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件珍貴文物走進廣東 「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揭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9月30日,由廣東省博物館、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到11月18日。
本次展覽呈現了一個鮮活的古蜀文明,讓觀眾感受其悠遠流長的文化傳承,感受到中華文明滿天星斗般多彩多姿的發展歷程。
此次展覽匯聚了四川博物院、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川省內多家文博單位的210件珍貴文物,堪稱史上最強的古蜀珍寶大展,展覽在規模、展品質量和數量方面都體現了四川省館際交流展的最高水平。
古蜀文明,是以族屬命名的中國古代文明源流之一。
根據考古學研究成果,該文明可分為三星堆文化時期、十二橋文化時期和青羊宮文化時期,時間範圍分別為公元前18世紀初至公元前12世紀中葉、公元前12世紀中葉至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5世紀中葉至公元前2世紀中葉。
20世紀80年代三星堆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等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動物形飾等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
本世紀初金沙遺址發現後,太陽神鳥金箔片、青銅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的陸續現世,以及大量禮儀性玉器、青銅器埋藏坑的揭露,將古蜀文明光輝的歷史展現於世人面前。
屬於古蜀時代晚期的青羊宮文化遺物是本次展覽的亮點,它們或五五成組,或兩兩成對,展示了一個古蜀時代特有的青銅禮器組合,從墓葬規模和出土文物來看,足可彰顯古蜀文明末期恢弘磅礴的王者之氣,墓主應是一代蜀王。
展覽中重點呈現的這組王之遺物,也是目前考古發現規格最高的古蜀遺珍。
本展覽由三星堆、金沙遺址彭州竹瓦街青銅窖藏、新都馬家木槨墓、春秋戰國時期船棺葬等古蜀文化遺存按照時空順序串聯起來,形成了古蜀文化燦爛的圖景。
關於古蜀文化,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曾感嘆古代蜀國的神秘莫測,早在唐代,關於古蜀文化的記憶已經非常朦朧了。
古蜀文明還未發現確實的文字資料,只有遠古的傳說中存在著草蛇灰線般的線索。
令人欣喜的是,考古出土的大量遺物為我們提供了翔實的材料去了解這一神秘而又輝煌的文明。
從造型特異的青銅面具、頭像,宛如現代剪影的太陽神鳥,在令人驚嘆之餘,它們也在訴說著古蜀人獨特的審美;而出土的青銅禮器,又暗示了古蜀文明並不閉塞,而是與中華文化之間存在著聯繫與交流。
青銅縱目面具
商代(約前1600—前1046)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寬138厘米,通高66厘米
面具呈方型,倒八字形刀眉,眉尖上挑,雙眼斜長,眼球極度誇張,呈柱狀外凸達16厘米;翅狀的雙耳向兩側充分展開,耳尖部呈桃尖狀;鷹鉤鼻,鼻翼呈旋渦狀向上內卷;口闊而深,口角深長上揚,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狀;下頜前伸,額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補鑄有精美的額飾。
面具線條流暢優美,輪廓清晰明快,體現出靈動的美感,其超現實的造型又透露出神秘肅穆,威嚴大氣,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
商代(約前1600—前1046)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高42.5,頭縱徑14.5,橫徑12.6,寬20.5厘米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分平頂和圓頂兩型。
其人頭像造型與未貼金面罩的青銅人頭像造型大體相同,金面罩是用金塊捶揲成金皮,然後依照人頭像造型,上齊額,下包頤,左右兩側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鏤空,面罩與人頭像的黏合方法,系用生漆調和石灰作為黏合劑,將金面罩貼於銅頭像上,整件人頭像金光熠熠、耀人眼目,尊嚴高貴,氣度非凡。
青銅爬龍柱形器
商代(約前1600—前1046)
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高41,寬18.8,最大徑9厘米
這件柱形青銅器上有一隻趴於頂端的龍,龍首有盤卷的大犄角,龍口大張,頦下有須,龍身、尾垂於柱側方,兩後爪攀附在柱側。
殘器的龍與柱身構思巧妙,頗有生態。
這隻盤角長須的龍,在同時期的青銅文明中十分罕見,應是古蜀文明獨有的藝術創建,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寫照。
有專家認為,它是修飾華美的權力之器。
銅太陽形器
商代(約前1600—前1046)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直徑85,陽部直徑28,高6.5厘米
器物構型至為圓形,正中陽部凸起,其周圍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狀,芒條與外圍暈圈相連接,陽部中心圓孔,暈圈上等距分布的5個圓孔均是作安裝固定用的。
器物系採用二次鑄造法製成,先將暈圈和五道芒條的成後,再用嵌鑄法將太陽嵌鑄在芒條上,然後在與暈圈銜接處兩面鑽孔,最後用鉚鑄法在孔中灌注銅液將芒條鉚接牢固。
小金面具
晚商至西周
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出土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長4.89,寬0.03,高3.6厘米
人像圓臉圓頤,下頜寬圓,耳朵外展,耳廓線清晰,耳垂上有孔,但孔未穿通。
眉毛呈弧形向下彎曲,梭形雙眼鏤空,鼻樑高直,鼻翼與顴骨線相連,大嘴鏤空成微張的形狀,面部略呈笑意。
器表作拋光處理,內壁則較為粗糙,其可能是包貼於青銅人面像上或者其他材質。
石跪坐人像
商代(約前1600—前1046)
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出土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高17.4厘米
金沙遺址中現已出土的石跪坐人像計12件。
石質以蛇紋石化橄欖岩和蛇紋石化大理岩為主。
經調查,蛇紋石岩的最近產地可能就在成都平原西北邊沿彭州山區一帶。
這類人像造型大致相似,它們的臉形方正瘦削,顴骨高凸,高鼻樑,大鼻頭,大嘴巴,耳朵還有穿孔。
都是赤身棵體,赤足,雙手被繩索反綁在身後,雙腿彎曲,雙膝跪地,臀部坐於腳後跟上。
他們的髮式也非常奇特,頭頂的頭髮從中間向左右分開,兩側修剪得極短並還微微上翹,腦後的頭髮又被梳成兩股長長的辮子,直垂在腰間。
人物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或悲慟、或驚恐、或平靜、或苦澀、或茫然。
銅眼形器
商代(約前1600—前1046)
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出土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長25.3,寬9.1,高5,厚0.16厘米
此文物外形似鳥,器身前端向下彎曲成勾啄狀,中部略寬,後端上翹。
瞳孔、眼角及眼形器的周緣均為墨繪。
商周時期古蜀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鳥形、眼形文物,該件銅眼形器把古蜀人鳥崇拜和眼睛崇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應該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
「覃父癸」觶
西周(前1046―前771)
彭州竹瓦街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通高13.7厘米,口徑9.2×7.6厘米
十二橋文化時期,華夏文明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是武王伐紂並建立周王朝。
據《尚書•牧誓》記載,巴蜀之師參與了滅商的戰爭,是古蜀文明跨出四川盆地,直接參與華夏文明建設的記錄。
四川彭州市濛陽鎮竹瓦街窖藏出土的「覃父癸」觶,為中原地區鑄造的有銘青銅器,其在彭縣竹瓦街出土,當是武王伐紂時由從征的蜀人所攜回。
邵之飤鼎
戰國(前475—前221)
成都新都馬家鄉木槨墓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通高26厘米,口徑22厘米,腹徑25厘米
此鼎因蓋內有「邵之飤鼎」4字銘文,故名。
該鼎整器鑄造精美,形制特徵與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銅鼎基本相同,從銘文風格和形制特點表現出來濃郁的楚文化風格。
嵌錯水陸攻戰紋銅壺
戰國(前475—前221)
成都百花潭
四川博物院藏
口徑13.4厘米,高40厘米
此壺身滿飾嵌錯圖案,以三角雲紋為界帶,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採桑射獵圖,中層為宴樂弋射圖,下層為水陸攻戰圖。
這件銅壺在壺身上展現的繪畫與雕刻相結合的技法,是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青銅器裝飾藝術新技法、新格局的代表。
帶蓋雙耳鍪
戰國(前475—前221)
成都羊子山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通高43,腹徑37厘米
青銅鍪是巴蜀文化的創製,約在春秋戰國之際起源於巴蜀地區,是最具地域特色的一類器物。
秦並巴蜀後,青銅鍪被秦文化吸收,並隨秦國的武力擴張向各地傳播。
青銅鍪的傳播過程,是巴蜀文化融入華夏文明的側影。
虎紋青銅戈
戰國(前475—前221)
郫縣紅光公社獨柏樹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通長25.3、胡長8、闌寬13.6厘米
此戈援與內相接處,正反兩面均飾浮雕虎首,虎首向鋒作張口露齒狀,虎身陰刻於內上,頭身比例懸殊。
胡兩面均鑄有巴蜀圖語,脊上側陰刻巴蜀圖語一行,脊下側正反兩面均浮雕逗號狀符號一組四個。
此件銅戈之上既可見象形符號,也可見抽象符號,又可見二者的複合符號,一件戈上複合出現多種類型的巴蜀圖語,實屬罕見。
雙鞘銅劍
戰國(前475—前221)
茂縣南新鎮牟托村1號石棺墓出土
茂縣羌族博物館藏
劍長32厘米,劍寬3.7厘米,鞘長24.4厘米,鞘寬12.2厘米
1992年茂縣牟托村一號石棺墓出土。
出土時鞘內只插一劍,劍身包裹二層紅色絲織細薄紗絹。
同類型的帶鞘劍在四川的其他地方也有出土,它們多出自戰國土坑墓,是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巴蜀兵器。
石棺葬文化中首次出土,說明石館葬文化應吸收了蜀文化的因素,或石館葬文化本身就是蜀文化系統的地方性分支文化,為研究石棺葬文化與蜀文化的關係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成都」銘虎紋青銅矛
戰國末期秦(前475-前221)
雅安市滎經縣古城村戰國晚期船棺葬墓群一號墓出土
雅安市博物館藏
通長21.9厘米,寬3.1厘米,銎徑2.8厘米
滎經出土的「成都」銘銅戈,上面鑄有「成都」的秦文字,同時也鑄有巴蜀圖語中常見的虎紋,是秦並巴蜀後秦文化與巴蜀文化相融合最好的實物證據。
青川木牘
戰國(前475-前221)
青川縣郝家坪第50號戰國墓出土
青川縣文管所藏
秦並巴蜀後,秦國在古蜀故地推行商鞅變法「壞井田,開阡陌」的農耕政策,按《秦田律》統一規範田畝面積的大小,還因地制宜,根據巴蜀地區的氣候特徵,規定芟除雜草、整治道路、修繕橋樑、興修水利等基礎建設的時限。
青川木牘的正面記載了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背面則為與該法律履行有關的記事。
這是目前發現的四川地區最早的農田水利政府文告,是大規模開發四川地區的珍貴歷史見證物。
也是年代最早的古隸標本。
「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於本月30日在廣東博物館舉行!
(張新華)由廣東省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將於9月30日上午10點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日期至11月18日。據了解,此次展覽匯聚了四川博物院、...
從三星堆青銅人頭像到金沙遺址,到國博觀古蜀青銅
1986年三星堆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青銅立人像、頭像、神壇、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權杖、動物形飾等多種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2001年初...
四川驕傲!210件古蜀文物首次集體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18件國寶搶先看
7月19日,籌備1年的「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將登陸國博展出。7月9日,這批帶著重要使命的古蜀重器抵京,即將開啟「以古蜀文明身份進行整體展示」的文化征程。這也是三星堆、金沙遺址以及戰國...
河北博物院有「外星人」!三星堆文物這麼萌,難道真是穿越來的?
鎮館之寶銅戴冠縱目面具來了,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也來了……《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展》將於9月28日在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展廳揭幕。這些天得知該消息的石家莊人紛紛點讚:「這就...
三星堆來的寶貝疙瘩開箱了!140餘件精美文物明日在省博開展
6月28日至9月15日,將在山東博物館一層3號展廳展出的《太陽的傳說——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菁華展》。6月26日上午,該展覽進入文物布展階段。記者走進布展現場提前探營,實地近距離感受了一番三...
最後一周!帶你去解碼古蜀華章~
點擊題目下方四川畫報關注我們「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期最後一周!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來自三星堆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四川9 家文...
古蜀寶藏 你沒接觸過的古蜀文化來廣州了
本報訊(記者 姚贊原 通訊員 凌浩翔)近日,由廣東省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日期至11月18日。據了解,此次展覽匯聚了四...
文物出川!《古蜀華章》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川新聞網德陽7月19日訊(孔季虹 記者 周鴻)經過緊張的籌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覽於7月19日上午10時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
古蜀華章,探訪實拍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
古蜀華章 2018年7月1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最新大展《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終於徐徐拉開了帷幕,據稱這是很多來自於古蜀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四川,北京作為了古蜀文化大型巡展的第一站。在...
不可錯過!四川210件重磅精品文物亮相國博
7月19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覽正式開幕。這次展覽匯集四川九家文博機構的210件(套)展品,其中一級品多達132件,展廳中隨...
三星堆?金沙遺址之古蜀文明
作者簡介:高古堂,盛世收藏論壇「青銅藝術」版塊資深會員,2008年註冊為盛世收藏用戶。 金沙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