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丨要說通州的身世,保准嚇一跳!文物局都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通州區政府與市文物局聯合舉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考古成果,揭開了通州城塵封的身世之謎。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市文物局、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責成市文物研究所對通州區潞城鎮的胡各莊村、後北營村、古城村等地區展開了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
數月來,文物部門不懈努力,發掘了1092座古墓、一座漢代古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學部委員劉慶柱指出:對這1092座從戰國、漢代到清代墓葬的解讀,將為多民族地區從思想上增加國家認同,舉出歷史範例。
千餘古墓
縱貫戰國漢代至清代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上午介紹,為確保副中心建設工程前期的考古工作順利進行,來自全國各地9家具有考古團體領隊資質單位的2000餘人,積極支援副中心考古發掘,共同完成了101.3萬平方米的勘探任務。
「勘探面積相當於142個足球場大小,還有4萬平方米的發掘任務。
」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共發掘戰國至清代墓葬1092座、漢代城址1座、漢唐窯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1條。
出土各類陶器、瓷器、釉陶器、銅器、鐵器、鉛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4000餘件(套)。
對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墓葬、窯址、地層剖面共計60處遺蹟進行整體遷移保護。
銅鏡
「這些考古資料證實,副中心所在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別是東漢時期社會繁榮、人口眾多。
」
相關負責人還透露,本次在胡各莊村發掘出62座戰國晚期至西漢瓮棺葬,「此前,瓮棺葬的發掘較為零散,這麼大規模的發現,尤其是成人瓮棺的發現,還是第一次。
」在本次發掘中,西漢墓葬發現了許多雕花磚,其紋樣多種多樣,包括回形紋、四神紋等六七種,「不同種類紋樣同時出現在墓葬,這是很少見的。
」
此外,在後北營村還出土了古人的技術工具——骨質算籌,這在此前僅少量出現於大葆台西漢墓,「而此次發掘出多達26支,保存得也十分完好。
」本次發掘出土的布幣中以南方貨幣居多,「北京是燕文化所在地,這種布幣是南方人帶來的,這就是文化交融的物證。
」
瓷壺
文化遺存
見證多民族融合過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學部委員劉慶柱也表示,本次發掘的1092座墓,年代從戰國、漢代一直延續到遼金元明清,「遼是從大興安嶺來的,金是從黑龍江來的,清是從遼寧來的,都是周邊少數民族,他們到這裡留下了他們的文化,通過這次發掘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是怎樣融入中華民族文化的。
」
三足盤
漢代城址
將揭開路縣故城面紗
青花瓷罐
本次考古工程中的另一大收穫,是在目前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西北方向的古城村,對漢代城址——路縣故城進行了進一步考古勘查。
據介紹
春秋戰國時代,今通州地屬燕國。
至西漢,今天的通州區境設置了路縣,屬漁陽郡。
後王莽篡漢,改路縣名通路亭。
東漢建立後,廢莽所改,恢復西漢舊稱,但改「路」為「潞」,始稱潞縣。
路縣故城是目前所知通州區唯一的秦漢城址。
它在北京作為早期中國北方地區的政治中心、軍事中心和交通中心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通、經濟、軍事意義。
劉慶柱表示,路縣是漢代漁陽郡轄四縣之一,這座基本成方形的城基本符合北方地區縣一級行政平台的規模。
此處目前已發現的出土物,完全可以證明它曾經作為區域政治平台的「身份」,「比如,發現了直徑超過15厘米的漢代瓦當,這在當時一般都是府衙的規制。
」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新發現 揭開通州城塵封的身世之謎
2016年11月24日訊,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通州區政府與市文物局聯合舉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考古成果,揭開了通州城塵封的身世之謎。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發現大量戰國遺存
「要動土,先考古。」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文物部門從全國挑選了2000餘人參與此次考古勘探,共完成100多萬平方米的勘探任務,相當於142個足球場。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文物...
千餘古墓現身通州 數說考古發現大陣容
千餘古墓現身北京通州,考古成果頗為豐富。發掘結果證明通州區在戰國時便有大量人口居住,通州歷史上推千年;漢代古城城址被發現;路縣故城內發現了一條遼金時期的路面遺存;142個足球場大的文物勘探面積里...
厲害了Word副中心!通州挖出2000年前的古城,還有一萬多件文物!
副中心建設過程中,從地下挖出了一座漢代古城!除此之外,還挖出戰國至清代的墓葬1092座、漢唐窯址69座、灰坑8座、水井10眼、道路3條,出土陶器、瓷器、釉陶器、銅器、料器等文物萬餘件(套)。
東漢時期 通州已是宜居地
本站文章謝絕轉載,否則法律後果自負!法制晚報訊(記者 趙穎彥) 通州區在戰國時便有大量人口居住;路縣故城內發現了一條遼金時期的路面遺存;142個足球場大的文物勘探面積里「藏」著萬餘件文物和109...
北京通州考古現漢代古城 京津冀自古就協同發展?
筆者從24日上午召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考古資料表明,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通州潞城鎮發掘1092座戰國-清代墓葬及1座漢代城址
新京報快訊(記者戴軒)今日,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今年2月到9月,通州區潞城鎮的胡各莊村、後北營村、古城村等地區展開考古工作,共發掘戰國-清代墓葬1092座、漢代城址1座(路縣故城)、漢唐窯址...
焦點丨原來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地下還真埋著一座古城!
厲害了!通州歷史向前推進近千年!據媒體報導,今年在通州考古出土的漢代古城遺址和大型墓葬群,證明這裡在戰國至西漢時期便有大量人口居住。這也把通州自隋唐大運河開始的時間點,向前推進了近千年。
北京文博|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下)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名片」 ——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下)來源:中國文物報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專家點評劉慶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研究員
北京通州考古新發現 出土漢代至明清文物300餘件
據新京報記者報導,通州區考古又有新發現。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斷深入,在通州區潞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員最近發現多座漢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漢代馬蹄形窯址較為罕見,證明了漢代磚室墓葬與...
北京完成考古發掘項目20餘項 長安街東延為漢城「復活」讓路
2017年6月10日訊,今天是我國第12個「文化遺產日」,也是全國首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上午,北京市文物局發布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今年1月1日至5月30日,北京市完成考古發掘項目20餘...
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信報訊(記者王萌)4月12日,被譽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在京揭曉,包括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浙江慈谿上林湖後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在內的十大項目最終入選。201...
北京文博|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上)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名片」——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上)來源:中國文物報 發現保存完整、時代明確的漢代路縣故城城址,是迄今通州區發現最早的漢代城址。 對了解中國西漢縣城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現漢墓,兩千年前這裡就是市中心
今年初,「北京通州潞城發現漢代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北京通州的潞城鎮,因為距離市中心較遠,反而靠近河北,一直默默無聞。但是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選址於此,這裡成了一片開發的熱土。巧合的是,發現古墓的...
副中心今年發掘墓葬276座
昨天是我國第12個「文化遺產日」,也是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日,市文物局發布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今年1月1日至5月30日,北京市完成考古發掘項目20餘項,發掘和保護各時期古代墓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