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誕生與早期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何以中國》到《大都無城》

近年,我有三部從考古學角度解讀早期中國的小書面世,分別是《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和《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

三本小書,大體勾勒出我對早期中國形成與初步發展的認知框架。

二里頭出土的嵌綠松石銅牌飾。

資料圖片

二里頭出土的貴族墓隨葬陶器全家福。

資料圖片

儘管這三本書走出了考古人的小圈子,得到公眾的喜愛,但在我看來,它們都是學術著作。

說是學術著作,因為它們是學者秉持「有一說一」的學術原則寫就的,但它們又是面向普通大眾而非僅為學界的學術著作。

我的初衷是希望它能讓公眾願意讀,讀得進去,甚至讀得暢快。

我給三本小書的定位是:實說、精說和深說「中國」誕生與早期發展史。

圍繞一個個專題講屬於「動產」或「不動產」的文化遺產及其背後的諸多故事,以及盡全力探索考古學家和史學家的故事。

《最早的中國》講述了中國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二里頭的誕生,對這個當時在東亞大陸上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王朝進行了解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何以中國》是對最早的中國如何產生的追問。

如果說《最早的中國》寫的是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頭王都這一個「點」,那麼《何以中國》則展開了一個扇面,試圖通過對公元前2000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梳理,輻輳到二里頭這個最早中國的由來上面。

說到《何以中國》的問世,背後有一段故事。

2010年,那是我的自媒體——新浪博客「考古人許宏」開通的第二年。

當年11月,我在博客上推出了一個新話題——中原一千年之前言:史上空前大提速。

「中原一千年」,這是《最早的中國》出版後,一直縈繞於心的解讀早期中國的一個絕好視角。

我的一個企圖是寫史,用不那么正統和不那麼凝重的筆觸、用考古人特有的視角和表達方式來寫部小史。

半年後,56篇博文誕生,從陶寺一氣寫到了二里頭。

至此,「中原一千年」的穿越之旅已過半。

而這56篇博文被三聯書店的編輯看中,成為《何以中國》的雛形。

因「中原一千年」之旅沒走完,全書圍繞著公元前2000年這個頗具興味的時間點展開,以「最早的中國」——二里頭廣域王權國家的登場為收束,要將這個「半成品」變成一本獨立的著作,就得有一個合適的書名。

最後,確定為《何以中國》。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既反映了最早的「中國」誕生的過程,也反映了本書對最早的中國如何誕生的探索。

較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的視域擴展到了整個中國古代,切入點則是歷代都城的規劃模式。

「大都無城」的概念,萌生於20年前我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時的觀察與思考。

長期以來,把「城垣」看作縱貫中國古代都邑之始終的標誌物和必要條件的觀點,影響甚大。

時至今日,我力圖把對每處都邑的動態解讀,引向對整個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的動態解讀。

尤其要指出,在最早的中國二里頭到曹魏鄴城之前近2000年時間裡,存在一個都城無外城的時代,而這與強盛的國勢及軍事、外交優勢,以及作為「移民城市」的居民成分複雜化、對都城所處自然條件的充分利用等,都有一定聯繫。

作為考古界的普通一員,當越來越濃重的社會責任感被激發起來時,當我全面梳理考古學人的探索歷程,從比較文明史的宏闊視角來看二里頭乃至它所代表的「最早的中國」,並試圖發掘一座座城址、一件件文物背後蘊藏的豐富的歷史信息時,我已經不把這些書的寫作看作是學者的一項副業,它已經成為我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宏,作者系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光明日報 2016年6月13日光明閱讀·書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學家眼中的早期中國:「大都無城」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顯著特色之一。如果有人說,在二里頭國家(夏或商王朝)誕生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部分時間裡都城居然是沒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千多年是...

「大都無城」:千年不設防的時代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一個顯著特色,不管是公眾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沒有『城牆』的都城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

許宏「解讀早期中國」出新書

本報訊(記者路艷霞)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後,考古學家許宏昨天推出《大都無城》,這是其「解讀早期中國」系列的第二本。許宏是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主...

考古學者許宏提出中國古都「不設防」

本報訊(記者丁楊)近日,身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的考古學家許宏新作《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這也是繼許宏的《何以中國:公元前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