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早期,八千年興隆窪文化詳細介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

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時代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總面積3.5萬平方米,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圍溝內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

出土陶器均為夾砂陶,深筒直腹罐和缽為其典型器物,並有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出土。

該遺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評為「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二十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

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時代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總面積3.5萬平方米,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圍溝內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

出土陶器均為夾砂陶,深筒直腹罐和缽為其典型器物,並有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出土。

夏家店文化到興隆窪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玉器

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20世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同類文化性質的遺址還有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白音長汗、克什克騰旗南台子、遼寧省阜新縣查海遺址等,正式發掘出土玉器的總數已達100餘件。

經放射性碳素測定,興隆窪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中國史前用玉之先河。

中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遺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南岸和遼寧省遼西地區。

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000年。

居民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石制工具多是打制的,石器種類包括有肩鋤、斧、錛、磨盤、磨棒等。

陶器較厚重,燒制火候較低,陶質疏鬆,以裝飾壓印的網格紋和"之"字形紋為特徵,多罐、缽類陶器。

住房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長方形建築,排列有序。

在興隆窪發現聚落遺蹟,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內有圓形灶坑,環繞聚落有一條防禦用的溝壕。

從該文化中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兩耳處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

還有的墓用兩頭整豬隨葬。

在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南的興隆窪址,是目前為止,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故命名為"興隆窪文化"。

這是一處距今已有七千二百五十年至八千年左右歷史的古代文化址。

興隆窪文化遺址圖片

興隆窪聚落形態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期聚落居住區外繞以橢圓形圍溝,房址均沿西北-東西方向成排分布,室內面積較大;二期聚落承襲一起聚落布局,房間面積略小;三期聚落房址排列不整齊,密度大,室內面積明顯變小。

可以看出興隆窪聚落的規模是相當可觀的。

興隆窪居室墓葬是興隆窪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通過興隆窪居室墓葬的數量及其位置看,它應與當時人類的祭祀活動有關。

從出土的一墓葬中發現:墓主與雌雄兩頭豬同穴並列埋葬,可以看出,墓主因生前的地位和死因特殊而被埋入室內,生者為了獲得某種超自然力量或祈求保佑,便將死者作為崇拜和祭祀的對象。

而人豬並穴埋葬表明,當時的祭祖活動與祭祀獵物的活動已經結合在一起,而且興隆窪先民們對豬靈的祭祀具有圖騰崇拜的意義。

在興隆窪的房址居住面上及墓葬的陪葬品中都發現了大量的鹿、豬等動物的骨骼,因此可以確定狩獵經濟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興隆窪文化中發現的玉器達數十件之多,從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興隆窪的先民們已注意到了選材,色澤多為淡綠、黃綠、乳白或淺白色,而且已經掌握了拋光、鑽孔等技術。

興隆窪玉器是迄今所知的中國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它標誌著社會大分工的形成,使我國使用琢磨真玉器的年代追述到了8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為紅山文化玉器群找到了直接源頭。


興隆窪文化出土人面像

興隆窪遺址發現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學術界的震驚。

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韓國、英國、德國、以色列、匈牙利等國家以及台灣等地區的專家、學者都對興隆窪文化十分重視,多次到興隆窪遺址進行考察研究。

興隆窪文化遺址也被評為1992年和"八五期間"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既填補了中國北方考古編年的空白,確立起四個考古學文化的坐標,也將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向前推近了三千餘年。

這裡產生的興隆窪文化表明,早在八千年前,這裡就有了人類原始村落;這裡產生的趙寶溝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前就由刀耕火種過渡到耜耕原始農業階段;這裡發現的草帽山積石冢、牛河梁陶塑女神等諸多紅山文化遺蹟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進入了早期的城邦式的原始國家;這裡產生的小河沿文化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出現了與中原地區乃至長江流域有密切聯繫的同時期原始文化;這裡發現的大甸子、城子山等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表明,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與中原地區同等發達的等級社會制度與青銅器時代文明;這裡發現的周家地山灣子等諸多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表明,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先民們就已掌握了成熟的青銅採礦和冶煉鑄造技術。

中華文化,華夏文明,興隆窪文化的發現讓中華文明提早了幾千年,中華五千年讓我們一起對咱們中華傳承的文化為己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野外探尋古遺址,也能發現五千年前的玉器!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西部,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布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凌...

興隆窪文化出土玉器及其特徵

興隆窪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6200年至前5400年,屬新石器時代中期,是中國東北地區現已確認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亦為迄今所知最早採用真玉(即陽起石和透閃石結晶體)製作玉器的考古學文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