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文化360」奈曼大地上的遠古文化(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奈曼文化360】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將為你介紹奈曼大地上的遠古文化(三)

八千年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奈曼,是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發源地,是華夏文明第一縷曙光升起的地方。

八千年的烽火雲煙,八千年的櫛風沐雨,奈曼這片土地上燃燒著文明之火。

奈曼的歷史不可謂不厚重久遠。

早在八千年前,人類文明的曙光就在這裡升起,八千年的文明之火照亮了奈曼大地多樣的文化歷史長卷。

自古公認:華夏五千年的人類文明史。

但是,在距奈曼旗土城子鄉西4公里的興隆窪山坡上發現的古人類居住遺址,將華夏文明第一縷曙光向前推進了三千年,興隆窪骨笛的出現,完全可以證明此地先民已經跨進了文明的大門。

不言而喻,做為發祥地之一奈曼大地的人類文明史也改寫為八千年。

歷史上,約定俗成的說法是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而在浙江省河姆渡發現了七千年的文明。

由此,一些文化學者提出要重新寫中國文明史。

1996年,被譽為「華夏第一村」的興隆窪揭開了人類八千年的文明史。

實際上,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村就位於奈曼旗土城子鄉西土城子村的南山坡上,興隆窪遺址地理坐標為東經120°51′,北緯42°23′,地處努魯爾虎山脈北麓,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海拔在400—500米之間,與奈曼旗土城子鄉西土城子村古城遺址直線距離相距約不足5000米。

可以說,與華夏第一村應該是同屬一「村」。

西土城子村是土城子鄉所在地,是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古城遺址,是漢代新安平縣治所(詳見第二編第四章)。

在奈曼旗土城子鄉土城子村西南發現的興隆窪遺址,是興隆窪文化的發現、發掘命名地,1982年敖漢旗文物普查時發現。

1983—199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7次考古發掘,獲得一系列較為重要的考古資料。

這裡是一處多種考古學文化的遺址群,除了興隆窪遺址外,在東西約1公里、南北約1.5公里的範圍內即有14處史前文化聚落址,經調查測繪的有興隆窪文化遺址2處,趙寶溝遺址4處,紅山文化遺址6處,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2處,從這裡便可看到中國北方從八千至四千年之間人類活動的縱剖面。

興隆窪遺址占地約6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新石器時代唯一進行全面發掘、揭露的一處聚落。

發掘共清理古代房址188座,其中紅山文化房址5座,聚落外有一橢圓形環壕,東北至西南最大徑183米,西北至東南最小徑166米,壕寬1.5—2米,壕深0.55米,房址排列整齊有序,面積一般在60平方米左右,在遺址中央發現有兩座並排的大房址,面積超過140平方米,這可能是該聚落的首領所居,或舉行公眾議事、原始宗教活動的場所,這樣大的房址出現在八千年前,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

對研究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聚落部局、房屋建築、生活方式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因此,這裡分別被評為1992年和「八五」期間「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面積大、時代早、保存好,被學術界譽為「華夏第一村」。

該文化類型分布範圍北及松遼平原,南達燕山以南。

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位於興隆窪遺址西北方向約28公里處的大營子遺址,經考證屬興隆窪文化類型。

有記載:「大營子遺址位於奈曼旗義隆永鄉大營子村西1.5公里的西梁。

分布面積3000平方米,地表採集的石器有石鋤、石斧、夾砂褐陶殘片,紋飾以壓印「之」字紋為主,屬興隆窪文化類型。

」這一發現表明,奈曼旗義隆永鎮大營子村西也曾有八千年前的史前文化聚落址。

不僅如此,奈曼旗僅在「三普」時期就發現八千年前早期興隆窪文化遺址10處。

朱鳳瀚在《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79年第3期)中記載:「教來河下游左岸,哲里木盟奈曼旗福盛泉五號地點的夾砂紅褐陶罐,厚壁敞口、外飾凹弦紋、寬附加堆紋、豎「之」字紋。

這是目前確知的興隆窪遺存分布最東的一個地點。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趙賓福在《興隆窪文化的類型、分期與聚落結構研究》(2006年《考古與文物》第1期)上刊文稱:「興隆窪文化大體分布在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教來河和大凌河流域。

這種文化不僅有一定的分布面,而且在某些地方還有相當密集的遺址。

」這表明,位於老哈河南岸和教來河兩岸的奈曼旗在八千年前曾是人類文明活動的重要區域。

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中華文明起源理論一直被傳統地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中心。

紅山文化作為中國北方、長城地帶的重要新石器時代文化,在這種理念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是紅山文化壇、廟、冢的發現,充分說明了紅山文化內涵的豐富,有力地證明著紅山文化所處的燕山南北、長城地帶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而建設壇、廟、冢這樣一個工程,如果沒有一個凌駕于氏族或部落之上的社會組織或文化共同體,是無法組織設計乃至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如果有一個組織或文化共同體在起作用,那麼這些具有組織、協調指揮功能的文化共同體,事實上在起著相當於國家職能的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講,文明的曙光已經在這裡顯現。

文字/侯顯峰

本文編輯/唐曉寶

點擊下面條目閱讀更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蜚聲中外的紅山文化

人類的文明是在不同的時空中多個源頭匯聚起的長河。我們今天的社會愈是向前發展,人們不僅愈是關心自己向何處走去,更加要關懷著自己從何處走來。在當代人的這種共同的關懷中,國內外人類學者和考古學家們不約...

紅山文化早期,八千年興隆窪文化詳細介紹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時代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總面積3.5萬平方米,遺...

屈家嶺遺址,金字招牌如何擦亮?

近段時間,天門石家河遺址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掘取得的一系列成...

考古成果助推文博發展新局面

敖漢旗位於內蒙古赤峰東南部,地處努魯爾虎山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總面積8300平方公里。全旗境內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密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期在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