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識「兵馬」的伯樂走了——秦始皇兵馬俑文物確定者趙康民逝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早確定秦始皇兵馬俑是重要文物並親手進行修復的人——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博物館原館長趙康民先生,於5月16日晚9時30分逝世,享年82歲。

趙康民 資料照片

深耕文博考古領域40餘年

 

趙康民,陝西閻良關山人,1936年生,研究館員,曾任臨潼區博物館館長。

確認並修復兵馬俑時,為臨潼縣文化館文物幹部。

臨潼區博物館還陳列著趙康民生前親手修復的陶俑,包括三個武士俑、一個車士俑、兩個跽坐俑。

趙康民的次子趙奇告訴記者:「父親很偉大,一生奉獻給了考古事業。

他曾對我母親說,對父母他是個不孝子,對子女他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為了工作幾乎沒有管過家裡任何事。

父親極其熱愛工作,就連他的孫女結婚當天,仍然在伏案寫作。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向記者講述了與趙老相識的經過:1989年,結束在陝西師範大學碩士階段的學習後,徐衛民前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工作,因此與在臨潼工作的趙老有過較多接觸。

徐衛民說:「當時趙老是臨潼區博物館的館長。

趙老的貢獻不僅僅是發現並修復兵馬俑,還有此前對秦陵的深入研究。

從臨潼區博物館館長任上退下來後,趙老一直關注著博物館。

在臨潼區博物館,經常能看到他在那兒給觀眾免費講解、簽名。

雖然人很消瘦,但精氣神很足。

據介紹,趙康民1990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任中國秦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考古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文物學會會員。

趙康民從事文博考古工作40餘年,發現、參加、主持發掘姜寨原始聚落遺址、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始皇陵便殿遺址、秦始皇陵馬廄坑、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唐慶山寺上方舍利塔地宮、關山唐墓、明劉懋石室墓等。

撰寫出版專著有《驪山風物趣話》《驪山勝跡》《臨潼縣誌·文物志》《臨潼碑石》。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簡報40餘篇。

最早確定兵馬俑是重要文物並進行修復

距離首次發現兵馬俑已有四十多年,很多人都知道當年第一鏟鏟到兵馬俑的農民楊志發,卻不知道趙康民。

趙康民曾寫過一篇題為《秦始皇兵馬俑發現始末》的自述文章,介紹了秦始皇兵馬俑發現和發掘的經過。

他在文中說:「作為一個基層考古工作者,1974年,我有幸率先科學地鑑定、修復、命名和試掘了現已被公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坑,拉開了發掘這個龐大的地下軍陣的序幕。

發掘期間,正巧有一位當時在新華社任職的記者藺安穩回臨潼休假探親。

憑著敏銳的職業嗅覺,結束休假返京後藺安穩隨即寫了一份題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情況反映,並交給《人民日報》內參。

他在情況反映中說:陝西省臨潼縣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

陶俑身高1.68米(應是1.78米)。

身穿軍服,手執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實形象塑造的。

秦始皇陵周圍以前曾出過陶俑,但都是一些體積不大的跪俑,像這種真人一樣的立俑還是第一次發現。

特別珍貴的地方在於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中國,而秦代士兵的形象,史書上沒有記載。

這批武士陶俑是當年三四月間,當地公社社員打井時無意發現的。

從出土情況推測,當時陶俑上面蓋有房屋,後來被項羽焚燒,房屋倒塌埋藏了2000多年。

這批文物由臨潼縣文化館負責清理髮掘,至今只清理了一部分,因為夏收,發掘工作中途停止了。

這份情況反映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同志親自批示國家文物局:「建議請文物局與陝西省委一商,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點文物。

接到指示,國家文物局致電陝西省文物部門,並與陝西文物工作者展開聯合發掘。

隨後,大批埋藏兩千餘年的兵馬俑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2018年5月31日

本期編輯:孫嘉靖、張進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