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不設防時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營國」規劃的最早記載見於《詩經》。

《綿》有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描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眾在岐山腳下築城的過程,考察方位、探測風水、答謝神靈、平地修城,皆有記載。

其中有「乃立皋門,皋門有伉。

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之句,似為城門名稱。

《周禮》也有很多記載。

比如:「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以為民極。

」《周禮·考工記》最為詳細:「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這些文字傳遞一種印象,即都城有城牆,出入經城門。

這也是我們對於中國古城的長期印象。

但考古學家許宏卻在近作《大都無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中顛覆了傳統的觀念。

《現代漢語詞典》列出三種「城」的概念:一是「城牆」,二是「城牆以內的地方」,三是社會學意義的「城市」(跟「鄉村」對立)。

本書所說的「大都無城」取的是第一種含義,即沒有城牆,或者換種說法,「大都無郭」。

郭,《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

許宏說,從中國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二里頭,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多數時間裡,都城是沒有大城的,可以說是不設防的時代。

真的是這樣嗎?

考古學界其實早就注意到「大都無城」的現象。

俞偉超、徐苹芳、楊寬等學者都勾畫過早期都城發展的輪廓,特別是先秦到漢代都城制度的演變,不過皆針對個別現象進行分析。

許宏算得上「無城說」的集大成者,他清楚點明了「無城」之緣由:「處於都城發展史早期階段的防禦性城郭的實用性,導致城郭的有無取決於政治、軍事、地理等諸多因素,『大都無城』的聚落形態應是這一歷史背景的產物;而後起的、帶有貫穿全城的大中軸線的禮儀性城郭,因同時具有權力層級的象徵意義,才開啟了漢代以後城、郭兼備的都城發展的新紀元。

許宏從處於中國古代都城發展的關鍵期,而學術觀點又分歧嚴重、論辯激烈的秦漢都城入手,逐漸向前追溯至二里頭時代,剖析自己對中國早期城郭形態的認識。

每個時代的都城和重要文化遺址,伴隨著一張張剖面圖的直觀展現以及深入淺出的分析,我們的思維城牆也逐漸拆移。

如何解釋考古遺址不見外郭城垣的現狀?或許可以歸因於考古中的偶然因素,例如遺址發掘尚不夠全面深入;城牆可能由於沖蝕與戰亂而被毀棄。

但換種思路,更合理的解釋——本來就無城。

二里頭是「大都無城」的肇始。

這一階段的少量城址一般出現於軍事前沿地區,如滎陽大師姑城址等。

新砦聚落這樣較大型的遺址,則基本摒棄了龍山時代普遍築城的傳統,代之以環壕作為主流防禦體系。

殷墟遺址群的洹北「城牆」令人疑竇叢生,細縷分析的結果,排除了這一遺址屬於已開始夯築的城牆基槽的可能性,應該仍然將其看做壕溝。

春秋則是「大都無城」的孑遺。

考古研究者田建文把晉都新城的布局概括為:無郭城。

「品」字形宮城是晉公直接控制區,北、西、南有汾、澮河流經,唯有東面所築「卿城」可起到一些郭的作用。

秦都咸陽同樣不見城郭,因其地域遼闊、氣象開放,周邊的離宮別館構成了整個都城的有機組成部分,使得咸陽一直處於範圍不斷擴大的建設之中。

在這段近千年的時間裡,只有商代二里崗時期和戰國因為軍事局勢高度緊張之需要,屬於城郭並立的特殊時期。

許宏在《何以中國》里說,方正的城圈追求中規中矩的布局,具有了表達宇宙觀和顯現政治秩序的意味。

《大都無城》則更加明確了城市規劃與政治理念的關係。

許宏說:「王都採用無城之邑的形制,其實正有使教命流布暢達的象徵意義。

從「無城」到「有城」,尤其是秦漢之際都市發展的劇變,正是一種穩定的秩序的建立,為了讓皇帝的統治「受命於天」,井井有條的中國城市特徵就從此一再被強調並被淋漓盡致地展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學家眼中的早期中國:「大都無城」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顯著特色之一。如果有人說,在二里頭國家(夏或商王朝)誕生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部分時間裡都城居然是沒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千多年是...

訪談︱許宏:「大都無城」是基於文化自信

古代都城似乎都有城牆,尤其是現存的明清城牆,成為「中古以後帝國都城最鮮明的物化表征」,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然而,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許宏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新著旗幟鮮明地提出「大都無...

「大都無城」:千年不設防的時代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一個顯著特色,不管是公眾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沒有『城牆』的都城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