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考古學視角下的上古中國 |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六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六季】

解讀無字地書——考古學視角下的上古中國(共三講)

【主講】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地點】三聯韜奮書店地下一層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主辦】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開放式活動,歡迎參加。

諮詢電話:010-64002710

【課程表】

第一講 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5月13日(周五) 19:30-21:30

第二講 東亞青銅潮:前甲骨文時代的千年變局

5月14日(周六)14:30-16:30

第三講 大都無城:都邑變遷中的文明動向

5月15日(周日)14:30-16:30

「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西周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中,然而最早的中國是什麼?什麼標誌著最早的「中國」誕生?是「滿天星斗」邦國林立的時代,還是廣域王權國家的興起?何謂「中國文明」?它是何時何地、如何起源,又有著怎樣的早期發展歷程與特質?早期中國文明對於後續燦爛輝煌的歷史有何影響?如何從全球文明史的視角看待中國文明的初興?

「早期中國」在很長時間內是個學術概念,不為公眾所熟知。

如果不是特意關注的話,你永遠不會發現它的驚艷和輝煌。

缺少確鑿文字記錄時代中的迷霧,只有期待考古學將其撥開。

解讀文字誕生前後「文獻不足征」時代的無字地書,構建東亞大陸早期文明史的框架,揭示從神話到歷史的進程,考古學家帶著這樣的任務登場了。

許宏近年所關注思考的,正是上述問題。

他多年擔任二里頭工作隊隊長,長期堅守考古工地第一線,是諸多重要考古發現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他善於從考古學視角出發,利用出土的遺物遺蹟,講述「中國」誕生的故事。

此次,許宏教授應三聯書店之邀,將從三個方面帶領大家切入歷史的深處,與大家分享早期中國史考古中的驚人發現,同時對考古工作者的心路歷程進行了省思。

許宏的近著《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和《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全面刷新了人們對早期中國的認識,是引人入勝的學術普及作品,由三聯書店刊行。

【課程提要】

第一講 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5月13日(周五) 19:30-21:30

最早的「中國」從何而來?數千年前「滿天星斗」時代的中國大地有著怎樣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應該怎樣看待它們?早期中國由多元到一體的演進過程是單線進化的嗎?中國可以做無限制的上溯嗎?中原文化一直就遙遙領先嗎?為什麼最早的「中國」出自中原?

種種問題,引人遐思。

文獻史學撲朔迷離的追述傳說,使我們看那個時代猶如霧裡看花。

而從考古學的視角,可以追溯東亞「大兩河流域」的社會複雜化、國家化、城市化和文明化進程,進而勾畫出東亞大陸農耕文化與早期文明史的框架。

跟隨考古人許宏走進數千年前的「中國」世界,一覽那個時代的恢弘與壯闊。

第二講 東亞青銅潮:前甲骨文時代的千年變局

5月14日(周六)14:30-16:30

中原地區,出土了最早的青銅禮容器,也是東亞大陸最早出現廣域王權國家的地區。

成組的青銅禮器最早發現於二里頭都邑,其鑄造和使用則可以上溯至龍山時代。

青銅禮器的出現和當時的中原社會,都經歷了文化交流中的碰撞與裂變的過程。

這種同步引人遐思。

二者相互作用、刺激,導致中原地區自公元前二千紀上半葉,進入了史前文明空前的「大提速時代」。

早期中國,由此起步。

那麼,是不是青銅禮器及其鑄造術催生了最早的「中國」?早期中國文明是土生土長的嗎?最新的考古發現,透露了此巨變過程中的若干細節。

第三講 大都無城:都邑變遷中的文明動向

5月15日(周日)14:30-16:30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顯著特色之一。

如果有人說,在二里頭國家(夏或商王朝)誕生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部分時間裡都城居然是沒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千多年是不設防的時代,您相信嗎?城郭齊備的狀態源遠流長嗎?是單線平緩進化,還是有重大變異和波動?這些問題都是關涉中國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會發展進程的大問題。

許宏指出,「大都無城」是二里頭時代至漢代中國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態,與漢代以後城郭兼備、里坊制、具有大中軸線的都邑結構形成鮮明對比,是中國古都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性特徵。

【主講人簡介】

許宏 1963年生,遼寧蓋州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頭工作隊隊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夏商周考古、中國古代城市考古、中國文明形成與早期國家的考古學研究。

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等。

《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

《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許宏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5

【課前閱讀】

(一)書目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書店,1999年。

嚴文明:《農業發生與文明起源》,科學出版社,2000年。

張光直:《古代中國考古學》,三聯書店,2013年。

孫慶偉:《追跡三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許宏:《最早的中國》,科學出版社,2009年。

許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三聯書店,2014年。

許宏:《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三聯書店,2016年(即將刊行)。

(二)「考古人許宏」新浪博客文章

前中國時代與「中國」的初興

中國考古學界國家起源探索的心路歷程與相關思考

「中國」究竟誕生於何時?

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變局的考古學觀察(1-3)

宮室建築與中原國家文明的形成

邁入青銅時代:資源視角下的文明擴張

大都無城——論中國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態

●●●

三聯書店的作者中,有許多一流學者,我們將他們的研究看作寶貴的資源,希望經過進一步的加工提煉後,使之轉化為大眾都能享有的財富,讓專家的思考離開書齋和專業讀物,面向廣大的讀者。

為此,三聯書店一直致力於出版供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讀者閱讀的學術普及作品,但我們感到,這遠遠不夠。

新的傳播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出版圖書之外,更豐富的選擇。

我們希望通過新媒體,連接線上與線下,創造更好的條件,讓學者和讀者大眾有更多面對面聆聽、交流、碰撞的機會。

有鑒於此,我們策劃了「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系列講座,以促進閱讀、推進學術普及。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試圖改變以往書店講座「聽熱鬧」的情況,將課程概念引入講座。

每季公開課,邀請人文社科領域一線學者,選取學術專題,精心設計 「濃縮版選修課」——內容上堅持嚴謹性、原創性,表達上避免學院化、專業化;以系列講座對專題作較為系統、深入的介紹。

歡迎每一位熱愛思考的讀者,到書店聽課,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更新觀念、啟發思想。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和友人交流,點擊右上角朋友圈

回復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更多活動信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都無城》後記

「大都無城」的概念,萌生於我二十年前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時的觀察與思考。二里頭至西周時代都邑的聚落形態,與之前的龍山時代、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城址林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予人以深刻的印象。但當時的學術...

訪談︱許宏:並非有城牆的聚落才是城邑

【編者按】關於考古,許宏研究員有句頗富詩意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雖然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的隊長,但他並不輕易給自己主持發...

中國城市的不設防時代

中國「營國」規劃的最早記載見於《詩經》。《綿》有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描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眾在岐山腳下築城的過程,考察方位、探測風水、答謝神靈、平地修城,皆有...

考古牛人許宏: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

「你們到底是幹嘛的,神秘兮兮的。」二里頭的村民經常這麼詢問許宏的考古隊隊員,時間一長,隊員們乾脆編了順口溜自我調侃,說「遠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問是社科院的,原來是文物調查勘探的」。

許宏「解讀早期中國」出新書

本報訊(記者路艷霞)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後,考古學家許宏昨天推出《大都無城》,這是其「解讀早期中國」系列的第二本。許宏是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主...

「大都無城」——考古人要改寫的中國古都史

新華社北京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屈婷)2016年5月,考古學家許宏在三聯書店出版了一本小書——《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8月旋即再版,更一不小心成了暢銷書,獲得多項權威圖書年度大獎。憑...

「大都無城」:千年不設防的時代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一個顯著特色,不管是公眾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沒有『城牆』的都城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

探索「中國」誕生與早期發展

——從《何以中國》到《大都無城》近年,我有三部從考古學角度解讀早期中國的小書面世,分別是《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和《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三本小書,大...

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內容提要】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最早的「中國」從何而來?數千年前「滿天星斗」時代的中國大地有著怎樣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應該怎樣看待它們?早期中國由多元到一體的演進過程是單線進...

考古學者許宏提出中國古都「不設防」

本報訊(記者丁楊)近日,身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的考古學家許宏新作《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這也是繼許宏的《何以中國:公元前200...

考古學家眼中的早期中國:「大都無城」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顯著特色之一。如果有人說,在二里頭國家(夏或商王朝)誕生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部分時間裡都城居然是沒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千多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