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漢勘同」一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方都市報2014-08-24 00:00

《西夏學》(第十輯),杜建錄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版,88 .00元。

高山杉 學者,北京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出《西夏學》第十輯里柴冰女士的論文《西夏〈首楞嚴經〉文本考辨》(第133-141頁)和我有一點關係。

在提交給《中西文化交流學報》5卷1期《徐文堪先生古稀紀念中西學論專號》(2013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我曾考證出賀蘭山山嘴溝石窟二號窟出土編號K 2:189和K 2:96的兩張西夏文佛典印本殘片是北宋華嚴宗祖師長水子璿(965-1038)集《首楞嚴義疏注經》的西夏文譯本。

柴女士在她的論文里介紹了我的這個發現,還以我的研究為基礎進一步將與K 2:189編入同一組的其他五張西夏文印本殘片也「勘同」為《首楞嚴義疏注經》。

對於她做的「夏漢勘同」,我完全不能同意,已在別處舉例談了我的看法,現在再舉一個例子。

編號K 2:321的殘片(圖),整理者最初逐字擬譯為:

1 涼是今

2 亦性合真

3 也慈者人姓也

(《山嘴溝西夏石窟》,上冊,第97頁;下冊,圖版九七)

柴女士認為,這三行字對應於《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五(之二)中的以下文字:

二因修獲證逢無量佛。

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

方得亡身。

與十方界諸香水海。

性合真空。

無二無別。

今於如來。

得童真名。

預菩薩會。

前猶見水。

今合真空無水可得。

皆如來藏。

故云亡身。

但是,這段話中除了「性合真空」一句與整理者擬譯的「性合真」三字可以說是對應外,卻根本沒有出現相當於K 2:321中「涼」、「今」、「亦」、「慈者」、「人姓」等的字詞。

可見這個比定是站不住的。

另外,山嘴溝石窟二號窟出土的西夏文佛典印本以殘片和碎片居多,出土時次序已經非常混亂,凡是不帶封簽、首題和尾題的,整理者一概依據紙張、版式和書體將其暫時歸為一組。

K 2:321就是這樣才同已被我確定為《首楞嚴義疏注經》的K 2:189歸為同一組的。

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紙張、版式和書體方面,沒有任何決定性的證據保證同屬一組的K 2:189和K 2:321都是散自《首楞嚴義疏注經》的西夏文譯本。

那麼,K 2:321到底是來自哪一部書呢?三年前,我在《南方都市報·閱讀周刊》(2011年5月1日)發表過一篇《一部未定名的西夏文古籍》,考證出山嘴溝石窟二號窟出土的三張西夏文印本殘片K 2:129、K 2:243和K 2:237-1是圭峰宗密(780-841)《圓覺經略疏之鈔》的西夏文譯本。

其實,K 2:321也是來自《圓覺經略疏之鈔》的西夏文譯本,而且在內容上緊緊接在K 2:243的後邊,相當於漢文原本卷五末的以下文字:

……當於文殊。

今此徵幻法而明正行,當於普賢。

此經亦是稱性真身圓滿覺性故,

人法儀式懸附《華嚴疏》。

慈是其姓者……

因為K 2:321的第三行字義清晰,與漢文原本的對應關係明顯,不用再說。

但是前面兩行中出現的一些難點,則需要通過夏漢互證解釋幾句。

第一行中整理者意譯為「涼」的西夏文原字(李範文《夏漢字典》初版第0151號字),本身發音為「叔」,正與「文殊」的「殊」字同音,可見它在這裡應該是做音譯字使用的,不應意譯成「涼」。

擬譯為「今」的西夏文原字下邊,還有一個字的殘餘筆畫,整理者未能將其識讀。

由於《圓覺經略疏之鈔》漢文原本相應之字為「(今)此」,據此細審該西夏字的殘餘筆畫,正是西夏文「此」字(《夏漢字典》2173)的上半部分。

殘片第二行擬譯為「亦」的西夏文原字上邊,也有一個字的殘餘筆畫,整理者未能識讀。

由於《圓覺經略疏之鈔》漢文原本相應之字為「經」,據此細審該西夏文殘字,正是西夏文「經」字(《夏漢字典》0437)的下半部分。

整理者擬譯的「性合真」的「合」字,由於有《圓覺經略疏之鈔》漢文原本對照,我們才知道應該翻成意思接近的「稱」。

西夏文語序同藏文一樣,是名詞在前,動詞在後,把「性稱」改為漢文語序,正是佛典中常見的「稱性」一詞。

「真」字下邊也有一個字的殘餘筆畫,整理者照樣沒能識讀。

按照《圓覺經略疏之鈔》漢文原本,此字應是「身」字,據此細審該西夏文殘字,正是「身」字(《夏漢字典》1546)的上部。

綜合以上所說,K 2:321第二行最後四字對應的原文其實是「稱性真身」,與《首楞嚴義疏注經》的「性合真空」沒有任何關係。

至此,我們已經徹底確定K 2:321來自《圓覺經略疏之鈔》的西夏文譯本,而非來自《首楞嚴義疏注經》的西夏文譯本。

相信這一經過校正的「夏漢勘同」的結論,對於今人重構西夏佛教史,尤其是華嚴宗在西夏的傳播史會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想看更多南都精彩新聞資訊請瀏覽南都網(nandu.com)或關注南方都市報官方微信。

(微信號:nddail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威亥母寺遺址發掘了數量集中的大宗文獻

1月16日,記者自文物部門了解到最新情況:2016年春,甘肅省文物考古隊正式進駐武威亥母寺遺址,對亥母寺遺址的四個洞窟進行一一加固和全面發掘清理。截止2018年年初,武威亥母寺遺址兩年來共發掘了...

芷蘭齋藏西夏文活字本殘片中的偈頌

光明網03-15 14:15顯示圖片高山杉對於熱愛收藏和研究古書的人來說,韋力先生在《上海書評》和《南方都市報·閱讀周刊》連載的《得書記》和《失書記》,無疑是去年和今年最好看的專欄文章。兩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