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窪文化玉器的起源和工藝探討(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內蒙古興隆窪遺址。

古老的制玉技術以此為中心向周邊傳播。

往東北方向,是黑龍江(俄羅斯稱阿穆爾河)、松花江流域,在中國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和俄羅斯濱海地區(原為大清帝國領土,女真人的居住地之一)均發現了最古老的玉器。

往東方向,跨過日本海,在日本本洲島西岸附近的桑野和三引遺址也發現了同類的玉器,不過,它們的年代均晚於興隆窪玉器。

1992年揭露成排的房址(東南——西北)。

1992年用熱氣球高空拍攝聚落的環壕及房址(北——南)。

1993年發掘的探方(東南——西北)。

興隆窪遺址第117號墓。

1992年秋,從興隆窪遺址發現了第一對玉玦飾,出土在117號墓人頭骨的兩側,據此確認早期的玦飾就是耳環。

興隆窪遺址第135號墓。

1994年十月一日從135號墓出土一對大型玉玦,製作精美,直徑約6厘米,是迄今發現興隆窪文化玦飾中最宏大的傑作,堪稱「玦王」。

興隆窪聚落首領式房址(180號房址)。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奇觀:也就是墓葬和房屋在一起,然後是人與他心愛的動物埋葬在一起。

在這位墓主人的身邊,是一公一母兩頭豬。

興隆窪聚落首領式墓葬(118號墓葬)。

118號墓是所有居室墓中規格最高的一座。

墓主人是五十多歲首領式的男性獵人,隨葬品豐富,主要包括:主人生前愛用的狩獵工具,一些刃部嵌有骨梗石刃鏢,共伴出土715件細石葉,為骨梗石刃鏢刃部更新的備用,可供死後長期使用。

骨梗石刃鏢很可能主要是一種狩獵的工具,顯示狩獵經濟占一定的重要性。

生產工具有木工用石斧、隨身穿孔用骨尖狀、刃器和飲用的陶杯。

此外,還有一對玉玦耳飾及石管項飾。

右手背上壓著圓蚌飾,似為法器。

人骨的右側,放置一對完整雌雄的豬,具有明顯祈求獵物繁盛之意(或者作為種豬帶去另一個世界)?

興隆窪118號墓葬出土遺物:1、骨尖狀器;2、細石葉;3、厲石;4、骨鏢;5、石斧;6、石管;7、玉玦;8、陶杯。

興隆窪遺址面積達50000平方米,是現今所知興隆窪文化中期最大的中心性聚落。

遺址從地表可觀察到房址灰圈遺蹟(圖中灰暗的部分。

北——南)

興隆窪遺址七號墓。

M7主人為約25歲男性,左肩和右肱骨各出土一件玉玦,胸部及右腕出土以人頭蓋骨製成的牌飾。

興隆窪遺址四號墓。

M4主人為女童,頭骨立置,周圍散落很多石管,右眼眶內嵌入一件玉玦,另一玦出自填土。

四號墓小女孩的頭骨,她的項圈和她戴的耳環。

不知什麼原因,一隻耳環(玉玦)掉進了頭骨的眼窩之中。

出土時,頭骨是豎放著的。

距今約8000年前,我國東北及俄羅斯東南部一帶,均流行平底筒形罐與半地穴居住房址的組合,其中以興隆窪文化中心性聚落的規模最為宏大。

圖為興隆溝第一地點東區10號半地穴房址及出土平底陶器群。

這些陶器很原始,海南的黎族婦女仍在使用這樣的工藝制陶。

興隆窪和興隆溝遺址的位置。

興隆窪聚落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東部,地處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右岸。

1983年至1993年,先後進行過6次發掘,揭露總面積三萬餘平方米,共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180餘座,灰坑400餘座、居室墓葬30餘座,同時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以及獸骨、人骨、植物遺骸資料等,由此正式提出了「興隆窪文化」的命名(年代為8200——7200年)。

興隆窪聚落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個完整揭露出房址、灰坑和圍壕等全部居住性遺蹟的史前聚落。

興隆溝聚落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東部,地處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左岸,東南距離興隆窪遺址13公里。

1982年初冬發現。

1998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與敖漢旗博物館聯合進行複查,確認興隆溝遺址分為三個地點,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及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

第一地點位於興隆溝村西南約1公里地的坡地上,發掘前地表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灰土圈,春耕過後灰土圈尤為明顯,共確認灰土圈145個。

所有灰土圖均沿東北——西南方向成排分布,三區緊鄰,但又各自分開,布局清楚,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聚落。

2001至2003年對部分房址遺蹟進行重點發掘,共揭露面積5600餘平方米。

229號房址北部。

居住面出土玉玦、鹿角及陶罐。

興隆溝遺非環壕聚落地表呈現的房址灰圈遺蹟。

內蒙古白音長汗遺願環壕聚落。

這些環壕可能起到防止洪澇以及外敵入侵的作用。

興隆溝遺址第一地點非環壕聚落地表房址灰圈。

興隆窪遺址第一期陶器群。

興隆窪遺址第一期遺物:石磨盤、石磨棒、石產、石刀、鹿角、骨匕、骨錐及牙器。

居室葬:興隆溝遺址22號房址西北部。

居住面出土男女及小孩4具人骨及大量陶器。

興隆溝遺址5號房址西南部成組獸頭。

包括12個豬頭和3個鹿頭。

獸頭前額多數有人工開孔。

小河西文化石磨盤、石磨棒(榆樹山遺址)及環狀石器(西梁遺址)。

小河西文化因敖漢旗小河西遺址的發掘而得名。

是中國東北地區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

經過正式發掘的同類遺址有敖漢西梁、榆樹山等,其年代距今8500年以遠。

小山遺址出土趙寶溝文化陶尊形器及石斧。

趙寶溝文化因敖漢趙寶溝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經過正式發掘的同類遺址還有敖漢小山、翁牛物旗小善德溝、林西縣水泉等,其年代為距今7000——6400年。

內蒙古紅山遺址。

紅山文化因赤峰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

該遺址早在1935年由日本人進行發掘。

1954年尹達先生在其著《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正式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同時還闡明了紅山文化在研究長城南北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相互關係中的重要作用。

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或墓地主要有赤峰西水泉、蜘蛛山、敖漢旗西台、巴林右旗那斯台、喀左縣東山嘴、建平和凌源兩縣交界處的年河梁等,其年代為距今6500——5000年。

興隆溝遺址第一地點。

興隆窪遺址176號房址內埋入117號墓。

墓主人兩耳側出土玉玦一對。

填土內有條狀蚌飾和人面形蚌飾。

興隆窪遺址出土的玉石飾物。

泰國曼谷國家博物館內展示赤陶雙人婦女像。

前方婦女穿戴一對玦飾,耳拉長及兩肩,是現今所知年代較早玦飾穿戴最寫實的例子。

民族學者調查黎族金屬大耳環穿戴方式。

測定海南省樂東保定村黎族婦女陳扣良女士耳垂上開孔的長度。

陳扣良女士耳上穿戴銀制耳環的狀態。

俄羅斯阿爾泰Denisova洞穴出土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38000年前飾物。

二十世紀初日本考古學者在大阪國府遺址女性頭骨側發現一對玦飾。

海南樂東保定村王色開女士耳垂。

耳垂及肩,三次被拉斷。

二十一世紀初的海南黎族,仍留下我國最後一代耳垂狀似雞腸的女性。

興隆窪遺址117號墓出土的一對玦飾。

興隆窪遺址135號墓出土的一對玦飾。

興隆窪遺址142號墓出土的一對玦飾。

興隆窪遺址118號墓出土的一對玦飾。

興隆溝遺址7號墓出土的一對玦飾。

王家營子水泉出土玦飾。

中國和日本考學者模擬上古工藝對玉石進行沙繩切割的實驗。

線切割實驗考古與玉玦飾玦口方式的確認。

a實驗一:砂繩由側沿單向切割。

切割後玦口的形態。

b實驗二:砂繩由內向外切割。

切割後玦口的形態。

c日本桑野遺址出土的一對玉玦飾KW65、66的玦口製作,與實驗一切割方式相同。

d俄羅斯Chertovy Vorota遺址一件玦飾玦口製作,與實驗二切割方式相同。

東亞玉石線切割技術分布示意圖。

史前線切割技術在東北起後,再向四方擴散。

目前對玉器線切割技術分布的北限認識不多,至少包括俄羅斯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及濱海洲一帶。

西面在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晚期(3300bc)及長江上游表銅時代(1000bc)也有些發現。

南限方面則較明顯,其界限大約在長江以至嶺南。

東南亞中南半島以至菲律賓和台灣都並不在線切割技術範圍之內。

一、採集原料及開片

目前尚未發現過興隆窪文化玉作坊,對玉器原料採集興開片技術所知甚少。

以玉料來源說,按肉眼鑑定,興隆漥文化玉塊主要是岫巖閃石玉。

玉料開片方法,有可能是採用了直接打擊或以線切割等技術。

二、琢磨毛坯

玉料開片後進一步以打擊、琢製和研磨技術,修整出橢圓形的毛坯,兩面研磨平整,周沿琢磨圓滑。

興隆溝遺址7號墓一對和興隆漥遺址117號一玦飾兩面,都保留原毛坯的平面部分,表面上留下較粗交錯的擦痕,是製作毛坯時由礪石研磨留下的痕跡。

玦飾最後拋光階段並沒有將這劃痕消除。

三、中央穿孔

玉塊的鑽,可能採用多種不同的技術加工。

撃其中可以確認兩面琢擊敲穿中孔,或以寶芯鑽打出小孔後擴孔兩重方法。

前者用於環狀玦飾;後者可見於管狀玦飾。

興隆漥文化一期玦飾。

中孔兩面的內沿上,可見密集的點狀疤痕,是對向琢撃穿孔留下的痕跡。

四、內沿修整

玦飾中孔透穿後,中孔的周偉需要仔細加工研磨。

一般可以採用手持礪石加工。

上圖內沿僅可見道環狀研磨痕,是修整內沿的痕跡。

五、玦身拋光

玦飾表面全體都經過拋光。

興隆漥遺址108號墓瑪瑙玦飾可見表面拋兄後呈現鏡面的光滑效果。

在拋光後才切割出玦飾玦口。

六、切割玦口

將環一端切割出缺口,亦稱玦口,是環直接穿掛在耳垂上的一種設施。

按玦切割技術可分為片切割和線切割。

I式片切割

興隆漥玉玦口片切割,可能是以鋸片帶動砂粒切開玦口。

按玦口切割方式不同,片切割分為兩式。

l式片切割以鋸片從環的側面向另一面切割接近底部,又從對向另一面補充完成切割。

切割面兩面相夾空間呈V字形。

興隆漥遺址135號墓玦飾口,兩面切割平緩,不見明顯起伏波紋。

線切割技術

線切割是指以種柔性砂繩切割工具,通過拉動繩子以砂往復磨擦被切割物而達到切割的效果。

目前,從興隆漥文化玉器中,僅從玦口部份可以確認線切割技術的存在,玦口切割表面保留有弧狀切割線痕。

由於玦口線切割方向不同,線切割可以細分為幾種方式。

興隆窪遺址108號墓出土的玉髓玦飾。

興隆窪108號墓與476號灰坑出圭的玉玦飾。

興隆窪遺址135號墓玦飾玦口的側面和正面。

Ⅰ式線切割。

由環的側面完成切割。

如興隆窪遺址130號墓一對玦飾都是Ⅰ式線切割玦口。

王家營子水泉出土玉玦。

玦口Ⅱ式線切割。

由玦飾內沿向外方向拉動砂繩切開玦口。

玦口切割面上留有明顯狀切割痕。

興隆溝遺址七號墓出土一對玦飾。

玦囗均為I式線切割

興隆溝遺址4號墓人頭骨右眼匡內發現的玦飾。

玦口為Ⅰ式線切割。

興隆窪117號墓玦飾。

線切割出口的部位,以厲石研磨加工。

興隆窪遺址142號墓管狀玦飾。

中孔的完成估計經多次擴孔。

興隆窪遺址118號墓一對管狀玦飾

興隆窪遺址142號墓一對管狀玦飾

興隆溝遺址22號房址管狀玦飾半製成品

一側可見溝狀設施,是線切割進行前的一項預備工序。

在玉器平滑表面上線切割難以固定加工,砂繩容易左右遊動。

預製溝槽有固定線切割位置的作用。

浙江河姆渡出土玦狀墜飾。

以線切割開口,未完全切開玦口,由玦飾轉化為墜飾的一種變化。

江蘇祈頭山遺址出土馬家濱文化時期幾種不同的玦飾。

(距今7000~6000年)

興隆窪第一期文化出土玦飾,是我國現今所知最早的玦飾。

中國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飾。

(距今8000年前)

中國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玦飾、玉珠等。

這可能證明了古興隆窪人是十分了不起的航海民族,他們在7000多年前即沿著海路進入長江流域,長江玉器文明發端於此。

中國浙江塔山遺址出土的玉器。

遺址在浙江省象山縣丹城塔山東南麓,依坡瀕海,面積約3萬平方米。

該遺址屬於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

俄羅斯濱海地區Chertovy Vorota洞穴出土的玉器,該遺址距今約7000年。

日本三引遺址出土的玉器。

可以看到這些玉石器與興隆窪文化的淵源。

日本本洲福井縣桑野遺址出土的玉器,距今約6500年。

興隆窪人東渡日本,成為日本最古老的原居民族之一。

日本青森縣朝日山遺址出土繩文晚期前段翡翠勾玉,展現渾石玉的翠綠如生命萌發,是東亞早期崇尚綠色的共同信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成果助推文博發展新局面

敖漢旗位於內蒙古赤峰東南部,地處努魯爾虎山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總面積8300平方公里。全旗境內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密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期在敖漢...

紅山文化早期,八千年興隆窪文化詳細介紹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時代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總面積3.5萬平方米,遺...

赤峰地區出土紅山文化玉器探析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西遼河流域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在出土的遺物中玉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目前已發表的資料看,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紅山文化玉...

科爾沁哈民忙哈出土的史前玉石器!

哈民忙哈是哈民村東北的一處高沙崗子(傳說哈民是清代生活在這裡的一個喇嘛,人們為紀念他,便將村名冠以「哈民」,「忙哈」為蒙古語,意為沙坨子),遺址就位於這處沙崗子的南坡下。這裡南望西遼河,北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