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名片」 ——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下)
來源:中國文物報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專家點評
劉慶柱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研究員
北京城市副中心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遺物類型多、數量大、信息量豐富,為漢代重大學術課題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漢代路縣城牆邊長600米左右,在漢代縣一級的城市中是比較大的了,如果和中原地區比,也不是小縣城。
城外發掘的一千多座墓葬,年代從戰國、漢代一直延續到清代,歷史脈絡非常清晰、完整。
通過發掘可以看到周邊少數民族是怎樣融入漢族文化的。
發掘過程中將城址、墓地聯繫在一起進行考查,釐清了兩者的內在關係,極大地豐富了有關路縣故城考古研究的內涵,必將促進路縣故城考古更加全面而深入地發展。
發掘過程中重視文物保護,發掘與保護並重,學術課題意識強,強調多學科合作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意識。
漢代路縣故城的發掘工作將為多民族地區從思想上增加國家認同,舉出歷史的範例。
通過路縣故城的發掘與研究,能夠看出當年多元一體的國家是什麼樣子。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考古發掘,看的不只是出土文物,更為重要的是「透物見人」,由此折射出的當時社會理念與國家凝聚力的久遠歷史。
徐光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員)
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的確認,很重要。
雖在《漢書·地理志》、《水經注》中有記載,但不知其具體所在,通過考古勘探發掘工作,對城址予以確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不僅對通州區、北京市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全國也有重要意義。
過去對漢代的都城遺址做了長期的工作,而對於漢代縣城遺址則做得很少,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強。
遺址除發現大量的漢代遺物外,還發現有少量的戰國燕文化的遺物,在進一步的工作中,應予注意。
對路縣城址要實施整體保護,制訂保護規劃,長期進行考古工作,以了解漢代縣城的功能布局,城市制度。
用城市考古的理念和方法,勘探為主,重點發掘,實施多學科協作,全面收集歷史相關文獻,提高科學研究水平。
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為北京副中心保留一片綠地,惠及人民大眾。
目前要申請市保單位,並準備申請第八批國保單位。
現在北京市政府已決定調整規劃,整體保護路縣故城址,這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並計劃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是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做好。
信立祥
中國國家博物館 研究員
漢代路縣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說是北京的根。
以前的古代城市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京城,近年開始郡城、縣城的考古調查,基本都未開展正式考古發掘工作。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面積約35萬平方米,是北方地區比較規範的一個縣城,城牆、城壕保存相對完整,考古工作做出一個詳細的規劃,基本搞清中國北方縣城的形制、布局,可以填補一個很大的空白。
通州漢代路縣故城的保護工作在全國具有典範意義,已列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規劃,將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配套的工作站、博物館,保證了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持續性。
作為全國兩漢時期縣城考古方面的標杆,在全國具有示範作用。
白雲翔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員
通州西漢路縣故城遺址是一項重要的考古工作。
在基本建設考古過程中能夠發現這個城址並進行有計劃的考古發掘,實屬難能可貴。
同時,田野工作思路清楚,發掘工作紮實、細緻、規範,尤其是在難以進行全面勘探的情況下,採取局部解剖性發掘的方法確認了城牆和護城河,基本明確了其範圍,大致了解了城址的布局結構,成果顯著。
通州西漢路縣故城的考古發掘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在城市考古中,漢代的縣城城址多有發現,迄今至少有100座以上,但是,像路縣故城遺址這樣總體上保存狀況良好,並且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為數甚少,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西漢路縣故城遺址的考古工作,其重點應當是西漢。
應當通過有計劃的考古發掘,對城址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進而從城市建設的視角對其進行全面研究。
就田野考古來說,首要的任務是對四周城牆和護城河、城門、城內道路和重要建築基址作進一步的勘探和發掘,確認其年代和內涵,查明其形制布局以及各類遺存之間的相互關係。
為此,需要儘快制定考古工作的近期計劃和長遠規劃,並逐步加以實施;同時結合考古工作,儘快啟動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的編制和建設,以便真正做好西漢路縣故城遺址的保護、研究和展示利用。
通過有計劃的考古工作,把西漢路縣故城遺址的布局結構和內涵最大限度地搞清楚,對於漢代的縣城研究意義重大,將填補該領域考古學研究的空白,並開創我國漢代縣城城址考古的新時代。
高崇文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教授
北京通州故城遺址的考古發掘,明確證實了該城址是漢代漁陽郡的路(潞)縣治所。
在城址周圍發掘了戰國至明清時期上千座墓葬,更加豐富了整個遺址的文化內涵。
該遺址地處水陸交通、東西往來、南北連接的樞紐之地,對研究中國古代東西文化、南北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原文化對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影響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地歷來是古代北京之門戶,對研究北京地區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發展的歷史進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資料來源]
中 國 文 物 報
北 京 市 文 物 研 究 所
通 州 區 文 化 委 員 會
[編輯]
張 旖 旎
你 好 我 是 北 京 文 博
破 殼 於 北 京 市 文 物 局
我 正 在 招 募 心 靈 玩 伴
告 訴 我 那 會 是 你 嗎
文 博 圈 的 資 訊 小 喇 叭
滴 滴 答 滴 答
宣 宣 小 朋 友
和 宣 宣 一 起 說 吧
開通頭條號北京文博
點擊【閱讀原文】
厲害了Word副中心!通州挖出2000年前的古城,還有一萬多件文物!
副中心建設過程中,從地下挖出了一座漢代古城!除此之外,還挖出戰國至清代的墓葬1092座、漢唐窯址69座、灰坑8座、水井10眼、道路3條,出土陶器、瓷器、釉陶器、銅器、料器等文物萬餘件(套)。
文史丨要說通州的身世,保准嚇一跳!文物局都來了!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通州區政府與市文物局聯合舉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考古成果,揭開了通州城塵封的身世之謎。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為配合北京城市...
太牛了!為通州這項工程,京唐高鐵入地、「長安街」拐彎!
2016年2月26日敲下第一把洛陽鏟為起點,在通州區潞城鎮,千餘座戰國至清代的墓葬陸續面世,西漢路縣故城遺址面貌逐漸清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下文物保護工作不斷取得進展。近日,在路縣故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