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飯壓伏了驚濤駭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阿含經》里有一則故事,記載小小一粒米飯的力量相當於一座須彌山。

話說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住在炭窯洞裡,四壁蕭條,夫妻倆甚至要共穿一條衫褲——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裡;妻子外出時,丈夫衣不蔽體,也只好待在洞裡。

一天,風聞佛陀率領弟子們到附近托缽乞化,夫妻倆就商量:「我們過去不知道布施種福田,才會落到今天這樣窮困的地步,現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來此教化,怎麼可以坐失這樣大好布施的機會呢?」

說著說著,妻子深深嘆息:「這個家幾乎一無所有,我們拿什麼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說:「不管怎麼樣,我們寧可餓死也不能錯失這個機會。

我們如今唯一尚稱完整的東西就只有這條衫褲,我們就拿它供養佛陀吧!」

夫妻倆於是歡歡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褲布施出來,頓時使佛陀的弟子們頗感為難。

大家把這條褲子傳來推去,一個個掩鼻而避,最後還是阿難尊者拎著這條褲子來到佛陀面前請示:「佛陀,這條褲子實在不能穿,還是丟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訓:「諸弟子不可以這樣想,窮人的布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就拿來給我穿吧!」

阿難心生慚愧,捧著褲子和目犍連一起到河邊清洗,誰知道褲子剛一浸水,整條河立刻波濤洶湧,暴漲暴落。

目犍連一急,就運起神通把須彌山搬來鎮壓。

壓了又壓,還是無法平息波濤,兩人只好趕回來稟告佛陀。

這時候,佛陀正在用齋,就輕輕拈起一粒米飯對他們說:「河水翻湧,是因為龍王讚嘆貧人能夠極盡布施的願心,你們把這粒米飯拿去,就可以鎮住了!」

阿難覺得奇怪,就問:「佛陀,那麼大的須彌山都壓不住,這麼小的一粒米飯怎麼可能鎮壓住那樣的狂濤巨浪呢?」

佛陀笑著回答:「你們拿去試試再說吧!」

阿難和目犍連半信半疑地將這粒米飯丟進河裡,河水竟然一下子就風平浪靜了。

兩人深覺不可思議:難道一座須彌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飯嗎?回來後立刻請教佛陀。

佛陀開示道:「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一粒稻穗從最初的播種起,經過灌溉、施肥、收割、製造、販賣……累積了種種的力量與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蘊含的功德是無量的,正如同那件褲子是貧苦夫婦唯一的財物、全部的家當,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無限的!四海龍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與褲子的功德一樣大,都由虔誠一念引出,所以趕緊退讓稱善。

「由此可見,只要虔誠一念,則小小一粒米、一條衫褲的力量,都可以與千千萬萬座須彌山相等!」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寫成一首偈,來警示天下的眾生:「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農曆七月來了,如何安穩度過這個「鬼月」?

這周,我們進入了農曆七月。眾所周知,農曆七月十五是民間傳說中的鬼節,大概是因為在民間人們通常在七月初一到十五這半月的時間裡給先人燒紙錢和祭祀,這種人魂對話的氣氛,使得人們產生了鬼的節日傳說。但其...

佛陀教你怎樣得到最大法益

作者:釋宗立有同學問起要如何才能得到最大的法益,於是在藏經中找出了《善恭敬經》。這部隋代闍那崛多三藏所翻譯的經典告訴我們,怎樣做才能獲得最大的法益。(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讀讀原典。)歡迎一起乘...

貧女難陀燃燈供佛 蒙佛授記四十劫後成佛

編者按:佛教常說六波羅蜜,其一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又分三種,法施、財施和無畏施,無論什麼布施都有相應功德福報。就財施說,布施所得福報大小關鍵是看布施者的願心。上回小編髮過一篇故事,題為「老人施石...