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明古建築的旨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撰文/黃帥

談起中國古代都城的形態,很多人會自然想到高大堅固的城樓、綿長環抱的城郭,甚至是富麗堂皇的宮殿樓宇。

的確,在古代政治與軍事的變動中,擁有固若金湯的城池是國家政權穩固的象徵,但是,並非所有古代都城形態一致,至於宮城之外何時開始有了城牆,我們過去對此似乎並不清楚。

許宏先生的新著《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便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是他繼《何以中國》後又一本討論古代史的作品,他在上一本書里談到了早期中國文明的誕生,而此書則把視線擴大到整個古代中國,從古都城郭形態的變化來透視古代政治、文化的變遷。

簡單來說,所謂「大都無城」,指的是從中國從最早的二里頭文明誕生到漢代,絕大部分都城在宮城之外的外城是沒有城牆的。

至於我們一般認知的城牆樣式,則是在漢代以後才逐漸形成的。

這個觀點無疑是顛覆公眾常識的,甚至在學術界也會引發爭議。

許宏先生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結論呢?首先,我們需要釐清幾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內城、宮城、城郭。

與王權掌控者聚居的宮城不同,都城往往還擁有面積更大的郭區。

比如,在夏、商、西周時期,「都邑之布局已初具內城外郭這兩大部分的雛形」,早期城市中有鬆散的郭區而無外郭城城垣,這是有考古學和古文獻的證據支持的。

「大都無城」的形態就出現在這段時期,也是當時都城的主流形態。

有趣的是,許宏先生沒有開篇就講先秦,而是略談了魏晉以來的城郭形態,進而回溯漢代和漢代以前的都城形態。

漢代以後,帶有貫穿全城的大中軸線的禮儀性城郭越來越多,城郭還扮演了皇權威儀的象徵角色,因此,城郭兼備的形態也就多了起來。

但是,從二里頭、夏朝到西周時期,王朝的首都雖多有變遷,但基本都是「大都無城」的樣式。

尤其是西周都城豐京和鎬京,至今尚未發現夯土城垣或圍壕等防禦設施。

究其原因,大致是與當時國力強盛、王畿地區有山川之險可依的優勢有關。

進入春秋戰國後,由於兼并戰爭頻仍,列國都城的軍事、防禦功能凸顯,就逐漸出現了宮城加郭城的「兩城制」的形態,從「內城外郭」變為「城郭並立」。

尤其是戰國後期崛起的秦國都城咸陽,採用了一種「非城郭制」,並對漢代的城郭形態產生了深遠影響。

除了政治、軍事上的因素,秦漢「大都無城」背後是一種日漸開放的「天下」意識,這個理念與上古時代的國人心理一脈相承,用許宏先生的話來說,這歸根結底是一種文化上的自信。

其實,解讀古代都城形態的變遷,當然不只是古建築學上的旨趣,還在於藉此呈現的民族心理、精神的接續與演化。

作者:黃帥,又名黃西蒙,90後評論作者。

理想主義的小尾巴,正在游向生活主義。

更多文章,歡迎掃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黃西蒙物語」(huangximengwuyu)。

直接點擊 關鍵詞查看以往的精彩~

黃西蒙物語

huangximengwuyu

黃帥的原創文章發布。

人生雜談,社會聚焦,文史鉤沉。

在這裡,或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都無城」:千年不設防的時代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一個顯著特色,不管是公眾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沒有『城牆』的都城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

中國城市的不設防時代

中國「營國」規劃的最早記載見於《詩經》。《綿》有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描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眾在岐山腳下築城的過程,考察方位、探測風水、答謝神靈、平地修城,皆有...

訪談︱許宏:「大都無城」是基於文化自信

古代都城似乎都有城牆,尤其是現存的明清城牆,成為「中古以後帝國都城最鮮明的物化表征」,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然而,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許宏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新著旗幟鮮明地提出「大都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