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收藏必讀:青銅器詳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匜
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沃的意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
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有的帶蓋。
青銅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現,多有四足。
春秋時有三足和無足的匜,無足的很似瓢。
戰國的匜一般都無足。
盂
古代盛水或飯的器皿。
侈口, 深腹,圈足,有附耳,很似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得多。
考古發現的青銅盂數量很少,主要是商代和西周的。
鑒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
形體一般很大, 似盆, 大口, 深腹,無足或圈足,多有二耳或四耳。
古代未普遍使用銅鏡前 ,常在鑒內盛水用來照影,因而後來把銅鏡也稱為「鑒」。
盛行於春秋戰國。
缶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圓腹,有蓋,肩上有環耳,也有方腹的。
青銅缶盛行於春秋戰國。
器身銘文稱為缶的,有春秋中期的欒書缶和安徽壽縣、湖北宜城出土的春秋晚期蔡侯缶。
瓿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斂口,圓腹,圈足,似後代的罈子。
青銅瓿有些有兩耳;也有個別的為方瓿,例如1976年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一件。
盛行於商至戰國。
盆
盛器。
關於盆的用途,文獻中有多種記載,如《 禮儀·士喪禮 》、《周禮·牛人》所說,盆可盛水、盛牛血等。
形狀基本特徵為斂口,狹唇,有兩耳,平底。
青銅器中自銘為盆的,目前見到的只有傳世的春秋時代的曾大保盆和湖北省博物館徵集到的曾孟妳盆。
在傳世的器物中又有器形與盆相同的,但自名為「(酋大皿)」,如晉公(酋大皿),應與盆是一類器。
斗
古代舀水器皿。
《 儀禮·少牢饋食禮 》謂:「 司宮設罍水於洗東,有枓 。
」 枓即「斗」字。
斗體一般呈橢圓形,腹較深,有短柄,柄端有銎,可安木把。
青銅斗多見於春秋戰國,迄今發現的數量很少。
鐃
商代樂器。
形似鈴而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
使用時執把,鐃口朝上,用槌敲擊。
特大的鐃使用時需插在鐃座上。
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但1976年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鐃則為大小相次的五件為一組。
鐘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青銅樂器。
或由商代鐃演變而成。
今所見最早的青銅鐘屬於西周中期。
西周至春秋的多是所謂甬鐘,鐘頂有筒形的甬。
有的大鐘單獨懸掛,稱為特鐘;有的大小相次成組懸掛,稱為編鐘。
西周中期的編鐘以大小三件為一組,晚期以後發展到大小十幾件為一組。
另有鐘頂作扁環鈕或伏獸形鈕的平口鐘,稱為鎛,主要見於春秋戰國時代。
還有所謂鈕鐘,鐘頂的甬為近似半圓形的鈕所代替,始見於西周,盛行於戰國。
也有的鐘在體兩側鑄有浮雕的虎作為裝飾,別具一格,但流傳較少。
鐘用木槌敲擊演奏。
考古發現的編鐘,有槌同時出土。
編鐘懸掛在特製的架子上,這種架子的橫樑稱作「筍」,支撐架子的立柱稱為「虡」。
鉦
古代行軍時用的樂器。
出土樂器中有自名「鉦(鋮土)」或「征(成土)」者,也叫「丁寧」。
《說文解字 》金部:「鉦, 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
」又:「鐃,小鉦也。
」實物中鐃與鉦為兩種器物:鐃體短寬;鉦體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手執。
用時口朝上,以槌敲擊。
鉦盛行於春秋時期徐楚吳等南方諸國。
鐸
古代樂器。
《說文解字》:「鐸,大鈴也。
」 有柄有舌,振舌發聲。
《周禮·地宮·鼓人》:「以金鐸通敲」,銅製的鐸可能是一種軍樂器。
出土樂器有自名為鐸的,例如春秋時代的外卒鐸。
考古發現的鐸,多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的。
句鑃
古代樂器。
用於祭祀和宴饗之時。
今存的句鑃上多有「擇其吉金鑄句鑃,以享以孝」的銘文。
此器名不見於古籍,「鑃」字的讀音,考古界也還沒有確定。
其形似鐸,使用時口朝上,以槌敲擊。
盛行於春秋時代吳、越等國。
錞於
亦稱「錞」。
古代軍中樂器。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 錞於常與鼓配合,用於戰爭中指揮進退。
形如圓筒,上部比下部稍大,頂上鈕。
鈕多作虎形, 故常有「 虎鈕錞於」之稱。
有人認為,具有虎鈕的錞於應屬古代巴人遺物。
已發現的青銅錞於多出於四川、安徽和湖北部分地區。
時代多屬春秋戰國至漢代。
鈴
古代青銅樂器。
形狀如鐘而小得多,平口或凹口,上有橋形鈕。
常掛在車上、旗上或犬馬頸上。
鼓
打擊樂器。
古代銅鼓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和宴會、祭祀的樂舞。
商至戰國的銅鼓,目前見到的只有兩列:一例有兩件,其中一件是1977年湖北崇陽出土的。
是橫置的兩面鼓,鼓面飾獸面紋,鼓身上部鑄瓷枕形或鑄雙鳥,是商代器。
另一例也有兩件,解放前出土於陝西鳳翔。
器形相同,筒狀,底中空,全身飾蟠虺紋,是春秋時代的秦器。
大量銅鼓出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雲南楚雄萬家壩發現的銅鼓材料證實,其產生時間約在春秋時代,但大多數產生的時代相當於漢或漢以後。
西南地區銅鼓的前身,可能是由作為炊具的銅斧發展演變而來。
鼓身由鼓胴、鼓腰、鼓足構成。
鼓面光體有角,有的鼓面上鑄出青蛙、馬等立體形象。
紋飾有幾何形和人與動物的寫生圖像。
一般在祭祀中使用,同時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
戈
古代兵器。
屬「鉤兵」,用於鉤殺。
由銅製的戈頭、木或竹柲、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銅鐏四部分構成, 銅器銘文中的「 木 」 就是它整體的象形。
戈頭每一部分都有專名:刃部稱「援」,援末特折而下的部分稱「胡」;被木柲夾住的稱「內」;援末和胡上穿繩纏柲的小孔稱「 穿 」。
商代戈主要有三種形式:直內戈,曲內戈,有銎可以插柲的戈,稱「 銎內戈 」,一般沒有胡。
商末出現有胡的戈。
西周的戈多短胡,多一穿至二穿。
春秋戰國的戈多有三至四穿,更便於固定在柲上,同時援變得狹長而揚起。
有的著作把無胡有銎的戈稱作「瞿」,把援體呈三角形的戈稱作「戣」。
鉞
古代兵器。
用於劈砍。
形狀象後來的大斧,有穿,可安裝長柄。
也作為刑具。
有些鉞形體很大,並雕鏤精緻的紋飾,可能作儀仗用。
古代國王賞賜大臣青銅鉞,有著賦予軍權和征伐權的意義。
鉞大部分是商代的,主要有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形狀。
西周時代又出現耳形鉞和帶銎的鉞。
春秋戰國時代西南等地區又流行靴形鉞。
矛
古代兵器的一種「刺兵」。
用於刺殺。
銅製的矛頭包括「身」、「骹」兩部分。
身有鋒刃,中線稱「脊」。
骹中空,略呈圓錐形,用以插柲;兩旁常有環鈕。
柲端有銅飾稱鐓。
商代的矛一般形體寬大,春秋戰國的矛漸向細長演變。
戟
古代兵器。
是戈和矛的合體,兼有戈之用於鉤、矛之用於刺兩種作用。
安裝木製或竹束成的柲,柲端也有銅鐓。
商代有戈、矛分鑄的戟,如河北藁城台西所發現的。
西周的戟多將戈、矛合鑄成一體,如河南濬縣辛村衛墓出土的侯戟。
春秋戰國戟數量增多,戈、矛多分鑄。
戰國末至漢代有「卜」字形的戟。
劍
古代兵器。
屬於「短兵」,可手持或佩帶。
山「身」和「莖」兩部分構成。
劍身中線突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從」
外的刃稱「鍔」。
劍莖即劍把,有圓形、扁形兩種。
莖端稱「首」,莖和身之間有的有護手的「格」。
已見最早之劍是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的商代鈴首劍。
陝西西安灃西張家坡出土了西周初期的劍。
春秋時劍漸多,河南洛陽中州路和三門峽上村嶺墓葬都有出土;至戰國與秦漢最為盛行。
短劍亦稱「匕首」。
刀
古代兵器。
亦作為工具。
青銅刀用途廣,形制多樣。
有的長刀直背,凸刃,刀尖向後鉤,最長約80厘米,寬10餘厘米。
有的形如工具中的削,柄作環形或獸頭形。
還有凹刃或刀背有肩的。
長刀主要盛行於商代,其他通見於商至戰國。
鏃
即「箭頭」。
有雙翼、三棱等多種形式。
商至西周的青銅鏃多雙翼式的,主要特徵是鏃身由中脊分為左右兩葉,葉外緣作刃狀,向前聚成前鋒,向後形成倒刺形的後鋒。
春秋的鏃多三棱式或圓錐式;戰國的鏃以三棱式為主。
鏃後部延伸接箭杆的部分稱「莖」或「鋌」。
弩機
裝置在弩的木臂後部的青銅製機械。
弩是古代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
構件包括: 機身「郭」, 鉤弦的「牙」, 郭上的瞄準器「望山」,郭下的板機「懸刀」。
扳動懸刀,牙向下縮,所鉤住的弦彈出,箭就被發射出去。
弩機最早見於戰國,盛行於漢晉。
胄
亦稱「兜鍪」。
古代作戰時戴的盔。
圓帽形,左右和後部向下伸展,可同時保護頭頂、面部和頸部。
有的胄頂有可插纓飾的管。
有的在圓頂上有鈕,有的在護耳下部有鈕,鈕中有孔,用以繫結皮條加強盔戴在頭上的穩定性。
青銅胄盛行於商周。
軎
古代車上青銅製部件。
軎略呈長筒形,套在車軸兩端。
軎上和軸端有一橫穿的孔,插入略呈條形的部件轄,使軎固定在軸端不致脫落。
銜
橫勒在馬嘴裡以便駕馭的器件,即馬嚼子。
古代的銜一般由兩根銅條組成,每根銅條兩端各有圓環,一端用以互相聯結,另一端在馬嘴外側, 有鑣與之相接。
銅鑣飾在馬頰上,作圓形或方形,中央有孔,圓形的正面多有捲雲紋。
也有長表的鑣,但往往是角質的。
銜與鑣出土很多,例如陝西長安張家坡2號西周車馬坑出土的成套馬飾,銜與鑣結合在一起。
軛
古代車上部件。
一頭兩腳,作人字形分叉。
軛頭系在車衡(車轅頭上的橫木)上,軛腳架在馬頸上。
軛體基本上是木質的, 一種是木質外面全部用銅包鑲, 古時又稱「 金軛」;另一種僅在軛首與足處套以銅質的首與足。
鑾
古代皇帝車上的飾物。
安裝在軛頭或車衡上方。
鑾的上部一般為扁圓形的鈴,鈴內有彈丸,鈴上有輻射狀的鏤孔。
下部為長方形的座,座的兩面常有釘孔。
西周時開始盛行。
當盧
古代馬頭部的飾物。
多青銅製,形式不一,比較多見的一種,中部略圓,一端延長,一端分出兩角,背面有幾個橫鼻,用以穿皮帶縛扎。
有些西周當盧上有銘文。
馬冠
古代系在馬額上的飾物。
一般作獸面形,獸面粗眉圓目,巨鼻大口,邊緣多有穿孔,用以穿皮條縛扎。
已發現的青銅製馬冠大都是西周時代的。
尺
度量長度的工具。
秦漢前的尺多用木、竹製作; 木、竹易腐朽,因而保存下來的不多。
用ㄨㄚ和骨製作的保存下來較多,如商代的ㄨㄚ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都有收藏。
而保存下來最多的是銅尺,最早的是戰國時代,如現藏南京大學的1931年河南洛陽金村古墓出土的一件,實測長23.1厘米,寬1.7厘米,厚0.4厘米。
在尺的一側刻十寸,又在第一寸處刻有十一分。
隨著時代的推移,尺的長度不斷增加。
量
計算容積的量器。
古代多用陶或木料製作。
從戰國時期起,有不少青銅量器保存下來。
如商鞅量、齊國陳純斧、子禾子釜和左關鉿(釒和)都是官定量器。
陳純斧和子禾子釜作長圓罐形,有二耳;左關鉿(釒和)作橢圓形。
王莽時的新嘉量有斛、斗、升、合、龠五種單位,作圓形。
中國歷史博物館還藏有方形的莽量。
權
古代稱重量的器物。
類似後世砝碼,用銅或鐵制。
現存最早的青銅權是戰國時期的,流傳較多的是秦和楚權。
秦權多作饅頭形;楚權多作圜形,常由十個組成一套,在天平上使用。
漢代又稱權為累。
貝幣
習稱「貝化」。
仿海貝的一種青銅貨幣。
我國古代在沒有使用金屬貨幣前,曾以海貝充當貨幣。
也有用銀、石、骨、珧原料來仿製海貝作為貨幣使用。
貝以朋為計算單位,一般十枚為一朋。
據目前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商代晚期已開始用銅質貝幣,如1971年山西保德商代墓里曾出土一百零九枚。
以後在安陽等地區也曾有多次出土。
刀幣
春秋戰國時代一種青銅貨幣。
由生產工具的刀演變而成。
因齊國刀銘上有「化」字,亦稱「刀化」。
形制是仿照青銅刀削,一般作凸背凹刃狀,以「化」(貨)為單位,都標明地名,亦常有背文, 如「節(墨阝)之法化」、「 安易(陽)之法化」、「 齊之法化」、「齊法化」等。
主要流通在齊國和燕國,齊、燕刀幣上有的有「明」字銘。
趙國的邯鄲等地也鑄行刀幣。
布幣
亦稱「鏟幣」。
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青銅貨幣。
形制有尖足、圓足、方足之分。
通行地區以三晉為主。
《詩經·周頌·臣工 》有「 庤乃錢鎛 」,最初形狀是仿照青銅農具「鎛」而來,故從鎛得音稱為「布」。
因首空可以納柄,狀似鏟,又稱「鏟布」或「空首布」。
幣上銘記豐富,一般標明地名和貨幣單位,如「安邑一釿」、「安邑二釿」;也有僅標明鑄造地名,而不記幣值單位的,如「安陽」布幣。
圜錢
亦稱「圓錢」。
先秦時代一種青銅貨幣。
系仿照陶紡輪或璧環而成,有兩種不同形制:一是圓形圓孔,出現較早;一是圓形方孔。
傳統說法是外圓似天,內方如地。
主要流通在戰國中、晚期的秦國;魏、齊等國也曾使用過。
直徑3厘米,有「半兩」銘,其錢重如其文。
秦始皇時也將貨幣統一於圓形方孔這種形式。
因使用方便,一直延用了兩千多年。
蚊鼻錢
戰國時代流行的一種楚國青銅貨幣。
形狀是上寬下狹,面稍凸起,鑄有陰文銘,最常見的一種為「六」銘,依銘文形體特徵,又稱之為「 鬼臉錢 」。
另一種銘文一般釋為「各六朱」或「各一朱」,因三字連寫,筆畫像一隻螞蟻,又因兩口象鼻孔,故通稱之為「蟻鼻錢」。
錢文上另有「粂」、「金」、「行」等銘。
在湖北孝感一次曾出土五千枚。
符
古代帝王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
一符從中剖為兩半,有關雙方各執一半,右半留存中央,左半發給地方官吏或統兵的將帥,使用時兩半互相符合表示命令驗證可信。
多作成動物形,尤其常作成虎形,故稱「虎符」。
現存最早的符是戰國時期的。
秦漢的符仍多沿用虎符的形式。
符除用銅製外,也用金、玉、竹、木製成。
俎
①古代祭祀時和以載牲的禮器。
青銅製,也有木製漆飾的。
②古代切肉用的案子。
多木製,也有青銅鑄的,為兩端有足的長方形,有的案面微凹,有的案面上有幾個十字形孔。
已發現的青銅俎有商代和春秋戰國時代的,數量很少。
禁
古代安放酒器的青銅案形器。
已知的有兩件,均屬西周初年,作扁平立體長方形,器身飾夔紋。
一件長壁每邊有八個長方孔,現流在國外。
一件長邊每邊有十六個長方孔,面上有三個安放酒器的橢圓形子口,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
博山爐
古代焚香青銅器。
也是一種熏爐。
由爐身、爐蓋和底坐組成。
蓋高而尖,蓋上雕鏤成山巒形,上有羽人、走獸等形象,象徵海上的仙山「博山」,因稱「博山爐」。
有的遍體飾雲氣紋,有的更加鎏金或錯金銀。
使用時把香料放在爐內點燃,香菸通過蓋上的鏤孔而冒出。
盛行於漢晉。
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錯金博山爐一件,器身滿布以金絲錯出的精美、細膩、流暢的雲紋。
也有陶瓷製的。
燈
古代青銅燈也寫作「錠」。
式樣很多,常見的上有盤,用以盛油或插燭, 中有柱,下有底。
有的底如雁足,稱「雁足燈」。
有的圓盤下有三短足,盤邊有把,自身銘文稱為「行燈」。
有的鑄成人形、鳥形、獸形、樹形等。
尚有周圍有壁及可開合的門,以調節氣流和照度,如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
銅燈盛行於戰國至漢晉。
鐎斗
古代青銅炊器。
一般認為多用於溫羹。
器身作盆形,較深,下有三足,附長柄,柄端常作獸頭形,少數鐎斗帶有流口。
有人認為鐎斗又稱「刁斗」, 在古代軍中其容量一般為一人一(冫食)之食。
《史記·李將軍列傳》「不擊刁斗以自衛」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
」唐代李頎《古從軍行》:「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盛行於漢晉。
熨斗
古代青銅熨斗。
有的有「熨斗直衣」的銘文, 說明是熨燙衣服的用具。
圜腹,寬中沿,有長柄。
盛行於漢魏。
洗
漢代盥洗用的青銅器。
類似後世的臉盆。
圓形,寬口沿,平底或圜底,腹外常有穿環的二獸耳,器內底常飾雙魚紋。
禁
古代安放酒器的青銅案形器。
已知的有兩件,均屬西周初年,作扁平立體長方形,器身飾夔紋。
一件長壁每邊有八個長方孔,現流在國外。
一件長邊每邊有十六個長方孔,面上有三個安放酒器的橢圓形子口,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
耳杯
古代飲酒器。
橢圓形,兩側各附一半月形的耳。
青銅製的少,多數為漆器。
盛行於漢晉。
爐
古代用作燒炭取暖的青銅器。
傳世和考古發現的數量都不多,時代多屬春秋戰國。
形狀象盤子,一般為圓形或長方形。
如1956年河南信陽1號楚墓出土的一件圓形銅爐,下附三足,腹兩側有兩條長鏈,爐內還存有放置的木炭。
長方形爐器身每邊多附環耳。
有的爐在發現時還附有銅漏鏟,可能是用來鏟炭的。
鏡
照面容用的器物。
古代的鏡子用青銅製作,一般作圓形,照臉的一面磨光發亮,背面大都鑄有鈕和紋飾。
就考古發現看,出土銅鏡時代最早的為甘肅廣河齊家坪和青海貴南尕馬台齊家文化墓葬里的銅鏡。
齊家文化距今約四千年左右,學者們認為它的下限應與夏王朝接近。
殷墟五號墓中已出土四面鏡,鏡較小,背有直線紋。
1957年在河南陝縣上村嶺發現三件銅鏡,時代屬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兩件背為素麵,一件背鑄動物紋。
戰國時期銅鏡開始盛行。
形制輕巧,背面有的無紋飾,有的飾單層或雙層花紋,鈕細小,無銘文。
西漢至東漢前期的銅鏡逐漸厚重,紋飾有幾何圖案、神人和禽獸紋等,鈕多作半球形或柿蒂形;開始有銘文,內容多是通俗的「吉祥」語,王莽時的鏡有紀年銘文。
西漢時還出現所謂「透光鏡」。
東漢中期至魏晉,有的鏡背呈浮雕畫像或神獸的鏡,鈕座有的作蝙蝠形。
到唐代,除圓鏡外,更出現菱花鏡、八稜鏡、帶柄手鏡等多種式樣,紋飾有花蝶、葡萄、鳥獸、人物故事等。
還創造了金銀平脫螺鈿的裝飾。
宋代多菱花鏡,紋飾以纏枝花草、牡丹等為主,常附有制鏡作坊的標記。
清乾隆後,銅鏡漸被玻璃鏡所代替。
帶鉤
古代用於扣擾腰帶的鉤。
多用青銅製, 也有鐵制或骨制的。
最早為我國北方民族的「胡服」所用,春秋戰國時傳入中原。
形式很多,常見的有棒形、竹節形、琴面形、圓形和獸形小帶鉤。
有的鑲玉、鎏金、嵌綠松石或加金銀錯,個別的有文字。
盛行於戰國至漢代。
青銅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出土於河南一代。
現保存於河南博物館,民國時期國民黨退回台灣,帶走了一大批青銅器,前段時間陪一個台灣客戶吃飯,聊得興起。
就把家裡一些藏品給我看了。
他哥哥是國民黨飛行員司令,現在在大陸開的餐飲連鎖。
家裡藏品上千,不由的扼腕嘆息,泱泱中華很多國寶流落在外。
古董交流,鑑賞:田先生
微信號:18221899343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資治通鑑》的作者,宋代政治家司馬光是如此評價洛陽的。洛陽,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自然,洛陽博物館...
這些價值連城的酒器 你認識多少呢?
現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酒器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品類上(以爵、觚、斝、尊等為代表)都可以說占到絕對多數,而且器型精美(以饕餮紋、獸面紋、勾連雷紋為代表),有的更堪稱文化和藝術的精品;而到西周以後,...
見證流失文物回歸傳奇,湖南皿方罍來滬展出
由湖南省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酌彼金罍——皿方罍與湖南出土青銅器精粹」展於11月18日正式開幕。本次展覽是湖南省博物館以2014年「皿方罍」回歸這一重大文化事件為契機而舉辦的,共精選了包...
古老青銅器之談與鑑賞——你認識多少?
對古代青銅器中的傳世品進行研究,從而確定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工作。鑑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偽。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確定某件真品的價值,給予恰當的評價。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
淺談古代青銅鏡演化史
歷史無聲,物件證明。博古論今,妙趣橫生。 收藏不只是文物,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智慧。銅鏡在我們古代漫長的古代社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考古界目前發現,到占漢時期的銅鏡質量就很高了,銅鏡不僅...
工地挖出青銅器疑為戰國青銅鼎專家稱價格行情猛增
青銅器是用紅銅、錫、鉛的合金鑄造而成,也是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它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還具有陳設欣賞價值。青銅器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紀的夏朝,就已經能生產很複雜的青銅器,如酒器爵、食器...
中國4000多年青銅器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
一般把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