂趣,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可和欽佩。

麥英豪先生曾在2014 年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從1952 年進入廣州文管會考古組開始從事文物考古工作,至今已經62 年,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挫折的苦澀,但我認為還是勤奮努力的,沒有枉度人生。

人要想過上安逸的日子也很容易,但那是螻蟻偷生,人活著的意義當然要高於螻蟻,就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如果過著無所事事的日子,沒意思。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怕困難,不要怕吃虧,要沒事找事做,經常給自己出難題,挑戰自我,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

」麥英豪先生以這樣的信念在廣州考古、文博工作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六十餘年,以其謙遜的處世態度和堅韌的敬業精神,取得了豐碩成果,做出了重大貢獻。

(廣州博物館肖夢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僅次於北京

今年4月,在春日暖陽下,位於南濱路的法國水師兵營舊址一改往昔的寧靜,其中庭布滿了一個個黃色土坑。經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發掘,專家推測中庭下面就是重慶開埠時期,法國人修建的神秘自供水系統。這一發現...

廣州發現宋代城牆角台遺址

新華社廣州5月25日專電(記者陳寂)記者25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廣州越秀北路發現宋代廣州城牆東北角台遺址。專家表示,該考古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地理坐標意義和研究價值。據介紹...

解碼廣州 | 嶺南人怎能沒逛過這絕代雙博

圖/文 陳憂子第一次寫關於博物館的解碼帖,有種奇妙的學霸附體的感覺。作為一個歷史超爛的不合格文科生,南越王宮博物館和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是我在廣州三過而不入的地方之二,慚愧……這次有緣分一睹芳容,...

陝西文物工作的「2018藍圖」

1月23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傳達了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精神,總結了過去一年來文物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2018年全省文物工作任務。2018年,陝西文物工作將結合新時代要求,繼承創...

痛失良師——懷念麥英豪先生

2016年11月28日周一夜晚,我在辦完「紀念岑仲勉先生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相關事宜後,如往常一樣乘坐公交車下班回家,就在快進家門的那一刻,突然收到麥英豪先生仙逝的簡訊。聞此噩耗,我...

雨露潤巴蜀 光芒照未來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文物事業發展成果顯著 四川省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眾多世界和國家級文物資源,是推動四川省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撐。記者從11月30日在成都召開的省文物工作會議上...

麥英豪與南越王墓的發掘和保護

麥英豪是廣州現代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的主要開拓者,他所做的貢獻碩果纍纍,其研究成果和學術思想對於廣州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具有重要的開拓和指導意義,在中國現代考古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1983 年6 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