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再背鍋:《孫臏兵法》原來是毀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我國先秦史上著名的兩大兵法奇書,其中《孫子兵法》一直延綿至今並廣泛傳播到全世界,而《孫臏兵法》僅曇花一現後就消失了近一千七百年,直到1972年銀雀山漢墓出土後人們才有機會一睹其真實容顏。

同樣是偉大的兵法著作,為何這兩者間的境遇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史學界爭來爭去,至今都尚沒一個定論。

我在這裡也提出我的觀點,僅供探討。

銀雀山漢墓出土的文物揭開了許多謎題

我們首先看看這兩書的成書背景及成書後的延續狀況。

《孫子兵法》作者孫武原是齊國人,在投身吳國之前,他就已經蟄伏民間研究了20年兵法,最初的《孫子兵法》就是在那20年間成書的。

公元前512年,孫武在伍子胥的舉薦下帶了這兵書(共13篇)面見吳王闔閭,通過重重考驗後終獲重用,始後,《孫子兵法》才有機會在真正的戰爭舞台上得到發揮。

在孫武的幫助下,吳國很快就在戰爭中戰勝楚越二國成為春秋一霸,不過,這時候的《孫子兵法》依然是「秘而不宣」的。

《孫子兵法》一直就是兵家必備,這才有了孫武的兵聖地位

後來,由於吳王夫差聽信奸臣離間殺害了伍子胥,孫武深感「飛鳥絕,良弓藏;狐兔盡,走狗烹」,於是悄然歸隱山林,終修訂出更加完善的《孫子兵法》最終版。

戰國時期,出於對吳國迅速崛起和隕落的注意,期間曾發揮了重大作用的《孫子兵法》才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並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孫子熱」現象。

自那時候起,《孫子兵法》就開始植根民間,並歷經多朝的增補註解得以流傳至今。

「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史記》里這樣表達了孫武與孫臏的祖孫關係。

孫臏曾與死對頭龐涓同在一師門下學習兵法,後來龐涓擔任了魏國的將軍,孫臏則任了齊國的軍師,「孫臏斗龐涓」的一系列著名戰爭就在魏齊兩國之間展開。

在「馬陵之戰」中,龐涓徹底敗給了孫臏並命隕於此役,始後,孫臏就作為偉大軍事家受到了世人的敬仰。

後來,齊國發生了「田鄒之戰」(大將田忌與相國鄒忌之間的內訌戰爭),作為田忌的好友,孫臏在戰爭發生前就隱匿了起來,並在隱居期間總結之前的作戰經驗寫成了《孫臏兵法》。

孫臏:我腿不幸就算了,想不到我的兵法也如此不幸

從上可見,《孫子兵法》是在戰爭過程中逐漸得到傳播並廣泛深入民間的,《孫臏兵法》則在戰爭後才成書並僅在小範圍內流傳,這正是兩書間的最大區別。

由於《孫臏兵法》在民間的普及率遠不如《孫子兵法》,這就為其後來「當頭兩棒」的失傳埋下了隱患。

秦始皇滅六國後,曾發生了李斯倡導的「焚書坑儒」事件,象《六韜》、《孫子》之類的「造反兵書」自然都在焚毀之列。

不過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錄:「臣(李斯)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這說明,「焚書」中被燒毀的書籍均留存有完整的官方備份,「焚書坑儒」事件對先秦百家典籍並非致命性的毀滅。

李斯:我對政敵沒底線,但作為文人,我焚書還是有底線滴!

不過就《孫臏兵法》來說,其民間較為薄弱的流傳根基受到了大規模衝擊則是肯定的,其致命性至少要比《孫子兵法》嚴重得多,這算是《孫臏兵法》挨的第一棒吧。

我們可以想像,「焚書」之後,民間或許已沒多少或幾乎不存在《孫臏兵法》了,有的只是秦宮裡的備份版本。

正因為「焚書坑儒」,西漢武帝時期才有了針對前朝暴政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繼位後,丞相衛綰就奏言說:「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這就是「獨尊儒術」的最初提議。

由於忽然罷黜了道家、法家等思想,這做法一開始就遭到了竇太后的強烈反對,衛綰等人很快就被免職,儒家勢力一度受到了抑制。

竇太后死後,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早就想清除主張清凈無為的黃老思想,於是儒家勢力在董仲舒的推動下再度崛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式蔓延成浩浩大火。

漢武帝劉徹:再如此「無為」下去,我跟竇太后有何分別?

在這場文化運動中,儒術得到了獨家尊揚,而儒術以外的諸子百家典籍則在宮廷內外均遭到了史前規模的「除根式摧殘」,無數珍貴典籍就在那場浩劫中蕩然無存。

據我分析,《孫臏兵法》很可能就是在那「第二棒摧殘」中消失的,理由且聽我繼續道來。

根據1972年銀雀山漢墓的考古發現,該墓的主人是漢初文景時期的民間貴族,竹簡版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就從該墓中再次面世。

除許多兵書外,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先秦諸子的著作,這說明,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前,《孫臏兵法》及各類先秦文獻尚存在民間抄錄行為(可能僅局限於貴族)。

今日所見的《孫臏兵法》全賴銀雀山的出土了

從這可以看出,「焚書坑儒」所遺下的文化瘡疤在西漢初期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癒合。

銀雀山漢墓中各類典籍都有,獨沒有儒家文獻,這也從一側面說明了儒術在「焚書坑儒」之後、「獨尊儒術」之前的尷尬狀況,或者說,那是儒家運動大規模爆發前的一個徵兆。

而短短數十年的「獨尊儒術」之後,即便是《史記》里都難覓《孫臏兵法》的蹤影了,有的僅是相關孫臏生平的簡單描述。

按照司馬遷的習慣,如果可能的話,他必會在相關文章中引用大量原著典句的,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卻並沒幾句《孫臏兵法》中的原文。

至於司馬遷用來描述孫臏生平的典故及相關摘錄,則很可能是因為那些故事與著名文章片斷早已流行,不足以說明司馬遷曾經參考過《孫臏兵法》編著《史記》。

後來的《漢書·藝文志》里曾說《孫臏兵法》有「八十九篇、圖四卷」,經銀雀山漢墓出土驗證後,證明《漢書》里的記錄也只是傳聞,因為真實的《孫臏兵法》僅16篇文章(或最多30篇),與《漢書》里的記錄相距甚遠。

這說明早在漢朝時候,具體的《孫臏兵法》詳情已不再可考了--為何?自然是因為宮廷內外的原著已全被銷毀!

秦始皇:聽說鍋背多了也能成「俠」?

《史記》里也明確論述過,孫臏與商鞅、吳起等人是並列一起的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自然也成為「獨尊儒術」的首要毀滅對象。

秦始皇「焚書」起碼保存有底本,漢武帝「獨尊儒術」卻對儒家以外的典籍「連根拔起」,這也是漢武帝比起秦始皇「一山還有一山高」的表現之一;董仲舒曾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一點上,董仲舒做得也比李斯要絕得多了。

假如漢武帝時期僅宮廷內尚存少量《孫臏兵法》,一次「皆絕其道」的罷黜就令它徹底失傳是完全有可能的。

後來的《魏武帝注孫子》中也曾提到「孫臏曰:兵恐不投之於死地也」,唐代也有文章提及:「孫臏曰:兵恐不可救」,這恐怕只是流傳於民間的隻言片語,而這樣的零碎片斷是很容易被歷史甄沒的,因此在《隋書·經籍志》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過有關《孫臏兵法》的任何引用了。

縱觀整個漢以後的歷史,相關《孫臏兵法》的引用文章也就鳳毛麟角的寥寥幾處,這只能說明,漢唐期間的《孫臏兵法》要麼早已失傳,要麼僅餘零碎的幾個片斷。

曹操:武帝打仗是「鬥富」而不是「斗兵法」,孤效仿不起!

東漢末年,曹操曾對《孫子兵法》進行過完整的註解,如果那時候尚存《孫臏兵法》的話,曹操應該不會忽略了這麼重要的典籍的。

另外,儘管漢朝與匈奴長年戰爭,然而《孫子》韜略的直接運用在漢代戰爭中非常鮮見,這說明了漢代將領與兵法運用間的隔閡,這現象一直到三國後才得到根本改觀。

曹操曾說:「戰爭打的韜略,而不應該是錢糧和戰馬(暗諷漢朝的戰爭策略)」,且不說曹操此語的合理性如何,至少這話說明,「韜略」這東西在漢代是不被重視的,也難怪漢朝的仗一打就是幾十年,因為漢武帝打仗是「鬥富」而不是「斗兵法」。

在「獨尊儒術」的運動中,教唆人們「造反」的《六韜》、《孫子兵法》等肯定也在被毀之列。

但正如上文提及,由於這些典籍早已植根於民間,所以才有機會躲過浩劫得以完整留存。

相比之下,也許《孫臏兵法》這「孱弱」的出身一早就註定了它無法躲過接連的兩次文化浩劫(前後相距不過幾十年)。

我國無數古代典籍歷經數千年得以留存是個奇蹟,《孫臏兵法》雖曾失傳一千多年,不過今天它能從銀雀山漢墓中出土,這是否也算是奇蹟之一呢?

本欄目內容均為「坊間五千年」結合資料的版權原創,圖片部分來源網絡,觀點均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被認為只是個傳說,一出土令世人震撼

小編這次所講的是一部傳奇兵書的傳奇故事。它成書於兩千年前,卻一直被認為只是一個傳說而已,直到公元1972年出土了它的竹簡,困惑史學界千餘年的迷霧方才豁然而開。這部兵書就是《孫臏兵法》!

銀雀山漢墓簡牘研究及保護整理

內容摘要:1974年成立了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首先進行《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兩部兵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1975年,「銀雀山漢簡整理小組」編纂出版了大字線裝本《銀雀山漢墓竹簡[壹]》,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